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膨化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清理的膨化食品配料装置。
背景技术:
膨化食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混料、配料、挤压膨化、烘焙和包装等。膨化食品生产用的原材料包括谷类、薯类和豆类等原料,现有的膨化食品配料装置在配料时,需先将原材料用粉碎机粉碎,然后转移到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工序较复杂,而且膨化食品在配料时,需加入油、盐、味精、辣椒粉和香料等一些调料,这些调味剂在食品加工完成后粘附在配料装置上,非常的难以清理,时间久了会发霉变质,给食品的生产安全卫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理的膨化食品配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清理的膨化食品配料装置,包括配料装置本体,所述配料装置本体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配料装置本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齿轮变速箱啮合连接,所述齿轮变速箱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贯穿配料装置本体的顶部且位于配料装置本体内腔的垂直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固定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配料装置本体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刮杆、粉碎刀片和螺旋翻转叶片。
优选的,所述配料装置本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配料装置本体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出料口的闭合处设有密封垫片。
优选的,所述配料装置本体的外侧壁设有电热水器,所述电热水器的热水管出水口固定安装在配料装置本体的内腔顶部。
优选的,所述刮杆的一端固定有刮刀,所述刮刀与配料装置本体的内腔侧壁垂直,所述刮刀的底端延伸至配料装置本体的底部,所述刮刀的刀口与配料装置本体的内腔侧壁间隙为0.5毫米到1毫米。
优选的,所述粉碎刀片环绕设置在搅拌轴的圆周上,且粉碎刀片的个数不少于六组。
优选的,所述配料装置本体的内腔壁上喷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易于清理的膨化食品配料装置,集搅拌粉碎功能于一体,减少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该新型还具有自动清理功能,使得该装置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很方便快捷的清理配料的残留物,以方便下次使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提高了食品的生产卫生安全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配料装置本体、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密封盖、2驱动电机、3齿轮变速箱、4搅拌轴、41轴承、5刮杆、51刮刀、6粉碎刀片、7螺旋翻转叶片、8电热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于清理的膨化食品配料装置,包括配料装置本体1,所述配料装置本体1为圆筒形结构,所述配料装置本体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进料口101,所述配料装置本体1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口102,所述出料口102上铰接有密封盖103,所述密封盖103与出料口102的闭合处设有密封垫片,所述配料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齿轮与齿轮变速箱3啮合连接,所述齿轮变速箱3传动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贯穿配料装置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配料装置本体1内腔的垂直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4的底端固定有轴承41,所述轴承41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在配料装置本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搅拌轴4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刮杆5、粉碎刀片6和螺旋翻转叶片7,所述刮杆5的一端固定有刮刀51,所述刮刀51与配料装置本体1的内腔侧壁垂直,所述刮刀5的底端延伸至配料装置本体1的底部,所述刮刀51的刀口与配料装置本体1的内腔侧壁间隙为0.5毫米到1毫米,所述粉碎刀片6环绕设置在搅拌轴4的圆周上,且粉碎刀片6的个数不少于六组,所述配料装置本体1的外侧壁设有电热水器8,所述电热水器8的热水管出水口固定安装在配料装置本体1的内腔顶部,所述配料装置本体1的内腔壁上喷涂有聚四氟乙烯涂料层,可降低原料对配料装置本体1内腔壁的粘附力度。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所需配置的膨化食品的原料从进料口101放入,通过驱动电机2驱动搅拌轴4转动,进而带动粉碎刀片6和螺旋翻转叶片7旋转,粉碎刀片6可对体积较大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螺旋翻转叶片7可将原理充分混合搅拌,待配料完成后,打开密封盖103,将配制好的原料从出料口102取出。当配料工作完成后,通过电热水器8,将加热后的热水放入配料装置本体1内,热水可以将粘附在该设备上的原料软化,并通过刮刀51的配合进行刮除,最后再次打开密封盖103,将浊水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