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生素D包合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保健食品片剂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2195发布日期:2019-05-24 20:15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学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生素d包合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保健食品片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组成细胞,但是它们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d可以称之为佝偻病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须的脂溶性维生素。佝偻病是人类在进化、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营养性代谢综合症。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佝偻病既是营养缺乏性导致的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生物-社会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内源性或(和)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营养性疾病,以钙、磷代谢失常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组织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还将导致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

维生素d对骨重建的影响表现为:通过提高血钙浓度,促进骨骼矿化;通过促成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形成,抑制成骨细胞凋亡;促进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促进骨吸收。维生素d促进肾脏钙磷的重吸收。此外,1-25(oh)2d能直接作用于甲状旁腺细胞,抑制pth的合成及分泌。皮肤和肌肉也是维生素d的重要靶器官,活性维生素d会直接影响肌细胞的成熟和功能。基于上述机制,维生素d和钙剂补充已成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措施。研究表明,补充足量维生素d能增加骨量、肌肉容量、增强肌肉协调功能,降低跌倒风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及其骨折。

目前市面上含有维生素d的保健食品多以片剂和胶囊剂为主。胶囊剂在高温潮湿环境下胶囊壳容易软化、霉变,对保存条件要求高。囊壳物质不含有效成份,杂质含量高,相对的副反应比较多。而片剂虽制备工艺复杂,但保存条件不高,适合长时间保存。维生素d为微量元素,通常占片剂的比例0.002%左右,低剂量的维生素d在片剂的制备中,多存在不能均匀混合的弊端,且维生素d稳定性不好,纯粉直接与其他辅料混合容易降解,市面上维生素d的包合粉由于颗粒粒径原因,其混合的均匀性也不太好。传统的混合方式是采用等量递增或者是延长混合时间来提高混合均匀度,工序复杂且耗时较长。

基于上述理由,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生素d包合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保健食品片剂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维生素d包合粉,颗粒粒径范围≤380μm,由维生素d、抗氧化剂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填充剂和助流剂组成。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维生素d包合粉,按质量百分比计,由如下各组分含量的各原料组成: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化剂可以为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维生素c、茶多酚等中的任一种,优选为维生素e。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溶剂优选为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填充剂为麦芽糊精、麦芽糖醇、玉米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助流剂为滑石粉、二氧化硅等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所述维生素d包合粉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

(1)按配比将所述抗氧化剂与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加入维生素d,继续搅拌至均匀混合,获得维生素d混合溶液;

(2)将所述填充剂加入到高效湿法制粒机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1)获得的维生素d混合溶液制粒,制粒结束后加入助流剂,继续搅拌直至制得适宜的软材,然后将软材置于摇摆式颗粒机中整粒,将所得颗粒重新置于高效湿法制粒机中,继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维生素d包合粉。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搅拌速度为100~3000rpm/min。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抗氧化剂与溶剂混合搅拌时间为10~20min,加入维生素d后搅拌的时间为50~60min。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维生素d包合粉的应用,可用于制备保健食品片剂。

一种含维生素d的保健食品片剂,由维生素d包合粉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组成。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维生素d包合粉占所述片剂重量的40~60%,优选占片剂重量的50%。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药用辅料包括填充剂、矫味剂和润滑剂。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填充剂为甘露糖醇、玉米淀粉、木糖醇、乳糖、微晶纤维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矫味剂为三氯蔗糖、阿司帕坦、甜菊糖甙、柠檬酸、l-苹果酸及食用水果香精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矫味剂占所述片剂重量的0.2~1.0%。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硬脂酸镁,所述润滑剂用量优选占所述片剂重量的0.2~1.0%。

本发明上述所述的含维生素d保健食品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维生素d包合粉与所述药用辅料混匀,然后压制成片剂即可。

本发明制备维生素d包合粉的方法打破了传统思维,对活性成分进行预处理:用溶剂分散后加入辅料中制粒,既可以保证活性成分的混合均匀性,也保证了维生素d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和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维生素d包合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保健食品片剂中的应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含有维生素d的口服片剂含量均一性好,同时维生素d的稳定性也较好,且降低了生产和运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2)本发明的含有维生素d的口服片剂生产工艺简单,工艺耐受性好。

(3)本发明所用辅料的种类均为常规辅料,故可避免各种辅料所带来的难以预料的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案例在以本发明技术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现给出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明本发明具有创造性,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案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申请中所用的表示用量、百分比的所有数字、以及其他数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应理解为以词语“大约”所修饰。因此,除非特别说明,否则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字参数都是近似值,其可能会根据试图获得的理想性质的不同而加以改变。各个数字参数至少应被看作是根据所报告的有效数字和通过常规的四舍五入方法而获得的。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施例1

(1)本实施例的维生素d3包合粉的组成如下:

