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1632发布日期:2021-01-29 19:0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茶叶的制备过程包括杀青,揉捻和烘干等过程,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茶叶的生产已经逐渐从手工转向机械化;
[0003]
但是目前通过翻炒设备对茶叶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根据茶叶的鲜嫩程度选择合适的翻炒方式,从而导致茶叶在烘干的过程中被持续烘干,使得部分水分含量少的茶叶出现焦硬的状况,从而导致这些茶叶在后续的加工中出现破碎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茶叶的产量,影响了茶叶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通过翻炒设备对茶叶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根据茶叶的鲜嫩程度选择合适的翻炒方式,从而导致茶叶在烘干的过程中被持续烘干,使得部分水分含量少的茶叶出现焦硬的状况,从而导致这些茶叶在后续的加工中出现破碎的现象,从而降低了茶叶的产量,影响了茶叶的整体品质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顶端一侧焊接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顶端焊接有杀青罐,所述杀青罐一侧顶部焊接有进料口;
[0006]
所述杀青罐内侧设置有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用以实现茶叶原料的高质量杀青,使鲜嫩度不同的茶叶在杀青结束后都保持湿润,防止茶叶杀青过度导致叶片破裂;
[0007]
所述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包括出料管、杀青筛筒、抽气孔、防护网、保温套、电热环形管、抽气管、加热箱、进气槽口、电热直管、安装圆板、升降滑柱、限位圆板、驱动导环、安装窄板、收卷电机、收线辊、牵引索、升降圆板、回升弹簧和导向窄板;
[0008]
所述杀青罐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顶端对应杀青罐内部位置处卡接有杀青筛筒,所述杀青罐底端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抽气孔,所述杀青罐内壁底部对应抽气孔侧面位置处嵌入安装有防护网,所述杀青罐外侧对应进料口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温套,所述保温套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电热环形管,所述电热环形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保温套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底端对应连接支架一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两端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口,所述加热箱内部两侧均均匀固定连接有电热直管,所述电热直管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9]
所述杀青罐顶端中部焊接有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中部对应杀青罐内部位置处
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柱,所述升降滑柱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圆板,所述限位圆板顶端对称焊接有驱动导环,所述杀青罐顶端对应升降滑柱一侧位置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窄板,所述杀青罐顶端对应升降滑柱另一侧位置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导向窄板,所述杀青罐顶端对应导向窄板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固定套接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外侧盘绕有牵引索;
[0010]
所述升降滑柱底端对应杀青罐内侧位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升降圆板,所述升降滑柱外侧对应杀青罐顶面与限位圆板底面之间的位置处套接有回升弹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2]
