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白芨块茎进行分割繁殖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育苗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针对白芨块茎进行分割快速诱导出白芨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白芨,又名白给、箬兰,为兰科白及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假鳞茎块根状,白色,月巴厚,有指状分歧。白芨块茎主要应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其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茎粗壮,直立,高30 — 60厘米。叶3 — 6枚,披针形或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顶生,稀疏,有花3 — 8朵,花大而美丽,紫红色。花瓣3,唇瓣倒卵长圆形,深3裂,中裂片边缘有波状齿,侧裂片部分包覆蕊柱。萼片3,花瓣状。蒴果,圆柱状,上面,6纵棱突出。种子细小如尘埃。花期4月下旬一 5月下旬,果熟期11月中、下旬。有变种白花白芨,花白色,园艺品种尚有蓝、黄、粉红等色。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 - 5株,每株必须带顶芽分割。亦可采用播种繁殖,但因种子细小,发育不全,需用培养基无菌接种,操作复杂,故罕用。
[0003]目前,白芨的供需量差额太大,造成大量采集和消耗野生植物资源,再加上南方各省的丘陵山区森林覆盖率进一步加大,也加剧野生白芨产量年年下降,当采集和消耗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时,必然会导致物种的濒危甚至灭绝。同时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也进一步导致药用植物资源的匮乏。从文献资料来看,目前主要以用白芨球茎繁殖,栽种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壤土和腐植质壤土,需温暖较阴湿的环境。
[0004]公开号为CN101940158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利用白芨种子快速繁殖小苗的方法,采用碘伏溶液浸泡消毒白芨种子,在智能气候箱中诱导丛生芽阶段,采用改良培养基,并合理调整发育温度,光照经过35?50天培育成的幼苗植入盛有基质的不锈钢盘或瓷盘中,再放入20?26 °C室内炼苗,白芨幼苗生长3?4个月进入大田栽植。缩短幼苗成苗周期,提高了白芨幼苗在大田中的成活率,避免了原技术用氯化汞溶液消毒白芨种子时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很多白芨种子发育不完全,基本上白芨种子不发芽,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提高,难以大规模推广该技术。
[0005]公开号为CN102283115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快速繁殖白芨苗的方法:选择白芨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2)种子消毒后接种至萌发培养基,7天左右种子萌发,14天左右形成原球茎,切割原球茎,转接至原球茎增殖培养基。3)原球茎转接至丛生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4)切割丛生芽使其大量繁殖,等丛生芽长成高约3cm的小苗后转接至生根壮苗培养基,待苗长成高约7?1cm时移栽。解决了目前白芨无性繁殖存在的种苗携带病毒、品种退化、有效产量低等问题。本发明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获得大量有性繁殖的无病毒苗,与传统繁殖方式相比,产量提高约30%,对缓解白芨的市场供需矛盾有积极意义。采用该法能使白芨形成种植规模,但是其种植管理较难,种植时间也加长,并且组培苗的本身成本高,农民经济效益并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也难以大规模推广该技术。
[0006]公开号为CN103609312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白芨种子室外播种繁殖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I)育苗床准备:在山上开深度为20?30厘米的坑,底部垫上塑料薄膜,薄膜上放10?20厘米厚的山基土,细度在I厘米以下,将山基土喷水至饱和;取150目以下的河沙在日光下晒3?7天;取150目以下的腐殖土,用90°C的以上的蒸汽消毒30?60分钟,降至常温;取150目以下的松木肩,用90°C的以上的蒸汽消毒30?60分钟,降至常温;按河沙:腐殖土:松木肩=10: 5?7: 3?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作为培养基;在山基土上放培养基5?10厘米厚,喷水至培养基饱和;在培养基上放一层I厘米的水苔肩,喷水至饱和;(2)播种:在100份的“菌王” 500倍液中加入5?20份的普通食醋制成浸种液;将白发种子放入浸种液中浸种10?24小时;过滤后用50克的纸包好在阳光下晒3?5小时;将白芨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水苔肩上;将浸种液均匀地喷在水苔肩上;播种量为每平方米3?5克;(3)管理:用黑色塑料膜做成拱棚将苗床罩住,并在四周开通风孔;保持棚内温度在10?30°C、湿度在80%以上;每周喷一次水至水苔肩饱和;隔周浇施医用阿司匹林1000倍液I次,用量为每平方米500?1000毫升;隔周浇施“菌王”500倍液加入1%至10 %的食用醋一次,用量为每平方米600?1200毫升;培养4?6个月出芽完成后去掉塑料膜,用遮荫网遮荫;继续每周的喷水和隔周的施药及除草防虫工作;待白芨苗的叶片达5?8厘米后即可移栽。
