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制备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法

文档序号:9292391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制备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学技术领域,涉及使用液体菌种生产优质高产杏鲍菇的方 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 杏鲍燕(Pleurotus eryngii (DC. ex Fr. ) Qu6l)在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 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称刺芹侧耳,在日本叫"雪茸"。杏鲍菇的肉质肥厚,质地脆 嫩,特别是菌柄色泽雪白,粗长,组织极其致密,结实,脆感强,其口感独具一格,是味道最好 的燕类之一,被称为"平燕王"、"干贝燕"。前苏联的瓦西尔柯夫(1955)称它为"草原的美味 牛肝菌",可见味道鲜美之及,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数量稀少,价格最 高的菇类。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含18种氨基酸和具有提高人体 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菇的3. 5倍、真 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歧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杏鲍菇是一 种口感非常好又具有药用功能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杏鲍菇原产 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中亚地区高山、草原及沙漠地区,我国野生杏鲍菇主要分布在新疆和 四川西部。法国、意大利、印度都先后进行过杏鲍菇的栽培研究。Kalmar (1958)第一次进 行栽培试验;Henda (1970 )在印巴交界的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鲍菇,并首次在段木上进行 栽培;Vessey (1971)分离到杏鲍菇的菌株;Caileux (1974)用菌褶分离到杏鲍菇的菌株, 并试验栽培成功;Ferri (1977)首先成功地进行商业化栽培,但只得到有限的成功。现在泰 国、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省都有小批量栽培试验。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种栽培。目 前,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省市已开始小规模栽培。
[0004] 食用菌液体菌种指的是通过深层发酵技术获得的用于繁殖下一代菌种或食用菌 子实体的菌丝体。液体菌种应用在食用菌领域始于1948年美国科学家H. Humfeld等,他 们成功地对蘑菇进行了深层发酵。十年后,即1958年J. Szuecs首次用发酵罐又培养出羊 肚菌的菌丝体,1975-1977年日本杉森恒武等,用1%有机酸或0. 5%酵母膏等材料配成液体 培养基,培养出了大量香菇菌丝体。我国最早是I960年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陈美丰等进 行了香菇深层发酵研究。1979年上海师范学院杨庆尧开始香菇、金针菇等深层发酵培养液 体菌种,并进行栽培试验。20世纪80年代以后食用菌发酵技术有了迅速发展,食用菌深层 发酵、液体菌种和中小型发酵设备研制的报道日益增多。该项技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 注,是因为用液体菌种的方法有着明显优越性,在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菌种细胞能在反应 器内处于最适温度、酸碱度、氧气和碳氢比条件下生长,呼吸作用所产生的废气又能及时排 出,故新陈代谢旺盛,菌种分裂迅速,在短短几天内就可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液体菌种。液 体菌种接入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是有流动快、分散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菌丝覆 盖料面早,可使袋式栽培的杂菌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固体菌种所望尘莫及的。
[0005] 本研究着眼于把杏鲍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及其优质高产栽培结合起来,使食用菌 液体菌种培养技术在杏鲍菇的规模化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产业化优质开发杏 鲍菇产品做出贡献。