1.设置了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通过升降圆板的上下运动,模拟了人工杀青时的“抖闷结合”,通过升降圆板的下压,使杀青筛筒内部茶叶更加紧实,减小了茶叶间的间隙,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茶叶在杀青过程中水分的流失速度,避免水分含量少的茶叶出现焦硬的现象,确保了杀青后的茶叶仍还有充足的水分,通过升降圆板的快速上升,实现茶叶翻炒,确保杀青筛筒内外圈的茶叶可以均匀加热,同时也可以将杀青罐内部积累的多余水汽在下次下压时排出,优化了茶叶的杀青过程,确保了茶叶的高质量杀青,提高茶叶杀青的品质;
[0013]
同时通过保温套实现了杀青罐内部的均匀加热,通过保温套、抽气管和加热箱对空气进行预热,有效的避免了杀青罐内部换气的过程中杀青罐内部空气的忽冷忽热,进一步优化了茶叶的杀青过程。
[0014]
2.设置了动态揉捻解块机构,通过液压伸缩杆的收缩带动连接横板下移,通过连接横板带动环形连接板、内安装卡环和连接圆块下压,进而使压紧板逐渐深入到揉捻桶内部,将揉捻桶内部的茶叶压紧,然后启动揉捻机主体对茶叶进行揉捻,通过收缩电动伸缩杆带动压紧板沿揉捻桶内壁向上运动,从而使导向方杆插入到导向圆管中部内壁,压紧板通过启动细杆带动摩擦驱动轮沿花键轴向上运输,并使摩擦驱动轮与内安装卡环的侧面紧密贴合,从而使摩擦驱动轮在沿内安装卡环外侧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通过摩擦驱动轮带动花键轴、导向方杆、下行星架和解块杆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解块杆对揉捻桶内部的茶叶进行搅动,从使茶叶从球状变为松散的状态,然后再将压紧板复位,进行二次揉捻;
[0015]
通过对茶叶的不同揉捻阶段的压力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了茶叶在揉捻过程中被大量撕裂,同时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通过在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对其进行解块并进行二次揉捻,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确保了所有茶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揉捻,提升了茶叶的揉捻效率,使茶叶的揉捻过程更加快速。
[0016]
3.设置了烘干筛分机构,通过烘干筛分机构运行时热空气的循环的,有效的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同时在热空气吹拂过茶叶时,不仅可以对茶叶进行烘干,还可以将茶叶中未被揉捻成条的茶叶吹向一端,并掉落到收集斜盒进行收集,通过振动簧片将风力转化为振动,从而使烘干筛分机构充分的利用了吹入的热空气中的动能和热能,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0017]
同时,通过茶叶筛盘的连续振动,带动茶叶筛盘内部的茶叶进行振动,使得揉捻后的茶叶在振动中相互抖动分离,避免了外表面粘度较高的茶叶粘连到一起,导致茶叶在烘干后出现块状,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同时随着茶叶的不断抖动,使茶叶筛盘中的小颗粒杂质从底部掉落到收集方盘内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
[0018]
4.设置了便捷式上下料机构,通过驱动扣将密封外弧板从进料口内拉出,通过支撑杆对开启后的密封外弧板进行支撑,通过沿导向滑槽推动导料弧板使导料弧板从进料口插入到杀青罐内部,从而通过密封外弧板和导料弧板共同组成导料板,同时在茶叶添加完成后,可直接通过驱动扣将密封外弧板扣合到进料口内部,实现杀青罐的密封,优化了茶叶原料的添加过程,有效的避免了茶叶原料的浪费,使茶叶添加的更加方便;
[0019]
通过转动盘带动驱动竖杆进行转动,通过驱动竖杆带动限位条转动,使限位条和限位扣之间相互分离,从而通过驱动竖杆将密封圆盘沿出料管向下拉出,从而使杀青筛筒内部杀青完成的茶叶通过出料管进入到卸料管内部,并经由导料斜坡排出,通过固定连接管、伸缩滑杆和拉伸弹簧的配合,使密封圆盘与出料管顶端密封的更加紧密,同时也可以在卸料过程中拉动卸料管,通过拉伸弹簧的压缩对导料斜坡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对导料斜坡出口和朝向的调节,优化了茶叶的卸料过程。
[0020]
5.设置了无接触快速清理机构,通过从动磁块带动环形驱动架和刮板沿杀青罐底部进行转动,通过刮板将杀青罐底部的杂质扫入排灰槽内,并通过收集方盒对杂质进行收集,在清扫完成后,沿安装轨抽出收集方盒,从而将收集方盒内部的杂质倾倒而出,完成杀青罐内部的清理,优化了杀青罐的清理过程,使杀青罐的清理更加便捷。
[0021]
