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粉上料回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5177发布日期:2020-11-10 12:0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宽粉上料回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宽粉上料回料系统。



背景技术:

宽粉是我过中部和南部广大地区广为接受的一种风味小食,甚至在一部分地区是充当主食,主要以米作为原料进行研磨成浆,再摊皮熟化后分切形成宽粉,口感爽脆滑嫩,营养丰富,老少咸宜,深受群众喜爱。

本申请人针对宽粉的生产加工设备申请过相关专利,专利名为“一种宽粉生产线”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有记载摊皮熟化工位包括与研磨工位连接的上浆管、摊皮组件和熟化组件,所述摊皮组件包括储浆槽、上浆辊和刮板组件,且所述储浆槽内设有稳定隔板,所述上浆辊和上浆管分别位于所述稳定隔板的两侧并处于所述储浆槽的正上方,所述刮板组件倾斜设置且较高的一端搭接于所述上浆辊上部的一侧,所述上浆辊的上部朝向所述刮板组件转动。

上述方案中设置稳定隔板的目的在于上浆管将米浆送入储浆槽中时,减少对上浆辊的扰动,保证最终经过刮板组件形成的面皮的厚度均一。但是申请人在进一步的实际生产中发现干扰成皮厚度的还存在另外的因素,即上浆管中泵送的米浆并不能保持十分的稳定,随着泵的运行和老化,会经常产生细小的波动,从而也会影响到储浆槽中米浆液位的变化,从而导致上浆辊接触到的米浆的量产生波动,进而影响了成皮的厚度无法保持均一,针对于此,申请人进一步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宽粉上料回料系统,能够进一步的保持储浆槽中液位的稳定,有利于宽粉成皮的厚度均一。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宽粉上料回料系统,包括上浆管和摊皮组件,所述摊皮组件包括储浆槽、上浆辊和刮板组件,且所述储浆槽内设有稳定隔板,所述上浆辊和上浆管分别位于所述稳定隔板的两侧并处于所述储浆槽的正上方,所述摊皮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熟化组件,所述熟化组件包括安装架、传送布带和蒸汽加热箱,所述储浆槽与所述上浆管连通的部分设置有出浆管,所述出浆管的下管口连通有回收罐,所述回收罐底部连通有回料管,所述回料管上连接有泵,且所述回料管远离回收罐的一端与所述上浆管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出浆管和回收罐,实际生产时保持储浆槽中的液位始终稍高于出浆管的上端口,而溢流出来的浆液回流至回收罐中,再通过泵送至上浆管内进行循环利用,可以保持储浆槽中的液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液面,提高上浆辊与米浆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米浆成皮后的厚度均一,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回收罐内设有高液位计和低液位计并均与所述泵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泵的启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回收罐中回收的浆液达到高液位时会触发高液位计,从而启动泵将浆液抽出泵送至与上浆管连通的容器中并通过上浆管重新下落至储浆槽中,当回收罐中的液位泵送下降至低液位时,则触发低液位计并停止泵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回收罐的底部还连接有一根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连通管和回料管与所述回收罐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启闭阀门一和启闭阀门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通管可以在结束生产或者进行清洗的时候将清洗的水分排出,此时开启启闭阀门一并关闭启闭阀门二即可顺利的完成排水,正常生产时关闭启闭阀门一并开启启闭阀门二即可实现回收浆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摊皮组件和上浆管数量至少设有两组,其余组的出浆管的底部均对应设置有暂存罐,所述暂存罐底部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与所述连通管连通设置,且所述暂存罐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回收罐与所述回料管的连接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在其中一组的摊皮组件上安装有回收罐和泵,而其余组的摊皮组件上通过设置暂存罐即可实现回收浆料的汇集效果,由于暂存罐和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实现浆料的自动流动,从而省去了每组均安装泵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出管与所述暂存罐连接处均设有启闭阀门三,且所述连通管远离回收罐的一端设有启闭阀门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启闭阀门三有利于提高暂存罐的独立性,当需要与回收罐隔离时将启闭阀门三关闭即可,同时设置启闭阀门四也保障了暂存罐中的浆料能够顺利的流入回收罐中,当进行清理的时候打开启闭阀门四又可以将清洗的水分及时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浆管底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衔接管,所述回收罐和暂存罐顶部均设有用于启闭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板能够在不进行生产的时候保持回收罐和暂存罐中的卫生条件,同时由于衔接管是转动连接的,可以通过转动来调整储浆槽中浆液溢出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浆管的上管口高于所述稳定隔板的底部且低于所述稳定隔板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板组件倾斜设置且较高的一端搭接于所述上浆辊上部的一侧,所述上浆辊的上部朝向所述刮板组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稳定隔板平行于所述上浆辊设置,且稳定隔板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储浆槽的一对侧壁上,所述稳定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储浆槽的底面之间留设有间隙,所述上浆辊的底部浸没于所述储浆槽内,且所述上浆辊的底部低于所述稳定隔板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稳定隔板将储浆槽分成两个部分,而上浆辊和上浆管分别位于稳定隔板的两侧,因此当储浆槽内盛放有米浆时,随着上浆辊的转动,可以将米浆源源不断的传送至刮板组件并最终进入蒸汽加热箱从而成皮。但是由于上浆辊的转动速度可以设置为恒定的,而上浆管在泵送米浆时则难免会对储浆槽内的米浆产生扰动,进一步就会对上浆辊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设置的稳定隔板可以减少上浆管对上浆辊沉浸的米浆的波动影响,维持上浆辊的上浆量,同样的由于为了进一步的保持储浆槽中的液位保持稳定,可以将液位一直维持在稍高于出浆管上端的位置,从而多余的浆料会从出浆管中流出并汇集在回收罐中。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摊皮组件底部固定连接有熟化组件,所述熟化组件包括安装架、传送布带和蒸汽加热箱;所述刮板组件包括下浆刮板、调平组件,所述下浆刮板倾斜设置且两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调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螺纹连接有多个间距均匀的调平螺栓,所述调平螺栓穿设过所述安装杆且垂直于所述下浆刮板,且所述调平螺栓的底端呈尖部设置并抵接于所述下浆刮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浆刮板一端连接上浆辊温度较低,另一端靠近蒸汽加热箱温度较高,因此长期使用时容易产生温度形变导致翘曲等,此时上浆辊上带出的米浆流至下浆刮板上时会导致厚薄不一,因此设置多个调平螺栓后可以时刻用水平尺进行检查并及时调整,尽量保证下浆刮板的平整度,即可提升米浆成皮的平整度和均一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实际生产时保持储浆槽中的液位始终稍高于出浆管的上端口,而溢流出来的浆液回流至回收罐中,再通过泵送至上浆管内进行循环利用,可以保持储浆槽中的液位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液面,提高上浆辊与米浆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米浆成皮后的厚度均一,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2.只需要在其中一组的摊皮组件上安装有回收罐和泵,而其余组的摊皮组件上通过设置暂存罐即可实现回收浆料的汇集效果,再通过暂存罐和回收罐之间的高低差实现浆料的自动流动,从而省去了每组均安装泵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单组摊皮组件和熟化组件未示出宽粉上料回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图。

