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7592发布日期:2021-06-22 15:0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碾茶初制时,碾茶鲜叶表面的含水量很高,尤其在雨季。如不除去表面水分,在加工时不但浪费燃料而且影响碾茶品相。碾茶加工时,由于表面水的存在,延长了加工时间,增加了碾茶干物质的消耗,对碾茶质量有损,大大降低生产效率。近年来,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追求不断增加,因此开发出一种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时间、工作高效的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碾茶鲜叶脱水的脱水装置、防堵装置、用于手动打开或关闭防堵装置的调节装置、用于抽走水蒸气的除湿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用于提高设备稳定性的稳固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多个支撑柱、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蓄水桶及设于所述蓄水桶底部上的出水管;所述除湿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蓄水桶侧壁上的多个抽气筒、设于所述抽气筒内部的圆盘、设于所述圆盘一侧上的推杆、设于所述圆盘另一侧上的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抽气筒上的第一单向阀及设于所述抽气筒上的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设置脱水装置,依靠离心力将茶叶表面的水分甩掉,实现快速脱水,节省时间;设置除湿装置,抽取水蒸气,有效减少水蒸气回到鲜叶中的情况发生,加快脱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环形支座、可相对所述环形支座滚动的多个滚珠、可相对所述环形支座转动的转筒、设于所述转筒内壁上的环形齿条、设于所述转筒内壁上的波纹形成齿、与所述环形齿条相啮合的齿轮、穿设于所述齿轮上的第一转轴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相啮合,使得所述转筒转动,可使得所述抽气筒一端抵住所述转筒内壁上的波纹形成齿做伸缩往复运动;所述滚珠设于所述环形支座与所述转筒之间,可相对所述环形支座进行360°的转动,减小所述环形支座与所述转筒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筒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设备运行更为顺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轴套、穿设于所述轴套上的第一转动轴、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脱水桶、套设于设于第一转动轴上的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啮合的皮带、与所述皮带相啮合的主动轮、穿设于所述主动轮上的第二转动轴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脱水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便于高速转动时水分从通孔流出排水;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皮带相啮合,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所述脱水桶转动,依靠离心力将碾茶鲜叶表面的水分甩出,大大提高了碾茶鲜叶的脱水效率,为后续的加工工艺节约时间。

优选的,所述防堵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蓄水桶内壁上的多个外套筒、可相对所述外套筒伸缩的内套筒、用于连接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的第二弹性件及设于所述内套筒一端上的半球;所述脱水桶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所述内套筒可相对所述外套筒伸长,所述半球卡进所述脱水桶上的通孔内,将卡在通孔内的碾茶鲜叶推回脱水桶内;所述脱水桶继续转动,将半球推挤出通孔,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收缩,如此周而复始,将卡在脱水桶通孔内的碾茶鲜叶推出去,避免碾茶鲜叶长期堵塞在通孔内影响水分流出的情况发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相对所述蓄水桶内壁上下滑动的弧形板、设于所述弧形板上的拉手、用于防止所述弧形板滑脱的上限位件、用于防止所述弧形板滑脱的下限位件、设于所述弧形板内壁上的固定柱、设于所述固定柱上的弹性卡位组件、设于所述蓄水桶侧壁上的第一方形伸缩组件及设于所述蓄水桶侧壁上的第二方形伸缩组件;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弧形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以便内套筒伸缩通过;所述弧形板上端设置有一方形通孔,以便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或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通过,实现弧形板的位置固定;所述下限位件上设置有一挡板,以免弧形板滑动距离过大,便于卡位;需要关闭防堵装置时,向下推动所述拉手,使得所述弧形板向下滑动一段距离,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卡进弧形板上的方形通孔内,使得弧形板位置固定;与此同时,所述内套筒上的半球受到弧形板挤压,所述内套筒收缩回外套筒内,使得防堵装置关闭,所述脱水桶高速转动时可对防堵装置的零件进行保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卡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柱上的半圆环、设于所述半圆环上的第一支杆、设于所述半圆环上的第二支杆、设于所述第一支杆上的第一支柱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