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糖果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姜糖源于南方,是采用生姜和红糖混合制成。传统姜糖的制备方法复杂:白糖熬成糖稀,加入切碎的姜末再煮一段时间,然后把糖稀倒在石板上冷却,待糖稀已经凝固成半流质半固体时进行拉丝抽条,直至姜糖完全变硬后,再用剪刀剪成小块状即可。但传统的姜糖制备工艺相对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且生产的姜糖还存在着营养单一,味辣,保健效果不明显,价值不高等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姜糖营养单一、保健效果不明显、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生姜7-20份、藕粉5-10份、绿茶叶6-10份、白糖8-15份、魔芋胶3-8份、蜂蜜5-9份、中药提取物6-11份、甜味剂3-8份、柠檬酸2-5份、蔗糖酯0.6-1.8份、卵磷脂0.3-0.8份。生姜13份、藕粉8份、绿茶叶7份、白糖11份、魔芋胶4.5份、蜂蜜7.6份、中药提取物8份、甜味剂5份、柠檬酸3.2份、蔗糖酯1.1份、卵磷脂0.6份。所述甜味剂由甜茶苷、低聚糖以重量比为1:1-2.8组成。所述低聚糖包括麦芽低聚糖、蔗糖低聚糖、海藻糖。所述中药提取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罗汉果6-13份、牛大力4-9份、紫背天葵3-6份、金线莲0.2-1.5份、金果榄0.3-0.7份、玄参0.1-0.3份、紫金牛0.1-0.2份。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罗汉果、牛大力、紫背天葵、金线莲、金果榄、玄参、紫金牛烘干,粉碎,加入罗汉果重量1-3倍的水进行超声波提取20-45min,过滤取滤液,然后滤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再干燥制得中药提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姜洗净,加入生姜重量1-3倍的水,加入绿茶叶,打浆,升温至30-50℃进行超声波提取20-60min,然后离心取滤液,滤液蒸发浓缩得生姜提取物;s2:步骤s1中的生姜提取物加入蜂蜜、中药提取物并搅拌均匀,再加入魔芋胶搅拌5-30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3:白糖加入白糖重量3-5倍的水加热至90-105℃,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1-3min,再加入步骤s2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50-70℃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4:步骤s3的姜糖糖体切块,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0-16%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所述步骤s1中蒸发浓缩的浓缩率为55-63%。所述步骤s1中超声波的频率为55-70khz,功率为480-650w。所述步骤s4中姜糖糖体切块后的长为1-5cm,宽为1-3cm。所述步骤s4中烘干的温度为38-52℃。本发明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亦可使用姜粉制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生姜、绿茶叶洗净,晾干水份,切碎,然后在38-55℃烘干3-8h,再粉碎至80-200目制得姜粉;s6:步骤s5中的姜粉与蜂蜜、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姜粉重量1-3倍的水,再加入魔芋胶搅拌5-30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7:白糖加入白糖重量3-5倍的水加热至90-105℃,然后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1-3min,再加入步骤s6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50-70℃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8:步骤s7的姜糖糖体切块,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0-16%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的姜糖酸甜可口,质地稍软且不粘牙,通过原料中的生姜、绿茶叶、藕粉、魔芋胶、蜂蜜、中药提取物的合理配比及原料中的相互作用,使姜糖具有较为显著的清热止咳作用,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的姜糖具有较高的经常价值和保健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姜糖配方: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生姜7份、藕粉5份、绿茶叶6份、白糖8份、魔芋胶3份、蜂蜜5份、中药提取物6份、甜味剂3份、柠檬酸2份、蔗糖酯0.6份、卵磷脂0.3份。甜味剂由甜茶苷、低聚糖以重量比为1:1组成。低聚糖包括麦芽低聚糖、蔗糖低聚糖、海藻糖。