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20129发布日期:2021-04-09 20:2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酵素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植物酵素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背景技术
:植物酵素又称植物发酵液,是以新鲜蔬菜、水果、药食同源中药等植物为原料,经过榨汁或萃取等一系列工艺后,再添加酵母菌、乳酸菌等发酵菌株进行发酵所产生的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酚类、萜类等营养成分以及一些重要的酶类生物活性物质的混合发酵液。植物酵素是目前市场上较多的酵素产品类型。目前全世界可食用植物酵素大概有100万吨,可以达到30亿美元的销售额,全球生产植物酵素的公司可达上千家。可食用植物酵素属于功能性食品,在日本和我国台湾比较流行。目前国内酵素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酵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在复合植物酵素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发酵工艺落后,酵素活性物质提取率较低;大多采用单一发酵菌种进行发酵,导致代谢产物功能单一,并导致大多数酵素均不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酵素生物活性及稳定性较差,保质期较短;口感和风味较差,使得消费者难以接受。植物酵素通常具有帮助人体改善胃肠功能,促进细胞营养吸收,激活细胞活力,中和体内过多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但是,由于不同植物酵素选用的原料、酶、菌种以及具体制备工艺不同,导致植物酵素中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其功效也有很大差异。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指范围从单纯性脂肪变性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较为宽泛的疾病,单纯性脂肪变性在没有过度摄入酒精的患者中不伴随炎症反应,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由单纯脂肪变性的进展导致并且显示肝细胞炎症。在临床上并没有成熟和标准的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方法,这是因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诸如肥胖、冠状动脉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有采用中药材以及各种药食两用的食材,通过食补和药补的方法改善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传统。目前尚无主要由柘果、枸杞、天麻和苦瓜为原料制成的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复合植物酵素。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要由柘果、枸杞、天麻和苦瓜为原料制成的复合植物酵素。该复合植物酵素采用复合生物酶对原料进行降解,再利用混合发酵菌种进行发酵,以提高发酵的利用率。经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植物酵素特别地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植物酵素,所述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10-30份柘果、10-20份天麻、30-50份枸杞、60-80份苦瓜、30-50份糖、10-20份复合酶和10-20份混合发酵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15-25份柘果、15-20份天麻、35-45份枸杞、65-75份苦瓜、35-45份糖、15-20份复合酶和15-20份混合发酵菌。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20份柘果、15份天麻、40份枸杞、70份苦瓜、40份糖、18份复合酶和18份混合发酵菌。优选地,所述糖为蔗糖、蜂蜜、红糖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糖为麦芽糖。优选地,所述复合酶为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或蜗牛酶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更优选地,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蜗牛酶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混合发酵菌为酵母菌、乳酸菌或醋酸菌中的两种或更多种,更优选地,所述混合发酵菌为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混合物。在第二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的柘果、天麻、枸杞和苦瓜加水按照料液重量比1:3-5进行磨浆,得到浆液;(2)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复合酶,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浆液混合,在55-65℃下酶解4-5小时,得到酶解液;(3)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混合发酵菌作为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酶解液中,并加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糖,在28-32℃下发酵4-6周,得到发酵液;所述混合发酵菌的总浓度为106-108cfu/ml;(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发酵液浓缩、干燥,得到所述复合植物酵素。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复合酶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蜗牛酶的混合物,且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蜗牛酶的重量比为2-4:1-3:3-5,优选地,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蜗牛酶的重量比为3:2:4。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3)中的所述混合发酵菌为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混合物,且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的重量比为3-5:2-4:1-3,优选地,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的重量比为4:3:2,并且所述糖为麦芽糖。在又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4)中的浓缩为在真空度0.05-0.1mpa和温度35-40℃下低温真空浓缩,所述干燥为冷冻干燥。制备本发明所述复合物植物酵素的主要植物原料具有以下功效:柘树(cudraniatricuspidatabur.)是桑科柘属植物,又名柘木、柘桑、刺桑、奴柘等。有研究表明,柘果含有很多活性物质,如山柰、芦丁、槲皮素等,具有清凉活血,舒经活络的作用,同时具有可食用、可煎汤内服和外敷的特性。枸杞(lyciumbarbarum)一直被用作重要的中药材和食品补充剂。