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人工饲料用于生产细纤度家蚕茧丝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326阅读:1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蚕学和纺织纤维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蚕人工饲料用于生产细纤度家蚕茧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家蚕是一种完全变态昆虫,幼虫取食桑叶,成熟幼虫吐丝结茧,并在茧内蜕皮化蛹,进一步由蛹发育成为成虫,出茧后交配产卵。家蚕成熟幼虫所吐的茧丝是一种超长天然蛋白质纤维,其长度达数百至1千多米。细长的茧丝其长度虽然备受关注,但茧丝的细度(截面积)分布趋势是直接影响生丝品质更重要的因素。茧丝纤维形状并不规则,表面分布有毛羽,截面积测量极其困难,因此不能够用直径表示其细度(截面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茧丝纤度这一间接指标来评价茧丝的粗细。纤度又称旦数(D)或旦尼尔(denier)是定长制单位,在公定回潮率11%条件下,9000米长的茧丝重1克时定义为1D,旦数越大茧丝越粗。

家蚕茧丝纤度对缫丝和纺织工艺及产品质量影响极大,其中纤度2.0D左右的细纤度茧丝、特别是纤度小于1.5D的超细纤度茧丝粗细变化(茧丝偏差)小,适合制造优质薄型丝织物,是开发新型高档内衣、丝袜及丝绸工业上作为经线的优质生丝,还适合生产医用手术缝合线,能同化纤复合、制成细条纹包芯丝及印花双绉等新型产品,因此一直受到茧丝绸行业的关注。

细纤度茧丝比纤度3.3D以上的粗纤度茧丝或3.0D左右的普通纤度茧丝比表面积和毛细效应增大,层状结构更加丰富,茧丝内部反射光在表面分布更细 腻,光泽更柔和,其丝织物手感更加柔软,柔韧性高,光泽柔和,吸水、吸油性好,清洁能力强,保温性能更好。由多根茧丝缫制的相同粗细规格的生丝(丝线)制成的织物,细纤度茧丝产品的纤维单丝(茧丝)纤度细,比表面积大,液相水的传导面积或汽相水的蒸发面积也大,相同粗细规格丝线截面内的单丝根数增加,纤维间空隙以及纤维内的气孔数也增加,汗液被面料吸收,尔后再沿着纤维内气孔及纤维轴向面料外表转移的速度增大,细纤度茧丝织物利用毛细管效应拥有快速导湿、散热的作用。细纤度茧丝内部存在大量的空隙,这些空隙能够有效地吸附灰尘等污物,同时细纤度茧丝织物比普通纤维更易清洗,使用寿命也更长。因此,细纤度茧丝制成的面料穿着舒适,是高档的丝质原料。

目前为止,国内外开发的生产细纤度茧丝方法主要由以下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培育细茧丝生产专用蚕品种。这种方法最有效的是培育能够吐出细纤度茧丝的三眠性蚕品种,其茧丝纤度在2.0D左右,比常规春用四眠性蚕品种的茧丝纤度3.0~3.2D显著降低。眠性是包括家蚕等昆虫幼虫期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性状,受内分泌激素调控,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家蚕眠性通常指其幼虫期的蜕皮的次数。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家蚕幼虫通过不停地进食而生长,但幼虫的表皮(皮肤)表面是几丁质和蜡质层,不能随体内组织一道连续生长,当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表皮约束到体内组织的生长,幼虫就停止进食,进入不食不动的“眠”中,体内则在内分泌激素调控下生成新的表面积更大的表皮,随后幼虫进入“蜕皮”过程,褪去旧表皮,完成一个“眠”期;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蚁蚕”到老熟幼虫吐丝为止,幼虫的上述蜕皮次数,或者说完成的“眠”次数,称之为眠数,也称为眠性。家蚕品种常见有四眠性品种、三眠性品种和五眠性品种。国内外养蚕业从蚕品种的综合生产经济效益考虑,普遍使用四眠性蚕品种,因此使用三眠性蚕品种与现有四眠性蚕品种的蚕茧生产技术体系之 间有诸多不适应,为此,三眠性蚕品种普遍使用四眠性蚕品种的茧丝性状充血,否则育成的三眠性蚕品种茧丝质量和产量等经济性状太差;而由于眠性的稳定遗传特性,导致被四眠性蚕品种充血的三眠性蚕品种的三眠性蚕率不稳定,有三眠性蚕与四眠性蚕同时存在现象。还有一个问题是,三眠性蚕幼虫期较四眠性蚕显著缩短,带来桑叶生长利用周期缩短、单位面积桑田生产蚕茧产量下降。