综上所述,通过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动态揉捻解块机构和烘干筛分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对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杀青、揉捻和烘干过程进行了优化,通过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和动态揉捻解块机构有效的模拟了人工制茶时的动作,通过机械机构使茶叶的受力更加精准,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制茶时,制茶人员的个人状态对茶叶质量的影响,降低了高品质茶叶的生产难度,有助于制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革新。
附图说明
[002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发明加热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发明杀青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发明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发明揉捻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动态揉捻解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本发明解块杆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是本发明烘干筛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是本发明振动簧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1是本发明便捷式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2是本发明驱动扣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3是本发明导料斜坡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是本发明无接触快速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8]
实施例:如图1-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顶端一侧焊接有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顶端焊接有杀青罐3,杀青罐3一侧顶部焊接有进料口4;
[0039]
杀青罐3内侧设置有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5,用以实现茶叶原料的高质量杀青,使鲜嫩度不同的茶叶在杀青结束后都保持湿润,防止茶叶杀青过度导致叶片破裂;
[0040]
高质量便捷式杀青机构5包括出料管501、杀青筛筒502、抽气孔503、防护网504、保温套505、电热环形管506、抽气管507、加热箱508、进气槽口509、电热直管510、安装圆板511、升降滑柱512、限位圆板513、驱动导环514、安装窄板515、收卷电机516、收线辊517、牵引索518、升降圆板519、回升弹簧520和导向窄板521;
[0041]
杀青罐3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501,出料管501顶端对应杀青罐3内部位置处卡接有杀青筛筒502,杀青罐3底端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抽气孔503,杀青罐3内壁底部对应抽气孔503侧面位置处嵌入安装有防护网504,杀青罐3外侧对应进料口4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温套505,保温套505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电热环形管506,电热环形管50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保温套505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抽气管507,抽气管507底端对应连接支架2一侧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加热箱508,加热箱508两端底部均开设有进气槽口509,加热箱508内部两侧均均匀固定连接有电热直管510,电热直管510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42]
