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幽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159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绿茶的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幽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绿茶制作一般都是经过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和干燥这五个过程;在鲜茶叶的采摘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对采摘的时间进行限定,未能涉及到茶叶种植的海拔高度的要求和天气状况的要求;摊青过程中对茶叶的失水率内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凭肉眼感觉;茶叶的杀青过程很多都采用锅炉炒制,不能实现连续性的茶叶制造;一般的捻揉过程均是采用几个压力不同的阶段进行施压,捻揉;传统茶叶的理条温度均设置在100℃以上,温度较高不利于能源的节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绿茶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幽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幽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的采摘:选择环境温度在18~22℃且环境中没有露水的晴朗天气,海拔在1000米以上,采摘一芽一叶或是一芽二叶初展;采摘的鲜叶采用通风的设备盛装和转移;

2)鲜叶的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转移至阴凉通风的摊晾场地,将鲜叶摊铺开让其自然萎凋,摊铺厚度为2~4厘米,自然萎凋的过程中检测茶叶的水分并做好记录;当茶叶水分失去8%~12%时,停止摊青工序;

3)茶叶的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用蒸汽进行杀青处理,蒸汽温度控制在260℃~280℃;

4)茶叶的捻揉:杀青后的茶叶立即冷却,当冷却温度为23~28℃时,用0.2~0.5mpa的力度揉制8~10分钟;

5)茶叶的理条:将捻揉后的茶叶理条成型,理条温度为75~85℃,此过程重复两次;

6)茶叶的烘制:将理条完成的茶叶进行烘制,温度为85~90℃,烘制时间为25~30分钟;冷却至23~27℃放置25~30分钟;再将茶叶第二次烘制,烘制温度为:98~105℃,烘焙时间为:20~23分钟;

7)茶叶的提香:将温度升至115~118℃对烘焙完成的茶叶提香2~3小时。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1)中海拔为1200~1500米。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1)中晴朗天气为3~5月的晴朗天气。

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2)中每隔3小时对摊铺的茶叶进行翻晾。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传统的方式采用风机吹风增加对流的方式,由于茶叶受到的力太大,从而导致具有香味的组成的结构遭到破坏;在茶叶自然萎凋中,当茶叶的水分失去率低于8%时,茶叶的颜色发黑,影响茶叶的外观;当茶叶的水分失去率大于12%时,会将茶叶的香味带走;因此茶叶的水分失去率控制在8%~12%;使得茶叶的色泽鲜艳、香味浓郁。

2.鲜叶的采摘选择环境温度在18~22℃且环境中没有露水的晴朗天气,采摘下来的茶叶不会因为携带露水而增加了茶叶的含水量、且在摊青的过程中由于茶叶的含水量太高导致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茶叶的色泽;环境温度低于18℃时,不利于茶叶水分的蒸发;环境温度低于22℃时,由于光线中的紫外线太强,照射在茶叶上会将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挥发出来,从而减少茶叶的香味。

3.避免茶叶中的水分流失太严重而带走里面具有香味的芳香物质;蒸汽温度控制在260℃~280℃,温度高于280℃时,杀青将茶叶中芳香物质挥发,香味减小,温度低于260℃时,不能够完全破坏或是钝化茶叶中的茶多酚等酶的酶促氧化反应。

4.揉捻过程是为了破坏茶叶的组织细胞,将茶汁溢流出来,进行必要的氧化反应;压力控制在0.2mpa~0.5mpa,传统的制备方法采用几个压力不同的阶段进行捻揉,本发明采用一个压力揉制,使得捻揉过程简单化、节约时间和节约人工和机械成本。

5.理条温度控制在75~85℃,一方面茶叶中的水分可以蒸发,另一方面塑造茶叶的形状;传统的制备方法中理条温度在100℃以上;本步骤既可以达到相同的茶叶质量又可以节约能源。

6.茶叶的烘制过程采用85~90℃烘制25~30分钟和98~105℃烘焙20~23分钟两个阶段进行,传统的制备方法采用60~70℃,炒制时间为45~60min这一个过程,本发明采用的两个过程进行烘制,第一过程结束后冷却至23~27℃时放置30分钟,便于茶叶中必要的酶反应进行得彻底。

