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木叶降糖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28183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茶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血糖功能的辣木叶降糖茶。



背景技术:

辣木,主要生长于印度和非洲地区,被称为“生命之树”。辣木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等功效,新鲜的辣木叶作为蔬菜和食品具有食疗保健的功能,经过加工的辣木叶作为茶饮具有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

辣木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2012年11月,国家卫生部批准辣木叶作为新资源食品。作为一种健康的新资源食品,辣木叶的价值正在不断被人们发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辣木叶的作用和功能也会被应用到各个领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健康饮食或中医治疗来辅助治疗。

中药代茶饮是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式。中药代茶饮,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中药代茶饮使用方便、药效充分、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茶饮,将辣木叶和中药在治疗糖尿病的作用相结合,制成一种辣木叶降糖茶。

所述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及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00-200份,桑叶1-3份,枇杷叶1-3份,罗汉果1-3份,苦瓜2-4份,芹菜籽2-4份,山萸肉3-5份,绞股蓝4-6份。

优选地,所述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50份,桑叶2份,枇杷叶2份,罗汉果2份,苦瓜3份,芹菜籽3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辣木叶降糖茶的制备方法,其药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药材洗净,取苦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四味中药,加纯化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澄清过滤后再经超滤膜过滤,得滤液;

步骤2,将罗汉果、桑叶、枇杷叶纯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过滤,滤液经大孔树脂柱吸附,弃流出液,再用30%~90%乙醇洗脱,得洗脱液;

步骤3,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滤液和洗脱液合并,进行浓缩,制得1.15-1.30g/ml的浓缩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喷洒于辣木叶上,经烘干、炒制得到辣木叶降糖茶。

上述降糖茶的制作方法,所使用超滤膜孔径为1~60kda超滤膜。所述大孔树脂型号为hpd722、dm130、hpd600或ab-8。

本发明中辣木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桑叶、枇杷叶、苦瓜、山萸肉、绞股蓝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芹菜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山萸肉性温,能够缓解苦瓜、绞股蓝、罗汉果、桑叶的寒性;罗汉果中的罗汉果苷能够起到调节甜味的作用。七种中药与辣木叶相辅相成,使辣木叶的降糖功能大大增强。此外,本发明产品使用微滤、超滤以及大孔树脂吸附联用技术,可以去除产品中大量杂质,改善口感,并且能够有效富集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增强辣木叶降糖茶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00份,桑叶1份,枇杷叶1份,罗汉果1份,苦瓜2份,芹菜籽2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4份。

其药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药材洗净,取苦瓜、山萸肉、绞股蓝、芹菜籽四味中药,加纯化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经澄清过滤后再经10kda超滤膜过滤,得滤液;

步骤2,将罗汉果、桑叶、枇杷叶纯水提取2-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0.5-2小时,过滤,滤液经dm130型大孔树脂柱吸附,弃流出液,再用30%~90%乙醇洗脱,得洗脱液;

步骤3,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滤液和洗脱液合并,进行浓缩,制得1.15-1.30g/ml的浓缩液;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浓缩液喷洒于辣木叶上,经烘干、炒制得到辣木叶降糖茶。

实施例2

一种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150份,桑叶2份,枇杷叶2份,罗汉果2份,苦瓜3份,芹菜籽3份,山萸肉3份,绞股蓝5份。

其药材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其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选用1kda超滤膜过滤;步骤2中,采用hpd722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处理。

实施例3

辣木叶降糖茶各原料的重量组分为:辣木叶200份,桑叶3份,枇杷叶3份,罗汉果3份,苦瓜4份,芹菜籽4份,山萸肉5份,绞股蓝6份。

其药材处理方法同实施例1,其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选用35kda超滤膜过滤;步骤2中,采用hpd600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处理。

实施例4

称取与实施例1相同的药材组分及用量,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理方法,其不同点在于,步骤1中,选用60kda超滤膜过滤;步骤2中,采用ab-8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处理,粒径范围(0.3-1.25)mm>95%,含水量为60%-70%,比表面积(m2/g):480-520,湿真密度为1.05-1.07g/ml,湿视密度为0.67-0.73g/ml。

实施例5

以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辣木叶降糖茶的降糖功能进行动物实验。

材料: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辣木叶降糖茶。

实验动物:4周龄spf级昆明种小鼠,雌雄各50只,体重(20±2)g,由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动物繁殖场提供。

试剂:四氧嘧啶(alloxan,美国sigma公司);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山东司邦得制药有限公司)。

仪器:血糖试纸及测试仪(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sartorius);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实验方法:将小鼠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为糖尿病造模组。糖尿病造模组小鼠于禁食12h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四氧嘧啶造模用量分别170mg/kg,60mg/kg,因血糖值未完全升高,4d后按用量80mg/kg,160mg/kg继续给药,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72h后称重、断尾采血,测空腹血糖值.按照血糖值均衡原则将造模成功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例1组、例2组和例3组共6组,每组10只。次日开始例1组、例2组、例3组按400mg/kg·d的剂量给药,阳性对照药为二甲双胍并且按125mg/kg·d的剂量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结束后,禁食12h,断尾取血测其血糖值。

数理统计: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数据均用x±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eastsignificantdifference,lsd),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变化

由表1知,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血糖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给药本发明实施例1-3降糖茶的例1组、例2组、例3组的血糖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小鼠高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辣木叶降糖茶组能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鼠血糖,且其降糖效果和阳性药物二甲双胍具有可比性。实验结果表明,辣木叶降糖茶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