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4677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果脯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无糖橄榄果脯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果脯是我国传统土特产品,作为旅游休闲食品和地方特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传统果脯加工主要以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成,属于“重糖”产品,含糖量在70-75%以上,而二型糖尿病患病率日渐增高,高糖果脯尤其不适宜老年高血糖人群食用,可见,无糖果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已有对无糖果脯技术研究喜爱能过关报道,例如“无糖胡柚皮果脯的研制”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0.06.007分类号:ts255.41,但未见有采用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抗氧剂制成无糖果脯的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将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组合使用,抑菌效果好,保存时间较长,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包括以下原料: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进一步的,所述无糖橄榄原味果脯,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橄榄40-60份、食用盐6-8份、菜籽油8-15份、酱油8-10份、鸡精5-10份、蒜蓉20-35份、山梨酸钾2-5份、抗氧剂2-6份。优选的,所述无糖橄榄原味果脯,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橄榄55份、食用盐6份、菜籽油12份、酱油8份、鸡精6份、蒜蓉30份、山梨酸钾3份、抗氧剂4份。所述抗氧剂包括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原料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抗氧剂,备用;s2:取橄榄,清洗,去除表皮,置入机械碾压,除去碎核与杂质,得橄榄肉,备用;s3:取蒜蓉,与步骤s1所制得的橄榄肉混合恒温蒸煮1-2h,随后加入菜籽油、食盐,混合搅拌,中火熬煮至有橄榄香味,鸡精与酱油混匀,分2-3次淋浇于橄榄果肉表面小火熬煮30min,停止加热,保温放置,加入山梨酸钾与食品级抗氧剂,不断搅拌,烘干,包装,即得。所述食盐为橄榄肉与蒜蓉总量的1/7;步骤s3中所述的恒温蒸煮的温度为60℃;优选的,所述菜籽油与食盐的重量比为2:1,所述鸡精与酱油的重量比为3:4;步骤s3所述中火熬煮温度为70-75℃;所述小火温度为45-60℃;所述保温时温度不超过40℃;所述烘干果脯含水量小于15%,优选烘干果脯的含水量为10%;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无糖橄榄原味果脯,采用新鲜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原料且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要求,成本较低,易于实现产业化。2、本发明的无糖橄榄原味果脯,不含糖浆,无添加任何矫味剂,富有浓郁橄榄风味,香醇可口,易于被消费者喜爱,且老少皆宜食用。3、本发明的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加工过程中,蒜蓉中富含蒜辣素抑菌成分,将其与橄榄肉混合蒸煮,能够充分与橄榄肉融合,配合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后,能够协同提高抑菌效果,达83%以上,延长保质期限超过12个月。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及其加工方法实施例1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包括以下原料:橄榄55kg、食用盐6kg、菜籽油12kg、酱油8kg、鸡精6kg、蒜蓉30kg、山梨酸钾3kg、食品级抗氧剂bht3kg、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1kg。所述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原料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3、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备用;s2:取橄榄,清洗,去除表皮,置入机械碾压,除去碎核与杂质,得橄榄肉,备用;s3:取蒜蓉,与步骤s1所制得的橄榄肉混合60℃下恒温蒸煮2h,随后加入菜籽油、食盐,混合搅拌,70-75℃下熬煮至有橄榄香味,鸡精与酱油混匀,分2次浇淋于橄榄果肉表面在45-60℃熬煮30min,停止加热,35℃下保温放置,加入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不断搅拌,烘干至果脯含水量为10%,包装,即得。实施例2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包括以下原料:橄榄40kg、食用盐6kg、菜籽油8kg、酱油8kg、鸡精5kg、蒜蓉20kg、山梨酸钾2kg、食品级抗氧剂bht5kg。所述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原料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备用;s2:取橄榄,清洗,去除表皮,置入机械碾压,除去碎核与杂质,得橄榄肉,备用;s3:取蒜蓉,与步骤s1所制得的橄榄肉混合,60℃下恒温蒸煮1.5h,随后加入菜籽油、食盐,混合搅拌,70-75℃熬煮至有橄榄香味,鸡精与酱油混匀,分2-3次浇淋于橄榄果肉表面45-60℃小火熬煮30min,停止加热,35℃下保温放置,加入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不断搅拌,烘干至果脯含水量为12%,包装,即得。实施例3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包括以下原料:橄榄60kg、食用盐8kg、菜籽油15kg、酱油10kg、鸡精10kg、蒜蓉35kg、山梨酸钾5kg、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4kg。