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925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cm,实 际最小行距(C到B或D到E)为38cm〇
[0092] 4)、通过平均株距计算得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且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 株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的每一行,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 =2 X平均株距= 59.2cm;设定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从而计算得到拟 最大株距(a到c或b到d)为36.6cm,拟最小株距(c到b或d到e)为22.6cm。实际生产时,调整最 大株距为37cm,最小株距为22cm,实际最大株距与实际最小株距之比为1:0.600。
[0093] 5)、按照步骤3)和步骤4)中的不等行距和不等株距模式进行玉米栽植。
[0094] 实施例9
[0095]该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6] 1 )、在待栽植区域确定栽植密度,本实施例中,每666.7m2栽种4500株玉米。
[0097] 2)、通过栽植密度计算出平均行距与平均株距的乘积,再分别确定平均行距和平 均株距。本实施例中,平均行距设定为55cm,从而计算出平均株距=26 · 9cm。
[0098] 3)、通过平均行距计算得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且所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 行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实际最大行距(A到C或B到D)为68cm,实 际最小行距(C到B或D到E)为42cm〇
[0099] 4)、通过平均株距计算得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且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 株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的每一行,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 =2 X平均株距= 53.8cm;设定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从而计算得到拟 最大株距(a到c或b到d)为33.2cm,拟最小株距(c到b或d到e)为20.6cm。实际生产时,调整最 大株距为33cm,最小株距为21 cm,实际最大株距与实际最小株距之比为1:0.636〇
[0100] 5)、按照步骤3)和步骤4)中的不等行距和不等株距模式进行玉米栽植。
[0101] 实施例10
[0102] 该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3] 1)、在待栽植区域确定栽植密度,本实施例中,每666.7m2栽种5000株玉米。
[0104] 2)、通过栽植密度计算出平均行距与平均株距的乘积,再分别确定平均行距和平 均株距。本实施例中,平均行距设定为45cm,从而计算出平均株距=29 · 6cm。
[0105] 3)、通过平均行距计算得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且所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 行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实际最大行距(A到C或B到D)为56cm,实 际最小行距(C到B或D到E)为34cm〇
[0106] 4)、通过平均株距计算得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且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 株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的每一行,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 =2 X平均株距= 59.2cm;设定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从而计算得到拟 最大株距(a到c或b到d)为36.6cm,拟最小株距(c到b或d到e)为22.6cm。实际生产时,调整最 大株距为37cm,最小株距为23cm,实际最大株距与实际最小株距之比实际为1:0.621 〇
[0107] 5)、按照步骤3)和步骤4)中的不等行距和不等株距模式进行玉米栽植。
[0108] 实施例11
[0109] 该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0] 1)、在待栽植区域确定栽植密度,本实施例中,每666.7m2栽种5000株玉米。
[0111] 2)、通过栽植密度计算出平均行距与平均株距的乘积,再分别确定平均行距和平 均株距。本实施例中,平均行距设定为50cm,从而计算出平均株距=26 · 7cm。
[0112] 3)、通过平均行距计算得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且所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 行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实际最大行距(A到C或B到D)为62cm,实 际最小行距(C到B或D到E)为38cm〇
[0113] 4)、通过平均株距计算得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且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 株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的每一行,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 =2 X平均株距= 53.4cm;设定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从而计算得到拟 最大株距(a到c或b到d)为33cm,拟最小株距(c到b或d到e)为20.4cm。实际生产时,调整最小 株距为20cm,实际最大株距与实际最小株距之比为1:0.606。
[0114] 5)、按照步骤3)和步骤4)中的不等行距和不等株距模式进行玉米栽植。
[0115] 实施例12
[0116] 该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7] 1 )、在待栽植区域确定栽植密度,本实施例中,每666.7m2栽种5000株玉米。
[0118] 2)、通过栽植密度计算出平均行距与平均株距的乘积,再分别确定平均行距和平 均株距。本实施例中,平均行距设定为55cm,从而计算出平均株距=24 · 2cm。
[0119] 3)、通过平均行距计算得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且所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 行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实际最大行距(A到C或B到D)为68cm,实 际最小行距(C到B或D到E)为42cm〇
[0120] 4)、通过平均株距计算得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且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 株距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的每一行,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 =2 X平均株距= 48.4cm;设定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从而计算得到拟 最大株距(a到c或b到d)为29.9cm,拟最小株距(c到b或d到e)为18.5cm。实际生产时,调整最 大株距为30cm,调整最小株距为18cm,实际最大株距与实际最小株距之比为1:0.600。
[0121] 5)、按照步骤3)和步骤4)中的不等行距和不等株距模式进行玉米栽植。
[0122] 各实施例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确定栽植密度; 2) 、通过栽植密度计算出平均行距与平均株距的乘积,再分别确定平均行距和平均株 距; 3) 、通过平均行距计算得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且所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 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所述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满足如下条件: 拟最大行距+拟最小行距=2 X平均行距且 拟最大行距与拟最小行距之比为1: 〇. 618; 计算出拟最大行距与拟最小行距的数值后,确定实际最大行距和实际最小行距,所述 实际最大行距和实际最小行距的比值的增减幅度在±2.9%之间; 4) 、通过平均株距计算得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且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 交替排布于待栽植区域的每一行,所述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满足如下条件: 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2 X平均株距且 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 计算出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的数值后,确定实际最大株距和实际最小株距,所述 实际最大株距和实际最小株距的比值的增减幅度在± 2.9 %之间; 5) 、按照步骤3)和步骤4)中的不等行距和不等株距模式进行玉米栽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 行距设定为45cm、50cm或55cm 〇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黄金分割比进行玉米栽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拟最大行距和拟最小行距满足如下条件:拟最大行距+拟最小行距=2×平均行距且拟最大行距与拟最小行距之比为1:0.618;计算出拟最大行距与拟最小行距的数值后,确定实际最大行距与实际最小行距;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满足如下条件:拟最大株距+拟最小株距=2×平均株距且拟最大株距和拟最小株距之比为1:0.618;计算出拟最大株距与拟最小株距的数值后,确定实际最大株距与实际最小株距。操作简单、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通过合理布局行间距和株间距,显著改善田间光、温、气条件,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5706699
【申请号】CN201610108969
【发明人】陈久芳, 马传贺, 吕仕大, 尤凤芝, 王正军, 石照军
【申请人】陈久芳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