图中,2、暂存罐;21、排出管;3、回收罐;31、回料管;32、连通管;4、出浆管;41、衔接管;5、上浆管;6、摊皮组件;7、储浆槽;71、稳定隔板;8、刮板组件;81、下浆刮板;82、安装杆;83、调平螺栓;9、上浆辊;10、熟化组件;101、安装架;102、传送布带;103、蒸汽加热箱;11、泵;12、启闭阀门一;13、启闭阀门二;14、启闭阀门三;15、启闭阀门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宽粉上料回料系统,包括上浆管5、摊皮组件6和熟化组件10,上浆管5上连接有用于储存米浆的容器,可以将米浆浆料通过上浆管5流至摊皮组件6中进行摊皮作业。

具体的,参照图1和2,进行摊皮熟化时采用摊皮组件6控制成皮厚度在1.8-2.2mm,而熟化组件10则包括安装架101、转动套设于安装架101上的传送布带102、罩设于传送布带102上的蒸汽加热箱103。其中,摊皮组件6包括储浆槽7、上浆辊9和刮板组件8,储浆槽7固定于安装架101上,上浆辊9的底部浸润于储浆槽7内储存的米浆内,刮板组件8倾斜设置且较高的一端搭接于上浆辊9上部的一侧,上浆辊9的上部朝向刮板组件8转动。

参照图3和4,储浆槽7内固定设置有平行于上浆辊9长度方向的稳定隔板71,稳定隔板71两端固定连接于储浆槽7的一对侧壁上,且稳定隔板71的下方与储浆槽7之间存在间隙,上浆辊9的底部低于所述稳定隔板71的底部,稳定隔板71将储浆槽7分隔成两个空腔,上浆辊9位于储浆槽7靠近刮板组件8的空腔内,上浆管5与储浆槽7的另一空腔连。

