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丹参新品种的高值化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603126阅读:1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川丹参新品种的高值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的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川丹参新品种的高值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丹参(Salvia milt1rrhiza)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及根莖入药,因其色红似参而得名“丹参”,又称赤参、木羊乳、紫丹参、红根等。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丹参的唯一来源。其性微寒、味苦、无毒,归心、肝二经,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能降血月旨,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等的能力。
[000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是川丹参道地产区之一,川丹参以其根结实、色朱味浓、产量大、品质优而驰名中外,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本jI丨丹参新品种从现有混杂群体中经多年系统选育,2011年性状稳定一致、药材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合中江县及周边地区栽培的优良川丹参新品种“川丹参1号”通过了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编号:川审药
2011002ο
[0004]近年来丹参的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加快,丹参用量逐年增加,在国内外药材市场都非常畅销。但因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不稳定的现象时而发生。所以一种稳定、高产的丹参种植技术,对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新品种的种植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种植地选择、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丹参茶原材料采收、药材采收与处理,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0006]1、种植地选择
[0007]“川丹参1号”适宜种植地应保证平均日照时数为>13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85千卡/cm2.年,年平均气温>14°C,有效积温>5000°C,无霜期>230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湿润气候,相对湿度80%左右,种植地土壤应由白垩系下统钙质紫色砂岩石、粉砂岩、页岩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及水稻土,质地主要为砂质中壤,其粘、砂比例适中,既能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水、气协调,且耕性良好,有利于丹参药材的根部生长发育,这些土壤土层深厚,耕作层深度达4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14g/kg,全氮>lg/kg,速效氮>7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 >70mg/kg 有效铁 >35mg/kg,有效猛 >380mg/kg,有效铜 >0.75mg/kg,pH 值6.0 - 8.5 ;
[0008]2.选种育苗
[0009]选择根条较直、色泽紫红、大小均勾、无畸形、无破裂、无病虫、直径5-10mm的一年生根条,每亩种根用量50kg左右;在采收期收挖时选取符合要求的根条,理顺成束,进行土藏或砂藏;也可在良种地块,选留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待育苗时,即挖即栽;
[0010]育苗时间为12月至翌年2月中旬,种根处理先用150-200 μ g/g多抗霉素浸种根30min,然后再用0.5-lppm赤霉素浸种根15min,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距栽种地较近的土地,整地、耙细、平整苗床,畦床宽120cm,畦长根据种根用量和地形确定,沿苗床走向的垂直方向横向掏沟,沟宽15cm,沟深5cm,将消毒处理后的种根按2.5cm左右折断成根节,顺向(植物学顶端向上)斜插于沟内,窝距5cm左右,每沟播2行,现断现插,苗床插根覆土、稻草覆盖后,再用长约1.8m竹条或细枝条,两端插于苗床埂上,中间成弧形,距床面30cm左右,用地膜覆盖其上,地膜边缘用泥土压实封严,出苗前应保温、保湿。出苗达30%时,揭去稻草等覆盖物;出苗达70%时,应逐步揭膜炼苗,注意抗旱保墒;
[0011]3.田间管理
[0012]3.1.整地施肥
[0013]深翻炕土,耕地深度> 30cm,撒施土壤改良剂和基肥,深翻入土,混合均匀,整细耙平,开好四周排水沟,种植垄以垄间距80cm、垄面宽50cm、垄高30cm、垄间沟宽30cm为宜,要求垄直、面平,灌足粪水后覆膜,将膜拉伸铺平紧贴垄面,膜边缘用细土压实封严;
[0014]3.2.定植
[0015]育苗移栽时间为3-5月,每亩定植5500-6000窝,将丹参种苗定植于垄窝中,种苗要栽正,苗周围要用细土封严膜孔,芽苗覆土要盖过芽,其它苗覆土到最下一叶,再用清粪水及时浇定根水;
[0016]3.3.叶面追肥
[0017]叶面追肥时间为6月上旬和9月上旬,选择晴天上午9点之前或下午4点之后,向叶面均匀喷洒叶面肥;
[0018]4.病虫害防治
[0019]根腐病:多发生于生长期和收获期,危害很大;发病后立即拔除病株;及时采收加工;发病期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注;
[0020]白粉病:发生在7-10月;发病叶背及叶柄布满白粉,使叶变黄枯死;防治方法:轮作、休闲、注意浇水施肥;发病时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0021]根结线虫病:发生在7-10月;发病时用0.9%阿维菌素(爱福丁乳油)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灌根;
[0022]地老虎:以幼虫危害,咬断根茎;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灯光诱杀成虫;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等浇灌;人工捕捉或毒t耳诱杀;
[0023]蛴螬:以幼虫危害;防治方法:90 %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4.5 %高氯氰2000-3000倍液或25%高氯辛3000-4000倍液灌根;
[0024]5.丹参茶原材料采收
[0025]丹参叶片与花序含有与根相似的水溶性成分和药理活性,其中丹参叶中富有黄酮类、酚酸类、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丹参花序含有精油和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所以利用丹参叶片和花序制成的丹参茶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0026]于7月川丹参花序完全展开且尚未开花时,选择上午11点之前或下午3点以后,将整个花序由花梗基部摘下。于12月上旬上午11点之前或下午3点以后,采摘丹参嫩叶;
[0027]6.药材采收与处理
[0028]于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下旬的无雨雪天采收;以距地面5cm用刀割去丹参地上部分茎叶,沿垄向将丹参全窝带土挖起,用竹刀挑净泥土,忌伤根、折根,对采收后的丹参应分类分装,丹参根条采收后置阴凉通风处达五成干时,去芦头、尾根、须根和泥土,用手将根条捏顺成束,堆放5-7天,使根内的水分充分向外透出直至丹参根条颜色变深,再摊晾至全干。
[0029]丹参药材采收后地上部分的废枝废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精油,该精油用乙醇助溶后配置成含量为3g/L的精油喷剂,然后以每100kg丹参干燥根条喷施2L精油喷剂进行喷施,喷后晾干,丹参堆码高度不得超过1.2m,场地应保持通风透气,清洁卫生。
[0030]所述土壤改良剂为活性炭或木炭粉200-350kg/亩、植酸50kg/亩、抗坏血酸
2.5kg/亩、EDTA-铁2kg/亩、EDTA-镁1.5kg/亩,上述原料加水造粒。所述的基肥为腐熟的人粪尿或畜禽粪700kg/亩,丹参多糖提取残渣100kg/亩,尿素12kg/亩、磷酸二氢钾5kg/亩、氯化钴0.3kg/亩、钼酸钠0.3kg/亩,上述原料混勾后撒入土壤。
[0031]所述叶面肥为磷酸二氢钾5g/L、酪氨酸0.5g/L、酵母提取物200mg/L、硝酸银8.5mg/L、花生四烯酸lmg/L、吐温-80用量为0.2ml/L。
[0032]本发明的有益成果:本发明针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川丹参新品种制定科学合理的高值化栽培措施,不仅提高了川丹参种苗成活率和药材产量质量,且在种植过程中合理适时采收的叶片、花蕾可以作为丹参茶的原材料提高了产地收益。本发明养殖的丹参名为“川丹参1号”,“川丹参1号”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被柔毛。株高60-75cm,茎四菱形,具分支。叶对生,3或5出羽状复叶,叶色深绿,两面被毛,边缘有锯齿。叶片卵圆而大,叶和分支数较少,顶生小叶较侧生小叶大,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顶生小叶长4.5-7.0cm,宽
3.3-6.0cm,长宽比L 1-1.6,有小叶柄,叶轴长2.5-7.0cm,叶尖急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