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810583发布日期:2021-04-27 09:0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的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逐渐发生变化,许多现代人都趋向消费于方便食品带来的便利,包括口感、速食以及蒸煮便利。由此可见,时间短、食用方便成为人们选择饮食时的关键因素,从而导致食用方便的速食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如快餐,方便面,自热饭等食品,无疑不是以节约时间,方便食用等目的而出现的。然而,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的生活的不断追求,口味少、营养差、种类少的面类、米饭类即食食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开发种类更多,营养更高,口味更好的方便食品必将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3.粗粮是相对于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分为谷物类、杂豆类和块茎类三大类。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大部分粗粮不但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优质蛋白质,还含有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相对大米、白面而言,粗粮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细粮低,膳食纤维含量高,食用后更容易产生饱腹感,可减少热量摄取,达到减肥的功效。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会对大肠产生机械性刺激,加速肠蠕动,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保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具有吸附作用,可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对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4.目前市场上的方便食品,大多数为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在保证食用方便的同时,却导致很多包括维生素等在内的营养元素丢失和破坏;同时,现有的方便食品,其品种比较单一,口感差、营养成分有很大的局限性,还存在保存期短,复水时间长,不耐浸煮,并在浸煮过程中还容易产生脓烂现象,不适应现代高节奏的工作生活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方便,口感好,营养均衡,易消化吸收,绿色健康的酸汤粗粮面,同时还提供所述酸汤粗粮面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及其制备方法。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原料,按5:1:4:2:2:2:1:3重量配比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30~50份、魔芋粉20~40份、红薯粉20~40份、木薯粉15~35份、土豆粉10~30份、大米粉5~15份和面粉60~80份;所述辅料为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1~5%,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5~2%,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3~1%,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2~0.8%;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2~6%。
7.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其中所述主料包括有玉米粉30~40份、魔芋粉25~35份、红薯粉20~30份、木薯粉15~25份、土豆粉10~20份、大米粉5~10份和面粉60~70份;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1~3%,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5~1%,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3~0.6%,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2~0.5%;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2~4%。
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非油炸酸汤粗粮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有面条的制备和调味包的制备,其中所述面条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原料混匀后调面,经熟化后在挤压成型,在将挤压成型的面条经漂洗和冷冻处理,然后将经冷冻处理的面条烘干,经烘干后并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面条成品;所述调味包的制备方法是将菜仔油加热后,在加入酸汤汁、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炸香入味后,待降温后再加入植物香油,搅拌均匀后,倒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油渣分离,待油温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调味包成品;最后将上述面条成品与调味包成品按原料配比装入包装盒中,即得所述非油炸酸汤粗粮面产品。
