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西瓜子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7503发布日期:2020-09-25 18: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西瓜子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西瓜子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西瓜子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钾、铁、硒等营养成分。西瓜子的外壳坚硬难嗑,不便食用。通过炒制加工后的西瓜子,因其香脆易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西瓜子原料在从瓜瓤中取出后,表面粘附的瓜汁在晾晒后形成了糖结膜,在炒制过程中糖结膜易形成焦斑,影响美观。因此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中,炒制加工前需要用少量食用碱溶液润湿后再手工磋磨,通过循环多次洗净后,再用清水漂净后加工。虽然食用碱液使用少易漂净,但手工磋磨费时费力,不易工业化标准化生产。

于是现有工业生产炒制西瓜子技术,一般都采用在加工时将西瓜子和食用碱溶液浸泡混合后,使用搅拌罐搅拌西瓜子,使其靠自身摩擦清洗。虽然可以适应大量工业生产,但因西瓜子浸泡漂浮在溶液中,不仅降低了搅拌摩擦力,影响了清洗效果,而且西瓜子在碱液中浸泡时间长,不易漂净,需要用大量的清水进行漂洗,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

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西瓜子清洗机,能够在提高清洗效果的同时减少食用碱液使用量,进而减少漂洗用水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西瓜子清洗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卧式西瓜子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清洗罐、支撑架、驱动电机,所述滚筒清洗罐水平可旋转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滚筒清洗罐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滚筒清洗罐的内腔分为圆锥形腔体和圆柱形腔体,所述圆锥形腔体和圆柱形腔体相通。所述圆柱形腔体内壁设置有螺旋板,所述圆锥形腔体内壁坡面的垂直高度大于螺旋板的高度。所述螺旋板上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小于待清洗原料。所述螺旋板在滚筒清洗罐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可将圆柱形腔体中的原料向圆锥形腔体推送。浸泡液经网孔滞留在圆柱形腔体下部,实现了被推送物料和浸泡液的分离。当物料推送高度超过螺旋板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又滑入至圆柱形腔体中的浸泡液中。如此,滚筒清洗罐的旋转带动物料之间相互摩擦,再进入浸泡液浸润的反复过程,达到了清除表面的糖结膜的目的。因为物料可以与浸泡液分离,增大了摩擦力,提高了清洗效果。也因物料在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短,减少了浸泡液的使用量,进而减少了漂洗时清水的使用量。

优选地,所述滚筒清洗罐两个端面中心分别设置出料口和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圆锥形腔体一端,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圆柱形腔体一端;所述螺旋板在滚筒清洗罐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可将圆柱形腔体中的物料推送至出料口。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方便了进料和出料,避免了交叉污染。

优选地,所述圆锥形腔体内壁上设置有刮板。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不仅可以避免圆锥形腔体内壁粘附物料,还可以进一步翻转物料,提高清洗的均匀度。

优选地,所述进料口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圆柱形腔体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设置有滤板和阀门,开启排液口阀门时液体可以排出。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漂洗的时候通过进水管流入清水,清水流经西瓜子,再由排液口排出,实现流水清洗。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在圆锥形腔体内设置有环形喷淋管。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环形喷淋管可以均匀的向西瓜子喷晒清水,提高漂洗的均匀度。

