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叶黄精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7624718发布日期:2021-11-29 15:04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叶黄精茶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保健茶饮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桑叶黄精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经实验表明桑叶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及多糖类。如李颖慧等通过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分析桑叶中有效成分对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发现,桑叶多糖、黄酮均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另外孟庆海等人通过对患有糖尿病的小鼠建立模型来筛选桑叶中有降血糖的部分,结果显示桑叶提取物中降血糖的有效成分是桑叶多糖、桑叶生物碱和桑叶总黄酮。吴薇等人的研究中通过比较桑叶中黄酮和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发现桑叶中黄酮和多糖都具有显著的降低空腹血糖,改善糖耐量的作用;李娈等人通过筛选桑叶中对α

gs苷酶抑制活性最佳的组分,并进行体内降糖活性研究得到桑叶中的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降血糖的作用。
3.王艺通过制备黄精多糖,对其结构表征及降血糖活性研究表明,高剂量的黄精多糖(psp)可以有效的缓解脏器损伤,降低血糖,调节体内血糖代谢,缓解糖尿病症状。韩笑等人通过对黄精复方进行降血糖药效学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和不同比例的黄精、桑叶、玉竹的水煎液,通过一定的抑制机理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降低血糖。王俊杰等人通过研究复方黄精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发现复方黄精茶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曲线下面积水平。
4.根据《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9版)》给出的数据,目前全球范围内估计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我国目前拥有1.164亿(未计入港澳台数据)糖尿病患者,位居世界首位。
5.糖尿病是一种典型性与饮食密不可分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发症预防等具有明显效果。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餐后高血糖及餐间低血糖的发生,减少胰岛素分泌,降低游离脂肪酸水平,从而使得血糖与血脂水平都能尽可能回归正常生理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对于以控制饮食为基础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降糖或者辅助降糖功效性的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6.近年来“绿色药物”的概念逐渐兴起,它是指从天然材料中获得有效而安全的治疗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专家学者们对茶叶和其他植物的内含成分及功效研究越来越清晰,在发展传统茶叶的同时,专家学者们将自然界一些植物和茶叶结合起来,经一定工艺加工成复合茶,达到一茶多功能的效果。目前,国内外消费者倾向于饮用营养物质丰富、保健功能齐全的多元复合茶。复合保健茶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我国研制开发了许多复合保健茶新产品。近年来,我国复合保健茶市场呈现上升趋势,各类保健茶层出不穷,按其营养价值和药效功能分类,分为健美减肥、降脂降糖、消食健脾等20余类。
7.桑叶、黄精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特别是降血糖方面更为优越,但桑叶、黄精复配的保健品很少有报道。从方便快捷受众广的角度,本发明公开了桑叶、黄精复配茶的制作工艺开发出一款新颖的桑叶、黄精复配降糖茶饮品。
8.目前,市面上尚未有桑叶黄精配伍的保健产品,也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新产品—桑叶黄精茶的问世,既有抢占市场的先机,也具备深入研究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产品的问世,不仅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也可拓展当地大健康产业;新产品的问世,更可通过推广种植业与加工业联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使桑叶、黄精等我国利用率偏低的丰富资源,实现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为药农、桑农增收提供新渠道,同时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增加农村百姓的获得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桑叶黄精茶及其制备方法,以霜降后的桑叶嫩叶和黄精为原材料制备能够辅助降血糖的袋泡茶,优化得到桑叶与黄精的最佳配比为3:2,其制备方法为:首先,进行桑叶黄精原料挑选,清洗后干燥,其中桑叶的干燥条件为:干燥箱中75℃干燥60min;黄精的干燥条件为干燥室真空度0pa,预冻

40℃4.5h,程序升温(

40℃
→‑
30℃
→‑
10℃

0℃

18℃

25℃

37℃)真空干燥67h,然后,将干燥好的桑叶、黄精破碎、筛选,最后,将桑叶、黄精粗粉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重、复配、装袋后装入茶包得到桑叶黄精袋泡茶,本发明得到的桑叶黄精袋泡茶多糖含量高,农药残留少,市面上还未有桑叶黄精配伍的保健产品的相关报道,可以实现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为药农、桑农增收提供新渠道。
10.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桑叶黄精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黄精茶是桑叶与黄精按照一定比例复配而成,其中,桑叶与黄精的比例为1

