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0418发布日期:2020-09-15 18:3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粽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



背景技术: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千百年来,食用粽子的习俗经久不衰,不仅如此,在其他国家也逐渐流行起了吃粽子的习俗。

当粽叶包裹完糯米之后,需要将粽子进行蒸煮才可以食用,目前在批量化粽子生产粽子的过程中,常常会需要用到蒸煮装置,现有的蒸煮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弊端还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有:目前的蒸煮装置缺少补水结构,长时间蒸煮粽子之后,蒸锅内的水体必然会有一部分会被蒸发,当水体不足时可能影响粽子的成熟;同时,当粽子放置在蒸锅内时,由于粽子与粽子相互间贴合较为紧密,并且部分粽子会裸露在水体之上,这就容易导致部分粽子夹生的情况。有鉴于此,提出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具备高效蒸煮和自动补水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蒸箱的左右两侧,所述蒸箱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隔板,所述蒸箱的背面和右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水池的左右两侧,所述水池的底面安装有控制阀一,所述控制阀一的底面卡接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远离控制阀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浮块顶面的中部,所述浮块活动套接在隔板和蒸箱右侧的交接处,所述蒸箱底面的中部安装有控制阀二,所述蒸箱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向右侧伸出的盖板一,所述底板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防水轴承的内腔,且防水轴承固定套接在蒸箱左侧的底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位于蒸箱内腔的滚轮,所述滚轮的顶面放置有转筒,所述蒸箱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转筒包括有网筒,所述网筒放置在滚轮上,所述网筒的左右安装有盖板二,所述网筒上下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网筒内腔的四周和中部分别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滚轮分别位于蒸箱内腔底面的四周,且四个滚轮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水池的底面向外凸出,所述控制阀一安装在水池底面的最低处。

优选的,所述封堵板是由翻板、合页和传动杆组成,所述合页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翻板的两侧,所述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和左侧合页与浮块的顶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通过采用水池的设计,同时配合浮块的共同使用,使得蒸煮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蒸箱内的水体变少时,浮块会随着水位同步下降,这时封堵块会失去和控制阀一底面相互接触的作用,水池内的水体也就会向下流动至蒸箱的内腔,从而达到自动化补水的目的,解决了传统装置容易由于水体不足而导致粽子无法成熟的问题。

2、该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通过采用电机的设计,同时配合转筒的共同使用,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电机能够带动转筒不断转动,并且粽子在转筒内也可以减少相互间的接触,从而解决了部分粽子裸露在水体之上和粽子相互间接触过于紧密而导致难以成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架;3、蒸箱;4、隔板;5、支撑杆;6、水池;7、控制阀一;8、封堵板;9、浮块;10、控制阀二;11、限位板;12、盖板一;13、安装架;14、电机;15、防水轴承;16、滚轮;17、转筒;171、网筒;172、盖板二;173、把手;174、放置槽;18、加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粽子加工用蒸煮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架2,支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蒸箱3的左右两侧,蒸箱3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隔板4,蒸箱3的背面和右侧的上方分别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撑杆5,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水池6的左右两侧,水池6的底面安装有控制阀一7,控制阀一7的底面卡接有封堵板8,封堵板8远离控制阀一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浮块9顶面的中部,浮块9活动套接在隔板4和蒸箱3右侧的交接处,蒸箱3底面的中部安装有控制阀二10,蒸箱3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向右侧伸出的盖板一12,底板1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安装架13,安装架13的顶面安装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套接在防水轴承15的内腔,且防水轴承15固定套接在蒸箱3左侧的底面,电机14的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位于蒸箱3内腔的滚轮16,滚轮16的顶面放置有转筒17,蒸箱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片18。

转筒17包括有网筒171,网筒171放置在滚轮16上,网筒171的左右安装有盖板二172,网筒171上下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173,网筒171内腔的四周和中部分别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槽174。网筒171能够使得高温水体能够对粽子进行加热作业,均匀分布的放置槽174可以使得粽子也可以均匀放置在放置槽174的内腔,配合转筒17的转动可以使得粽子处于活动的状态,便于对其进行蒸煮,盖板二172可以防止粽子滚出网筒171的外部。

滚轮16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滚轮16分别位于蒸箱3内腔底面的四周,且四个滚轮16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当电机14带动其中一个滚轮16转动时,其转动的作用力会传递给转筒17,从而可以实现对粽子旋转加热的效果,由于四个滚轮16的顶面的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可以使得转筒17在转动时保持平稳的状态。

水池6的底面向外凸出,控制阀一7安装在水池6底面的最低处。水池6内主要是对蒸煮用水体的暂存,通过将控制阀一7安装在水池6底面最低处的设计,使得水池6内的水体能够完全向外流出,达到放置在水池6内腔边角处集聚的情况。

封堵板8是由翻板、合页和传动杆组成,合页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翻板的两侧,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和左侧合页与浮块9的顶面固定连接。当蒸箱3内腔的水位下降时,浮块9会随之同步下降,这时在合页的作用下翻转会被打开,水池6内腔的水体会流动至蒸箱3的内腔,当水位上升时,浮块9自身的浮力又会通过翻板来将控制阀一7的底面进行封堵,隔板4可以减少隔板4右侧水体沸腾对浮块9波动的影响。

底板1底面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底板1底面的四周分别采用底座的设计,使得底座能够给装置听支撑的作用力,并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装置可以始终处于平稳的状态,也是装置能够对粽子进行蒸煮作业的必要性要求。

工作原理,使用前,首先将粽子放置在每个放置槽174内,之后关上盖板二172,将转筒17放置在两侧的滚轮16上,使得滚轮16能够嵌入至转筒17外表的槽口上,之后在蒸箱3的内腔灌注水体,关上盖板一12且打开装置的电源,这时加热片18会对蒸箱3内的粽子进行蒸煮,电机14会带动转筒17同步旋转,使得粽子能够实现旋转加热,当蒸箱3内的水体蒸发过多时,浮块9会随着水位同步下降,这时封堵板8会失去和控制阀一7底面相互贴合的作用力,水池6内的水体也会流动至蒸箱3的内腔,达到了自动化补水的效果,当粽子煮熟之后,首先通过控制阀二10将蒸箱3内的水体放出,之后打开盖板一12将转筒17内的粽子取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