优选地,所述排液口设计为环绕圆柱形腔体分布的排液口。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漂洗过程中可以实现连续排液,提高排液效率,避免漂洗过的水积压在圆柱形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正反转电机。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用一个电机就可以实现清洗和出料,减少设备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由驱动电机驱动滚筒清洗罐旋转,圆柱形腔体中的螺旋板将圆柱形腔体中的原料向圆锥形腔体推送,浸泡液经网孔滞留在圆柱形腔体下部,实现了被推送物料和浸泡液的分离。当物料推送高度超过螺旋板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又滑入至圆柱形腔体中的浸泡液中。如此,滚筒清洗罐的旋转带动物料之间相互摩擦,在进入浸泡液浸润的反复过程,达到了清除表面的糖结膜的目的。因为物料可以与浸泡液分离,增大了摩擦力,提高了清洗效果。也因物料在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短,减少了浸泡液的使用量,进而减少漂洗时清水的使用量,有效的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卧式西瓜子清洗机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滚筒清洗罐内腔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滚筒环状喷淋管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筒清洗罐内腔物料翻滚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支撑架;2、滚筒清洗罐;21、圆锥形腔体;22、圆柱形腔体;23、螺旋板;24、刮板;25、出料口;26、进料口;27、网孔;3、驱动电机;4、进水管;41、环形喷淋管;5、排液口;51、阀门;52、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4所示,包括滚筒清洗罐2、支撑架1、驱动电机3,滚筒清洗罐2水平可旋转设置在支撑架1上,滚筒清洗罐2由驱动电机3驱动旋转。滚筒清洗罐2的内腔分为圆锥形腔体21和圆柱形腔体22,圆锥形腔体21和圆柱形腔体22相通。圆柱形腔体22内壁设置有螺旋板23,圆锥形腔体21坡面的垂直高度大于螺旋板23的高度。螺旋板23上设有若干网孔27,网孔27小于待清洗原料。螺旋板23在滚筒清洗罐2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可将圆柱形腔体22中的原料向圆锥形腔体21推送。浸泡液经网孔27滞留在圆柱形腔体22下部,实现了被推送物料和浸泡液的分离,当物料推送高度超过螺旋板23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又滑入圆柱形腔体22的浸泡液中。如此,滚筒清洗罐2的旋转带动物料之间相互摩擦,再进入浸泡液浸润的反复过程,达到清除表面的糖结膜。因为物料可以与浸泡液分离,增大了摩擦力,提高了清洗效果。也因物料在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短,减少了浸泡液的使用量,进而减少漂洗时清水的使用量,有效的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

进一步的,滚筒清洗罐2两个端面中心分别设置出料口25和进料口26,进料口26设置在圆锥形腔体21一端,所述出料口25设置在圆柱形腔体22一端;所述螺旋板23在滚筒清洗罐2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可将圆柱形腔体22中的物料推送至出料口25。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两端分别设置进料口26和出料口25,方便了进料和出料,避免了交叉污染。

进一步的,圆锥形腔体21内壁上设置有刮板24。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刮板24不仅可以避免圆锥形腔体21内壁粘附物料,还可以进一步翻转物料,提高清洗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进料口26设置有进水管4,圆柱形腔体22设置有排液口5,排液口5设置有滤板52和阀门51,开启排液口5阀门51时液体可以排出。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漂洗的时候进水管4流入清水,清水流经西瓜子再由排液口5排出,实现流水漂洗,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进水管4在圆锥形腔体21内设置有环形喷淋管41。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通过环形喷淋管可以均匀的向西瓜子喷晒清水,提高漂洗的均匀度。

进一步的,排液口5设计为环绕圆柱形腔体22分布的排液口5.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在循环使用回收热水时可以保证水温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温度。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3为正反转电机。

采用优选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使用一个电机就可以实现清洗和出料,减少设备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板23在滚筒清洗罐2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可将圆柱形腔体22中的原料向圆锥形腔体21推送。浸泡液经网孔27滞留在圆柱形腔体22下部,实现了被推送物料和浸泡液的分离。当物料推送高度超过螺旋板23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又滑入圆柱形腔体22的浸泡液中。如此,滚筒清洗罐2的旋转带动物料之间相互摩擦,再进入浸泡液浸润的反复过程,达到了清除表面的糖结膜的目的。因为物料可以与浸泡液分离摩擦,增大了摩擦力,提高了清洗效果。也因物料在浸泡液中的浸泡时间短,减少了浸泡液的使用量,进而减少漂洗时清水的使用量,有效的节省了水资源,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

工作原理:将原料通过进料口26投入,由圆锥形腔体21内壁滑入到圆柱形腔体22中,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滚筒清洗罐2顺时针旋转,将食用碱溶液缓慢倒入进料口26,经过物料吸附进行浸润。多余的食用碱溶液流进圆柱形腔体22中。螺旋板23将圆柱形腔体22中的原料向圆锥形腔体21推送。浸泡液经网孔27滞留在圆柱形腔体22下部,实现了被推送物料和浸泡液的分离。当物料推送高度超过螺旋板23高度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又滑入圆柱形腔体22的浸泡液中。如此,滚筒清洗罐2的旋转带动物料之间相互摩擦,再进入浸泡液浸润的反复过程,达到了清除表面的糖结膜的目的。清洗完成后,开启排液口5阀门51,排出食用碱溶液后,再通过环形喷淋管41喷晒清水进行漂洗,漂洗液通过排液口5排出,进行流水漂洗。漂净后的原料再由驱动电机3驱动滚筒清洗罐2逆时针旋转,由螺旋板23将原料从出料口25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