枸杞富含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枸杞可以预防慢性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干眼、慢性肝病、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等,还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增加新陈代谢,抗氧化等保健功能。天麻(gastrodiaelatabi.)属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药食同源,是养身保健珍品。天麻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中医理论认为其具有平肝、熄风、止痉的作用。天麻具有降血压、改善心功能、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等作用。苦瓜,又称凉瓜,是葫芦科一年生植物,苦瓜含有多糖、皂苷、多肽、类黄酮等活性成分以及丰富的铬、镁和锌等微量元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苦瓜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抗氧化、缓解炎症、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复合植物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1)本发明提供的主要由柘果、天麻、枸杞和苦瓜这几种特定原料的组合发酵制成的复合植物酵素,与现有技术中由柘果、枸杞等单一原料制成的传统植物酵素相比,除了具有帮助人体改善胃肠功能,促进细胞营养吸收,激活细胞活力,中和体内过多自由基,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以外,还能够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2)本发明的复合植物酵素采用复合生物酶,特别是通过加入蜗牛酶,对原料进行降解,再利用混合发酵菌种进行发酵,显著提高了发酵的利用率。(3)本发明的复合植物酵素在发酵后得到的代谢产物多样,发酵得到的植物酵素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且通过在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麦芽糖,使得植物酵素口感和风味丰富,使消费者易于接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下面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产品。制备实施例: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实施例1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30份柘果、20份天麻、30份枸杞、60份苦瓜、40份麦芽糖、18份复合酶和18份混合发酵菌;复合酶为重量比3:2:4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蜗牛酶;混合发酵菌为重量比4:3:2的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上述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的柘果、天麻、枸杞和苦瓜加水按照料液重量比1:3进行磨浆,得到浆液;(2)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复合酶,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浆液混合,在55℃下酶解5小时,得到酶解液;(3)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混合发酵菌作为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酶解液中,并加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糖,在28℃下发酵6周,得到发酵液;所述混合发酵菌的总浓度为106-108cfu/ml;(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发酵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复合植物酵素,其中浓缩为在真空度0.05-0.1mpa和温度35-40℃下低温真空浓缩。实施例2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15份柘果、15份天麻、50份枸杞、80份苦瓜、40份麦芽糖、18份复合酶和18份混合发酵菌;复合酶为重量比3:2:4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蜗牛酶;混合发酵菌为重量比4:3:2的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上述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的柘果、天麻、枸杞和苦瓜加水按照料液重量比1:5进行磨浆,得到浆液;(2)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复合酶,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浆液混合,在65℃下酶解4小时,得到酶解液;(3)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混合发酵菌作为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酶解液中,并加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糖,在32℃下发酵4周,得到发酵液;所述混合发酵菌的总浓度为106-108cfu/ml;(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发酵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复合植物酵素,其中浓缩为在真空度0.05-0.1mpa和温度35-40℃下低温真空浓缩。实施例3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20份柘果、15份天麻、40份枸杞、70份苦瓜、40份麦芽糖、18份复合酶和18份混合发酵菌;复合酶为重量比3:2:4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蜗牛酶;混合发酵菌为重量比4:3:2的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上述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的柘果、天麻、枸杞和苦瓜加水按照料液重量比1:4进行磨浆,得到浆液;(2)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复合酶,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浆液混合,在60℃下酶解4.5小时,得到酶解液;(3)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混合发酵菌作为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酶解液中,并加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糖,在30℃下发酵5周,得到发酵液;所述混合发酵菌的总浓度为106-108cfu/ml;(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发酵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复合植物酵素,其中浓缩为在真空度0.05-0.1mpa和温度35-40℃下低温真空浓缩。