为了克服三眠性蚕的上述问题,有报道采用培育细纤度四眠性蚕品种的方法生产中细纤度的茧丝(李兵,等,蚕业科学,2010,36(6):1043~1046),这种方法生产的茧丝纤度只能达到2.6D左右,与夏秋蚕品种2.5~2.7D的茧丝纤度相似,因此称不上真正的细纤度茧丝。还有报道利用平衡致死系统培育专养雄蚕的四眠雄蚕品种方法(何克荣,等,中国农业科学,2006,39(6):1272~1276),或饲养荧光茧色判性四眠性蚕品种以实现雄蚕茧单独缫丝的方法(虞晓华,等,蚕业科学,2008,34(1):140~143),这类方法都是利用了家蚕雄性比雌性的蚕茧茧丝纤度细这一原理,利用雄性家蚕生产纤度2.3~2.6D的中细纤度茧丝,也达不到生产真正意义上的细纤度茧丝。

生产细纤度的第二种途径是生理活性物质诱导四眠性蚕变为三眠性蚕。有报道利用抗保幼激素类似物SM~1诱导四眠性蚕品种的幼虫改变为三眠性蚕获得了纤度0.9~1.9D的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陆雪芳,李荣琪,蚕业科学,1987,13(2):72~75);利用未公开的家蚕生理活性物质“超细素”诱导四眠性家蚕品种的幼虫变为三眠性蚕,能够生产单丝纤度1.0D左右的超细纤度茧丝(钱文春,等,蚕桑通报,2013,44(3):29~31)。这类方法虽然应用灵活,但也存在三眠性蚕专用品种中的一些问题,如三眠性蚕率不稳定导致的三眠性蚕与四眠性蚕同时存在饲养操作严重不便的问题;幼虫期显著缩短,带来桑叶生长利用周期缩短、单位面积桑田生产蚕茧产量下降的问题。

家蚕是寡食性昆虫,只吃桑叶、榆叶、莴苣叶、生菜叶、蒲公英等极少数几种植物的叶,其中能够满足生产蚕茧的家蚕营养和生长需要的只有桑叶;家蚕吃它植物的叶,只能维持部分生长发育需要,存活率低,不能吐丝结茧,或者只能吐出少量的丝、结出很薄的蚕茧,因此没有生产应用价值。众所周知,所有品种的家蚕对桑叶都具有良好的摄食性和适应性,这是家蚕长期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的结果,但大多数品种的家蚕对现有技术生产的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差、生长发育不良,只有少数蚕品种具有对人工饲料的天然适应性,因此适合饲料养蚕的家蚕品种需要通过系统选择和定向培育,至少需要进行饲料养蚕鉴定。所谓饲料养蚕,或者说人工饲料养蚕,要求人工饲料的组成不仅要像桑叶那样满足家蚕的营养需求,而且必须符合家蚕的食性,并具有适当的物理性状及良好的防腐性等等。家蚕的营养需求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物、水分、维生素等。因此家蚕人工饲料的主要原料也必须同样的含有这些必需的营养成分,20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学者以及20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学者报道了很多家蚕饲料的配方研究报告(向仲怀,等,蚕丝生物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100~106),这些报道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都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物、水分、维生素等。目前,日本已经停止家蚕人工饲料的生产,国内只有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生产家蚕人工饲料,山东农业大学推荐的家蚕人工饲料组成一般为:桑叶粉20%、豆粕粉40%、纤维素8%、淀粉8%、蔗糖5%、酵母8%、柠檬酸2.5%、抗生素0.5%和无机盐8%。上述原料加适量水后拌匀,pH值在4.5~5.0,蒸煮、冷却后即可用来养蚕。这种配方饲料饲养的家蚕,所结蚕茧略小于桑叶饲养的家蚕,茧丝质与桑叶育也比较接近,其茧丝纤度虽然细于桑叶饲养的同品种家蚕生产的茧丝纤度,一般也属于大于2.3D左右的中细纤度茧丝,并且不同批次生产的茧 丝纤度变化很大,无法实现稳定生产细纤度茧丝。因此,养蚕业普遍认为人工饲料生产的蚕茧产量和丝质低于或接近桑叶饲养的家蚕,没有产量和质量的特色。