杀青罐3顶端中部焊接有安装圆板511,安装圆板511中部对应杀青罐3内部位置处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柱512,升降滑柱512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限位圆板513,限位圆板513顶端对称焊接有驱动导环514,杀青罐3顶端对应升降滑柱512一侧位置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安装窄板515,杀青罐3顶端对应升降滑柱512另一侧位置处通过螺钉连接有导向窄板521,杀青罐3顶端对应导向窄板521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516,收卷电机51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收卷电机516的输出轴外侧固定套接有收线辊517,收线辊517外侧盘绕有牵引索518;
[0043]
升降滑柱512底端对应杀青罐3内侧位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升降圆板519,升降滑柱512外侧对应杀青罐3顶面与限位圆板513底面之间的位置处套接有回升弹簧520,进气槽口509内部嵌入安装有微孔防尘网,杀青筛筒502底端为锥形结构,升降圆板519边部与杀青筛筒502内壁之间留有1mm间隙;
[0044]
牵引索518一端与收线辊517外侧固定连接,牵引索518从收线辊517开始依次穿过导向窄板521和两个驱动导环514,牵引索518另一端与安装窄板515固定连接,通过升降圆板519的上下运动,模拟了人工杀青时的“抖闷结合”,通过升降圆板519的下压,使杀青筛筒502内部茶叶更加紧实,减小了茶叶间的间隙,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茶叶在杀青过程中水分的流失速度,避免水分含量少的茶叶出现焦硬的现象,确保了杀青后的茶叶仍还有充足的水分,通过升降圆板519的快速上升,实现茶叶翻炒,确保杀青筛筒502内外圈的茶叶可以均匀加热,同时也可以将杀青罐3内部积累的多余水汽在下次下压时排出,优化了茶叶的杀青过程,确保了茶叶的高质量杀青,提高茶叶杀青的品质;
[0045]
同时通过保温套505实现了杀青罐3内部的均匀加热,通过保温套505、抽气管507和加热箱508对空气进行预热,有效的避免了杀青罐3内部换气的过程中杀青罐3内部空气的忽冷忽热,进一步优化了茶叶的杀青过程;
[0046]
安装支架1顶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揉捻机主体6,揉捻机主体6顶端设置有揉捻桶7;
[0047]
揉捻桶7内部设置有动态揉捻解块机构8,用以对揉捻中的茶叶的不同阶段进行压力调节,并在揉捻中对茶叶进行解块,以优化揉捻效果,提高揉捻质量;
[0048]
动态揉捻解块机构8包括安装中板801、液压伸缩杆802、连接横板803、外安装卡环804、环形连接板805、内安装卡环806、连接圆块807、花键轴808、导向圆管809、上行星架810、电动伸缩杆811、压紧板812、连接圆盘813、导向方杆814、启动细杆815、摩擦驱动轮816、下行星架817和解块杆818;
[0049]
揉捻机主体6顶端边部焊接有安装中板801,安装中板801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杆802,液压伸缩杆802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803,连接横板803一端对应揉捻机主体6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外安装卡环804,外安装卡环804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接板805,环形连接板805底端对应外安装卡环804内侧位置处通过螺栓连接有内安装卡环806;
[0050]
外安装卡环804和内安装卡环806之间顶部位置处活动连接有连接圆块807,连接圆块807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花键轴808,花键轴808底端焊接有导向圆管809,导向圆管809外侧顶部套接有上行星架810,上行星架810底端边部均匀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11,电动伸缩杆811底端对应揉捻桶7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压紧板812;
[0051]
压紧板812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盘813,连接圆盘813顶端中部对应导向圆管809内侧位置处焊接有导向方杆814,连接圆盘813顶端边部圆周方向均匀焊接有启动细杆815,启动细杆815顶端对应花键轴808外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摩擦驱动轮816,导向圆管809外侧底部固定套接有下行星架817,下行星架817底端边部均匀固定连接有解块杆818,外安装卡环804和内安装卡环806在顶部共同构成导向环槽,外安装卡环804和内安装卡环806在底部共同构成安装环槽;
[0052]
