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新品种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309368阅读:9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杏鲍菇新品种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杏鲍燕(Pleurotuseryngii(DC.exFr. )Qu6l)在分类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 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又称刺芹侧耳,在日本叫"雪茸"。杏鲍菇的肉质肥厚,质地脆 嫩,特别是菌柄色泽雪白,粗长,组织极其致密,结实,脆感强,其口感独具一格,是味道最好 的菇类之一,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
[0003] 杏鲍菇的营养十分丰富,植物蛋白含量高达25%,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和 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的多糖。同时,它含有大量的寡糖,是灰树花的15倍、金针 菇的3. 5倍、真姬菇的2倍,它与胃肠中的双歧菌一起作用,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功 能。杏鲍菇是一种口感非常好又具有药用功能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 迎。
[0004] 杏鲍菇原产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中亚地区高山、草原及沙漠地区,我国野生杏 鲍菇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四川西部。法国、意大利、印度都先后进行过杏鲍菇的栽培研究。 Kalmar(1958)第一次进行栽培试验;Henda(1970)在印巴交界的克什米尔高山上发现杏 鲍菇,并首次在段木上进行栽培;Vessey(1971)分离到杏鲍菇的菌株;Caileux(1974)用 菌褶分离到杏鲍菇的菌株,并试验栽培成功;Ferri(1977)首先成功地进行商业化栽培,但 只得到有限的成功。现在泰国、日本、美国、台湾省都有小批量栽培试验。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引种栽培。目前,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省市已开始规模栽培,本发明对诱变杏鲍菇 99的栽培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

【发明内容】

[0005] 一、诱变杏鲍菇99菌丝形态特征
二、诱变杏鲍菇99子实体形态特征
三、新菌株菌丝对C、N、C/N的需求 3. 1材料 基础培养基 马铃薯 20%,KH2PO4 0? 15%,MgSO4. 7H20 0? 1%,VB1IOmgA。
[0006] (1)碳源: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用量各为2%。
[0007] (2)氮源:麸皮、酵母粉、蛋白胨、硫酸铵、碳酸铵、硝酸钾,用量各为0.5% (3)碳氮比分别为 10:1、15:1、20:1、25:1、30:1、35:1、40:1、45:1。
[0008] 方法 3. 2. 1碳源试验:在供试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的上述不同碳源进行试验。
[0009] 3. 2. 2氮源试验:在供试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上述不同氮源进行试验。
[0010]3. 2. 3碳氮比试验:在供试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重量蛋白胨(蛋白胨含碳量忽 略不计)配成培养基碳氮比与上述同。
[0011] 结果分析 3. 3. 1不同碳源对诱变杏鲍菇99新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见图2) 3. 3. 2不同氮源对诱变杏鲍菇99新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见图3) 3. 3. 3不同碳氮比对诱变杏鲍菇99新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见图4) 3. 4试验结果 (1)杏鲍菇新菌株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中生长得最好,生物量最高。其次是果糖 和蔗糖。
[0012] (2)杏鲍菇新菌株对有机氮的利用强于无机氮,有机氮中以来源于天然农副产品 中的麸皮最好,其次是酵母粉和蛋白胨等多组分复合氮源。
[0013] (3)在一定的碳氮比范围内,杏鲍菇新菌株生长的较好,生物量较高,比例太低或 者太高,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本试验条件下,当碳氮比为30:1时,菌丝体干重最大。