9.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面条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调面:按原料配比分别取主料中的玉米粉、魔芋粉、红薯粉、木薯粉、土豆粉、大米粉和面粉加入混合调面机中进行一次均质处理,在均质处理过程中,并按原料配比分别取辅料中的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加入混合调面机中,进行二次均质处理,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再加以主料和辅料总重量的25~30%重量的水,混合搅拌15~20分钟,然后停止机械搅拌,改用人工揉面,由上向下不断翻揉,越揉粉体黏韧性增加,硬性减少,一直揉至粉体很细匀,其表面有光泽即可,得到调好的面团;(2)熟化:将上述调好的面团放入低速搅拌熟化盘中,在温度为23~28℃条件下,通过搅拌完成熟化,控制搅拌转速为8~12转/分钟,熟化时间20~25分钟;(3)挤压成型:将熟化后的面团经自熟挤压机中,经两次挤压成型,挤压成直径为0.8~1.2mm的面条;(4)漂洗:将挤压成型的面条放入漂洗池中,先漂洗25~35秒钟,取出沥干15~25秒钟,然后再放入漂洗池中,漂洗15~25秒钟,再取出沥干10~20秒钟;(5)冷冻:将上述经过漂洗过的面条,送入冷库中进行冷冻处理,控制冷库内温度在

5~

3℃之间,冷冻时间为8~12小时;(6)烘干:将冷冻后的面条采用三级梯度热风干燥方式进行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即可;(7)包装:先将烘干后的面条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按规格称重计量包装,即得所述面条成品。
10.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1)调面过程中,所述均质处理的条件为常温、常压,功率为150w,转速为400~500转/分钟,第一次均质处理时间为5~6分钟,第二次均质处理时间为8~10分钟。
11.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3)挤压成型过程中,将熟化后的面团经自熟挤压机中,第一次挤压成型的温度为110~120℃,成型挤出压力0.4~0.6mpa,通过第一次挤压成直径为1~1.5cm的粗条;第二次挤压成型的温度为110~115℃,成型挤出压力0.8~1.0mpa,通过第二次挤压将粗条成直径为0.8~1.2mm的面条。
12.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6)烘干过程中,所述三级梯度热风干燥的具体工艺条件为,将冷冻后的面条依次经过温度为45~50℃、湿度为40~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一次干燥,干燥时间为10~15min;然后经温度为65~70℃、湿度为60~7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二次干燥,干燥时间为5~10min,最后经温度为50~55℃、湿度为45~55%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三次干燥,干燥时间为15~20min,烘干至面条的含水量低于15%即可。
13.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调味包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原料配比分别提前准备好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原料;(2)油炸:将准备好的菜仔油放入锅内,加热至100~120℃,然后加入酸汤汁、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在搅拌过程中继续油炸15~25分钟,炸至有香味即停止加热,得油炸料;(3)调味:将经过油炸的油炸料自然冷却,待降温至60~70℃时,再加入植物香油,搅拌均匀后,倒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油渣分离,待油温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调味包成品。
14.由于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其中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魔芋粉、红薯粉、木薯粉、土豆粉、大米粉和面粉,所述辅料为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而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原料制备而得;在制备过程中,所述面条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非油炸方式,通过调面及熟化处理后,采用两次挤压成型,然后在经漂洗及冷冻处理,在采用三级梯度热风干燥方式进行烘干,最后进行包装,通过三级梯度热风干燥,能有效保持粗粮的营养成分,亲水性及活性物质,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分散性能,避免了产品由低温环境进入高温环境所带来的营养成分分解、亲水性及活性物质与其他成分分离等现象,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复水性、口感、细腻度和光滑度,制作的产品容易消化吸收。而所述调味包的制备方法经油炸后进行调味处理,最后进行包装,这样可以提高其香味,增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15.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面条采用非油炸方式制备,能够有效保证产品的复水性、口感、细腻度和光滑度,使制作的产品容易消化吸收;同时,通过添加调味包,可以使酸汤汁中的营养物质在最后的浸煮过程中,能够进入到面条的内部,从而提升面条的品质,增加其口感和营养价值,并且在制备过程中无任何添加剂,食用安全可靠,可以满足更多消费人群,并符合现代人们对天然、安全、绿色、营养、健康的追求,并且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规模生产,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1: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