现有的生产家蚕细纤度茧丝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培育细纤度四眠性蚕品种,或者利用平衡致死系统培育专养雄蚕的四眠性雄蚕品种,与饲养荧光茧色判性四眠性蚕品种以实现雄蚕茧单独缫丝的方法,都只能生产茧丝纤度2.3~2.6D左右的中细纤度茧丝,与夏秋用蚕品种2.5~2.7D的茧丝纤度相似,因此称不上真正的细纤度茧丝。

(2)现有的培育吐细纤度茧丝的三眠性蚕专用品种,或者使用生理活性物质抗保幼激素类似物SM~1等诱导四眠性蚕变为三眠性蚕生产细纤度茧丝的方法,虽然都生产出了纤度0.9~2.0D的细纤度和超细纤度茧丝,但存在三眠性蚕率不稳定导致的三眠性蚕与四眠性蚕同时存在现象,这两类蚕的发育速度和蚕体大小相差悬殊,致使严重依赖群体发育高度一致的现有养蚕生产技术操作处理变得非常不便,眠起处理、防病卫生等操作难度显著增大,生产安全性降低。

(3)现有的利用三眠性蚕品种或使用生理活性物质诱导四眠性蚕变为三眠性蚕生产家蚕细纤度茧丝的方法都是基于新鲜桑叶养蚕技术,三眠性蚕幼虫期显著缩短,带来可利用的桑叶生长周期缩短、桑田单位面积生产的蚕茧产量下降等问题。

(4)现有的使用生理活性物质诱导四眠性蚕变为三眠性蚕生产家蚕细纤度茧丝的方法,单盒蚕种(25000粒卵)生产的蚕茧产量只有四眠性蚕的30%左右,蚕茧茧型很小,单茧重量只有四眠性蚕茧的四分之一左右,收获喜悦感差,蚕茧不适合现有基于四眠性蚕茧的茧丝深加工工艺技术。

(5)现有技术人工饲料饲养家蚕生产的蚕茧,虽然茧丝纤度略细于桑叶饲 养的同品种家蚕生产的茧丝纤度,但也只能生产中细纤度茧丝,并且茧丝纤度变化很大,无法实现稳定生产细纤度茧丝,无法被养蚕业者接受。

鉴于上述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优质细纤度家蚕茧丝的饲料育生产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蚕人工饲料用于生产细纤度家蚕茧丝的方法,直接利用桑叶育四眠性蚕品种中人工饲料摄食性好、茧丝质量优秀的蚕品种,改变现有的养蚕饲料组成成分与生产环境,生产出细纤度甚至超细纤度、茧丝质量优越的蚕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蚕人工饲料,以饲料总重量为基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份:桑叶粉34%~35.5%,豆粕粉41%~43%,淀粉11%~13%,纤维素5%~7%,饲料级复合维生素2%~3%,柠檬酸1%~2%,饲料级混合无机盐1%。

进一步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红薯淀粉。

进一步的,纤维素为饲料级羧甲基纤维素或桑树嫩枝粉。

进一步的,饲料级混合无机盐为市售的畜牧用无机盐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碳酸钙、硫酸铁和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使用时将饲料级混合无机盐按照质量等比混合。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家蚕人工饲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份:桑叶粉35%,豆粕粉42%,玉米淀粉12%,饲料级羧甲基纤维素5%,饲料级复合维生素3%,柠檬酸2%,饲料级混合无机盐1%。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家蚕人工饲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份:桑叶粉35%,豆粕粉42%,红薯淀粉11%,桑树嫩枝粉 6%,饲料级复合维生素3%,柠檬酸2%,饲料级混合无机盐1%。

进一步的,家蚕人工饲料中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桑叶粉与豆粕粉,本发明的家蚕人工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至25%~27%,显著高于现有技术的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21%~24%,更加有利于家蚕丝蛋白合成的需要,本发明方法优选的饲料中豆粕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稳定,为43%。

进一步的,家蚕人工饲料中的纤维素使用了桑树嫩枝粉,嫩枝粉中的树胶成分能够增强了饲料的成型,同时将家蚕本不能食用的桑树嫩枝有效利用,降低饲料成本。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家蚕人工饲料用于生产细纤度家蚕茧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四眠性家蚕品种,用家蚕人工饲料进行饲养;