对比例1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20份柘果、15份天麻、40份枸杞、70份苦瓜、40份麦芽糖、18份复合酶和18份混合发酵菌;复合酶为重量比5:4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混合发酵菌为重量比4:3:2的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上述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的柘果、天麻、枸杞和苦瓜加水按照料液重量比1:4进行磨浆,得到浆液;(2)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复合酶,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浆液混合,在60℃下酶解4.5小时,得到酶解液;(3)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混合发酵菌作为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酶解液中,并加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糖,在30℃下发酵5周,得到发酵液;所述混合发酵菌的总浓度为106-108cfu/ml;(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发酵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复合植物酵素,其中浓缩为在真空度0.05-0.1mpa和温度35-40℃下低温真空浓缩。对比例2复合植物酵素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以下成分发酵而成:20份柘果、40份枸杞、70份苦瓜、40份麦芽糖、18份复合酶和18份混合发酵菌;复合酶为重量比3:2:4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蜗牛酶;混合发酵菌为重量比4:3:2的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上述复合植物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的柘果、枸杞和苦瓜加水按照料液重量比1:4进行磨浆,得到浆液;(2)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复合酶,与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浆液混合,在60℃下酶解4.5小时,得到酶解液;(3)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混合发酵菌作为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所述酶解液中,并加入上述重量份和种类的糖,在30℃下发酵5周,得到发酵液;所述混合发酵菌的总浓度为106-108cfu/ml;(4)将步骤(3)中制备得到的所述发酵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复合植物酵素,其中浓缩为在真空度0.05-0.1mpa和温度35-40℃下低温真空浓缩。效果实施例1:复合植物酵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测定1.实验材料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中制备得到的复合物植物酵素。2.实验方法参考王光亚主编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检测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中制备得到的复合植物酵素中sod的含量。3.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表1中所示。表1:复合物植物酵素中的sod含量(平均值±sd)从表1中测得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实施例1-3的制备方法均能够制备得到具有较高sod含量的复合植物酵素,可见上述制备方法能够成功分解出柘果、枸杞等植物原料的营养物质。但是,对比例1-2的sod含量显著低于实施例1-3。对比例1的结果表明,在复合酶中缺少蜗牛酶的情况下,所述制备方法的提取效率显著降低,即添加蜗牛酶对复合植物酵素的生物活性具有较大影响。对比例2的结果表明,在复合植物酵素的植物原料中缺少天麻的情况下,所述制备方法提取得到的复合植物酵素的生物活性显著降低,可见复合植物酵素中植物原料的特定组成对复合植物酵素的活性具有较大影响。效果实施例2:复合植物酵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作用1.实验材料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中制备得到的复合物植物酵素。2.实验对象本效果实施例使用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将小鼠维持在标准动物饲养条件下,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中,使用2个月的标准高脂饮食来诱导肝脏脂肪变性,空白组正常小鼠采用标准正常饮食饲喂。3.实验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和对比例2组。各组实验动物均为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组给予使用适量生理盐水配制成的植物酵素溶液(250mg/kg),给药持续时间为20天。4.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实验结果5.1.体重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复合植物酵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平均值±sdg)组别第1天第20天空白组315±17.6402±23.6模型组463±25.2557±29.4实施例1组459±23.5506±33.7*实施例2组455±24.8513±28.2*实施例3组464±19.6482±32.5**对比例1组465±21.7529±30.1对比例2组460±25.4523±34.2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从表2中测得的结果可以看出,连续给予复合植物酵素20天,与模型组相比,实施例1-3组以及对比例1-2组均能够不同程度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的体重。但是,对比例1-2组的降幅较小,且不具有显著性。该结果表明,复合植物酵素中植物原料的特定组成,以及发酵过程中所采用的复合酶的特定组成均对复合植物酵素的活性具有较大影响。实施例1-3组均能够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的体重,其中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复合植物酵素的效果最好(p<0.01)。5.2.肝脏形态和组织学结果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进行肝脏形态的大体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实施例1-3组以及对比例1-2组小鼠的肝脏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实施例3组小鼠的肝脏形态与空白组小鼠几乎没有差异,对比例1-2组的改善程度最小。组织学染色结果显示,实施例1-3组以及对比例1-2组小鼠肝脏与模型组相比,脂滴空泡现象和肝脏组织脂肪样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实施例3中制备得到的复合植物酵素的效果最好,其与空白组相比的染色形态无明显差异,对比例1-2组的改善程度最小。上述结果表明,复合植物酵素中植物原料的特定组成,以及发酵过程中所采用的复合酶的特定组成均对复合植物酵素的活性具有较大影响。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植物酵素能够充分分解出植物原料的营养成分,可以全面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并且本发明的复合植物酵素还特别地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