中药提取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罗汉果6份、牛大力4份、紫背天葵3份、金线莲0.2份、金果榄0.3份、玄参0.1份、紫金牛0.1份;制备方法为罗汉果、牛大力、金线莲、金果榄、玄参、紫金牛烘干,粉碎,加入罗汉果重量1倍的水进行超声波提取20min,过滤取滤液,然后滤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再干燥制得中药提取物。姜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姜洗净,加入生姜重量1倍的水,加入绿茶叶,打浆,升温至30℃,以频率为55khz,功率为480w进行超声波提取20min,然后离心取滤液,滤液蒸发浓缩得生姜提取物,浓缩率为55%;s2:步骤s1中的生姜提取物加入蜂蜜、中药提取物并搅拌均匀,再加入魔芋胶以3500r/min搅拌5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3:白糖加入白糖重量3倍的水加热至90℃,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1min,再加入步骤s2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50℃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4:步骤s3的姜糖糖体切成长1cm、宽1cm的糖块,然后在38℃烘干至含水量为10%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实施例2姜糖配方: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生姜13份、藕粉8份、绿茶叶7份、白糖11份、魔芋胶4.5份、蜂蜜7.6份、中药提取物8份、甜味剂5份、柠檬酸3.2份、蔗糖酯1.1份、卵磷脂0.6份。甜味剂由甜茶苷、低聚糖以重量比为1:1.6组成。低聚糖为蔗糖低聚糖。中药提取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罗汉果11份、牛大力7份、紫背天葵5份、金线莲0.6份、金果榄0.5份、玄参0.2份、紫金牛0.2份;制备方法为罗汉果、牛大力、金线莲、金果榄、玄参、紫金牛烘干,粉碎,加入罗汉果重量2倍的水进行超声波提取33min,过滤取滤液,然后滤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再干燥制得中药提取物。姜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姜洗净,加入生姜重量2倍的水,加入绿茶叶,打浆,升温至42℃,以频率为63khz,功率为530w进行超声波提取47min,然后离心取滤液,滤液蒸发浓缩得生姜提取物,浓缩率为58%;s2:步骤s1中的生姜提取物加入蜂蜜、中药提取物并搅拌均匀,再加入魔芋胶以2800r/min搅拌18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3:白糖加入白糖重量4倍的水加热至98℃,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2min,再加入步骤s2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63℃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4:步骤s3的姜糖糖体切块后的长为3cm、宽为2cm,然后在45℃烘干至含水量为15%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实施例3姜糖配方: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生姜15份、藕粉9份、绿茶叶8份、白糖13份、魔芋胶6份、蜂蜜7份、中药提取物9份、甜味剂5份、柠檬酸4份、蔗糖酯1.5份、卵磷脂0.6份。甜味剂由甜茶苷、低聚糖以重量比为1:2.8组成。低聚糖为麦芽低聚糖、蔗糖低聚糖。中药提取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罗汉果13份、牛大力9份、紫背天葵6份、金线莲1.5份、金果榄0.7份、玄参0.3份、紫金牛0.2份;制备方法为罗汉果、牛大力、金线莲、金果榄、玄参、紫金牛烘干,粉碎,加入罗汉果重量3倍的水进行超声波提取45min,过滤取滤液,然后滤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再干燥制得中药提取物。姜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生姜洗净,加入生姜重量3倍的水,加入绿茶叶,打浆,升温至50℃,以频率为70khz,功率为650w进行超声波提取60min,然后离心取滤液,滤液蒸发浓缩得生姜提取物,浓缩率为63%;s2:步骤s1中的生姜提取物加入蜂蜜、中药提取物并搅拌均匀,再加入魔芋胶以1500r/min搅拌30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3:白糖加入白糖重量5倍的水加热至105℃,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3min,再加入步骤s2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70℃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4:步骤s3的姜糖糖体切块后的长为5cm、宽为3cm,然后在52℃烘干至含水量为16%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实施例4姜糖配方: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生姜8份、藕粉6份、绿茶叶10份、白糖12份、魔芋胶4份、蜂蜜6份、中药提取物7份、甜味剂7份、柠檬酸4份、蔗糖酯1.6份、卵磷脂0.6份。