(2)当5龄幼虫出现1%~3%成熟幼虫时,向幼虫体喷登蔟剂,使得在10~14小时后成熟幼虫自行爬上蔟具营茧,成熟幼虫在27℃~28℃温度和50%~75%湿度环境下吐丝结茧2~2.5天,然后成熟幼虫在23℃~25℃下继续吐丝并完成结茧,得到细纤度家蚕茧丝。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四眠性家蚕品种为菁松×皓月。

进一步的,使用本方法,菁松×皓月品种产出细纤度茧丝。

进一步的,细纤度茧丝的茧丝纤度为1.58D,茧丝清洁98.0分,洁净95.5分。

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四眠性家蚕品种为皓月×菁松。

进一步的,使用本方法,皓月×菁松品种产出超细纤度茧丝。

进一步的,超细纤度茧丝的茧丝纤度为1.30D,茧丝清洁99.0分,洁净97.5分。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每20000~25000条幼虫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控制成熟幼虫的吐丝结茧温度,能够加快成熟幼虫的吐丝速度,同时使家蚕在吐丝前期丝腺内压较大时所吐较粗的茧丝细度变细。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在成熟幼虫上蔟后7~8天采茧。

进一步的,在饲养过程中,饲育温度为1龄期30℃,1眠与2龄期29℃,2眠与3龄期28℃,3眠与4龄期27℃,4眠与5龄期25℃~26℃;室内相对湿度1龄期90%~95%,2龄后80%~85%;除饲育操作外,室内保持黑暗;1~4龄不采取特别的换气措施,5龄上、下午各开窗换气1次,每次20~30分钟。

进一步的,在饲养过程中,使用现有技术的饲料添加方法,1龄仅收蚁时给料1次,2龄~5龄每龄饷食时各给料1次,3龄和4龄中期添加饲料1次,5龄隔日添加饲料。1龄至4龄饲料采用切条育,5龄用手将饲料捏成不规则块状饲喂。

进一步的,在饲养过程中,使用现有技术的防病与卫生措施,养蚕前蚕室蚕具预先用漂白粉消毒,养蚕过程中每次操作结束进行地面漂白粉消毒和环境紫外灯消毒;蚕座和蚕体在各龄眠中使用防僵粉1次;养蚕操作时戴1次性手套;各龄起蚕进行加网饷食后提网除沙1次,去除蚕粪、蚕皮与残余不能食用的饲料。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27℃~28℃温度和50%~75%湿度环境可以加快幼虫的吐丝速度,同时通过稳定控制结茧时的温湿度,稳定幼虫吐出茧丝的纤度。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现有技术使用四眠性家蚕品种只能够生产2.3~2.6D的中细纤度茧丝,而不能生产纤度2.0D以下的细纤度茧丝问题;不需要进行细纤度蚕品种的选育,直接利用桑叶育中的饲料摄食性好、茧丝质量优秀的四眠性蚕品种,大大节约了蚕品种选育时间与成本;使用合成饲料而不使用新鲜桑叶,不需要考虑桑叶生长与家蚕的发育进度平衡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细纤度茧丝时出现的三眠性家蚕幼虫期显著缩短带来的可利用的桑叶生长周期缩短、单位面积桑田生产蚕茧产量下降的问题;由于不改变四眠性家蚕品种的幼虫眠性,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生产细纤度茧丝时出现的三眠性蚕率不稳定导致的三眠性蚕与四眠性蚕同时存在饲养操作严重困难的问题;饲养的四眠性蚕品种生产的蚕茧,茧型能够达到秋季桑叶育生产的蚕茧大小,甚至超过夏季桑叶育生产的蚕茧,茧型显著大于现有技术饲养三眠性蚕品种生产的蚕茧、也显著大于生理活性物质诱导四眠性蚕变为三眠性蚕生产的蚕茧,蚕茧能够适应现有基于四眠性蚕茧的茧丝深加工工艺技术,克服了现有细纤度茧丝深加工的工艺技术通用性差、成本高的问题;单盒蚕种(25000粒卵)生产的蚕茧产量显著超过三眠性蚕品种或者生理活性物质诱导的三眠性蚕蚕茧产量,能够提高蚕农和潜在技术应用者的收获喜悦感与接受度;本发明的饲料养蚕与国内外现有的饲料养蚕技术有显著的不同,通过改变现有的养蚕饲料组成成分与蚕茧生产环境,生产出细纤度甚至超细纤度、茧丝质量达到桑叶养蚕生产的优质茧丝。解决了现有饲料养蚕技术生产的茧丝纤度变化大,无法实现生产纤度相对稳定的细纤度茧丝,只能生产中细纤度茧丝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配合详细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选用四眠性家蚕品种菁松×皓月,该品种是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普遍桑叶饲养的高产优质一代杂交种蚕品种组合。