解块杆818贯穿压紧板812,且压紧板812与解块杆818之间为滑动连接,通过液压伸缩杆802的收缩带动连接横板803下移,通过连接横板803带动环形连接板805、内安装卡环806和连接圆块807下压,进而使压紧板812逐渐深入到揉捻桶7内部,将揉捻桶7内部的茶叶压紧,然后启动揉捻机主体6对茶叶进行揉捻,通过收缩电动伸缩杆811带动压紧板812沿揉捻桶7内壁向上运动,从而使导向方杆814插入到导向圆管809中部内壁,压紧板812通过启动细杆815带动摩擦驱动轮816沿花键轴808向上运输,并使摩擦驱动轮816与内安装卡环806的侧面紧密贴合,从而使摩擦驱动轮816在沿内安装卡环806外侧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通过摩擦驱动轮816带动花键轴808、导向方杆814、下行星架817和解块杆818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解块杆818对揉捻桶7内部的茶叶进行搅动,从使茶叶从球状变为松散的状态,然后再将压紧板812复位,进行二次揉捻;
[0053]
通过对茶叶的不同揉捻阶段的压力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了茶叶在揉捻过程中被大量撕裂,同时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通过在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对其进行解块并进行二次揉捻,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确保了所有茶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揉捻,提升了茶
叶的揉捻效率,使茶叶的揉捻过程更加快速;
[0054]
安装支架1顶端对应揉捻机主体6底端出口位置处焊接有导料锥管9,安装支架1底端对应导料锥管9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烘干筛分机构10,用于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并使未成条的茶叶和颗粒状的分离,提高茶叶产品的纯净度;
[0055]
烘干筛分机构10包括烘干箱1001、密封盖1002、送风方管1003、三通连接管1004、送气风机1005、吸气管1006、换热器1007、排放管1008、连接斗1009、固定圆管1010、振动弹簧1011、升降滑杆1012、固定架1013、茶叶筛盘1014、限位转块1015、连接横梁1016、连接块1017、连接异形块1018、振动簧片1019、收集方盘1020和收集斜盒1021;
[0056]
安装支架1底端对应导料锥管9底部位置处安装有烘干箱1001,烘干箱1001一侧底部铰接有密封盖1002,烘干箱1001一端中部顶端和底端均嵌入安装有送风方管1003,两个送风方管1003背面中部均连接到三通连接管1004的一端,三通连接管1004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送气风机1005,送气风机1005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送气风机1005顶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管1006,吸气管1006一端对应加热箱508内侧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换热器1007,换热器1007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排放管1008,排放管1008一端对应烘干箱1001另一端中部位置处连接有连接斗1009;
[0057]
烘干箱1001内侧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圆管1010,固定圆管1010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1011,振动弹簧1011顶端对应固定圆管1010内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升降滑杆1012,升降滑杆1012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13,固定架1013内侧活动连接有茶叶筛盘1014,固定架1013顶端两角处转动连接有限位转块1015;
[0058]
固定架1013一端中部焊接有连接横梁1016,连接横梁1016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17,连接块1017两侧中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异形块1018,连接异形块1018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振动簧片1019;
[0059]
烘干箱1001内侧底端对应固定架1013底端位置处放置有收集方盘1020,烘干箱1001内侧靠近连接斗1009的一端放置有收集斜盒1021,连接斗1009一端与烘干箱1001固定连接,且连接斗1009一端嵌入安装有微孔拦截网,收集斜盒1021的顶面位于固定架1013底面之下;