甜味剂由甜茶苷、低聚糖以重量比为1:2组成。低聚糖为海藻糖。中药提取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罗汉果7份、牛大力8份、金线莲0.9份、金果榄0.3份、玄参0.1份、紫金牛0.1份;制备方法为罗汉果、牛大力、金线莲、金果榄、玄参、紫金牛烘干,粉碎,加入罗汉果重量1.5倍的水进行超声波提取20min,过滤取滤液,然后滤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再干燥制得中药提取物。姜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生姜、绿茶叶洗净,晾干水份,切碎,然后在40℃烘干6h,再粉碎至80目制得姜粉;s6:步骤s5中的姜粉与蜂蜜、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姜粉重量2倍的水,再加入魔芋胶以1500r/min搅拌15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7:白糖加入白糖重量3倍的水加热至93℃,然后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2min,再加入步骤s6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55℃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8:步骤s7的姜糖糖体切成长为4cm、宽为2cm的糖块,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2%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实施例5姜糖配方: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生姜18份、藕粉5份、绿茶叶9份、白糖14份、魔芋胶6份、蜂蜜7份、中药提取物11份、甜味剂5份、柠檬酸3份、蔗糖酯1.1份、卵磷脂0.5份。甜味剂由甜茶苷、低聚糖以重量比为1:1.5组成。低聚糖包括麦芽低聚糖、蔗糖低聚糖、海藻糖。中药提取物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罗汉果10份、牛大力4份、金线莲0.2份、金果榄0.3份、玄参0.1份、紫金牛0.1份;制备方法为罗汉果、牛大力、金线莲、金果榄、玄参、紫金牛烘干,粉碎,加入罗汉果重量3倍的水进行超声波提取25min,过滤取滤液,然后滤液经活性炭脱色后再干燥制得中药提取物。姜糖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生姜、绿茶叶洗净,晾干水份,切碎,然后在50℃烘干8h,再粉碎至80-200目制得姜粉;s6:步骤s5中的姜粉与蜂蜜、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姜粉重量3倍的水,再加入魔芋胶以2000r/min搅拌20min,最后喷雾干燥得生姜提取物颗粒;s7:白糖加入白糖重量5倍的水加热至105℃,然后加入原料中的甜味剂、蔗糖酯、卵磷脂并不断搅拌,然后加入藕粉,继续搅拌至有拉丝状时停止加热并加入柠檬酸搅拌3min,再加入步骤s6中的生姜提取物颗粒,继续搅拌至温度降至62℃时注模成型得姜糖糖体;s8:步骤s7的姜糖糖体切成长为5cm、宽为1cm的糖块,然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6%时取出冷却,分装制得用于清热止咳的姜糖。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姜糖的原料中缺少魔芋胶、蜂蜜、中药提取物。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涂料用碳酸钙的原料中缺少魔芋胶。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涂料用碳酸钙的原料中缺少蜂蜜。对比例4与实施例2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涂料用碳酸钙的原料中缺少中药提取物。对比例5市售的普通姜糖。试验数据:随机选取有上火热咳症状的患者400人,随机分成8组,每组50人,每天食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制备的姜糖10g,试验时长5d,统计试验效果,结果见表1。表1中的有效率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有效率=(略有改善+改善+明显改善)/50*100%。表1各组试验结果统计表实验项目基本无改善略有改善改善明显改善有效率%实施例192213682实施例262591088实施例372016786对比例14540110对比例236112128对比例338120024对比例44180118对比例5482004从表1数据可知:实施例1-3与对比例5相对具有较为明显的清热止咳作用,这主要是姜糖中各原料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清热止咳的作用效果。同时,实施例的有效率最高,为最佳实施例。实施例2与对比例1-4的数据相比,表明原料中的魔芋胶、蜂蜜、中药提取物之前起到了协同作用,而且魔芋胶所具有的良好成膜性,通过包裹作用,还避免了原料中的生姜提取物特别是蜂蜜、中药提取物中的有效成份在后面加工处理时因高温而损失,从而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姜糖具有明显的清热止咳作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