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机械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卸料的粉皮机。
背景技术:
粉皮是对用大米、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蚕豆淀粉等,制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统称。粉皮易做又经济,可口又不腻,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少量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柔润嫩滑、口感筋道等特点,是中国百姓最喜欢的传统食品之一。传统制作粉皮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且手工制作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产量小、功效低,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生产过程中卫生条件差,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企业规模,针对这种情况,粉皮制作逐渐由机械化程度高的粉皮机所替代。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和浆-上料-蒸煮-冷却-粉皮脱离-粉皮成型-粉皮切断-包装,传统粉皮机生产的粉皮,经低温冷却后用运输带运送至切割机,自动切成段,但是粉皮自动被切成段后,仍需要多个工人不停的将粉皮机上的段状粉皮取下,然后叠放在一起,最后统一运输包装,浪费了人力,且粉皮机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的,工人无法休息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装料,减小工人劳动强度的自动卸料的粉皮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卸料的粉皮机,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有倾斜的下料刀片,所述下料刀片的较高端与传送带抵触,所述下料刀片的下方设置有下料传送带,所述下料传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接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刀片和接料箱之间设置有红外计数器,所述红外计数器连接下料传送带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有倾斜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一端与下料传送带抵触,另一端与地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传送带的输入端设置有倾斜的进箱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刀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下料刀片是的宽度是小于段状粉皮的宽度的,这样可以避免段状的粉皮粘附在下料刀片上,且下料刀片是的倾斜方向的沿传送带的传送切线方向,这样粉皮和传送带分离的时候不会褶皱,这样当传送带上的被切断的粉皮到达传送带输出端处的下料刀片上的时候,被下料刀片分离,被切断的粉皮从下料刀片的上方滑落到下料刀片的下方的接料箱上,下料传送带是间歇性工作的,当接料箱内的粉皮到达一定的数量的时候,下料传送带运行一个下料箱的距离,这样工人只需要打包接料箱即可,无需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只需要单人完成,具有足够的时间打包接料箱,这样大大减少了人力,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卸料的粉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接料箱;2、红外计数器;3、下料刀片;4、传送带;5、下料板;6、下料传送带;7、进箱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卸料的粉皮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自动卸料的粉皮机,包括传送带4,所述传送带4的输出端设置有倾斜的下料刀片3,所述下料刀片3的较高端与传送带4抵触,所述下料刀片3的下方设置有下料传送带6,所述下料传送带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接料箱1。
本实施例中的下料刀片3是的宽度是小于段状粉皮的宽度的,这样可以避免段状的粉皮粘附在下料刀片3上,且下料刀片3是的倾斜方向的沿传送带4的传送切线方向,这样粉皮和传送带4分离的时候不会褶皱,这样当传送带4上的被切断的粉皮到达传送带4输出端处的下料刀片3上的时候,被下料刀片3分离,被切断的粉皮从下料刀片3的上方滑落到下料刀片3的下方的接料箱1上,本实施例中的下料传送带6是间歇性工作的,当接料箱1内的粉皮到达一定的数量的时候,下料传送带6运行一个下料箱的距离,这样工人只需要打包接料箱1即可,无需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只需要单人完成,具有足够的时间打包接料箱1,这样大大减少了人力,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下料刀片3和接料箱1之间设置有红外计数器2,所述红外计数器2连接下料传送带6的电机,通过红外计数器2能准确的计数粉皮掉落到接料箱1的数量,从而准确的打包粉皮,降低次品率。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下料传送带6的输出端设置有倾斜的下料板5,所述下料板5的一端与下料传送带6抵触,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这样当工人工作累的时候,可以休息,接料箱1会自动的到下料板5,再由下料板5到地面上,这样可以晚上也进行工作,白天的时候,只需要直接打包地上的接料箱1即可。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下料传送带6的输入端设置有倾斜的进箱板7,通过设置倾斜的进箱板7,可在进箱板7上放置预备的接料箱1,接料箱1通过自身的重力进入下料传送带6,这样可以预备多个接料箱1,无需用一个放一个。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下料刀片3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这样下料刀片3在潮湿的环境下不易生锈,而且表面光滑不易粘住粉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