杆上的第二支柱;所述下限位件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二支柱可通过自身弹性卡紧在卡槽内,装配简便,无需手动进行调节限定,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蓄水桶内壁上的方形外套筒、可相对所述方形外套筒伸缩的方形内套筒及用于连接所述方形外套筒与所述方形内套筒的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方形内套筒相配合的方形孔,所述方形内套筒受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推力卡进方形孔内,可对弧形板进行定位,使得弧形板不会产生上下位移,保证防堵装置的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稳固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第二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三轴套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第三轴套的第四弹性件;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四弹性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套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轴套上,可有效减少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时的晃动,提高设备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了脱水装置,依靠离心力将茶叶表面的水分甩掉,实现快速脱水,节省时间;设置除湿装置,抽取水蒸气,有效减少水蒸气回到鲜叶中的情况发生,加快脱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b-b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2沿c-c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1的右视图。

图11为图10沿d-d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用于碾茶鲜叶表面脱水的装置,包括工作台1、用于碾茶鲜叶脱水的脱水装置、防堵装置、用于手动打开或关闭防堵装置的调节装置、用于抽走水蒸气的除湿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除湿装置工作的驱动装置、用于提高设备稳定性的稳固装置、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多个支撑柱8、固定于所述支撑柱8上的蓄水桶9及固定于所述蓄水桶9底部上的出水管10;所述支撑柱8优选为3个,环形间隔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除湿装置包括抽气筒51、圆盘52、推杆53、第一弹性件54、第一单向阀55及第二单向阀56;所述抽气筒51优选为6个,固定于所述蓄水桶9侧壁上;所述圆盘52可相对所述抽气筒51内部前后滑动;所述推杆53一端固定于所述圆盘52一侧上;所述第一弹性件54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圆盘52另一侧上,另一端固定与所述抽气筒51一端内部上;所述第一单向阀55设于所述抽气筒进气口处,气体可从外界进入到抽气筒51内部,但不可出气;所述第二单向阀56设于所述抽气筒51出气口处,气体可从抽气筒51内部排出到抽气筒51外部,但不可进气;本实用新型设置脱水装置,依靠离心力将茶叶表面的水分甩掉,实现快速脱水,节省时间;设置除湿装置,抽取水蒸气,有效减少水蒸气回到鲜叶中的情况发生,加快脱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轴套21、第一转动轴22、脱水桶23、从动轮24、皮带25、主动轮26、第二转动轴27及第二驱动件28;所述轴套2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转动轴22可旋转穿设于所述轴套21上;所述脱水桶23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一端上,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便水分流出,且脱水桶的桶壁内设有加热丝,可对桶内的茶叶进行加热;所述从动轮24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上;所述皮带25与所述从动轮24相啮合;所述主动轮26与所述皮带25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27固定穿设于所述主动轮26上;所述第二驱动件28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电机,设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7一端上;电机启动,驱动所述第二转动轴27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27上的主动轮26转动,所述主动轮26与所述皮带25相啮合,带动所述从动轮24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转动轴22转动,带动所述脱水桶23转动,依靠离心力将碾茶鲜叶表面的水分甩出,水流经脱水桶23侧壁上的通孔,进入到蓄水桶9,再经出水管10排出,大大提高了碾茶鲜叶的脱水效率,为后续的加工工艺节约时间。