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73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作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茶在中国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而且是世界最为流行的饮料之一。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高效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对人体多种疾病预防与治疗起着重大作用,且高效低毒,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天然药物,近年来在保健医疗上应用较广。

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杀青处理,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目前茶叶杀青后的搬运过程中,茶叶冷却不及时、不充分,降低了茶叶的生产品质,且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导致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茶叶杀青后的搬运过程中,茶叶冷却不及时、不充分,降低了茶叶的生产品质,且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导致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架、传输机构和若干冷却风机,所述的提升机架的上端开口,且断面呈“凹”形,所述的提升机架由低水平段、倾斜段和高水平段构成,所述的提升机架的内腔底部安装有传输机构,所述的传输机构从低水平段的头端一直延伸至高水平段的末端,所述的提升机架位于传输机构上方的两侧内壁对称倾斜设置,所述的提升机架的上端面上安装有若干冷却风机,每个冷却风机均配置有风速调节开关,所述的冷却风机的出风方向朝向传输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低水平段、倾斜段和高水平段依次固连,所述的高水平段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面与低水平段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风机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的支撑板两侧均通过螺栓组件与提升机架的两侧壁上端固连,所述的每个冷却风机配置的风速调节开关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输机构由主动辊、从动辊、传输带和牵引辊构成,所述的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通过传输带传动连接,所述的牵引辊安装于低水平段与倾斜段及倾斜段与高水平段的连接处两侧,所述的传输带通过牵引辊的牵引作用在提升机架的内腔中传输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动辊位于提升机架的低水平段头端,所述的从动辊位于提升机架的高水平段末端,所述的主动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提升机架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输带的外表面均布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结构合理,采用机械传输机构取代人工搬运,且集运输和提升为一体,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传输机构的上方设置有若干冷却风机,且冷却风机的风速可调,还可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冷却风机的安装数量,实现了杀青后的茶叶半制品边运输边冷却的高效工作方式,防止杀青后的茶叶半制品由于高热闷堆环境而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改善了目前杀青后的茶叶半制品经搬运后再冷却的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架1、传输机构2和若干冷却风机3,所述的提升机架1的上端开口,且断面呈“凹”形,所述的提升机架1由低水平段11、倾斜段12和高水平段13构成,所述的提升机架1的内腔底部安装有传输机构2,所述的传输机构2从低水平段11的头端一直延伸至高水平段13的末端,所述的提升机架1位于传输机构2上方的两侧内壁15对称倾斜设置,所述的提升机架1的上端面上安装有若干冷却风机3,每个冷却风机3均配置有风速调节开关31,所述的冷却风机3的出风方向朝向传输机构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升机架1上方的两侧内壁15对称倾斜设置,形成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茶叶运输槽,便于杀青后的茶叶落料。

具体地,所述的低水平段11、倾斜段12和高水平段13依次固连,所述的高水平段13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14,所述的支撑架14的下端面与低水平段11的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具体地,所述的冷却风机3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2上,所述的支撑板32两侧均通过螺栓组件与提升机架1的两侧壁上端固连,所述的每个冷却风机3配置的风速调节开关31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32上。

具体地,所述的传输机构2由主动辊21、从动辊22、传输带23和牵引辊24构成,所述的主动辊21和从动辊22之间通过传输带23传动连接,所述的牵引辊24安装于低水平段11与倾斜段12及倾斜段12与高水平段13的连接处两侧,所述的传输带23通过牵引辊24的牵引作用在提升机架1的内腔中传输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动辊21位于提升机架1的低水平段11头端,所述的从动辊22位于提升机架1的高水平段13末端,所述的主动辊21与驱动电机25传动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25安装在提升机架1的外壁上,所述的传输带23的外表面均布有防滑条。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称倾斜设置的两侧内壁15分别位于传输带23的两侧上方,并存在微小间隙,防止茶叶落入提升机架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冷却传输提升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杀青后的茶叶从低水平段11的下料,茶叶半制品落入传输机构2的传输带23上,传输带23通过驱动电机25的作用传动,茶叶半制品随之前进,经过传输机构2上方设置的若干冷却风机3进行吹风冷却,冷却风机3的风速可调,还可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冷却风机3的安装数量,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传输机构2取代人工搬运,且集运输和提升为一体,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杀青后的茶叶半制品边运输边冷却的高效工作方式,防止杀青后的茶叶半制品由于高热闷堆环境而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改善了目前杀青后的茶叶半制品经搬运后再冷却的生产方式导致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