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6643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在采摘之后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茶叶叶片上的灰尘、泥土甚至是残留的农药等,保证茶叶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经过清洗后还需要进行烘焙杀青去水等一系列工艺,茶叶清洗后叶片上会带有大量的水分,如果直接将清洗后的茶叶进行烘焙杀青去水等步骤,会降低生产效率,传统的方式是直接放在空气中自动晾干,这种方式一方面耗时较长,另一方面空气中带有的大量的灰尘会再次附着在茶叶叶片上,影响茶叶的口感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不仅可以将茶叶清洗干净,还可以快速去掉清洗后粘附在茶叶表面上的水,节省时间,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保证茶叶的清洁度,降低人力成本,适应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包括清洗槽和槽盖,所述清洗槽具有正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清洗槽底部设有一排水口和用于启闭所述排水口的封盖,所述第一槽壁上水平设有通孔和热风入口,所述通孔上水平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位于所述清洗槽外的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位于所述清洗槽内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一网筒,所述网筒的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端面同轴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网筒的弧形筒壁上设有窗口和用于启闭所述窗口的窗盖;还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管通过热风输送管与所述热风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一茶叶输出口,所述茶叶输出口与所述热风入口正对设置,所述茶叶输出口通过茶叶输出管与茶叶收集器连通,所述热风入口底端和所述茶叶输出口底端均与所述清洗槽内腔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热风输送管和所述茶叶输出管上均设有电磁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窗口由窗框围设而成,所述窗盖一端铰接于所述窗框的其中一窗棱上,另一端与所述窗框的另一窗棱可拆卸连接,所述窗盖与所述窗口盖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防水垫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输送管穿设于所述热风入口上,所述热风输送管与所述热风入口之间通过防水垫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为圆柱形槽,且所述清洗槽的轴向与所述网筒(8)的轴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网筒的左璧与右壁各设有一安装块,每一所述安装块的远离所述网筒的一端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块上的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连接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清洗槽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网筒上方,所述回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过滤器、净水箱和水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茶叶放入网筒内,通过电机带动网筒旋转,使水旋转形成水流,实施茶叶清洗工序,也避免破坏茶叶的形状与结构,当完成清洗工序后,将水排尽,再次启动电机,带动网筒旋转,将残留在茶叶表面的水甩出,便于后续杀青工序,在操作时,盖上槽盖,防止灰尘进入。通过设置热风机,当茶叶经过甩干后,将茶叶直接倾倒于清洗槽中,启动热风机,将茶叶吹入茶叶输出管进行收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省人工成本,且热风机可以对甩干后的茶叶进一步地吹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网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叶清洗甩干机,包括清洗槽1和槽盖2,在进行甩干操作时,所述槽盖2一直盖合在所述清洗槽1上,保证茶叶不会再次染上灰尘,所述清洗槽1具有正对设置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所述清洗槽1底部设有一排水口4和用于启闭所述排水口4的封盖,所述第一槽壁上水平设有通孔5和热风入口6,所述通孔5上水平穿设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位于所述清洗槽1外的一端与一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的位于所述清洗槽1内的一端同轴连接有一网筒8,所述网筒8的远离所述第一转轴7的端面同轴连接有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7、所述网筒8及所述第二转轴9同轴设置,以保证运转时的稳定性,防止损害所述电机3,所述第二转轴9的远离所述第一转轴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槽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网筒8的孔径尺寸确保在旋转时,茶叶不会被甩到所述清洗槽1中,所述网筒8的左璧和右壁可以是带有孔的网状,也可以是平板,所述网筒8的弧形筒壁上设有窗口10和用于启闭所述窗口10的窗盖11,方便茶叶的放入和取出;还包括热风机12,所述热风机12的输出管通过热风输送管13与所述热风入口6连通,所述第二槽壁上设有一茶叶输出口14,所述茶叶输出口14与所述热风入口6正对设置,所述茶叶输出口14通过茶叶输出管与茶叶收集器连通,当茶叶被甩干后,将茶叶直接倾倒于所述清洗槽1中,启动所述热风机12,将茶叶吹入茶叶输出管进行收集,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省人工成本,且所述热风机12可以对甩干后的茶叶进一步地吹干。所述热风入口6底端与所述茶叶输出口14底端均和所述清洗槽1内腔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热风输送管13和所述茶叶输出管上均设有电磁控制阀15。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窗口10由窗框围设而成,所述窗盖11一端铰接于所述窗框的其中一窗棱上,另一端与所述窗框的另一窗棱可拆卸连接,所述窗盖11与所述窗口10盖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筒。所述窗口10和所述窗盖11均可以呈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确保所述窗盖11可以完全盖住所述窗口10,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卡扣连接或插销连接等连接方式,所述窗盖11最好呈圆弧状,确保所述窗口10与所述窗盖11盖合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筒,使所述网筒8的容量尽可能大,可以装更多的茶叶,而且外观也比较优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7与所述通孔5之间通过防水垫密封,防止所述清洗槽1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输送管13穿设于所述热风入口6上,所述热风输送管13与所述热风入口6之间通过防水垫密封,防止所述清洗槽1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槽1为圆柱形槽,且所述清洗槽1的轴向与所述网筒8的轴向平行,可以更方便的通过所述热风机12将茶叶吹入所述茶叶输出管,节省茶叶收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网筒8的左璧与右壁各设有一安装块16,每一所述安装块16的远离所述网筒8的一端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9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块16上的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性。各所述安装块16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9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连接后,确保所述第一转轴7和第二转轴9均与所述网筒8同轴设置,以确保所述网筒8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4连接有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清洗槽1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网筒8上方,所述回水管路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过滤器17、净水箱18和水泵19。启动所述水泵19,将所述净水箱18中的净水注入所述清洗槽1中,对茶叶进行清洗,而所述清洗槽1内的脏水进入所述过滤器17经过滤后进入所述净水箱18,所述过滤器17还可以连接一个排渣管,从所述网筒8中出来的残叶或泥垢进入所述过滤器17,经过滤后再从所述排渣管排出,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的目的,节约水资源。

如图1-图2,使用时,将各所述电磁控制阀关闭,并且将所述封盖盖上,将水注入所述清洗槽1内,茶叶放入所述网筒8中,确保水能淹没所述网筒8,开启所述电机3,带动所述网筒8旋转,使水旋转形成水流,实施茶叶清洗工序,等清洗完后,打开所述封盖,将水排尽,盖上所述槽盖2,再次启动所述电机3,将残留在茶叶叶片上的水甩出并从所述排水口4排出,甩干后,盖上所述封盖,打开所述窗盖11,旋转所述网筒8将茶叶倒入所述清洗槽1内,打开各所述电磁控制阀15,并开启所述热风机12,将茶叶吹入所述茶叶输出管进行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