【发明内容】

[0006] 1.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工艺技术体系的建立, ⑴适宜液体培养的杏鲍菇菌株筛选研究; ⑵不同碳氮源对杏鲍菇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 ⑶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筛选的研究; ⑷杏鲍燕液体摇瓶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5) 杏鲍菇液体发酵罐种培养条件的研究; (6) 杏鲍菇液体菌种保存及有效期试验研究。
[0007] 2、杏鲍菇液体菌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1)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对比试验; (2) 杏鲍菇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3) 不同培养料对杏鲍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的影响; (4) 北方大棚杏鲍菇液体菌种优质高产技术研究。 一、杏鲍菇的液体菌种培养工艺技术体系的建立 (一)适宜液体培养的杏鲍燕菌株筛选研究 本研究采用普通农副产品配制成三种液体培养基培养五种不同的杏鲍菇菌株,从而筛 选出适宜液体培养的最适菌株,为今后杏鲍菇液体深层培养提供参考。
[0008] 材料与方法 1. 1供试菌株杏鲍菇菌株母种由烟台师范学院食用真菌研究所提供,经斜面培养基 (PDA培养基,配方见下)试管扩大培养。不同供试菌株种类及编号如下:
1. 2主要仪器 1.2.1 HZQ一Q型振荡器 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2 LS-B50L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 1. 2. 3 LRH - 250-A型生化培养箱 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1.2.4 FA1004型上皿电子天平 上海精科电子天平厂 1.2.5 5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中国龙口先科仪器公司 1. 3培养基 1.3. 1斜面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马铃薯20% 葡萄糖2% 磷酸二氢钾0. 2% 硫酸镁0.05% 维生素10mg/L 琼脂2% pH值自然 1. 3. 2液体培养基(共三种配方) I、 马铃薯20% 葡萄糖2% 磷酸二氢钾0.2% 硫酸镁0.1% 维生素 B1 10mg/L II、 玉米粉3% 蔗糖2% 磷酸二氢钾0. 1% 硫酸镁0. 1% 酵母粉〇. 5% 维生素 BI 10mg/L III、 玉米粉3% 麸皮2% 葡萄糖2% 蛋白胨0.2% 磷酸二氢钾1% 硫酸镁〇· 5% 维生素 B1 10mg/L 1. 4试验方法 按照斜面培养基的组成配方配制好培养基,然后倒斜面。将母种接入试管中斜面培养 基上,在生化培养箱中培养9天左右,可长满试管。按照三种液体培养基配方分别称取后 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取滤液,每种培养基配制3000mL,分别均匀分装在15个容量为 500mL的三角瓶中,每瓶装200mL,然后在I. lkg/cm2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冷却后在无菌 工作台上接种,每瓶接种大约Icm2的斜面母种菌块,然后在25°C条件下在培养箱中静置24 小时。24小时后放入摇床进行振荡培养(25°C,175r/min)。培养7天后测菌球的密度、大 小和干重。测量密度用量筒静置测出相对密度,用刻度尺测菌球直径,用预先称量好的脱脂 棉滤取菌球并将脱脂棉和菌球一同烘干后称量,用差减法计算干物质产量。根据菌球干重、 密度大小、直径大小等综合指标,以此来确定适宜液体培养的杏鲍菇最适菌株。
[0009] ?结果与分析 2. 1母种菌丝体生长情况 接种后25°C下培养,B生长最快,7d左右满管,A生长最慢,9d左右满管,C、D、E居中, 8d左右满管,各菌株长势见图1。
[0010] . 2杏鲍菇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下的菌球干重 杏鲍燕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下的菌球干重见表1。
[0011] 表1不同培养基下的菌球干重
由表1可以看出各种杏鲍菇在有玉米面的培养基中培养要比在有马铃薯的培养基中 的生长势头好,产量高。不管在哪种培养基中菌球产量都以济南杏鲍菇(B)为最高,依次为 北京杏鲍菇(C)、香绒杏鲍菇(E)、黑绒杏鲍菇(D)、杏鲍菇1号(A)。
[0012] . 3五种杏鲍菇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中的菌球相对密度 五种杏鲍菇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中的菌球相对密度见表2。
[0013] 表2不同培养基下菌球的相对密度
由表2可以看出五种杏鲍菇在有玉米面的培养基中培养的密度明显要大于在有马铃 薯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的密度,尤其是黑绒杏鲍菇和杏鲍菇1号菌球数量很少。而无论在哪 种培养基下五种杏鲍菇仍以济南杏鲍菇(B)为最好,依次为北京杏鲍菇(C)、香绒杏鲍菇 (E)、黑绒杏鲍菇(D)、杏鲍菇1号(A)。
[0014] . 4五种杏鲍菇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下菌球直径大小 五种杏鲍燕在三种不同培养基下菌球直径大小见表3。
[0015] 表3不同培养基下菌球直径大小
注表示数量太少,无法测量 由表3可以看出,五种杏鲍菇在有玉米面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的菌球直径明显小于有马 铃薯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球直径,而无论在哪种培养基中培养菌球直径的大小顺序依次为 杏鲍菇1号(A)、黑绒杏鲍菇(D)、香绒杏鲍菇(E)、北京杏鲍菇(C)、济南杏鲍菇(B)。
[0016] . 5培养终结时菌丝状态 摇瓶培养终结时,各菌株菌丝体成块状、球状混合(见图2, 3,4),滤干后呈浅灰色,而烘 干后则呈褐色至黑褐色。
[0017] ?小结 3. 1通过本试验得出了在液体培养下杏鲍菇的生长适宜菌株,其中以济南杏鲍菇(B) 为最适菌株。无论在哪种液体培养基下培养,测量杏鲍菇生长状况的各项指标,都以济南杏 鲍菇为最高,而有些菌株则在某些培养基下很不适应,几乎不生长。
[0018] . 2杏鲍菇菌丝体对上述三种液体培养基都有较好的适应性,菌丝萌发快,生长正 常,用来制备液体菌种周期短,菌龄一致,用来制备菌丝体产品则生产量大,周期亦短且成 本低。
[0019] . 3该试验只作了摇瓶菌丝产量和菌球大小、密度等比较分析,用其液体菌种进行 栽培,比较子实体产量质量等分析还待进一步研究。
[0020] (二)不同碳氮源对杏鲍菇深层培养的影响 本试验在杏鲍菇液体培养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碳、氮源,合适的碳、氮比进行 了研究,旨在为液体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杏鲍菇的营养生理提供参考。
[002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本试验所使用的试剂均为市售的分析纯或化学纯。
[0022] 供试菌种 济南杏鲍菇菌种由烟台师范学院食用真菌研究所提供,菌种保存在 PDA斜面培养基上。
[0023] 主要仪器LRH-25-A型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HZQ-Q型振荡器 哈尔滨东连电子有限公司 PHS-3C型精密pH计 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 LS-B50L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 FA1004型上皿电子天平上海精科电子天平厂 5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 中国龙口先科仪器公司 1. 4培养基 1.4.1 斜面菌种培养基(PDA):马铃薯(去皮)20%、葡萄糖2%、琼脂2%、麸皮3%、蛋 白胨 3%、MgS04. 7H20 0· 1%、KH2P04 0· 2%'VB! 10mg/L、pH 自然。
[0024] 液体培养基 (1)基础培养基 马铃薯 20%,KH2PO4 0· 15%,MgSO4. 7H20 0· 1%,VB1IOmgA。
[0025] (2)不同碳源试验的培养基在碳源和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0. 4%的蛋白胨, 然后分别加入待测碳源:葡萄糖、果糖、乳糖、麦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