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206131发布日期:2020-03-31 10:11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具有提升营养,便于吸收,防虫防潮防氧化能力强的营养大米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米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大米是由稻谷加工而成的,稻谷去壳后即为糙米,稻谷的外层至内层依次是皮层、糊粉层、胚乳、胚,皮层和糊粉层一起称为糠层,碾米时除去糠层和胚芽即为精白米,谷皮主要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胚乳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胚芽中含有极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大量酶类,糊粉层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较多的蛋白质,大米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其中淀粉约占米的75%重量,粳米的淀粉由17%的之链淀粉和83%的支链淀粉构成,做成米饭后较容易消化。

大米的蛋白质除谷物蛋白外,还有白蛋白、球蛋白,大米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在植物性蛋白质中是比较好的,有较高的蛋白质生理营养价值,尤其是谷胚及糊粉层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高,仅剥落谷壳的糙米,各类营养素含量是较好的,可以满足人们健康的基本需求,大米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品质裂变,这表现在外观变差、失去光泽,营养成分损失或米饭粘性降低、硬度上升、食感不佳等,糙米经过机械加工成精白米,就会损失较多的营养素,碾削越多,大米精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大,因此,如何在保持大米营养素的前提下提高大米的贮存时间成为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提升营养,便于吸收,防虫防潮防氧化能力强的营养大米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新收获米粒饱满的稻谷粒,经多层筛网配合鼓风除杂后,得到稻谷粒;

步骤二、将上述稻谷粒浸入浓度为3~5%wt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6小时;随后漂洗干净后,取出稻谷粒,放入离心烘干机内,经30~50r/min30~40℃离心烘干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超声清洗去壳,稻壳漂浮在水面上,网去漂浮在水面上的稻壳后,取出水里的去壳稻谷粒;

步骤三、将去壳稻谷粒铺在翻炒干燥箱内,经35~40℃保温翻炒干燥,随后降至室温取出,得到初级米;

步骤四、将初级米放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形成次级大米;

步骤五、将次级大米分级筛选后,混合小米、玉米碎浸入营养液中40~60分钟;随后捞出沥干水份后烘干,形成复合米;

步骤六、将复合米称重后,倒入真空袋内进行密封储存;

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内放置有过滤后的纯净水;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原料包括:谷芽10~15重量份、麦麸10~12重量份、百合8~10重量份、薏苡仁5~6重量份、茯苓3~4重量份、有益菌种4~5重量份、蜂蜜2~3重量份;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称量将谷芽10~15重量份、麦麸10~12重量份、百合8~10重量份、薏苡仁5~6重量份、茯苓3~4重量份、有益菌种4~5重量份、蜂蜜2~3重量份备用;

步骤s02、将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球磨破碎,并加入纯净水煮沸,保持煮沸20~3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

步骤s03、待温度降至50~55℃时,加入蜂蜜;待温度降至25~30℃时,加入有益菌种;随后密封保存5~8小时,完成营养液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具有提升营养,便于吸收,防虫防潮防氧化的特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真空袋密封包装,搬运方便,易于储存;本发明中通过大米、小米、玉米碎混合,保持大米口感,通过小米、玉米碎提升复合米的香味,再辅以营养液浸润后,提升复合米的人体所需营养,便于吸收,营养液中加入营养丰富的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蜂蜜,辅以有益菌种提升吸收效果;营养液在复合米表层形成一层营养薄膜;此外,营养薄膜具有防虫防潮防氧化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新收获米粒饱满的稻谷粒,经多层筛网配合鼓风除杂后,得到稻谷粒;

步骤二、将上述稻谷粒浸入浓度为3~5%wt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6小时;随后漂洗干净后,取出稻谷粒,放入离心烘干机内,经30~50r/min30~40℃离心烘干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超声清洗去壳,稻壳漂浮在水面上,网去漂浮在水面上的稻壳后,取出水里的去壳稻谷粒;

步骤三、将去壳稻谷粒铺在翻炒干燥箱内,经35~40℃保温翻炒干燥,随后降至室温取出,得到初级米;

步骤四、将初级米放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形成次级大米;

步骤五、将次级大米分级筛选后,混合小米、玉米碎浸入营养液中40~60分钟;随后捞出沥干水份后烘干,形成复合米;

步骤六、将复合米称重后,倒入真空袋内进行密封储存;

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内放置有过滤后的纯净水;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原料包括:谷芽10~15重量份、麦麸10~12重量份、百合8~10重量份、薏苡仁5~6重量份、茯苓3~4重量份、有益菌种4~5重量份、蜂蜜2~3重量份;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称量将谷芽10~15重量份、麦麸10~12重量份、百合8~10重量份、薏苡仁5~6重量份、茯苓3~4重量份、有益菌种4~5重量份、蜂蜜2~3重量份备用;

