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畜牧业领域,尤其是一种提升牛肉品质的饲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素有“肉中骄子”的美誉,优质牛肉的价值不菲,市场需求量大,因此,肉牛养殖前景看好。然而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品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肌肉颜色、嫩度和系水力(失水率)等因素是反映肉品质的重要指标。因此,如何给人们提供品质优良、风味鲜美、安全、营养的牛肉是养牛畜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饲料是现代养殖业的基础,现阶段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饲料结构不合理,如何改进饲料结构,使其营养均衡合理,改变饲料利用率低,肉质普通,饲养成本高和风险大等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牛饲料,以重量份数计,其含有如下组分:粗蛋白15-25份、赖氨酸2-8份、小肽复合物0.5-3份、植酸酶0.01-0.1份、复合蛋白酶1-5份、非淀粉多糖酶0.05-0.5份、α-酮戊二酸0.05-0.5份、二甲酸钾0.1-1份、乳酸钙3-8份、过瘤胃亮氨酸0.2-0.5份、莫能菌素0.01-0.03份、复合多糖提取物2-6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0.05-0.5份、杜仲粉2-4份和茯苓粉2-6份。优选地,所述牛饲料含有如下组分:粗蛋白18-22份、赖氨酸3-7份、小肽复合物1-2.5份、植酸酶0.03-0.08份、复合蛋白酶2-4份、非淀粉多糖酶0.1-0.4份、α-酮戊二酸0.1-0.4份、二甲酸钾0.3-0.8份、乳酸钙4-7份、过瘤胃亮氨酸0.3-0.4份、莫能菌素0.015-0.025份、复合多糖提取物3-5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0.1-0.4份、杜仲粉2.5-3.5份和茯苓粉3-5份。其中,所述粗蛋白质是指饲料样品中的氮含量乘以系数6.25。大多数蛋白质一般都含16%的氮。其中,所述α-酮戊二酸的含量为0.05、0.08、0.1、0.12、0.15、0.2、0.3、0.4、0.5份。其中,所述二甲酸钾的含量为0.1、0.2、0.3、0.4、0.5、0.6、0.7、0.8、0.9、1.0份。其中,所述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氨基酸铜、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酵母硒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铜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5-0.1份。优选地,铁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1-0.1份。优选地,锰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1-0.05份。优选地,锌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份0.005-0.1。优选地,硒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5-0.15份。其中,所述牛饲料中还含有枯草芽抱杆菌。例如,所述枯草芽抱杆菌的含量为(0.1-0.5)×10-3份。其中,所述牛饲料为颗粒形态。优选地,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5-3mm。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牛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各组分和水混合均匀,加热加压制粒,得到所述牛饲料。优选地,所述水的质量为牛饲料各组分质量和的20-30%,例如22-28%。优选地,所述加热至的温度为75-80℃,例如75℃、76℃、77℃、78℃、79℃、80℃。优选地,所述加压至压力为1.5-3个大气压,例如为1.5个大气压、2个大气压、2.5个大气压、3个大气压。优选地,所述混合物中还含有枯草芽抱杆菌。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牛饲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惊讶地发现,本发明牛饲料配方中α-酮戊二酸和二甲酸钾具有协同作用,辅以中药杜仲和茯苓,能够明显提升牛肉的品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牛饲料通过将粗蛋白、赖氨酸、小肽复合物复合,并同时使用植酸酶、复合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以及辅助添加有机微量元素和乳酸钙,提高微量元素利用率,平衡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提高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用量,生产出优质的无公害牛肉。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更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下列实施例仅为示例性地说明和解释本发明,而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涵盖在本发明旨在保护的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商品,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实施例1牛饲料配方:粗蛋白15份、赖氨酸8份、小肽复合物3份、植酸酶0.02份、复合蛋白酶1份、非淀粉多糖酶0.1份、α-酮戊二酸0.1份、二甲酸钾0.2份、乳酸钙3份、过瘤胃亮氨酸0.3份、莫能菌素0.02份、复合多糖提取物4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0.2份、杜仲粉3份和茯苓粉5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酵母硒,铁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2份,锰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1份,锌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1份,硒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5份。