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9060发布日期:2018-11-09 17:33阅读:20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和奶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最主要的是人们对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鸡蛋的色泽、风味,鸡肉的口感等;我国每年有约20多亿羽蛋鸡被淘汰;淘汰蛋鸡肉质的营养组成符合人体需求,80%的淘汰蛋鸡直接或间接上了人们的餐桌;然而,因出肉率低、肉质坚韧,加工利用性差等因素,导致其市场价格过低,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挫伤养殖户的积极性;目前,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威胁到人类的食品安全,欧盟已经开始全面禁止饲料中使用促生长类的抗生素;天然植物类抗生素应运而生,不同于化学抗生素,它不会让细菌产生抗药性,有着功能强,利于环保等优点;因此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解决了淘汰蛋鸡食用的口感度和消化性差的难题,提高其食用品质和经济价值,不仅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另外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重金属可能通过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以及矿物质饲料进入蛋鸡体内,且重金属一旦蓄积就难以清除;重金属会对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骨骼等各大系统造成损害,进而诱发疾病及抑制蛋鸡的生长;据报道,养殖蛋鸡的饲料中常见的重金属是铅和镉;虽然在实际过程中,重金属剂量均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其本身的蓄积作用,仍会使蛋鸡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养殖效益;因此,去除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减少其在动物机体内的残留,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去除鸡蛋腥味,改善蛋黄颜色,保持鸡肉口感、鲜嫩,提升风味氨基酸含量,排除体内重金属的中药组合物,其效果显著,与西药相比具有更经济、无毒害、无残留、操作简单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可用于去除鸡蛋腥味,改善蛋黄颜色,保持鸡肉口感、鲜嫩,提升风味氨基酸含量,还能排除体内重金属。

本发明的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所述的纯中药产品由以下按重量组份计的原料组成:

肉桂80~100份,

五加皮50~80份,

小茴香50~80份,

白芷30~90份,

陈皮60~120份,

山药60~100份,

甘草50~100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的纯中药产品由以下按重量组份计的原料组成:肉桂95份、五加皮75份、小茴香55份、白芷50份、陈皮80份、山药90份、甘草8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纯中药产品其制备方法为:取晒干后的肉桂、五加皮、小茴香、白芷、陈皮、山药和甘草,并将其按上述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置于研磨机中研磨、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经100~150目过筛后得到产品,粒径过大的颗粒产品通过输送皮带输送至研磨机中再次粉碎直至达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将陈皮与山药、五加皮等配合,能增加蛋黄中营养物质的沉积,增加蛋黄的颜色,改善蛋黄的质量,另外还具有降脂、促消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减少了鸡体内的脂肪沉积,进一步降低了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并改善了蛋壳的质量;另外,甘草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重金属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增强鸡体的肝脏解毒能力,使得鸡体更加健康、营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药复方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对照图。

图2是本发明的鸡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各组鸡肉样的剪切值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各组鸡肉样的纤维直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所述的纯中药产品由以下按重量组份计的原料组成:肉桂95份、五加皮75份、小茴香55份、白芷50份、陈皮80份、山药90份、甘草80份。

所述的纯中药产品其制备方法为:取晒干后的肉桂、五加皮、小茴香、白芷、陈皮、山药和甘草,并将其按上述比例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置于研磨机中研磨、粉碎;将粉碎后的物料经100~150目过筛后得到中药组合物产品,粒径过大的颗粒产品通过输送皮带输送至研磨机中再次粉碎直至达标。

本发明的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的效果试验,所述试验方法如下:

(一)试验分组,

选取健康产蛋期海兰褐蛋鸡200只,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100只;第1组为实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中药组合物;第2组为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周期共计4周,其中第2~4周统计蛋鸡生产性能;在第3周末(即试验第21天)时,取当天所产鸡蛋20枚检测相关蛋品质等指标;在第4周末(即试验第28天)时,每组抽取2只进行屠宰检测其肉质指标;

(二)饲养与管理,

蛋鸡饲养方式为笼养,在蛋鸡笼的同一层饲养,每天8:00饲喂一次饲料,16:00收集鸡蛋并标记,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及饮水,光照时间为16h,定期进行环境消毒,保持卫生、通风条件良好;

(三)效果检测指标,

(1)蛋鸡生产性能,

在试验第2~4周,统计蛋鸡的蛋产率、平均蛋重、料蛋比、软破壳蛋率、死亡率等;

(2)鸡蛋品质检测,

在试验第3周末(第21天)时,每组抽取20枚鸡蛋检测鸡蛋中氨基酸的含量;具体操作方法为:称0.20g鸡蛋样品,进行预处理后上机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25cm×4.6mm,c18;流动相组成:乙腈(a),25mm磷酸二氢钾(ph=6.5)(b);流速:1ml/min;波长:254nm;

(3)鸡肉嫩度测定,

在第4周末(即试验第28天)时,每组抽取2只进行屠宰,检测其肉质剪切值和肌纤维直径指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剪切值测定,

取腿肉股二头肌和胸肌中段,在0~4℃条件下冷藏48h,取出后升温15min,将温度计插入肉样的中心部位,平整放入塑料袋中,在80℃水浴锅内加热到70℃时取出冷却,置于平板玻璃上,顺肌纤维方向用剪刀修成直径为1.27cm,长度为3~5cm的肉样,用c~lm型嫩度仪测定剪切值(kg.f);

2)肌纤维直径测定,

在400倍显微下用测微台尺标定测微直尺,测每根肌纤维长轴和短轴,取二者平均值为该肌纤维的直径;每张片取9个视野各测5根肌纤维,平均值为该样品的肌纤维直径;

(四)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误”表示,用spss17.0统计软件one~wayanova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五)试验结果和分析,

(1)中药组合物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如图1所示,试验结果表明,在3周的试验期间,实验组蛋鸡采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平均重也高于对照组,料蛋比与软破蛋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间实验组只病死1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只;

其中,同列无肩标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肩标不同大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下同;

(2)鸡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如图2所示,试验结果显示,鸡蛋中氨基酸的含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其中甘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实验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

(3)对鸡肉嫩度的影响,

1)剪切值,

胸肉、腿肉、胸腿平均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以胸腿肌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剪切值排序为:试验组<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按剪切值愈小肉质愈细嫩的评定标准,结果显示,试验组肉质较嫩;以上嫩度序列结果表明,利用剪切法不仅能分辨出各组间的嫩度差异,而且胸腿肌的嫩度差异也较大,多数鸡种腿肌比胸肌嫩;

2)肌纤维直径,

如图4所示,以平均值比较,纤维直径由小到大排序为:试验组<对照组,以纤维直径愈细肉质愈嫩的标准,表示试验组嫩度较大。

本发明的改善鸡蛋、鸡肉口感及风味的纯中药产品,将肉桂、五加皮、小茴香、白芷、陈皮、山药和甘草组合,并将其粉碎后添加至鸡饲料中,起到了强本固元,内调外养,平衡脏腑,促进肠道吸收的作用,提高了蛋鸡产量和鸡蛋品质;其中,肉桂为樟科植物的树皮,味道香而浓郁,具有补阳温肾、祛寒、通脉止痛的作用;五加皮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小茴香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有健胃、行气的功效;白芷有散寒解表、祛风燥湿、止痛、消肿排脓之功效;陈皮能够理气健脾,增加食欲;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益肺生津、补肾涩精的作用,还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甘草能够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其解毒作用的有效成份为甘草甜素,解毒机制为甘草甜素对毒物有吸附作用,甘草甜素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能与毒物结合,以及甘草甜素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