参照图1和2,储浆槽7对应上浆管5的部分还安装有出浆管4,出浆管4的上端口高于稳定隔板71的底部并低于稳定隔板71的顶部,而出浆管4的底部穿过储浆槽7的底部并连通有回收罐3。可以通过控制上浆管5的米浆流量实现储浆槽7中的米浆液位稍高于出浆管4的管口,出浆管4的设置可以将多余的米浆直接溢流引走,储存在回收罐3中再回用即可,减少了米浆的液位拨动对上浆辊9的影响。

参照图1和2,回收罐3底部连通有回料管31,所述回料管31上连接有泵11,且所述回料管31远离回收罐3的一端与所述上浆管5连通设置,回收罐3内设有高液位计和低液位计(图中均未示出)并均与所述泵11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泵11的启闭,回收罐3的底部还连接有一根连通管32,所述连通管32的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且所述连通管32和回料管31与所述回收罐3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启闭阀门一12和启闭阀门二13。

当回收罐3中回收的浆液达到高液位时会触发高液位计,从而启动泵11将浆液抽出泵11送至与上浆管5连通的容器中并通过上浆管5重新下落至储浆槽7中,当回收罐3中的液位泵11送下降至低液位时,则触发低液位计并停止泵11送。设置连通管32可以在结束生产或者进行清洗的时候将清洗的水分排出,此时开启启闭阀门一12并关闭启闭阀门二13即可顺利的完成排水,正常生产时关闭启闭阀门一12并开启启闭阀门二13即可实现回收浆料的效果。

进一步的,实际生产中会安装有多条生产线,参照图1和2,即摊皮组件6实际中可以设置有三组即三条生产线或者更多,而除了前述的生产线之外的另两台生产线的摊皮组件6则设置有暂存罐2,出浆管4的底部与暂存罐2对应设置,暂存罐2底部连接有排出管21,所述排出管21与所述连通管32连通设置,且所述暂存罐2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回收罐3与所述回料管31的连接点,排出管21与所述暂存罐2连接处均设有启闭阀门三14,且所述连通管32远离回收罐3的一端设有启闭阀门四15。出浆管4底部转动连接有水平的衔接管41,所述回收罐3和暂存罐2顶部均设有用于启闭的盖板(图中未示出)。

只在一组摊皮组件6上安装有回收罐3和泵11,而其余组的摊皮组件6上通过设置暂存罐2即可实现回收浆料的汇集效果,通过暂存罐2和回收罐3之间的高低差实现浆料的自动流动,从而省去了每组均安装泵11的成本。同时启闭阀门三14和四的设置也能够满足暂存罐2和回收罐3的正常回用和清洗的要求。

参照图3和4,刮板组件8包括下浆刮板81、调平组件,下浆刮板81倾斜设置且两侧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01上。调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101上的安装杆82,安装杆82上螺纹连接有多个间距均匀的调平螺栓83,调平螺栓83穿设过安装杆82且垂直于下浆刮板81,且调平螺栓83的底端呈尖部设置并抵接于下浆刮板81上。由于整块下浆刮板81的平整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米浆成皮的厚薄均匀程度,而下浆刮板81又处于米浆进浆和糊化加热的中间位置,冷热交替的环境,容易引起局部变形,因此设置调平螺栓83,降低温度变形引起的下浆刮板81端部的翘曲,有利于提升整体米浆下浆的厚薄程度均一性。

安装杆82平行于上浆辊9设置并处于下浆刮板81靠近上浆辊9的一端的上方,下浆刮板81位置较低的一端下方抵接有承接米浆的传送布带102,传送布带102输送米浆进行熟化。

参照图1和2,熟化时采用长度为20-25m长的蒸汽加热箱103对米浆进行熟化,且蒸汽加热箱103中穿设有传送布带102,传送布带102的上端承载面承接米浆后进入并穿出蒸汽加热箱103,而蒸汽加热箱103两端的进出口处设有遮挡悬布(图中未示出)。前端气管(图中未示出)连通于蒸汽加热箱103距前端的2-3m长度处,后端气管(图中未示出)连通于蒸汽加热箱103距后端3-5m长度处。

控制前端气管和后端气管的连接处,可以以气管的连接处为中心辐射周围的部分箱体,容易控制周围的湿度和温度,因此可以将蒸汽加热箱103分为三段,即前端的凝固成型段、后端的表皮糊化段以及中间的过渡段,可以对传送布带102上的米浆依次进行固化成型、保温定型和表皮糊化的多个过程。经过摊皮熟化处理后,米浆已经成型形成米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