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桑叶茶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6436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冬桑叶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医学证明,桑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桑叶的粗蛋白含量占总干物质的23%,桑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粗脂肪占6%,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约占25%,粗纤维约为10%,还含有大量维生素C、B1、B2以及叶酸、胡萝卜素、钙、磷、铁、锰、钠等,还含有大量类黄酮类物质。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与油菜花粉极为相似,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4.9%。1993年国家卫生部确认:桑叶“药食同源”。桑叶是上好的功能食品,它能降压、降脂、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抑制脂肪积累、抑制血栓生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的氧化物生成,最突出的功能是防治糖尿病。有止咳、去热,治疗头晕眼花、消除眼部疲劳、消肿、清血,治疗痢疾、浮肿、补肝、祛斑、养颜、抗衰老等功能。

传统医学认为,桑叶性味甘甜、对人体具有疏散风热、消肺润燥、明目、凉血等作用。据研究报道,桑叶具有抗应激、抗衰老、增強机体耐力、降低血清胆固醇以及调节肾上腺素功能等效果。

桑叶中黄酮类约3%、酚类2%、可溶性糖12%,其主要化学成份是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这是一种仅存在于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这种生物碱是一种α-糖苷酶的抑制剂。其含量约0.3%,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蔗糖酶、麦芽糖酶a-葡萄糖甘糖、a-淀粉酶的分解,能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分解速度。桑叶中的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抑菌等多种作用。经常饮用有明目、减少人体脂质积滞和降低血脂、血糖等作用。人们将桑叶作成茶泡水饮用,一方面是吸收利用桑叶中的营养成份,更重要的是吸收桑叶中的具有特殊保健作用的野尻霉素、维生素等功能物质。

桑叶茶我们根据桑叶原料采收季节不同、叶位与桑叶成熟程度差异、生长时间等不同,分别作成桑芽茶、春桑茶和霜桑茶。春桑茶一般是以春季偏嫩绿色桑叶或侧芽、芽尖制茶,纯以芽尖为主的称为桑芽茶;霜桑茶则是以在夏秋生长出来的,并经霜冻的成熟桑叶制作成茶; 我国北方还生产一种冬桑叶茶,它是用立秋后的金黄色桑叶为原料而制成的。但在南方各省市却因气候原因,桑叶到立秋后往往叶面上出现霉点、黑斑而不能变成金黄色,无法生产冬桑叶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不受地域、气候限制的一种冬桑叶茶的生产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a、在立秋后,采摘上桑树枝顶部前五位叶;

b、采摘后5小时内,迅速转入-5~-3℃的环境下,冷贮12小时;

c、在0℃环境下,保存36小时;

d、运出,平摊大约50mm厚左右。用薄膜复盖,发酵8小时;

e、揉捻1小时;

f、用280℃的温度杀青后,立即烘干即得到冬桑叶茶产品。

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将立秋后采摘的桑叶在5小时内进入了零下5至零下3度,并冷贮12小时,再经0℃保存36小时,桑叶就变成了金黄色,再经发酵、揉捻、杀青、烘干得到冬桑叶茶,这种冬桑叶茶,其茶汤金黄,药用价值极高,完全达到了本发明可以不受地域、气候限制的发明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冬桑叶茶的生产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

a、在立秋后,采摘上桑树枝顶部前五位叶;

b、采摘后5小时内,迅速转入-5~-3℃的环境下,冷贮12小时;

c、在0℃环境下,保存36小时;

d、运出,平摊大约50mm厚左右。用薄膜复盖,发酵8小时;

e、揉捻1小时;

f、用280℃的温度杀青后,立即烘干即得到冬桑叶茶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