7.茶叶的选取采用海拔在1200~1300的这样海拔高度,经发明者发现,这个海拔范围内的茶叶里的芳香物质含量很高。

8.3~5月生长出来的茶芽是最新鲜和鲜嫩的,口感好。

9.在鲜茶叶摊青的过程中,每隔3小时进行翻晾,避免下层的茶叶未能进行失水而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在茶多酚等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而导致茶叶的颜色暗淡和腐烂的现象,生产出来的茶叶翠绿、叶型完整、呈幽兰花香型。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幽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的采摘:选择环境温度在18~22℃且环境中没有露水的晴朗天气,海拔在1000米以上,采摘一芽一叶或是一芽二叶初展;采摘的鲜叶采用通风的设备盛装和转移;

2)鲜叶的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转移至阴凉通风的摊晾场地,将鲜叶摊铺开让其自然萎凋,摊铺厚度为2~4厘米,自然萎凋的过程中检测茶叶的水分并做好记录;当茶叶水分失去8%~12%时,停止摊青工序;

3)茶叶的杀青:将摊青后的茶叶用蒸汽进行杀青处理,蒸汽温度控制在260℃~280℃;

4)茶叶的捻揉:杀青后的茶叶立即冷却,当冷却温度为23~28℃时,用0.2~0.5mpa的力度揉制8~10分钟;

5)茶叶的理条:将捻揉后的茶叶理条成型,理条温度为75~85℃,此过程重复两次;

6)茶叶的烘制:将理条完成的茶叶进行烘制,温度为85~90℃,烘制时间为25~30分钟;冷却至23~27℃放置25~30分钟;再将茶叶第二次烘制,烘制温度为:98~105℃,烘焙时间为:20~23分钟;

7)茶叶的提香:将温度升至115~118℃对烘焙完成的茶叶提香2~3小时。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1)选择环境温度在18~22℃、环境中没有露水的晴朗天气且种植在海拔为1000米以上的茶叶采摘地,采摘一芽一叶或是一芽二叶初展;芽叶为鲜嫩且未被害虫伤害,采摘的鲜叶采用壁面带有通孔的盛装桶盛装和转移;

2)鲜叶的摊青:将采摘好的鲜叶转移至阴凉通风的摊晾场地,将鲜叶小心摊铺开且自然萎凋,摊铺厚度为3厘米,在自然萎凋的过程中,用茶叶水分检测仪检测茶叶的水分,如表1所示;当茶叶水分失去8%~12%时,停止摊青工序;

表1.茶叶含水量的测定

3)茶叶的杀青:用螺旋提升机将摊青后的茶叶输送至蒸汽杀青机进行杀青处理,茶叶的输送速度控制在3.6kg/min,蒸汽温度控制在270℃;

4)茶叶的捻揉:杀青后的茶叶被转移至冷却槽立即冷却,当冷却温度至25℃时,用0.3mpa的力度揉制9分钟;

5)茶叶的理条:将捻揉后的茶叶放入理条机理条成型,理条温度为80℃,此过程重复两次;

6)茶叶的烘制:将理条完成的茶叶放入红外线提香机烘制,温度为86℃,烘制时间为27分钟;冷却至24℃放置30分钟;再将茶叶第二次烘制,烘制温度为:100℃,烘焙时间为:22分钟;

7)茶叶的提香:将红外线提香机的内部烘制温度升至117℃对烘焙完成的茶叶提香2.56小时。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1)中海拔为1200~1500米。

经发明人发现,当海拔在1200~1300米时茶叶里的芳香物质含量比其它的海拔上种植的茶叶的芳香物质含量高。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1)中晴朗天气为3~5月的晴朗天气。

3~5月生长出来的茶芽是最新鲜和鲜嫩的,口感好且含有的有益成分高。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或二或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2)中每隔3小时对摊铺的茶叶进行翻晾。

在鲜茶叶摊青的过程中,每隔3小时进行翻晾,避免下层的茶叶未能进行失水而导致温度升高,从而在茶多酚等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而导致茶叶的颜色暗淡和腐烂的现象,茶叶翠绿、叶型完整、呈幽兰花香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