原料,按5:1:4:2:2:2:1:3重量配比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30份、魔芋粉20份、红薯粉20份、木薯粉15份、土豆粉10份、大米粉5份和面粉60份;所述辅料为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1%,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5%,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3%,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2%;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2%。
18.上述非油炸酸汤粗粮面的制备方法包括有面条的制备和调味包的制备,其中所述面条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原料混匀后调面,经熟化后在挤压成型,在将挤压成型的面条经漂洗和冷冻处理,然后将经冷冻处理的面条烘干,经烘干后并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面条成品;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调面:按原料配比分别取主料中的玉米粉、魔芋粉、红薯粉、木薯粉、土豆粉、大米粉和面粉加入混合调面机中进行一次均质处理,在均质处理过程中,并按原料配比分别取辅料中的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加入混合调面机中,进行二次均质处理,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再加以主料和辅料总重量的25%重量的水,混合搅拌15分钟,然后停止机械搅拌,改用人工揉面,由上向下不断翻揉,越揉粉体黏韧性增加,硬性减少,一直揉至粉体很细匀,其表面有光泽即可,得到调好的面团;其中所述均质处理的条件为常温、常压,功率为150w,转速为500转/分钟,第一次均质处理时间为5分钟,第二次均质处理时间为8分钟;(2)熟化:将上述调好的面团放入低速搅拌熟化盘中,在温度为23~28℃条件下,通过搅拌完成熟化,控制搅拌转速为8~10转/分钟,熟化时间25分钟;(3)挤压成型:将熟化后的面团经自熟挤压机中,第一次挤压成型的温度为110~115℃,成型挤出压力0.5~0.6mpa,通过第一次挤压成直径为1.2~1.5cm的粗条;第二次挤压成型的温度为110~112℃,成型挤出压力0.8~0.9mpa,通过第二次挤压将粗条成直径为0.8~1.0mm的面条;(4)漂洗:将挤压成型的面条放入漂洗池中,先漂洗25~30秒钟,取出沥干15~20秒钟,然后再放入漂洗池中,漂洗15~20秒钟,再取出沥干10~15秒钟;(5)冷冻:将上述经过漂洗过的面条,送入冷库中进行冷冻处理,控制冷库内温度在

5~

3℃之间,冷冻时间为8~10小时;(6)烘干:将冷冻后的面条采用三级梯度热风干燥方式进行烘干,所述三级梯度热风干燥的具体工艺条件为,将冷冻后的面条依次经过温度为45~50℃、湿度为40~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一次干燥,干燥时间为10~15min;然后经温度为65~70℃、湿度为60~7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二次干燥,干燥时间为5~10min,最后经温度为50~55℃、湿度为45~55%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三次干燥,干燥时间为15~20min,烘干至面条的含水量低于15%即可;(7)包装:先将烘干后的面条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按规格称重计量包装,即得所述面条成品。
19.其中所述调味包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原料配比分别提前准备好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原料;(2)油炸:将准备好的菜仔油放入锅内,加热至100~110℃,然后加入酸汤汁、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在搅拌过程中继续油炸15~20分钟,炸至有香味即停止加热,得
油炸料;(3)调味:将经过油炸的油炸料自然冷却,待降温至60~65℃时,再加入植物香油,搅拌均匀后,倒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油渣分离,待油温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调味包成品。
20.实施例2: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原料,按5:1:4:2:2:2:1:3重量配比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30份、魔芋粉25份、红薯粉20份、木薯粉15份、土豆粉10份、大米粉5份和面粉60份;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1%,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5%,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3%,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2%;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2%。
21.上述非油炸酸汤粗粮面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22.实施例3: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原料,按5:1:4:2:2:2:1:3重量配比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35份、魔芋粉30份、红薯粉25份、木薯粉20份、土豆粉15份、大米粉8份和面粉65份;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2%,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8%,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5%,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4%;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3%。