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环形支座61、滚珠62、转筒63、环形齿条64、波纹形成齿65、齿轮66、第一转轴67及第一驱动件68;所述环形支座61固定于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滚珠62优选为8个,设于所述环形支座61与所述转筒63之间,可相对所述环形支座61进行360°的转动,减小所述环形支座61与所述转筒6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筒63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设备运行更为顺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所述转筒63可相对所述环形支座61转动;所述环形齿条64固定于所述转筒63下部内壁上;所述波纹形成齿65固定于所述转筒63上部内壁上;所述齿轮66与所述环形齿条64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67固定穿设于所述齿轮66上;所述第一驱动件68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电机,设于所述第一转轴67一端上;电机启动,驱动所述第一转轴67转动,带动所述齿轮66转动,所述齿轮66与所述环形齿条64相啮合,使得所述转筒63转动,可使得所述抽气筒51一端抵住所述转筒63内壁上的波纹形成齿65做伸缩往复运动;所述滚珠62设于所述环形支座61与所述转筒63之间,可相对所述环形支座61进行360°的转动,减小所述环形支座61与所述转筒6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转筒63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死现象,设备运行更为顺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防堵装置包括外套筒31、内套筒32、第二弹性件33及半球34;所述外套筒31优选为7个,纵向间隔固定于所述蓄水桶9内壁上;所述内套筒32可相对所述外套筒31伸缩;所述第二弹性件33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外套筒31一端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内套筒32上;所述半球34固定于所述内套筒32一端上;所述脱水桶23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所述内套筒32受到弹簧推力可相对所述外套筒31伸长,所述半球34卡进所述脱水桶23上的通孔内,将卡在通孔内的碾茶鲜叶推回脱水桶23内;所述脱水桶23继续转动,将半球34推挤出通孔,弹簧被挤压,使得所述内套筒32与所述外套筒31收缩,如此周而复始,将卡在脱水桶23通孔内的碾茶鲜叶推出去,避免碾茶鲜叶长期堵塞在通孔内影响水分流出的情况发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具体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弧形板41、拉手42、上限位件43、下限位件44、固定柱45、弹性卡位组件、第一方形伸缩组件及第二方形伸缩组件;所述弧形板41可相对所述蓄水桶9内壁上下滑动;所述拉手42固定于所述弧形板41上端;所述上限位件43固定于所述蓄水桶9上部内壁上;所述下限位件44固定于所述蓄水桶9下部内壁上;所述固定柱45固定于所述弧形板41下部内壁上;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结构相同;所述弧形板4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圆形通孔,以便内套筒32伸缩通过;所述弧形板41上部设置有一方形通孔,以便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或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通过,实现弧形板41的位置固定;所述下限位件44上设置有一挡板,限制弧形板41的滑动距离,便于卡位;需要关闭防堵装置时,向下推动所述拉手42,使得所述弧形板41向下滑动一段距离,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卡进弧形板41上的方形通孔内,使得弧形板41位置固定;与此同时,所述内套筒32上的半球34受到弧形板41挤压,所述内套筒32收缩回外套筒31内,使得防堵装置关闭,所述脱水桶23高速转动时可对防堵装置的零件进行保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弹性卡位组件包括半圆环461、第一支杆462、第二支杆463、第一支柱464及第二支柱465;所述半圆环461固定套设于所述固定柱45上;所述第一支杆462一端固定于所述半圆环46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柱464一端上;所述第二支杆463一端固定于所述半圆环46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柱465一端上;所述下限位件44上设置有四个卡槽,所述第一支柱464与所述第二支柱465可通过自身弹性卡紧在卡槽内,装配简便,无需手动进行调节限定,结构简单。

具体的,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包括方形外套筒471、方形内套筒472及第三弹性件473;所述方形外套筒471固定于所述蓄水桶9内壁上;所述方形内套筒472可相对所述方形外套筒471伸缩;所述第三弹性件473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方形外套筒471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方形内套筒472一端上;所述第二方形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一方形伸缩组件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弧形板41上设置有一方形孔,可供所述方形内套筒472穿过,所述方形内套筒472受到第三弹性件473的弹性推力卡进方形孔内,可对弧形板41进行定位,使得弧形板41不会产生上下位移,保证防堵装置的正常工作。

具体的,所述稳固装置包括第二轴套71、第三轴套72及第四弹性件73;所述第二轴套71固定套设于所述支撑柱8上;所述第三轴套72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2上;所述第四弹性件73为市场上可购买得到的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轴套71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轴套72侧壁上;脱水装置工作时,稳固装置可有效减少所述第一转动轴22转动时的晃动,提高设备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设置了脱水装置,依靠离心力将茶叶表面的水分甩掉,实现快速脱水,节省时间;设置除湿装置,抽取水蒸气,有效减少水蒸气回到鲜叶中的情况发生,加快脱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