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使用者对挂面剪切包装的挂面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5908发布日期:2019-08-16 21:33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便于使用者对挂面剪切包装的挂面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便于使用者对挂面剪切包装的挂面晾晒架。



背景技术:

现有挂面所用到晾晒架功能单一,且挂面在晾晒过程中只利用上部小部分空间,晾晒完成后需要取下放置在专用的平台上进行剪切,并进行封装,过程繁琐,且在移动挂面过程中面条易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使用者对挂面剪切包装的挂面晾晒架,解决现有挂面晾晒装置不便于面条进一步剪切包装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便于使用者对挂面剪切包装的挂面晾晒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下方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用于挂面收放且进行下一步的包装,所述架体与收纳箱之间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用于将晾晒的挂面进行剪切,挂面晾晒时,为节省空间,可加高架体高度,单位面积内晾晒挂面的量增加,在进行下一步过程就需要进行剪切,所述架体高度为收纳箱高度的整数倍,便于剪切挂面时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所有面条高度等于收纳箱可容纳高度,避免出现最后剩余的面条不符合生产规范造成浪费,所述架体包括支撑杆和晾面板,所述支撑杆上靠近晾面板的侧面设置有滑道,所述晾面板边缘设置有与滑道配合使用的滑块,形成晾面板可在支撑杆上移动的结构,并通过滑块在滑道中移动实现晾面板上下移动,面条挂于晾面板上进行晾晒,晾面完成进行下一步骤时,将晾面板向下移动,每次移动的高度为收纳箱可容纳的高度,所述支撑杆上可设置竖向的刻度线便于操作者操作,依次对晾面板上的面条进行剪切包装,直至所有面条均在收纳箱中完成包装,每一次移动晾面板及进行剪切之前,均需要将收纳箱中上一次剪断的的挂面取出,所述滑块下方设置有限位夹,所述限位夹在晾面过程中起固定作用,保证晾面板不会顺滑道下滑,在移动及剪切面条过程中,取下限位夹,由操作人员控制晾面板向下移动并保持在一定高度。

更进一步,各所述限位夹包括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限位夹,所述限位夹中部设置有通槽并套在支撑杆上,各所述限位板两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供螺栓通过,并在螺栓的端部设置螺母将两块限位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位于收纳箱上方,所述切刀两端部设置有弹簧并通过弹簧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弹簧放置在槽体内,所述弹簧一端与切刀固定连接,该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槽体远离切刀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该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切板,所述切板位于两支撑杆之间与切刀向对的一面,所述切板与支撑杆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采用焊接,且高度与切刀高度一致,所述切刀通过弹簧向靠近切板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完成对挂面的剪切。

更进一步,所述晾面板两端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晾面板之间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便于操作人员在移动晾面板的过程中寻找着力点,避免对挂面剪切过程中手滑脱落影响挂面形态,所述把手上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垫板与把手表面胶黏。

更进一步,所述晾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空槽,所述空槽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数量大于2个,各所述卡槽在空槽边缘等距排列,各所述空槽上放置有挂面圈,各所述挂面圈由多个圆环圈共同焊接而成,各圆环圈之间有至少两个焊接点,各圆环圈之间保持10mm—15mm的间距供挂面通过,各所述挂面圈边缘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的数量与大小与卡槽保持一致,所述卡条与卡槽相互配合将挂面圈卡在空槽上。

更进一步,所述收纳箱与架体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箱上设置有多个柱形槽,各所述柱形槽与空槽一一对应,所述柱形槽底面圆的直径比空槽直径大2cm—3cm,挂面圈上晾晒的挂面随晾面板向下并落入柱形槽内,所述柱形槽内放置包装袋,挂面剪切后直接随包装袋取出,并送去封口。

