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提取液、橘皮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928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和生物转化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橘皮提取液、橘皮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鲜奶含钙丰富,富含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酸奶,是一种通过鲜奶的细菌性发酵而制得的乳制品,其不但保留了鲜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成为更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酸奶由于其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也受到各个年段人群的青睐。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饮食的营养价值的研究在不断的增加,故经常有一些人食用保健品以获得营养益处。然而,这些食用保健品通常为胶囊、药片等形式,使用者必须记得携带,食用不方便,有一些还可能有副作用,同时这些食用保健品大多没有调味,消费者的接受性较差。所以,近年来将食用保健品的成分与食品结合,各种功能性食品便应运而生。而酸奶便是近来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的功能性食品。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酸奶产品,品种不多,口味相似,且营养有限,多不具有保健功能,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因而,为丰富保健类酸奶的品种,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以及止咳的功能性酸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橘皮特有的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以及止咳功效的橘皮提取液。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效果好的优点。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以及调理肠胃、延缓衰老、改善记忆力的保健型橘皮酸奶。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整个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制备设备,条件温和,节省投资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橘皮提取液,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橘皮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备而成。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橘皮提取液的原料包括橘皮,还包括丁香、山楂和山药;进一步地,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0.5~10份、丁香0.1~8份、山楂0.2~5份和山药0.2~5份。进一步地,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1~5份、丁香0.2~3份、山楂0.4~3份和山药0.5~2.5份。更进一步地,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3份、丁香2份、山楂1份和山药1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用水浸泡称取的各原料0.5~2小时,其中各原料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4~8;对浸泡过的原料进行加热,至沸腾后转温火煎煮10~50分钟,随后过滤出煎煮液,再加入与过滤出的煎煮液等份量的水,重复上述煎煮过滤步骤1~2次,将各次煎煮后的煎煮液全部合并,即制得橘皮提取液。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橘皮酸奶,所述橘皮酸奶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上述的橘皮提取液5~30份、鲜奶5~50份、蔗糖1~5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01~0.1份。进一步地,所述橘皮酸奶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上述的橘皮提取液10~20份、鲜奶30~40份、蔗糖2~4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04~0.06份。更进一步地,所述橘皮酸奶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上述的橘皮提取液15份、鲜奶35份、蔗糖2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05份。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合发酵菌种由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鲜奶为鲜牛奶或者鲜羊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还一种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基质;在所述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0~45℃的温度下恒温发酵6~14小时,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按照比例滴加至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制得发酵基质,其中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为10%~90%;优选地,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为10%~30%;优选地,在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5~38℃的温度下恒温发酵6~10小时,于0~5℃下冷藏,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优选地,在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8℃的温度下恒温发酵8小时,于4℃下冷藏,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对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杀菌消毒的步骤;将橘皮提取液在80~120℃下杀菌10~30分钟,冷却至常温,并将鲜奶置于沸水浴中进行消毒处理5~15分钟,冷却至常温,随后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基质。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将酸奶进行灌装质检的步骤;将发酵好的酸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灌装封口,再将灌装后的酸奶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抽检比例≥5%,检验合格后,置于0~5℃下冷藏储存,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橘皮提取液,主要由橘皮组成,并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备而成,制得的橘皮提取液具有橘皮特有的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以及止咳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增进食欲,延缓细胞衰老和增强人体免疫力。