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1190发布日期:2019-12-20 19:0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炒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炒茶设备。



背景技术:

一种绿茶,茶叶经过杀青,再反复炒制,茶叶由鲜绿色炒至褐绿色。中重火炒制的绿茶,为炒茶的特色,汤色黄绿,醇厚回甘。这种绿茶口感醇厚,回甘性强。

传统的手工炒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且制茶师长期在高温下作业,不利于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炒茶设备,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且在炒锅内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支撑轴,支撑轴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在相邻揉捻桨叶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连接的翻拌浆叶,所述揉捻桨叶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的朝向与揉捻桨叶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安装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桨活动。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翻拌桨叶呈梳齿状,且所述翻拌桨叶的下边沿贴近炒锅的锅底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揉捻桨叶的截面弧度包括从上至下排列的倾斜的直线段、与直线段相切的圆弧段和与圆弧段相切的水平直线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揉捻桨叶的下边沿与炒锅的锅底之间留有间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炒锅的锅身呈平底圆盆状,炒锅底部至下设置天然气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管路包括多个同心的环形供气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围绕燃烧器的防风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炒茶设备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本设备通过搅拌桨代替人工的双手,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和揉搓。炒茶过程中,通过电机驱动搅拌桨在炒锅中不停的转动,过程中利用揉捻桨叶与锅底配合挤压茶叶实现揉捻,并且通过转动的翻拌桨叶的动作不停的翻动并抛洒茶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炒茶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揉捻桨叶截面图。

图中:1-机架、2-炒锅、3-搅拌桨、4-支撑轴、5-揉捻桨叶、6-翻拌桨叶、7-连接架、8-安装驱动电机、9-倾斜直线段、10-圆弧段、11-水平直线段、12-燃烧器、13-环形供气管、14-防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阅图1-4,一种炒茶设备,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具有加热功能的炒锅2,且在炒锅2内设置有搅拌桨3,所述搅拌桨3包括支撑轴4,支撑轴4上设置有若干圆周分布的揉捻桨叶5,在相邻揉捻桨叶5之间设置有与支撑轴4连接的翻拌桨叶6,所述揉捻桨叶5具有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也具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弧度,所述翻拌桨叶6的朝向与揉捻桨叶5朝向相对,并设置连接架7安装驱动电机8,用于驱动搅拌桨3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炒茶设备用于代替传统的人工炒茶,降低制茶的人工劳动力度。本设备通过搅拌桨3代替人工的双手,对炒锅2内的茶叶进行翻炒和揉搓。炒茶过程中,通过电机8驱动搅拌桨3在炒锅2中不停的转动,过程中利用揉捻桨叶5与锅底配合挤压茶叶实现揉捻,并且通过转动的翻拌桨叶6的动作不停的翻动并抛洒茶叶。

所述翻拌桨叶6呈梳齿状,且所述翻拌桨叶6的下边沿贴近炒锅2的锅底设置。梳齿状的翻拌桨叶6便于更好的翻动茶叶,并且部分茶叶可以从梳齿间隙之间通过,避免翻拌桨叶6的推动造成茶叶堆积而影响揉捻。

所述揉捻桨叶5的截面弧度包括从上至下排列的倾斜直线段9、与直线段9相切的圆弧段10和与圆弧段10相切的水平直线段11。且所述揉捻桨叶5的下边沿与炒锅2的锅底之间留有间距。特点在于所述倾斜直线段9能够对锅内的茶叶进行收集,并在倾斜坡度的影响下对茶叶进行压缩,其中圆弧段10可以使茶叶很好的通过揉捻桨叶5,避免在揉捻桨叶5位置堆积而不能被揉捻,其中水平直线段11可以在揉捻的过程中起到搓条的效果。确保炒茶质量。

所述炒锅2的锅身呈平底圆盆状,炒锅2底部至下设置天然气燃烧器12,所述燃烧器12的管路包括多个同心的环形供气管13。这样的结构便于炒锅2的均匀受热,好控制炒茶作业温度。并进一步在机架1上设置有围绕燃烧器12的防风罩14,可以防止空气流动带动燃烧器12的火焰不定摆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