[0014] 四、新菌株菌丝生长对主要生态因子的需求 4. 1试验方法 4.1.1 温度试验供试基础培养基常规方法灭菌,制平皿,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一块8mm的活化菌丝块,分别放置在10°C、15°C、20°C、25°C、30°C、35°C的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每一处理重复6次,观察杏鲍菇新菌株菌丝在不同温度下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
[0015] 4.1.2水分试验将供试培养基中原料烘干至恒重量,测定培养料含水量。分别添加 不同重量水分,将培养料配成含水量为50%、55%、60%、65%、70%、75%、80%、85%八个处理,分 别装入30mmX200mm的大试管中,每一试管装干料10g,在I. 5kg压力下灭菌2h,接种后放 置在25°0〖旦温培养箱培养,观察不同含水量对杏鲍燕菌丝生长的影响,每一处理重复6次, 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长势。
[0016] 4.I. 3pH试验供试基础培养基中,用IN盐酸和IN氢氧化钠调节培养基pH至 4. 5、5. 0、5. 5、6. 0、6. 5、7. 0、7. 5、8. 0、8. 5、9. 0,常规方法灭菌后测定培养基pH,无菌条件下 接种8mm活化菌丝块,放置25°C恒温培养箱培养,观察不同pH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每一处理重复4次,记录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长势。
[0017] 试验结果 4. 2. 1温度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C。
[0018] 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由于在栽培时不宜在 菇体上喷水,菇体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所以调配培养料含水量时可适当提高至 65% ~70%。
[0019] 值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是6. 5~7. 5 五、新菌株适宜培养料配方及子实体生物转化率 5. 1培养料试验配方 ①棉籽壳77%,麸皮20%,糖、石灰、石膏各1%;②棉杆粉70%,棉籽壳20%,麸皮7%,石 灰、石膏、糖各1%;③酒糟70%,棉籽壳20%,麸皮7%,石灰、石膏、糖各1%;④碎玉米芯40%, 棉籽壳40%,麸皮17%,石灰、石膏、糖各1%;⑤豆秸粉60%,棉籽壳20%,麸皮17%,石灰、石 膏、糖各1%;⑥棉籽壳35%,玉米芯50%,麸皮12%、石灰、石膏、糖各1%;⑦棉籽壳30%,玉米 芯30%,麸皮17%,石灰、石膏、糖各1%;⑧棉籽壳40%,棉杆肩40%,麸皮17%,石灰、石膏、 糖各1%。以上8个配方,pH值7,料水比I: 1 ? 5。
[0020] 试验菌袋制作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材料,粉碎过筛,将培养料配方和其他辅料用水混合搅拌均匀,含 水量控制在65%左右,经过3-4天的堆制发酵处理后,装入14cmX28cmXO. 04cm的 聚丙烯折角袋中,每袋装干料0.3kg,装袋后用塑料绳扎紧袋口。每个配方处理20袋,4 次重复。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以麦粒、麸皮、石灰为主料的原种15%。接种后移入 温度为12_15°C的发菌室发菌,待菌丝发满菌袋后30-40d,见菌棒周围已经起1-3cm厚 的菌皮,并伴有"吐黄水"现象,说明菌丝成熟,可将15% -18%菌袋移入出菇棚进行出菇 管理。
[0021] 试验结果 5. 3. 1不同培养料配方对发菌阶段菌丝生长的影响 由表10看出,以棉籽壳、碎玉米芯为主料的配方⑧⑥⑦④①长势最好,菌丝浓密或密 集、洁白,以棉杆粉、豆秸粉为主料的配方②⑤次之,菌丝较密集洁白,以酒糟为主料的配 方③最差,菌丝纤细、稀疏,发菌慢,34天发满。
[0022] 表1各培养料配方菌丝生长情况 5. 3. 2不同培养料配方对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从表11看出,配方⑧鲜菇产量最高,菇质最好。配方⑦④①⑥次之,配方②⑤产量 接近,配方③最差。主要原因是配方③酒糟原料密度大,通气性差,碳氮比失调,造成产 量较低,畸形菇多,商品价值低;配方⑧从菌丝生长到出菇表现性状好,棉籽壳、棉杆肩、 麸皮配方合理,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氮比适宜,通气性好,菇形好,产量高。
[0023] 表2各培养料配方杏鲍菇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
5. 4结论 通过栽培试验证明,以棉籽壳为主料的配方⑧是杏鲍菇新菌株99栽培的理想配方。该 配方菌丝生长粗壮,洁白、浓密,菌丝发满袋快,菇形好,生物转化率高达115 *7%,可作 为主要配方。
[0024] 六、新菌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