步骤s02、将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球磨破碎,并加入纯净水煮沸,保持煮沸20~3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

步骤s03、待温度降至50~55℃时,加入蜂蜜;待温度降至25~30℃时,加入有益菌种;随后密封保存5~8小时,完成营养液的制备;

实施例1

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新收获米粒饱满的稻谷粒,经多层筛网配合鼓风除杂后,得到稻谷粒;

步骤二、将上述稻谷粒浸入浓度为3%wt碳酸钠溶液中,浸泡5小时;随后漂洗干净后,取出稻谷粒,放入离心烘干机内,经30r/min30℃离心烘干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超声清洗去壳,稻壳漂浮在水面上,网去漂浮在水面上的稻壳后,取出水里的去壳稻谷粒;

步骤三、将去壳稻谷粒铺在翻炒干燥箱内,经35℃保温翻炒干燥,随后降至室温取出,得到初级米;

步骤四、将初级米放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形成次级大米;

步骤五、将次级大米分级筛选后,混合小米、玉米碎浸入营养液中40分钟;随后捞出沥干水份后烘干,形成复合米;

步骤六、将复合米称重后,倒入真空袋内进行密封储存;

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内放置有过滤后的纯净水;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原料包括:谷芽10重量份、麦麸10重量份、百合8重量份、薏苡仁5重量份、茯苓3重量份、有益菌种4重量份、蜂蜜2重量份;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称量将谷芽10重量份、麦麸10重量份、百合8重量份、薏苡仁5重量份、茯苓3重量份、有益菌种4重量份、蜂蜜2重量份备用;

步骤s02、将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球磨破碎,并加入纯净水煮沸,保持煮沸2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

步骤s03、待温度降至50℃时,加入蜂蜜;待温度降至25℃时,加入有益菌种;随后密封保存5小时,完成营养液的制备;

实施例2

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新收获米粒饱满的稻谷粒,经多层筛网配合鼓风除杂后,得到稻谷粒;

步骤二、将上述稻谷粒浸入浓度为5%wt碳酸钠溶液中,浸泡6小时;随后漂洗干净后,取出稻谷粒,放入离心烘干机内,经50r/min40℃离心烘干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超声清洗去壳,稻壳漂浮在水面上,网去漂浮在水面上的稻壳后,取出水里的去壳稻谷粒;

步骤三、将去壳稻谷粒铺在翻炒干燥箱内,经40℃保温翻炒干燥,随后降至室温取出,得到初级米;

步骤四、将初级米放入抛光机内进行抛光,形成次级大米;

步骤五、将次级大米分级筛选后,混合小米、玉米碎浸入营养液中60分钟;随后捞出沥干水份后烘干,形成复合米;

步骤六、将复合米称重后,倒入真空袋内进行密封储存;

所述超声波清洗机内放置有过滤后的纯净水;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原料包括:谷芽15重量份、麦麸12重量份、百合10重量份、薏苡仁6重量份、茯苓4重量份、有益菌种5重量份、蜂蜜3重量份;

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称量将谷芽15重量份、麦麸12重量份、百合10重量份、薏苡仁6重量份、茯苓4重量份、有益菌种5重量份、蜂蜜3重量份备用;

步骤s02、将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球磨破碎,并加入纯净水煮沸,保持煮沸30分钟;随后停止加热;

步骤s03、待温度降至55℃时,加入蜂蜜;待温度降至30℃时,加入有益菌种;随后密封保存8小时,完成营养液的制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采用真空袋密封包装,搬运方便,易于储存;本发明中通过大米、小米、玉米碎混合,保持大米口感,通过小米、玉米碎提升复合米的香味,再辅以营养液浸润后,提升复合米的人体所需营养,便于吸收,营养液中加入营养丰富的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蜂蜜,辅以有益菌种提升吸收效果;营养液在复合米表层形成一层营养薄膜;此外,营养薄膜具有防虫防潮防氧化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大米加工方法,具有提升营养,便于吸收,防虫防潮防氧化的特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真空袋密封包装,搬运方便,易于储存;本发明中通过大米、小米、玉米碎混合,保持大米口感,通过小米、玉米碎提升复合米的香味,再辅以营养液浸润后,提升复合米的人体所需营养,便于吸收,营养液中加入营养丰富的谷芽、麦麸、百合、薏苡仁、茯苓、蜂蜜,辅以有益菌种提升吸收效果;营养液在复合米表层形成一层营养薄膜;此外,营养薄膜具有防虫防潮防氧化作用。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