2、本发明提供的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采用加温水提法进行制备,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3、本发明的橘皮酸奶,由橘皮提取液、鲜奶、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制备而成。各原料组分科学地搭配,以及各物质的协同作用,使得通过上述物质按照上述比例而制得的橘皮酸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口感爽滑、风味独特,并带有淡淡的橘皮清香,具有很好的理气健胃、化痰、平喘的作用,能够提高肠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防止便秘,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细胞衰老。本发明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的营养互补,显著提高了酸奶的营养价值,形成的一种既具有普通酸奶的营养和风味,又有橘皮提取液特有的清香和味道,同时兼具橘皮提取液和酸奶的双重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新型酸奶。本发明的橘皮酸奶营养丰富,具有独特风味和口感,并更具有针对性,尤其对于食欲不佳的人群,能够开胃健胃,增强消化能力,还能降低胆固醇、调理肠胃、改善记忆力,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乳制品。4、本发明提供的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可以使复合发酵菌种更为均匀的混合于发酵基质中,进而使酸奶发酵的更为快速彻底,从而使得酸奶口感适中,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该方法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且整个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制备设备,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环保。同时,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橘皮酸奶,其凝乳、色泽、风味和口感俱佳,最大程度保留了酸奶和橘皮提取液的保健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橘皮提取液,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橘皮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备而成。本发明中,该橘皮提取液主要由橘皮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备而成,制得的提取液具有橘皮特有的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以及安神等功效,同时,上述加温水提法可进行常压提取,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橘皮提取液的原料包括橘皮,还还包括丁香、山楂和山药。优选地,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0.5~10份、丁香0.1~8份、山楂0.2~5份和山药0.2~5份。本发明提供的橘皮提取液主要由橘皮组成,并配合丁香、山楂和山药,其中的丁香具有暖胃、温肾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山楂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能够延缓衰老,防癌抗癌;而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并能降低血糖和养颜。橘皮通过与上述三种原料的配合,使得开胃、养胃,提高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更为明显,并且营养更加丰富、全面,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养心安神和延缓衰老等,并有利于提高适口性,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橘皮提取液中各原料的功效为:橘皮:又称陈皮,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知母,肺乃摄气之要,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要,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橘皮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用于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消化不良等。本发明中,上述橘皮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为:0.5份、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本发明的橘皮提取液中,还包括丁香、山楂和山药原料。丁香:味甘辛,性大热;主要具有暖胃,温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等症。同时,对星形奴卡菌、许兰黄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治疗皮肤溃疡及伤口发炎,治疗疥癣,改善粗糙肌肤,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本发明中,上述丁香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为:0.1份、0.2份、0.5份、0.8份、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5份、5.5份、6份、6.5份、7份、7.5份或8份。山楂: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酸甜适中,风味独特。并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骼和血液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山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与微量元素,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改善和促进胆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预防高血脂的发生,开胃促进消化,或促进脂肪的消化。其能够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本发明中,上述山楂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为:0.2份、0.4份、0.5份、0.8份、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山药:味甘,性平。可用于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据《本草求真》中记载,“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肺药宜炒黄用。本属食物,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同时,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并且还具有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本发明中,上述山药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质量份数为:0.2份、0.4份、0.5份、0.8份、1份、1.5份、1.8份、2份、2.2份、2.5份、2.8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橘皮酸奶和橘皮提取液的保健功能和独特风味、口感是由其特定的原料组分及配比所决定的,若组分及其配比不相互协调,单个组分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很可能会被其他组分消减甚至消除,起不到整体综合作用。