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直方向的玉米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9638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直方向的玉米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竖直方向的玉米定位机构,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从籽粒颜色上分有黑色、紫色、黄色、白色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其保鲜与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鲜食玉米食用部分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采后呼吸代谢旺盛,糖分转化快,且容易失水变质,所以很难作长期贮藏,如想长时间贮藏或周年供应市场,须进行速冻保鲜。
[0003]目前的鲜食玉米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剥皮,人工剥皮不但剥皮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存在剥皮质量不一致,甚至导致玉米浪费的问题,人们为了克服上述困难,研制出了鲜食玉米剥皮机,当多个玉米棒通过玉米传送机构传送给剥皮主机时,剥皮主机上先将玉米棒固定而后进行剥皮,此时的玉米棒的顶部和根部均需定位才能够使玉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鲜食玉米棒的内部有沿玉米棒轴向方向的软芯,固定玉米棒的顶部和根部需要通过固定软芯实现,太大冲击力固定玉米棒,玉米棒软芯会发生破损或破碎,太小冲击力固定玉米棒,玉米棒会因固定不稳而发生位移变化,影响其剥皮效果,目前尚未有专用装置实现对玉米棒稳定定位。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直方向的玉米定位机构,以解决玉米在剥皮过程中其顶部和底部因缺少准确定位装置而影响其剥皮效果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竖直方向的玉米定位机构,它包括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多个限位顶针组件和多个旋刀组件,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为盘状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安装在主机框架上且第一凸轮位于第二凸轮的正上方,多个限位顶针组件沿第一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旋刀组件沿第二凸轮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限位顶针组件与旋刀组件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限位顶针组件与其对应的旋刀组件之间设置有一个玉米;
[0007]限位顶针组件包括第一滚轮、光轴、顶针杆、针头、缓冲器、上轴套、下轴套、第一底板和至少一个转动轴承,所述光轴竖直设置,光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轴套和下轴套,上轴套与光轴固定连接,缓冲器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板的板面上且其活动端顶紧在上轴套的上端面上,上轴套的下端面与下轴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轴套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滚压在第一凸轮的凸轮轮廓面上,光轴的底端加工有孔,所述顶针杆的顶端位于光轴的孔内,所述顶针杆的顶端套装有至少一个转动轴承,所述顶针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针头为钝头;
[0008]旋刀组件包括旋转柱、固定轴、第二滚轮、电机、第二底板和多个刀尖,所述第二底板竖直设置,所述旋转柱、电机和固定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底板的一侧,所述旋转柱的上端面沿旋转柱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刀尖,所述旋转柱的下端面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一端穿设有第二滚轮上,所述第二滚轮滚压在第二凸轮的凸轮轮廓面上,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板上。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0]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第一凸轮、第二凸轮、限位顶针组件和旋刀组件的配合设置可实现玉米棒定位的流水化作业。
[0011]2、限位顶针组件中通过光轴、转动轴承、顶针杆和针头之间的配合设置使针头准确且平稳地从玉米棒顶部扎入玉米的软芯,缓冲器为光轴在第一凸轮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提供一个缓冲力,增强光轴的稳定性,旋刀组件中通过旋转柱、固定轴、第二滚轮、电机、第二底板和多个刀尖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刀头部准确从玉米棒根部扎入玉米的软芯,从而实现对玉米棒顶部和根部定位工作。
[0012]3、本实用新型经过大量样品试验最终得到针头的最佳设置尺寸及形状,本实用新型中的针头为钝头,钝头的设置不但能够使其稳定地扎入玉米棒的软芯中,且能够保证玉米棒的完整性,避免扎透玉米棒或扎入深度不够的情况出现,减少玉米的浪费,钝头扎入玉米棒的软芯的深度为4至6厘米。限位顶针组件中转动轴承的设置是为了顶针杆在玉米的自转带动下在光轴的孔内转动,增强顶针杆的灵活性。
[0013]4、第一凸轮为第一滚轮运动提供轨道,第一滚轮在第一凸轮上做圆周运动带动顶针杆和针头与其同步运动;第二凸轮为第二滚轮运动提供轨道,第二滚轮在第二凸轮上做圆周运动通过固定轴带动刀头部、刀身部以及电机与其同步运动。
[0014]5、本实用新型制造及使用方便,易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限位顶针组件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剖面图;
[0017]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18]图4是限位顶针组件8设置第一凸轮1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旋刀组件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旋转柱10-1和多个刀尖10-3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1]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22]图8是刀尖10-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旋刀组件10设置第二凸轮2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限位顶针组件8的个数和旋刀组件10的个数均为一个;
[0025]图11是缓冲器12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凸轮1、第二凸轮9、多个限位顶针组件8和多个旋刀组件10,所述第一凸轮1和第二凸轮9均为盘状凸轮,第一凸轮1和第二凸轮9均安装在主机框架上且第一凸轮1位于第二凸轮9的正上方,多个限位顶针组件8沿第一凸轮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旋刀组件10沿第二凸轮9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限位顶针组件8与旋刀组件10上下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限位顶针组件8与其对应的旋刀组件10之间设置有一个玉米11 ;
[0027]限位顶针组件8包括第一滚轮2、光轴3、顶针杆5、针头6、缓冲器12、上轴套13、下轴套14、第一底板15和至少一个转动轴承4,所述光轴3竖直设置,光轴3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轴套13和下轴套14,上轴套13与光轴3固定连接,缓冲器12固定连接在第一底板15的板面上且其活动端顶紧在上轴套13的上端面上,上轴套13的下端面与下轴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轴套14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滚轮2,所述第一滚轮2滚压在第一凸轮1的凸轮轮廓面上,光轴3的底端加工有孔3-1,所述顶针杆5的顶端位于光轴3的孔3-1内,所述顶针杆5的顶端套装有至少一个转动轴承4,所述顶针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针头6,所述针头6为钝头;
[0028]旋刀组件10包括旋转柱10-1、固定轴10-24、第二滚轮10-25、电机10-26、第二底板10-27和多个刀尖10-3,所述第二底板10-27竖直设置,所述旋转柱10_1、电机10-26和固定轴10-2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底板10-27的一侧,所述旋转柱10-1的上端面沿旋转柱10-1的圆周方向均布有多个刀尖10-3,所述旋转柱10-1的下端面与电机10-2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0-24的一端穿设有第二滚轮10-25上,所述第二滚轮10-25滚压在第二凸轮9的凸轮轮廓面上,所述固定轴10-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底板10-27上。
[0029]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中刀尖10-3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23,旋转柱10-1上端面沿旋转柱10-1的圆周方向加工有多个插孔,刀尖10-3通过连接杆10-23插入插孔中并与插孔过盈配合。本实施方式中主机框架内设有主机转轴,主机转轴的外圆周面上均布多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安装有一个工位板,第一底板15的正面安装有缓冲器12,第一底板1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条滑块,两条滑块是用于连接主机上一个工位板而设置,主机上的工位板上设置有两条轨道,两条滑块与两条轨道滑动配合从而实现第一底板15在主机上的工位板的竖直方向的上下滑动姿态。第二底板10-27与第一底板15位于主机转轴的同一工位板上,第二底板10-27也与该工位板滑动配合。
[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