更进一步,所述柱形槽上端边缘设置有内陷槽,所述内陷槽内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直径小于内陷槽直径,所述压环边缘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条与压环胶黏,所述压环用于固定包装袋边缘,避免挂面从包装袋与柱形槽的空隙处直接落入柱形槽内,即不方便清理也存在卫生问题,所述压环上端设置有挂绳,所述挂绳一端与收纳箱上表面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采用胶黏,所述挂绳另一端与压环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采用胶黏,所述挂绳用于避免压环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挂面晾晒完成后,可直接在晾晒架上进行剪切并装在包装袋内,统一进行封装,避免晾晒完成后的挂面移动过程中折断,节省了转移挂面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集晾晒、剪切、以及装袋为一体,合理利用空间并减少所需加工器械,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晾面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纳箱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挂面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限位夹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刀与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条与卡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7给出,便于使用者对挂面剪切包装的挂面晾晒架,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下方设置有收纳箱2,所述收纳箱2用于挂面收放且进行下一步的包装,所述架体1与收纳箱2之间设置有切刀3,所述切刀3用于将晾晒的挂面进行剪切,挂面晾晒时,为节省空间,可加高架体1高度,单位面积内晾晒挂面的量增加,在进行下一步过程就需要进行剪切,所述架体1高度为收纳箱2高度的整数倍,便于剪切挂面时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所有面条高度等于收纳箱2可容纳高度,避免出现最后剩余的面条不符合生产规范造成浪费,所述架体1包括支撑杆4和晾面板5,所述支撑杆4上靠近晾面板5的侧面设置有滑道8,所述晾面板5边缘设置有与滑道8配合使用的滑块9,形成晾面板可在支撑杆上移动的结构,并通过滑块9在滑道8中移动实现晾面板5上下移动,面条挂于晾面板5上进行晾晒,晾面完成进行下一步骤时,将晾面板5向下移动,每次移动的高度为收纳箱2可容纳的高度,所述支撑杆4上可设置竖向的刻度线便于操作者操作,依次对晾面板5上的面条进行剪切包装,直至所有面条均在收纳箱2中完成包装,每一次移动晾面板5及进行剪切之前,均需要将收纳箱2中上一次剪断的的挂面取出,所述滑块9下方设置有限位夹10,所述限位夹10在晾面过程中起固定作用,保证晾面板不会顺滑道下滑,在移动及剪切面条过程中,取下限位夹10,由操作人员控制晾面板5向下移动并保持在一定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限位夹10包括两块限位板101,两块限位板101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限位夹10,所述限位夹10中部设置有通槽并套在支撑杆4上,各所述限位板101两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供螺栓通过,并在螺栓的端部设置螺母将两块限位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槽体12,所述槽体12位于收纳箱2上方,所述切刀3两端部设置有弹簧11并通过弹簧11与支撑杆4连接,所述弹簧11放置在槽体12内,所述弹簧11一端与切刀3固定连接,该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所述弹簧11另一端与槽体12远离切刀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该处固定连接采用焊接,所述支撑杆4上设置有切板13,所述切板13位于两支撑杆4之间与切刀向对的一面,所述切板13与支撑杆4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采用焊接,且高度与切刀3高度一致,所述切刀3通过弹簧11向靠近切板13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完成对挂面的剪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晾面板5两端设置有把手14,所述把手14与晾面板5之间使用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把手14便于操作人员在移动晾面板5的过程中寻找着力点,避免对挂面剪切过程中手滑脱落影响挂面形态,所述把手14上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垫板与把手14表面胶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晾面板5上设置有多个空槽6,所述空槽6上设置有卡槽61,所述卡槽61数量大于2个,各所述卡槽61在空槽6边缘等距排列,各所述空槽6上放置有挂面圈7,各所述挂面圈7由多个圆环圈共同焊接而成,各圆环圈之间有至少两个焊接点,各圆环圈之间保持10mm—15mm的间距供挂面通过,各所述挂面圈7边缘设置有卡条71,所述卡条71的数量与大小与卡槽61保持一致,所述卡条71与卡槽61相互配合将挂面圈7卡在空槽6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纳箱2与架体1通过螺钉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收纳箱2上设置有多个柱形槽21,各所述柱形槽21与空槽6一一对应,所述柱形槽21底面圆的直径比空槽6直径大2cm—3cm,挂面圈7上晾晒的挂面随晾面板5向下并落入柱形槽21内,所述柱形槽21内放置包装袋,挂面剪切后直接随包装袋取出,并送去封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柱形槽21上端边缘设置有内陷槽22,所述内陷槽22内设置有压环23,所述压环23直径小于内陷槽22直径,所述压环23边缘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条与压环23胶黏,所述压环23用于固定包装袋边缘,避免挂面从包装袋与柱形槽21的空隙处直接落入柱形槽21内,即不方便清理也存在卫生问题,所述压环23上端设置有挂绳24,所述挂绳24一端与收纳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采用胶黏,所述挂绳24另一端与压环23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采用胶黏,所述挂绳24用于避免压环23丢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挂面晾晒完成后,可直接在晾晒架上进行剪切并装在包装袋内,统一进行封装,避免晾晒完成后的挂面移动过程中折断,节省了转移挂面的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集晾晒、剪切、以及装袋为一体,合理利用空间并减少所需加工器械,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