本发明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反复验证,得到了橘皮酸奶以及橘皮提取液的最优组合及配比,使得多个组分综合在一起、相互协调,产生积极协同作用,能够让最后制得的酸奶,配方更加合理,营养更加丰富,口感适中,风味独特,并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1~5份、丁香0.2~3份、山楂0.4~3份和山药0.5~2.5份。优选地,所述橘皮提取液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3份、丁香2份、山楂1份和山药1份。本发明中,通过对橘皮提取液中各原料用量比例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橘皮酸奶中各成分的功效,使得各种成分互补,营养更加全面,提高适口性和独特的保健功能。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上述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随后用水浸泡称取的各原料0.5~2小时,其中各原料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4~8,优选为1:6;对浸泡过的原料进行加热,至沸腾后转温火煎煮10~50分钟,随后过滤出煎煮液,再加入与过滤出的煎煮液等份量的水,重复上述煎煮过滤步骤1~2次,将各次煎煮后的煎煮液全部合并,即制得橘皮提取液。本发明的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可进行常压提取,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进一步的,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备橘皮提取液的步骤为:按上述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随后用水浸泡称取的各原料1小时,其中各原料的总质量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对浸泡过的原料进行加热,至沸腾后转温火煎煮20分钟,随后过滤出煎煮液,再加入与过滤出的煎煮液等份量的水,煎煮40分钟,再过滤出煎煮液,并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挥发至一定体积,即制得橘皮提取液。在上述橘皮提取液制备方法中,各原料的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丧失药效,应以0.5~2小时为宜,优选地,1~1.5小时。并且每次煎煮的时间可逐渐适当延长,优选地,第一次煎煮10~20分钟,第二次煎煮30~40分钟,第三次煎煮40~50分钟,依此类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橘皮酸奶,所述橘皮酸奶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提取液5~30份、鲜奶5~50份、蔗糖1~5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01~0.1份。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橘皮酸奶,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的营养互补,显著提高了酸奶的营养价值,形成的一种既具有普通酸奶的营养和风味,又有橘皮提取液特有清香和味道,同时兼具橘皮提取液和酸奶的双重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新型酸奶。该酸奶不仅具有维护肠道菌群生态平衡,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吸收,降低胆固醇水平,抑制体内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还具有橘皮提取液特有的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以及止咳的功效,同时,还可以增进食欲,延缓细胞衰老和增强人体免疫力。本发明的橘皮酸奶营养丰富,可以使各种成分互补,制品营养更加全面,并具有独特风味和口感,并更具有针对性,尤其对于食欲不佳的人群,能够增进其食欲,提高肠胃消化的功能,有助于健胃养胃。本发明橘皮酸奶中各原料的功效为:橘皮提取液主要由橘皮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得,具有很好的理气健胃、化痰、平喘的作用,能够提高肠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防止便秘,同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细胞衰老。本发明中,上述橘皮提取液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鲜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对人体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鲜奶含有人体成长发育的一切必需氨基酸和其他氨基酸,以及营养价值很高的脂肪。鲜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最难得的是,鲜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本发明中,所述鲜奶为鲜牛奶或者鲜羊奶。本发明中,上述鲜奶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5份、6份、8份、10份、12份、14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6份、28份、30份、32份、34份、35份、36份、38份、40份、42份、44份、45份、46份、48份或50份。蔗糖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广泛存在于甘蔗、甜菜、水果中,我们日常食用的蔗糖主要是由甘蔗、甜菜制成的,蔗糖分子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而生成的,是天然的食品。本发明在酸奶发酵过程中加入蔗糖不仅可以增加甜度,调节糖酸比例,不至于使酸奶口感过酸;同时,还可以补充乳酸菌发酵时乳糖成分的不足,使发酵更为彻底。本发明中,上述蔗糖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复合发酵菌种在酸奶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酸奶产品产酸和产香的基础和主要原因。酸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发酵菌种的类型、品质及活力。本发明复合发酵菌种由多种酸奶发酵菌混合而成,具有菌种活力高,活化时间长的优点。本发明中,上述复合发酵菌种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含量为:0.01份、0.02份、0.03份、0.04份、0.05份、0.06份、0.07份、0.08份、0.09份或0.1份。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橘皮酸奶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提取液10~20份、鲜奶30~40份、蔗糖2~4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04~0.06份。优选地,所述橘皮酸奶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提取液15份、鲜奶35份、蔗糖2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05份。本发明中,通过对各原料用量比例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本发明橘皮酸奶中各成分的功效,使得口感更佳,风味更加独特。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复合发酵菌种由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而成。