(1)现有桑叶育技术饲养菁松×皓月品种

采用新鲜桑叶饲养菁松×皓月品种,饲养环境温度1~2龄27.0℃~28.0℃,3~4龄23.0℃~25.0℃,5龄22.0℃~25.0℃;饲养环境相对湿度1龄85%~95%,2龄80%~90%,3~5龄65%~85%。5龄幼虫后期见到1%~3%成熟幼虫时,每张蚕种的幼虫(20000~25000条)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10~14小时后任成熟幼虫自行爬上方格蔟,室内23.0℃~25.0℃自然温度营茧。生产的蚕茧茧丝纤度在2.7~3.3D,属于普通纤度茧丝;茧丝清洁95分以上,洁净94分以上,属于优质茧丝。该饲养技术生产的蚕茧解舒率77.3%,每盒蚕种生产蚕茧44.2公斤,幼虫期全龄饲养经过时间为26.8天,符合菁松×皓月品种长期生产应用中的性状表现。

(2)现有饲料养蚕技术(饲料育技术)饲养菁松×皓月品种

饲料采购自市场,其中桑叶粉20%、豆粕粉40%、其他成分40%(纤维素8%、淀粉8%、蔗糖5%、酵母8%、柠檬酸2.5%、抗生素0.5%和无机盐8%)。饲养环境温度1龄29.0℃~30.0℃,2龄28.0℃~29.0℃,3龄27.0℃~28.0℃,4龄26.0℃~27.0℃,5龄25.0℃~26.0℃;饲养环境相对湿度1龄85%~95%,2龄80%~90%,3~5龄80%~85%。5龄幼虫后期见到1%~3%成熟幼虫时,每张蚕种的幼虫(20000~25000条)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 10~14小时后任成熟幼虫自行爬上方格蔟,室内23.0℃~25.0℃自然温度营茧。该技术饲养的菁松×皓月品种幼虫期全龄饲养经过时间为26.2天,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193米,解舒率71.7%,蚕茧产量39.3公斤/盒,符合菁松×皓月品种现有饲料养蚕生产报道的性状表现,与桑叶育饲养的性状表现接近。现有的饲料养蚕技术饲养菁松×皓月品种生产的蚕茧,茧丝纤度为2.16D,属于中细纤度茧丝;茧丝清洁98.5分,洁净98.9分,也属于优质茧丝。

(3)本发明饲料养蚕技术(饲料育技术)饲养菁松×皓月品种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家蚕人工饲料,饲料组成为:桑叶粉35%、豆粕粉42%(其中豆粕粉中蛋白质含量43%)、玉米淀粉12%,饲料级羧甲基纤维素5%,饲料级复合维生素3%,柠檬酸2%,饲料级混合无机盐1%,本发明饲料中无机盐使用了市售的畜牧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镁、碳酸钙、和硫酸铁的质量等比混合物。本发明饲料配方通过增加豆粕粉和桑叶粉的含量提高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更加有利于家蚕丝蛋白合成的需要,饲料中的总蛋白质含量26.3%,显著高于上述市场采购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22.1%;使用了玉米淀粉代替了马铃薯淀粉,同时没有使用蔗糖、酵母和抗生素,降低了饲料成本。

本发明技术采用的饲料养蚕具体操作为:

1)收蚁:使用现有技术的收蚁方法,将转青后的蚕卵包种,黑暗中保护至收蚁日,感光后收集蚁蚕、给切条的人工饲料。

2)环境控制:饲育目标温度为1龄期30℃,1眠与2龄期29℃,2眠与3龄期28℃,3眠与4龄期27℃,4眠与5龄期25℃~26℃;室内目标相对湿度1龄期90~95%左右,2龄后80~85%左右;除饲育操作外,室内保持黑暗;1~4龄不采取特别的换气措施,5龄上、下午各开窗换气1次,每次20~30分钟。