23.上述非油炸酸汤粗粮面的制备方法包括有面条的制备和调味包的制备,其中所述面条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原料混匀后调面,经熟化后在挤压成型,在将挤压成型的面条经漂洗和冷冻处理,然后将经冷冻处理的面条烘干,经烘干后并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面条成品;具体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调面:按原料配比分别取主料中的玉米粉、魔芋粉、红薯粉、木薯粉、土豆粉、大米粉和面粉加入混合调面机中进行一次均质处理,在均质处理过程中,并按原料配比分别取辅料中的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加入混合调面机中,进行二次均质处理,使其混合均匀,然后再加以主料和辅料总重量的30%重量的水,混合搅拌20分钟,然后停止机械搅拌,改用人工揉面,由上向下不断翻揉,越揉粉体黏韧性增加,硬性减少,一直揉至粉体很细匀,其表面有光泽即可,得到调好的面团;其中所述均质处理的条件为常温、常压,功率为150w,转速为400转/分钟,第一次均质处理时间为6分钟,第二次均质处理时间为10分钟;(2)熟化:将上述调好的面团放入低速搅拌熟化盘中,在温度为23~28℃条件下,通过搅拌完成熟化,控制搅拌转速为10~12转/分钟,熟化时间20分钟;(3)挤压成型:将熟化后的面团经自熟挤压机中,第一次挤压成型的温度为115~120℃,成型挤出压力0.4~0.5mpa,通过第一次挤压成直径为1~1.2cm的粗条;第二次挤压成型的温度为112~115℃,成型挤出压力0.9~1.0mpa,通过第二次挤压将粗条成直径为1.0~1.2mm的面条;(4)漂洗:将挤压成型的面条放入漂洗池中,先漂洗30~35秒钟,取出沥干20~25秒钟,然后再放入漂洗池中,漂洗20~25秒钟,再取出沥干15~20秒钟;(5)冷冻:将上述经过漂洗过的面条,送入冷库中进行冷冻处理,控制冷库内温度


5~

3℃之间,冷冻时间为10~12小时;(6)烘干:将冷冻后的面条采用三级梯度热风干燥方式进行烘干,所述三级梯度热风干燥的具体工艺条件为,将冷冻后的面条依次经过温度为45~50℃、湿度为40~5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一次干燥,干燥时间为10~15min;然后经温度为65~70℃、湿度为60~70%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二次干燥,干燥时间为5~10min,最后经温度为50~55℃、湿度为45~55%的热风干燥机进行第三次干燥,干燥时间为15~20min,烘干至面条的含水量低于15%即可;(7)包装:先将烘干后的面条自然冷却至常温,然后按规格称重计量包装,即得所述面条成品。
24.其中所述调味包的制备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原料配比分别提前准备好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原料;(2)油炸:将准备好的菜仔油放入锅内,加热至110~120℃,然后加入酸汤汁、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在搅拌过程中继续油炸20~25分钟,炸至有香味即停止加热,得油炸料;(3)调味:将经过油炸的油炸料自然冷却,待降温至65~70℃时,再加入植物香油,搅拌均匀后,倒入油渣分离器中,进行油渣分离,待油温冷却至常温时,最后进行包装,得到调味包成品。
25.实施例4: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原料,按5:1:4:2:2:2:1:3重量配比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40份、魔芋粉35份、红薯粉30份、木薯粉25份、土豆粉20份、大米粉10份和面粉70份;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3%,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1%,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6%,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5%;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4%。
26.上述非油炸酸汤粗粮面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27.实施例5一种非油炸酸汤粗粮面,所述酸汤粗粮面由面条和调味包组成,所述面条由主料加以辅料制备而得,所述调味包以酸汤汁、植物香油、菜仔油、生姜、大蒜、葱、食盐和酱油为原料,按5:1:4:2:2:2:1:3重量配比制备而得;其中所述主料为粗粮原料,包括有玉米粉50份、魔芋粉40份、红薯粉40份、木薯粉35份、土豆粉30份、大米粉15份和面粉80份;所述辅料为食盐、酵母粉、鸡蛋液和蔗糖酯,所述食盐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5%,所述酵母粉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2%,所述鸡蛋液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1%,所述蔗糖酯的用量为主料重量的0.8%;所述调味包的用量为面条重量的6%。
28.上述食用方便的即食米粉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29.采用实施例1至5所述方法制备的非油炸酸汤粗粮面,通过对其口感、色泽、弹性、保存期、复水时间及耐浸煮程度方面分别与现有技术中制备的方便面相比,具有口感好、色泽透明、弹性好、保存期长、复水时间短、耐浸煮程度高等优点,并具有爽滑入味,营养丰富和食用方便等特点。可以实现规模生产制作加工,对开发种类更多,营养更高,口味更好的
非油炸酸汤粗粮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