可选的,所述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可选的,所述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5: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可选的,所述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5:4:3: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可选的,所述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6:3:2: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可选的,所述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4:1:1:1: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发酵菌种含有多种发酵菌株,各发酵菌种搭配合理,既含有好氧菌,也包括兼性厌氧菌,各菌种相互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协同作用关系,相互促进,提高了发酵的效率和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以上所述的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基质;在所述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0~45℃的温度下恒温发酵6~14小时,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本发明提供的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加温水提法制备橘皮提取液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随后将橘皮提取液与鲜奶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基质,在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制得橘皮酸奶,从而使得复合发酵菌种更为均匀的混合在发酵基质中,使得酸奶发酵的更为彻底。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流程安全,整个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制备设备,在常压下既可制备的优点。同时,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发酵酸奶,其色泽、风味和口感俱佳,最大程度保留了酸奶和橘皮提取液的保健功效。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可选的,发酵温度为30℃、32℃、34℃、35℃、36℃、38℃、40℃、42℃、44℃或45℃。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可选的,发酵时间为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13小时或14小时。上述制备方法中,可选地,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按照比例滴加至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制得发酵基质,其中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为10%~90%;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为10%~30%;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在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5~38℃的温度下恒温发酵6~10小时,于0~5℃下冷藏,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在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8℃的温度下恒温发酵8小时,于4℃下冷藏,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在上述可选技术方案中,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为10%、20%、30%、40%、50%、60%、70%、80%或90%。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的不同,影响着最终制得的酸奶的凝乳情况、色泽、口感及风味,适宜的体积浓度可使制得的酸奶整体品质更好。上述制备方法中,可选地,还包括对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杀菌消毒的步骤;将橘皮提取液在80~120℃下杀菌10~30分钟,冷却至常温,并将鲜奶置于沸水浴中进行消毒处理5~15分钟,冷却至常温,随后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基质。上述制备方法中,可选地,还包括将酸奶进行灌装质检的步骤;将发酵好的酸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灌装封口,再将灌装后的酸奶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抽检比例≥5%,检验合格后,置于0~5℃下冷藏储存,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对于酸奶的杀菌消毒灌装质检等步骤,不仅有利于酸奶更好的成型,而且食用更加安全、放心,增加了口感,有助于保存,并提高了酸奶的稳定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比例、实验例和效果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4橘皮酸奶按照表1所示的原料的质量份比例制备而成,其中的橘皮提取液均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3份、丁香2份、山楂1份和山药1份。表1实施例1-4橘皮酸奶配方然后,按照如下步骤制备橘皮酸奶:(1)加温水提法制备橘皮提取液:先按照上述的质量份称取各原料,随后用水浸泡称取的原料1小时,其中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对浸泡过的原料进行加热,至沸腾后转温火煎煮20分钟,随后过滤出煎煮液,再加入与过滤出的煎煮液等份量的水,重复上述煎煮过滤步骤1次,将各次煎煮后的煎煮液全部合并,即制得橘皮提取液;(2)将上述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混合均匀制得发酵基质;其中,将橘皮提取液在85℃下杀菌20分钟,冷却至常温,并将鲜奶置于沸水浴中进行消毒处理10分钟,冷却至常温,随后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混合均匀;(3)在发酵基质中加入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混合均匀后在38℃的温度下恒温发酵8小时,于4℃下冷藏,即制得所述橘皮酸奶;其中,还包括将发酵好的酸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灌装封口,再将灌装后的酸奶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抽检比例为6%,检验合格后,置于4℃下冷藏储存。以上实施例中,所用的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5:4:3: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实施例5-9橘皮酸奶按照实施例1所示的橘皮提取液、鲜奶、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的质量份比例制备而成,其中的橘皮提取液按照表2所示的原料的质量份比例制备而成。表2实施例5-9橘皮提取液配方组分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实施例9橘皮0.5份1份5份10份10份丁香0.1份0.2份3份8份0山楂0.2份0.4份3份5份0山药0.2份0.5份2.5份5份0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1-2对比例1的橘皮酸奶,按照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提取液3份、鲜奶4份、蔗糖0.5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2份。对比例2的橘皮酸奶,按照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提取液40份、鲜奶70份、蔗糖6份和复合发酵菌种0.3份。