[0060]
送风方管1003位于烘干箱1001内部的一侧中部均匀开设有出气孔,振动簧片1019的高度与出气孔的高度相同,振动簧片1019顶端中部向上拱起,以增加振动簧片1019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高振动簧片1019的振动幅度;
[0061]
杀青罐3一侧对应进料口4边部位置处设置有便捷式上下料机构11,用以将待杀青的茶叶快速的添加到杀青罐3内,同时将杀青后的茶叶快速的导入揉捻桶7内部,通过烘干筛分机构10运行时热空气的循环,有效的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同时在热空气吹拂过茶叶时,不仅可以对茶叶进行烘干,还可以将茶叶中未被揉捻成条的茶叶吹向一端,并掉落到收集斜盒1021进行收集,通过振动簧片1019将风力转化为振动,从而使烘干筛分机构10充分的利用了吹入的热空气中的动能和热能,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0062]
同时,通过茶叶筛盘1014的连续振动,带动茶叶筛盘1014内部的茶叶进行振动,使得揉捻后的茶叶在振动中相互抖动分离,避免了外表面粘度较高的茶叶粘连到一起,导致茶叶在烘干后出现块状,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同时随着茶叶的不断抖动,使茶叶筛盘1014中的小颗粒杂质从底部掉落到收集方盘1020内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了茶叶产品质
量;
[0063]
便捷式上下料机构11包括安装条1101、密封外弧板1102、导向滑槽1103、导料弧板1104、驱动扣1105、支撑杆1106、环形架1107、固定连接管1108、伸缩滑杆1109、拉伸弹簧1110、卸料管1111、导料斜坡1112、密封圆盘1113、驱动竖杆1114、转动盘1115、限位条1116和限位扣1117;
[0064]
杀青罐3一侧对应进料口4边部位置处焊接有安装条1101,安装条1101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密封外弧板1102,密封外弧板1102外侧中部开设有导向滑槽1103,密封外弧板1102内侧滑动连接有导料弧板1104,密封外弧板1102对应导向滑槽1103的边部以及导料弧板1104一侧对应导向滑槽1103内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扣1105,安装条1101两侧对应密封外弧板1102底端位置处焊接有支撑杆1106;
[0065]
杀青罐3底端对应出料管501底端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环形架1107,环形架1107底端边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管1108,固定连接管1108内侧滑动连接有伸缩滑杆1109,伸缩滑杆1109外侧对应固定连接管1108内侧位置处盘绕有拉伸弹簧1110,伸缩滑杆1109底端固定连接有卸料管1111,卸料管1111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斜坡1112;
[0066]
出料管501内侧顶端活动连接有密封圆盘1113,密封圆盘1113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竖杆1114,驱动竖杆1114底端对应卸料管1111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盘1115,驱动竖杆1114两侧对应卸料管1111底部位置处均焊接有限位条1116,卸料管1111底端对应限位条1116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扣1117,支撑杆1106顶端形状与密封外弧板1102外侧形状相同,密封圆盘1113侧面与出料管501内壁紧密贴合,通过驱动扣1105将密封外弧板1102从进料口4内拉出,通过支撑杆1106对开启后的密封外弧板1102进行支撑,通过沿导向滑槽1103推动导料弧板1104使导料弧板1104从进料口4插入到杀青罐3内部,从而通过密封外弧板1102和导料弧板1104共同组成导料板,同时在茶叶添加完成后,可直接通过驱动扣1105将密封外弧板1102扣合到进料口4内部,实现杀青罐3的密封,优化了茶叶原料的添加过程,有效的避免了茶叶原料的浪费,使茶叶添加的更加方便;
[0067]
通过转动盘1115带动驱动竖杆1114进行转动,通过驱动竖杆1114带动限位条1116转动,使限位条1116和限位扣1117之间相互分离,从而通过驱动竖杆1114将密封圆盘1113沿出料管501向下拉出,从而使杀青筛筒502内部杀青完成的茶叶通过出料管501进入到卸料管1111内部,并经由导料斜坡1112排出,通过固定连接管1108、伸缩滑杆1109和拉伸弹簧1110的配合,使密封圆盘1113与出料管501顶端密封的更加紧密,同时也可以在卸料过程中拉动卸料管1111,通过拉伸弹簧1110的压缩对导料斜坡1112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对导料斜坡1112出口和朝向的调节,优化了茶叶的卸料过程;