本实施例上述所述的维生素d3包合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包括如下步骤:

(i)将维生素e先与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混溶后,使用电动搅拌器开始搅拌,搅拌速度100~3000rpm/分,搅拌10~20min。再将维生素d3与之混合,继续搅拌,控制搅拌速度100~3000rpm/分,搅拌50~60min,得到维生素d3混合溶液。

(ii)将称量好的玉米淀粉加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i)制得的维生素d3混合溶液制粒。最后加入二氧化硅,继续搅拌直至制得适宜的软材。将软材置于摇摆式颗粒机中整粒后,将所得颗粒再重新置于高效湿法制粒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颗粒粒径≤380μm的维生素d3包合粉。

(2)本实施例的含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片剂组成如下:

上述所述的含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片剂制备方法如下:

将本实施例上述制得的维生素d3包合粉与甘露糖醇、乳糖、麦芽糖醇、三氯蔗糖、柠檬酸、甜橙粉末香精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得到1000片含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片剂。

实施例2

(1)本实施例的维生素d3包合粉的组成如下:

本实施例上述所述的维生素d3包合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包括如下步骤:

(i)将维生素e先与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混溶后,使用电动搅拌器开始搅拌,搅拌速度100~3000rpm/min,搅拌10~20min。再将维生素d3与之混合,继续搅拌,控制搅拌速度100~3000rpm/min,搅拌50~60min,得到维生素d3混合溶液。

(ii)将称量好的微晶纤维素和麦芽糊精加入高效湿法制粒机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步骤(i)制得的维生素d3混合溶液。最后加入滑石粉,继续搅拌直至制得适宜的软材。将软材置于摇摆式颗粒机中整粒后,再将所得颗粒重新置于高效湿法制粒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到颗粒粒径≤380μm的维生素d3包合粉。

(2)本实施例的含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片剂组成如下:

将本实施例上述制得的维生素d3包合粉与玉米淀粉、木糖醇、麦芽糖醇、三氯蔗糖、l-苹果酸、甜橙粉末香精和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得到1000片含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片剂。

性能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制得的含维生素d3的保健食品片剂分别在3min、5min和7min时在6个不同位置取样测定含量。

具体方法如下:

含量照2015版《中国药典》维生素d检测法(通则0722第一法)测定。

仪器:石英吸收池、紫外光灯、水浴锅、振荡器、超声仪、离心机和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

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正己烷:正戊醇=99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量取维生素d3对照品贮备液(1)5ml,置于具塞玻璃容器中,通氮后密塞,90℃水浴加热1h,取出,迅速冷却,加正己烷5ml,摇匀,置1cm具塞石英吸收池中,在2只8w主波长分别为254nm和365nm的紫外灯下,将石英吸收池斜放成45°,并距灯管5~6cm,照射5min,量取该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理论板数按维生素d3峰计算不低于5000,前维生素d3与反式维生素d3、维生素d3和速甾醇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规定,拖尾因子不大于2.0。

对照品储备液:取维生素d3对照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超声1min使完全溶解,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液(1)。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1)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异辛烷稀释至刻度,摇匀,充氮密塞,避光,0℃以下保存,作为对照品贮备液(2)。

校正因子的测定: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热破坏前对照品溶液。取1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维生素d的校正因子f1。

f1=c1/a1

c1:维生素d对照品溶液的浓度,μg/ml;

a1: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维生素d峰的峰面积。

另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结晶1粒,通氮排除空气后密塞,置90℃水浴中加热1.5h,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溶液。取10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维生素d的校正因子f2。

f2=(c1-f1a1)/a2

c1:f1项下维生素d对照品溶液的浓度,μg/ml;

f1:维生素d的校正因子

a1:混合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维生素d峰的峰面积

a2:混合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前维生素d峰的峰面积

供试品溶液:取样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d37.5μ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入50%乙醇溶液20ml,摇匀,超声15分钟,放冷,精密加入正己烷4ml,振摇90min,将该溶液转移至离心管内,以每分钟4000转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液(2)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ci=f1ai1+f2ai2

ai1:维生素d峰的峰面积

ai2:前维生素d峰的峰面积

实施例1和2在不同混合时间点的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和2在不同混合时间点的含量测定结果表。

由上表1可见,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片剂,均可以在较短的混合时间内达到含量测定所有结果的rsd≤2.0%,且每个取样点的测定值在平均结果的±3%范围内。同时我们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40℃相对湿度75%的加速条件放样考察含量变化的情况。

表2实施例1、实施例2制得的片剂在不同放样条件下维生素d3含量测试

结果表。

根据表2结果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制得的片剂的维生素d3的含量经过加速3月其降低的幅度均较少,含量符合要求。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所限定的过程、性质或组分,因为这些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的描述仅仅是为了示意性说明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实际上,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明显能够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出的各种改变都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