将粗蛋白、赖氨酸、小肽复合物、植酸酶、复合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α-酮戊二酸、二甲酸钾、乳酸钙、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过瘤胃亮氨酸、莫能菌素、复合多糖提取物、杜仲粉和茯苓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组分质量20%的水,将得到的混合物在1.5个大气压下、75℃压制成型,而后制成1mm的颗粒,得到牛饲料。实施例2牛饲料配方:粗蛋白20份、赖氨酸5份、小肽复合物1份、植酸酶0.05份、复合蛋白酶2份、非淀粉多糖酶0.3份、α-酮戊二酸0.2份、二甲酸钾0.5份、乳酸钙6份、过瘤胃亮氨酸0.2份、莫能菌素0.03份、复合多糖提取物6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0.3份、枯草芽抱杆菌0.4×10-3份、杜仲粉4份和茯苓粉2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酵母硒,铁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5份,锰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3份,锌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2份,硒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1份。将粗蛋白、赖氨酸、小肽复合物、植酸酶、复合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α-酮戊二酸、二甲酸钾、乳酸钙、过瘤胃亮氨酸、莫能菌素、复合多糖提取物、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枯草芽抱杆菌、杜仲粉和茯苓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组分质量24%的水,将得到的混合物在2个大气压下、76℃压制成型,而后制成1mm的颗粒,得到牛饲料。实施例3牛饲料配方:粗蛋白18份、赖氨酸6份、小肽复合物2份、植酸酶0.04份、复合蛋白酶3份、非淀粉多糖酶0.4份、α-酮戊二酸0.15份、二甲酸钾0.4份、乳酸钙4份、过瘤胃亮氨酸0.4份、莫能菌素0.02份、复合多糖提取物4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0.4份、枯草芽抱杆菌0.5×10-3份、杜仲粉3份和茯苓粉5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氨基酸铜、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酵母硒,铜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1份,锰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3份,锌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2份,硒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1份。将粗蛋白、赖氨酸、小肽复合物、植酸酶、复合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α-酮戊二酸、二甲酸钾、乳酸钙、过瘤胃亮氨酸、莫能菌素、复合多糖提取物、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枯草芽抱杆菌、杜仲粉和茯苓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组分质量28%的水,将得到的混合物在1.5个大气压下、80℃压制成型,而后制成1mm的颗粒,得到牛饲料。实施例4牛饲料配方:粗蛋白20份、赖氨酸5份、小肽复合物1份、植酸酶0.05份、复合蛋白酶2份、非淀粉多糖酶0.3份、α-酮戊二酸0.2份、二甲酸钾0.5份、乳酸钙6份、过瘤胃亮氨酸0.5份、莫能菌素0.03份、复合多糖提取物3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0.3份、枯草芽抱杆菌0.4×10-3份、杜仲粉3份和茯苓粉5份。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包括氨基酸铁、氨基酸锰、氨基酸锌和酵母硒,铁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5份,锰元素在所述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03份,锌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2份,硒元素在牛饲料中的含量为0.01份。将粗蛋白、赖氨酸、小肽复合物、植酸酶、复合蛋白酶、非淀粉多糖酶、α-酮戊二酸、二甲酸钾、乳酸钙、过瘤胃亮氨酸0、莫能菌素、复合多糖提取物、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枯草芽抱杆菌、茯苓粉和杜仲粉混合均匀,加入上述组分质量24%的水,将得到的混合物在3个大气压下、78℃压制成型,而后制成1mm的颗粒,得到牛饲料。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加入α-酮戊二酸。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加入二甲酸钾。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加入杜仲粉和茯苓粉。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α-酮戊二酸的用量为0.02份,二甲酸钾的用量为2份。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α-酮戊二酸的用量为0.7份,二甲酸钾的用量为0.05份。测试例(1)实验材料:选取300头品质相同、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牛群,将其分为六组:试验组1和对照组1-5。每组各50头,公母各半。(2)实验过程:上市屠宰前4周开始喂养,试验组1喂以本发明实施例1饲料,对照组1-5分别喂以对比例1-5饲料。(3)牛肉品质的测定:喂养四周后,在每组牛中,取15头屠宰,同样公母各半,在牛左胴体中剖取完整的背最长肌,切取其等重的中段肉样品,测定肉色、肉ph值、肉滴水损失量。如表1所示。表1试验组1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肉色3.12±0.182.47±0.122.59±0.232.73±0.142.58±0.282.66±0.13ph(屠宰后1小时)6.02±0.136.42±0.106.56±0.226.48±0.196.51±0.096.68±0.1524h滴水损失(%)2.72±0.113.45±0.173.65±0.183.72±0.213.53±0.193.81±0.22(4)测定上述各组牛的平均日增重,结果如表2所示。表2试验组1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对照组4对照组5平均日增重(kg/d)0.47240.30780.31540.33630.34050.3284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