[0068]
杀青罐3内侧底部设置有无接触快速清理机构12,用以对杀青过程中茶叶掉落的杂质进行收集,优化杀青罐3的清理过程;
[0069]
杀青罐3底端一侧开设有排灰槽1201,杀青罐3底端对应排灰槽1201边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安装轨1202,安装轨1202内侧滑动连接有收集方盒1203,收集方盒1203;
[0070]
杀青罐3对应出料管501外侧位置处活动连接有环形驱动架1204,环形驱动架1204底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刮板1205,环形驱动架1204顶端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从动磁块1206,杀青罐3外侧对应保温套505底端位置处吸附有驱动磁块1207,从动磁块1206与驱动磁块1207之间相互吸引,刮板1205底部与杀青罐3内侧底面紧密贴合,通过从动磁块
1206带动环形驱动架1204和刮板1205沿杀青罐3底部进行转动,通过刮板1205将杀青罐3底部的杂质扫入排灰槽1201内,并通过收集方盒1203对杂质进行收集,在清扫完成后,沿安装轨1202抽出收集方盒1203,从而将收集方盒1203内部的杂质倾倒而出,完成杀青罐3内部的清理,优化了杀青罐3的清理过程,使杀青罐3的清理更加便捷。
[007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对茶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将茶叶添加到杀青罐3内部,而由于进料口4缺少相应的导料机构,导致茶叶在添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掉落的现象,从而造成了茶叶原料的浪费,通过驱动扣1105将密封外弧板1102从进料口4内拉出,通过支撑杆1106对开启后的密封外弧板1102进行支撑,通过沿导向滑槽1103推动导料弧板1104使导料弧板1104从进料口4插入到杀青罐3内部,从而通过密封外弧板1102和导料弧板1104共同组成导料板,同时在茶叶添加完成后,可直接通过驱动扣1105将密封外弧板1102扣合到进料口4内部,实现杀青罐3的密封,优化了茶叶原料的添加过程,有效的避免了茶叶原料的浪费,使茶叶添加的更加方便;
[0072]
在茶叶的杀青过程中需要根据茶叶的鲜嫩程度选择合适的杀青步骤,否则会导致茶叶在杀青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焦糊的现象,在将茶叶添加到杀青罐3内部后,茶叶会直接掉落到杀青筛筒502内部等待杀青,通过保温套505和电热环形管506对杀青罐3内部进行加热,同时启动电热直管510对加热箱508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在加热一段时间后,通过收卷电机516带动收线辊517进行转动,通过收线辊517对牵引索518进行收集,随着牵引索518的收卷,通过安装窄板515和导向窄板521的配合,通过牵引索518带动驱动导环514、升降滑柱512和升降圆板519下压,在升降圆板519的下压过程中,杀青罐3内部的水汽会在依次经过抽气孔503、保温套505、抽气管507、加热箱508和进气槽口509排出,在升降圆板519下压到最底端后,会将杀青筛筒502内部的茶叶压紧,并停留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反转收卷电机516,使得升降圆板519在回升弹簧520、升降滑柱512和限位圆板513的作用下快速升起,从而在杀青罐3顶部形成真空区域,此时保温套505、抽气管507和加热箱508内部的热空气会从杀青筛筒502的底部快速涌向杀青罐3顶部,进而将杀青筛筒502内部的茶叶扬起,以实现茶叶的快速翻炒;
[0073]
通过升降圆板519的上下运动,模拟了人工杀青时的“抖闷结合”,通过升降圆板519的下压,使杀青筛筒502内部茶叶更加紧实,减小了茶叶间的间隙,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茶叶在杀青过程中水分的流失速度,避免水分含量少的茶叶出现焦硬的现象,确保了杀青后的茶叶仍还有充足的水分,通过升降圆板519的快速上升,实现茶叶翻炒,确保杀青筛筒502内外圈的茶叶可以均匀加热,同时也可以将杀青罐3内部积累的多余水汽在下次下压时排出,优化了茶叶的杀青过程,确保了茶叶的高质量杀青,提高茶叶杀青的品质;
[0074]
同时通过保温套505实现了杀青罐3内部的均匀加热,通过保温套505、抽气管507和加热箱508对空气进行预热,有效的避免了杀青罐3内部换气的过程中杀青罐3内部空气的忽冷忽热,进一步优化了茶叶的杀青过程;
[0075]
在茶叶杀青完成后,通过环形架1107将卸料管1111和导料斜坡1112转向合适的位置,通过转动盘1115带动驱动竖杆1114进行转动,通过驱动竖杆1114带动限位条1116转动,使限位条1116和限位扣1117之间相互分离,从而通过驱动竖杆1114将密封圆盘1113沿出料管501向下拉出,从而使杀青筛筒502内部杀青完成的茶叶通过出料管501进入到卸料管1111内部,并经由导料斜坡1112排出,通过固定连接管1108、伸缩滑杆1109和拉伸弹簧1110