[0007]公开号为CN104380994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白芨的规模化高产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种苗的繁殖、炼苗、大田移栽、生长期管理、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和采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微生物技术与生态种植技术相结合,使用的EM原露快速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分解了药物的残留,大大的缩短了种植的周期和提高了白芨的产量,与传统的种植方法相比,白芨的种植周期缩短了 I?2年,3年即可采收,采收后的白芨根茎个大、色正、其亩产量是传统根茎栽培的2?3倍,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投资的风险,前期种植的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见效快、且效益高、无污染,完全能满足白芨产业化、规模化的种植条件、易于推广应用。
[0008]公开号为CN104719152A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白及工厂化育苗方法。利用了白及蒴果种子数量大的优势,以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白及组培快繁技术和组培苗驯化技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萌发生长,克服了外界环境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白及种子萌发率和生长速度,5个月即可从种子长成球茎直径0.7cm左右的植株,中间只需转接I次,实现了白及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它操作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整个育苗周期约8个月,驯化成活率达91 %以上。驯化3个月左右的白及苗直接移栽大田成活率高达98%左右,4?5年后即可采收,解决了白及种苗繁殖难的问题,实现了白及的工厂化育苗。
[0009]综上所述,采用白芨种子育苗时发芽率低很难大规模发展和降低种子苗的成本,而采用白芨进行组培,大大提升了组培苗的成本,很难使种植户接爱,并且很难实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也是文献资料报道过利用带芽白芨块茎进行分繁,将带有芽头的白芨块茎分开,而没有芽头的白芨小块茎跟随有芽头的白芨块茎,造成种植过程中其种子成本较高,而且没有芽头的白芨小块茎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在种植过程中很有可能死亡而浪费,并且每年采用这种方式只能使育苗提高6-8倍,会造成白芨不带芽块茎的浪费。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大的药用需求,充分利用白芨各个小块茎,针对各个小块茎快速诱导出白芨芽体,有效提高繁殖系数,降低育苗的价格,避免了利用白芨种子繁殖出苗率极低,种子培育过程烦琐,生长速度慢,利用快繁技术,实现人工栽培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0010]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尚未见关于直接针对白芨块茎在普通育苗床上进行药物诱导形成多个芽头的报道。我们通过大量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方法,成功实现了白芨的快速繁殖,可以快速培育出大量幼苗,为实现工业化人工栽培白芨提供可能。白芨块茎快繁技术方法的成功建立,可以为大规模人工栽培药用植物白芨提供种苗,为现代科技农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开发项目。
【发明内容】
[0011]针对白芨种子成苗率极低、常规假鳞茎繁殖系数过低和组培苗培育时投入大,产出不高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培育环境不高、投入低、繁殖系数高的白芨快速繁殖方法,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配方效果佳,出芽率高,培养时间短,植株生长旺盛,可操作性强,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0012]本发明所述利用白芨块茎分割繁殖育苗方法,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13](I)白芨鲜块茎的预处理:选刚采挖的白芨鲜块茎,去除须根,再将各个块茎分开,形成单个块茎,并用5?10%多菌灵溶液洗净;
[0014](2)白芨鲜块茎的光照处理:用光照度为1000?2000LX进行24小时连续照射,中间使相对湿度维持在70?85 %,温度在20?25°C,中途翻动6_8次,处理8?15天,获得变绿的单一块茎白芨;
[0015](3)白芨鲜块茎的低温处理:将变绿块茎白芨用刀横切分割成小块,再用杀菌后的活性碳进行混合,在O?4°C下,相对湿度维持在70?85%,进行低温处理5?15天;
[0016](4)白芨鲜块茎的诱芽处理:低温处理结束后每间隔一天喷洒促芽生长溶液一次,每10kg白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