所述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原料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备用;s2:取橄榄,清洗,去除表皮,置入机械碾压,除去碎核与杂质,得橄榄肉,备用;s3:取蒜蓉,与步骤s1所制得的橄榄肉混合,60℃下恒温蒸煮2h,随后加入菜籽油、食盐,混合搅拌,在70-75℃中火熬煮至有橄榄香味,鸡精与酱油混匀,分3次浇淋于橄榄果肉表面,45-60℃熬煮30min,停止加热,保温放置,加入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不断搅拌,烘干得到含水量为10%的果脯,包装,即得。实施例4一种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包括以下原料:橄榄40kg、食用盐6kg、菜籽油12kg、酱油8kg、鸡精8kg、蒜蓉30kg、山梨酸钾3kg、食品级抗氧剂bht3kg、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2kg:所述无糖橄榄原味果脯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原料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备用;s2:取橄榄,清洗,去除表皮,置入机械碾压,除去碎核与杂质,得橄榄肉,备用;s3:取蒜蓉,与步骤s1所制得的橄榄肉混合,60℃下恒温蒸煮2h,随后加入菜籽油、食盐,混合搅拌,70-75℃下熬煮,至有橄榄香味,取鸡精与酱油混匀,分2次浇淋于橄榄果肉表面,45-60℃下熬煮30min,停止加热,35℃下保温放置,加入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不断搅拌,烘干至果脯含水量为13%,包装,即得。二、对比试验对比例1:所述无糖原味橄榄果脯原料包括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山梨酸钾,不添加蒜蓉、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制备工艺与本发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2:所述无糖原味橄榄果脯原料包括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蒜蓉,不添加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制备工艺与本发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3所述无糖原味橄榄果脯原料包括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未添加蒜蓉、山梨酸钾,制备工艺与本发明实施例4相同。对比例4所述无糖原味橄榄果脯原料包括橄榄、食用盐、菜籽油、酱油、鸡精,未添加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制备工艺与本发明实施例4相同。1、试验对象本发明的实施例样品;对比例试样;发明专利“一种油橄榄果果脯蜜饯的加工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110441619.2)产品;2、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根据《<中国食品微生物限量规定>--辐照干果果脯类》与《gb14891.3-1997辐照干果果脯类卫生标准》,对以上试验对象取样,置于35-37℃,ph6.8-7.8环境中,放置24h,检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杆菌、变形杆菌落数。3、试验结果如附表大肠杆菌mpn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实施例1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实施例25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实施例3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实施例41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对比例115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对比例29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对比例31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对比例421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对照组10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以上数据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4组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均优于对比例与对照组,可见组合加入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或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能够提高果脯的抑菌效果,且未检出致病菌。对以上试样各100g,保存期为1个月、6个月、10个月、12个月检测大肠杆菌含量(mpn/100g)。0-30mpn/100时:抑菌率=(菌落限量标准-各保存期内菌落含量)/菌落限量标准,当大肠杆菌含量>30mpn时,表明抑菌无效,不计抑菌率,对限量内计算各保存期内抑菌率,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对象培养基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杆菌、变形杆菌)。在保质期限(限量标准)内,实施例1-4组试样对大肠杆菌抑菌率高达83%以上,保质期12月以上,对照组抑菌率仅为19.65%,保质期10个月,对比例1试样平均抑菌率仅25%,保质期6个月,对比例2试样大肠杆菌群落平均抑菌率仅为20%,保质期为6个月,对比例3抑菌率仅为23.35%,保质期为6个月,对比例4试样大肠杆菌平均抑菌率为6.7%,保质期为1个月,说明当本发明的果脯加工过程组合加入蒜蓉、食品级抗氧剂bht或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山梨酸钾抑菌剂,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远超过果脯加工蒜蓉、食品级抗氧剂、山梨酸钾分别单独作用的抑菌效果,可见蒜蓉、山梨酸钾、食品级抗氧剂bht、食品级抗氧剂异vc钾组合使用时能显著提高果脯的抑菌作用,保存时间更长。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替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