的配合,使密封圆盘1113与出料管501顶端密封的更加紧密,同时也可以在卸料过程中拉动卸料管1111,通过拉伸弹簧1110的压缩对导料斜坡1112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对导料斜坡1112出口和朝向的调节,优化了茶叶的卸料过程;
[0076]
从导料斜坡1112末端排出的茶叶会进入到揉捻桶7内部,通过揉捻机主体6进行揉捻,而在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如果不对茶叶受到的压力进行调节的话,会导致大量茶叶在揉捻的初期被撕裂,同时由于茶叶在揉捻过程中会自然成球,如果不对其进行解块,会导致部分茶叶得不到充分的揉捻,同时也会增加茶叶的揉捻时间,通过液压伸缩杆802的收缩带动连接横板803下移,通过连接横板803带动环形连接板805、内安装卡环806和连接圆块807下压,进而使压紧板812逐渐深入到揉捻桶7内部,将揉捻桶7内部的茶叶压紧,然后启动揉捻机主体6对茶叶进行揉捻,在揉捻一段时间后,通过收缩电动伸缩杆811带动压紧板812沿揉捻桶7内壁向上运动,从而使导向方杆814插入到导向圆管809中部内壁,在压紧板812上升的同时,压紧板812通过启动细杆815带动摩擦驱动轮816沿花键轴808向上运输,并使摩擦驱动轮816与内安装卡环806的侧面紧密贴合,从而使摩擦驱动轮816在沿内安装卡环806外侧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从而通过摩擦驱动轮816带动花键轴808、导向方杆814、下行星架817和解块杆818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解块杆818对揉捻桶7内部的茶叶进行搅动,从使茶叶从球状变为松散的状态,然后再将压紧板812复位,进行二次揉捻;
[0077]
通过对茶叶的不同揉捻阶段的压力进行调节,有效的避免了茶叶在揉捻过程中被大量撕裂,同时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通过在茶叶的揉捻过程中对其进行解块并进行二次揉捻,有效的提高了茶叶的揉捻效果,确保了所有茶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揉捻,提升了茶叶的揉捻效率,使茶叶的揉捻过程更加快速;
[0078]
在茶叶揉捻完成后,开启揉捻机主体6底部的卸料口,使揉捻完成的茶叶通过导料锥管9进入到烘干箱1001内部并掉落到固定架1013顶端的茶叶筛盘1014上,在人工将茶叶筛盘1014的茶叶铺均匀后,关闭密封盖1002并启动送气风机1005,通过送气风机1005将换热器1007内部的热空气运输到三通连接管1004内部,然后再通过送风方管1003将热空气吹入到烘干箱1001内部,烘干箱1001内部的空气通过连接斗1009进入到排放管1008内部,最后从排放管1008末端重新回到换热器1007内部,实现热空气的循环;
[0079]
在空气流经固定架1013底部的过程中,振动簧片1019在分离作下开始振动,然后多组振动簧片1019产生的振动通过连接块1017和连接异形块1018传递到连接横梁1016上,并经有连接横梁1016传递到固定架1013内部的茶叶筛盘1014上,通过固定圆管1010、振动弹簧1011和升降滑杆1012的作用,使茶叶筛盘1014在烘干箱1001内部进行连续的振动;
[0080]
通过烘干筛分机构10运行时热空气的循环的,有效的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同时在热空气吹拂过茶叶时,不仅可以对茶叶进行烘干,还可以将茶叶中未被揉捻成条的茶叶吹向一端,并掉落到收集斜盒1021进行收集,通过振动簧片1019将风力转化为振动,从而使烘干筛分机构10充分的利用了吹入的热空气中的动能和热能,有效的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0081]
同时,通过茶叶筛盘1014的连续振动,带动茶叶筛盘1014内部的茶叶进行振动,使得揉捻后的茶叶在振动中相互抖动分离,避免了外表面粘度较高的茶叶粘连到一起,导致茶叶在烘干后出现块状,提高了茶叶的烘干质量,同时随着茶叶的不断抖动,使茶叶筛盘1014中的小颗粒杂质从底部掉落到收集方盘1020内进行收集,进一步提高了茶叶产品质量;
[0082]
在杀青罐3使用完成后,在杀青罐3的底部会积累一层杂质,因此需要定期对杀青罐3内部进行清理,在将驱动磁块1207与从动磁块1206对齐后,在杀青罐3外壁转动驱动磁块1207时,从动磁块1206在磁力的作用下与驱动磁块1207一同转动,通过从动磁块1206带动环形驱动架1204和刮板1205沿杀青罐3底部进行转动,通过刮板1205将杀青罐3底部的杂质扫入排灰槽1201内,并通过收集方盒1203对杂质进行收集,在清扫完成后,沿安装轨1202抽出收集方盒1203,从而将收集方盒1203内部的杂质倾倒而出,完成杀青罐3内部的清理,优化了杀青罐3的清理过程,使杀青罐3的清理更加便捷。
[008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