3)饲料添加:1龄仅收蚁时给料1次,2龄~5龄每龄饷食时各给料1次, 3龄和4龄中期添加饲料1次,5龄隔日添加饲料。1龄至4龄饲料采用切条育,5龄用手将饲料捏成不规则块状饲喂。

4)防病与卫生措施:养蚕前蚕室蚕具预先用漂白粉消毒,养蚕过程中每次操作结束进行地面漂白粉消毒和环境紫外灯消毒;蚕座和蚕体在各龄眠中使用防僵粉1次;养蚕操作时戴1次性手套;各龄起蚕进行加网饷食后提网除沙1次,去除蚕粪、蚕皮与残余不能食用的饲料。

5)结茧处理:5龄幼虫后期见到1%~3%成熟幼虫时,每张蚕种的幼虫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10~14小时后任成熟幼虫自行爬上方格蔟营茧,在幼虫开始吐丝结茧的2~2.5日内,使用27℃~28℃较高温度和50%~75%较低湿度环境保护,然后转入23℃~25℃自然温度保护,上蔟后7日采茧。

本发明技术幼虫期全龄饲养经过时间为25.4天,蚕茧产量37.8公斤/盒,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259米,符合菁松×皓月品种现有饲料养蚕生产报道的性状表现,与桑叶育饲养的性状表现接近;解舒率66.9%,能够满足自动缫丝的生产工艺要求;茧丝纤度为1.58D,属于细纤度茧丝;茧丝清洁98.0分,洁净95.5分,超过使用新鲜桑叶生产的蚕茧茧丝质量,属于优质茧丝,进一步生产出了6A级优质生丝。

本实施例在同一地区使用三种技术饲养菁松×皓月品种,茧丝成绩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技术饲养四眠性家蚕品种菁松×皓月的茧丝生产成绩表

实施例2

选用四眠性家蚕品种皓月×菁松,该品种是江苏、山东、浙江、安徽、四川等省区普遍桑叶饲养的高产优质一代杂交蚕品种组合。

(1)现有桑叶育技术饲养皓月×菁松品种

采用新鲜桑叶饲养皓月×菁松品种,饲养环境温度1~2龄27.0℃~28.0℃,3~4龄23.0℃~25.0℃,5龄22.0℃~25.0℃;饲养环境相对湿度1龄85%~95%,2龄80%~90%,3~5龄65%~85%。5龄幼虫后期见到1%~3%成熟幼虫时,每张蚕种的幼虫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10~14小时后任成熟幼虫自行爬上方格蔟,室内22.0℃~24.0℃自然温度营茧。饲养技术生产的蚕茧茧丝纤度在2.5D~3.1D,属于普通纤度茧丝,茧丝清洁95分以上,洁净94分以上,属于优质茧丝。该饲养技术生产的蚕茧解舒率为77.3%,每盒蚕种生产蚕茧41.3公斤,幼虫期全龄饲养经过时间为27.1天,符合皓月×菁松品种长期生产应用中的性状表现。

(2)现有饲料养蚕技术(饲料育技术)饲养皓月×菁松品种

饲料采购自市场,其中桑叶粉20%、豆粕粉40%、其他成分40%(纤维素8%、淀粉8%、蔗糖5%、酵母8%、柠檬酸2.5%、抗生素0.5%和无机盐8%)。饲养环境温度1龄29.0℃~30.0℃,2龄28.0℃~29.0℃,3龄27.0℃~28.0℃,4龄26.0℃~27.0℃,5龄25.0℃~26.0℃;饲养环境相对湿度1龄85%~95%,2龄80%~90%,3~5龄80%~85%。5龄幼虫后期见到1%~3%成熟幼虫时,每张蚕种的幼虫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10~14小时后任成熟幼虫自行爬上方格蔟,室内22.0℃~24.0℃自然温度营茧。该技术饲养的皓 月×菁松品种幼虫期全龄饲养经过时间为27.0天,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299米,解舒率64.3%,蚕茧产量37.86公斤/盒,符合皓月×菁松品种现有饲料养蚕生产报道的性状表现,与桑叶育饲养的性状表现接近。现有的饲料养蚕技术饲养皓月×菁松品种生产的蚕茧,茧丝纤度为2.10D,属于中细纤度茧丝;茧丝清洁98.5分,洁净97.5分,也属于优质茧丝。