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4对比例3的橘皮酸奶,按照实施例1所示的橘皮提取液、鲜奶、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的质量份比例制备而成,其中的橘皮提取液按照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0.3份、丁香0.05份、山楂0.1份和山药0.08份。对比例4的橘皮酸奶,按照实施例1所示的橘皮提取液、鲜奶、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的质量份比例制备而成,其中的橘皮提取液按照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橘皮15份、丁香12份、山楂10份和山药6份。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验例1-4为考察发酵时间对酸奶的影响,进行实验例1-4。其中,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中,实验例1-4,在38℃的温度下分别恒温发酵6小时、10小时、12小时和14小时。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验例5-8为考察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对酸奶的影响,进行实验例5-8。其中,橘皮酸奶的制备方法中,将橘皮提取液和鲜奶按照比例滴加至容器中,实验例5-8,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分别为10%、30%、50%和70%,混合均匀后制得发酵基质。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验例9-11为考察发酵温度和复合发酵菌种对酸奶的影响,进行实验例9-11,发酵温度和复合发酵菌种分别为:实验例9,发酵温度为42℃,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4: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实验例10,发酵温度为45℃,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5:1: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实验例11,发酵温度为30℃,复合发酵菌种为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6:3:2:2: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验例12为考察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对酸奶的影响,进行实验例12。按实施例1的质量份称取橘皮提取液中各原料,随后用水浸泡称取的原料1.5小时,其中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对浸泡过的原料进行加热,至沸腾后煎煮20分钟,随后过滤出煎煮液,即制得橘皮提取液。效果例1请20位志愿者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橘皮酸奶进行试吃评价,评价的综合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制得的橘皮酸奶的试吃评价结果以上表明了本发明中橘皮提取液、鲜奶、蔗糖和复合发酵菌种的配比的不同对于制得的酸奶的影响。由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4制得的橘皮酸奶其凝乳、色泽、口感和风味均较好,在品质上可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在实施例1的配比下制得的橘皮酸奶品质最佳,其最大程度保留了酸奶和橘皮提取液的保健功能,口感适中,味道鲜美。而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原料配比未落在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内,由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得的发酵酸奶凝乳较差,大量乳清析出,成形差;质地粗糙,味道较淡;酸味不适口,酸味淡,橘皮的味道过浓或过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效果例2请20位志愿者对实施例5-9和对比例3-4制备得到的橘皮酸奶进行试吃评价,评价的综合结果如表4所示。表4实施例5-9以及对比例3-4制得的橘皮酸奶的试吃评价结果以上表明了本发明中橘皮提取液中各原料配比的不同对于制得的酸奶的影响。由表4可知,实施例5-9制得的发酵酸奶其凝乳、色泽、口感和风味均较好,在品质上可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尤其是实施例6、7和9制得的酸奶,形成的一种既具有普通酸奶的营养和风味,又有橘皮提取液特有的清香和味道,风味独特,口感较好,有效的保留了橘皮提取液的功效。而对比例3和对比例4制得的发酵酸奶凝乳较差,大量乳清析出,成形差;并且质地较差,味道一般,粗糙,酸味不适口,偏酸,或者橘皮的味道过浓,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由此说明,本发明限定的橘皮提取液中橘皮、丁香、山楂等原料的配比,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功效,制得的酸奶品质更佳。效果例3请20位志愿者对实施例1和实验例1-4制备得到的橘皮酸奶进行试吃评价,评价的综合结果如表5所示。表5实施例1以及实验例1-4制得的橘皮酸奶的试吃评价结果以上表明了本发明中橘皮酸奶制备方法中,发酵时间的不同对于制得的酸奶的影响。由表5可知,实施例1制得的橘皮酸奶其凝乳、色泽、口感和风味俱佳,品质最好,在品质上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而实验例1和2制得的酸奶也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只不过其风味一般,橘皮提取液与鲜奶的风味未能更好的融合;实验例3和4制得的酸奶,由于发酵时间过长,导致酸奶的凝乳较差,大量乳清析出,成形差;且质地较差,口感和风味一般。由此说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发酵时间不宜过长也不易过短,否则对酸奶的整体品质会有一定的影响,其发酵时间以8小时为宜。效果例4请20位志愿者对实验例5-8制备得到的橘皮酸奶进行试吃评价,评价的综合结果如表6所示。表6实验例5-8制得的橘皮酸奶的试吃评价结果以上表明了本发明中橘皮酸奶制备方法中,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的不同对于制得的酸奶的影响。由表6可知,实验例5和6制得的发酵酸奶其凝乳、色泽、口感和风味均较好,可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而实验例7和8制得的酸奶凝乳一般或较差,成形也一般,口感一般,橘皮的味道过浓,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由此说明,本发明的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不宜过多,否则会严重营养制得的酸奶的品质,尤其是对其风味有较大的影响。本发明中,橘皮提取液在发酵基质中的体积浓度以10%或30%为宜。效果例5请20位志愿者对实施例1和实验例9-12制备得到的橘皮酸奶进行试吃评价,评价的综合结果如表7所示。表7实施例1以及实验例9-12制得的橘皮酸奶的试吃评价结果以上表明了本发明中橘皮酸奶制备方法中,发酵基质的不同对于制得的酸奶的影响,以及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不同对制得的酸奶的影响。由表7可知,发酵温度和发酵基质的不同,对于制得的酸奶的凝乳、色泽、口感和风味均有一定的影响,而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验例9-11提供的发酵基质,均能最大程度保留了酸奶和橘皮提取液的保健功能,风味以及整体品质均较好。而实验例12制得的酸奶,采用的是普通的方法制得的橘皮提取液,使得制得的酸奶凝乳较差,大量乳清析出,成形差;质地粗糙,味道一般;酸味不适口,偏酸,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由此说明,本发明限定的橘皮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有效的发挥橘皮提取液中各物质的功效,使得各种成分互补,营养更加全面,提高了适口性,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