(3)本发明饲料养蚕技术(饲料育技术)饲养皓月×菁松品种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家蚕人工饲料,饲料组成为:桑叶粉35%、豆粕粉42%(其中蛋白质含量43%)、红薯淀粉11%,桑树嫩枝粉6%,饲料级复合维生素3%,柠檬酸2%,饲料级混合无机盐1%,本发明饲料中无机盐使用了市售的畜牧用磷酸氢二钾、氯化钾、硫酸镁、碳酸钙、硫酸铁和硫酸锰的质量等比混合物。本发明饲料配方通过增加豆粕粉和桑叶粉的含量提高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更加有利于家蚕丝蛋白合成的需要,饲料中的总蛋白质含量26.5%,显著高于上述市场采购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22.1%;进一步的,本发明饲料中使用了桑树嫩枝粉替代纤维素,同时将家蚕本不能食用的桑树嫩枝有效利用,降低了饲料成本,同时嫩枝粉中的树胶成分能够增强了饲料的成型;进一步的,本发明饲料配方没有使用蔗糖、酵母和抗生素,降低了饲料成本。

本发明技术采用的饲料养蚕具体操作为:

1)收蚁:使用现有技术的收蚁方法,将转青后的蚕卵包种,黑暗中保护至收蚁日,感光后收集蚁蚕、给切条的人工饲料。

2)环境控制:饲育目标温度为1龄期30℃,1眠与2龄期29℃,2眠与3龄期28℃,3眠与4龄期27℃,4眠与5龄期25℃~26℃;室内目标相对湿度1龄期90%~95%,2龄后80%~85%;除饲育操作外,室内保持黑暗;1~4龄不采取特别的换气措施,5龄上、下午各开窗换气1次,每次20~30分钟。

3)饲料添加:1龄仅收蚁时给料1次,2龄~5龄每龄饷食时各给料1次,3龄和4龄中期添加饲料1次,5龄隔日添加饲料。1龄至4龄饲料采用切条育,5龄用手将饲料捏成不规则块状饲喂。

4)防病与卫生措施:养蚕前蚕室蚕具预先用漂白粉消毒,养蚕过程中每次操作结束进行地面漂白粉消毒和环境紫外灯消毒;蚕座和蚕体在各龄眠中使用防僵粉1次;养蚕操作时戴1次性手套;各龄起蚕进行加网饷食后提网除沙1次,去除蚕粪、蚕皮与残余不能食用的饲料。

5)结茧处理:5龄幼虫后期见到1%~3%成熟幼虫时,每张蚕种的幼虫使用登蔟剂50毫升,加水至2升混匀后体喷,10~14小时后任成熟幼虫自行爬上方格蔟营茧,在幼虫开始吐丝结茧的2~2.5日内,使用27℃~28℃较高温度和50%~75%较低湿度环境保护,然后转入22℃~24℃自然温度保护,上蔟后7日采茧。

本发明技术幼虫期全龄饲养经过时间为26.4天,蚕茧产量31.92公斤/盒,生产的蚕茧茧丝长1388米,符合皓月×菁松品种现有饲料养蚕生产报道的性状表现,与桑叶育饲养的性状表现接近;解舒率67.1%,能够满足自动缫丝的生产工艺要求;茧丝纤度为1.30D,属于超细纤度茧丝;茧丝清洁99.0分,洁净97.5分,超过使用新鲜桑叶生产的蚕茧茧丝质量,属于优质茧丝,进一步生产出了6A级优质生丝。

本实施例在同一地区使用三种技术饲养皓月×菁松品种,茧丝成绩如表2所示。

表2不同技术饲养四眠性家蚕品种皓月×菁松的茧丝生产成绩表

与新鲜桑叶养蚕相比,现有的饲料养蚕技术生产蚕茧的产量低、成本高,而生产的蚕茧茧丝特征被桑叶养蚕生产的蚕茧完全覆盖,因此饲料养蚕生产蚕茧还没有被养蚕业者很好地接受,国内养蚕生产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用本发明技术方法,改进了饲料养蚕技术,能够稳定生产现有饲料饲养或者新鲜桑叶饲养四眠性蚕品种无法生产的细纤度茧丝甚至超细纤度茧丝,其茧丝偏差小,能够制造优质薄型丝绸织物,还适合生产医用手术缝合线,能同化纤复合、制成细条纹包芯丝及印花双绉等新型产品,增加了茧丝产品附加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