4:1

4。
12.一种桑叶黄精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叶黄精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s1:桑叶及黄精的挑选,清洗及干燥;
14.其中,桑叶的挑选,清洗及干燥具体步骤为:桑叶采摘之后,将其晾开在通风阴凉处,放置一段时间,直至桑叶不发热,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干燥待用;
15.其中,黄精的挑选,清洗及干燥具体步骤为:取新鲜黄精,清洗干净,去除须根后于切片机上切片,切片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
16.步骤s2:干燥后的桑叶和黄精进行破碎并筛选粗粉;
17.步骤s3:将桑叶和黄精粗粉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重后复配,混匀后装入茶包,即得桑叶黄精茶。
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桑叶为11月份第5位至第10位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污染的成熟桑叶嫩叶。
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通风阴凉时间为4~5h,所述步骤s1的桑叶干燥条件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75℃干燥60min。
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黄精切片条件为刀片转速15r/min,传送带速度5hz。
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黄精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为:干燥室真空度0pa,预冻

40℃保持4.5h,然后控制程序升温

40℃
→‑
30℃
→‑
10℃

0℃

18℃

25℃

37℃真空干燥67h。
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黄精干燥方法还可以为电热鼓风干燥箱中57℃干燥18h。
2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黄精干燥方法还可以为太阳光下自然晒干3d。
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的桑叶和黄精进行破碎的方法为破壁机破壁10s,过网筛得到桑叶、黄精粗粉。
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桑叶和黄精粗粉复配比例为1

4:1

4。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7.本发明得到的桑叶黄精袋泡茶多糖含量高,农药残留少,目前,市面上尚未有桑叶黄精配伍的保健产品,也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新产品—桑叶黄精茶的问世,既有抢占市场的先机,也具备深入研究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产品的问世,不仅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也可拓展当地大健康产业;新产品的问世,更可通过推广种植业与加工业联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使桑叶、黄精等我国利用率偏低的丰富资源,实现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为药农、桑农增收提供新渠道,同时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增加农村百姓的获得感。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真空冷冻干燥的黄精扫描电镜(sem)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恒温干燥箱烘干的黄精扫描电镜(sem)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太阳光下自然晒干的黄精扫描电镜(sem)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葡糖糖标准品的工作曲线;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配比下桑叶黄精茶的多糖含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34.实施例1:
35.茶包购买于淘宝(河南焦作),环保食品级pet材质。
36.黄精购于云南蒙自药材有限公司(新鲜黄精)。
37.桑叶购于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桑叶地(霜降后且未喷洒过农药)。
38.1、实验过程
39.1)原材料的制备
40.(1)桑叶:取自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桑叶地,摘取11月份第5位至第10位无农药残留、无病虫害污染的成熟桑叶嫩叶。为防止桑叶采摘后自散热而导致桑叶局部发热而变质。所以桑叶采摘下来之后,将其晾开在通风阴凉处,放置4~5h,直至桑叶不发热为宜。装运桑叶时不用力挤压,不造成机械损伤,影响叶子品质。桑叶快运到蒙自,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置于网筛中于bpg

9040a电热鼓风干燥箱中75℃干燥60min待用。
41.(2)黄精:采购于云南蒙自药材有限公司新鲜黄精,清洗干净,去除须根,选取无虫无害、无机械损伤、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的黄精做为试验原材料。于sl600b型切片机上(刀片转速15r/min,传送带速度5hz)切片,选取完整均匀的切片分为3份,第一份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干燥条件为干燥室真空度0pa,预冻

40℃4.5h,程序升温(

40℃
→‑
30℃
→‑
10℃

0℃

18℃

25℃

37℃)真空干燥67h。第二份置于bpg

9040a电热鼓风干燥箱中57℃干燥18h。第三份置于网筛中于太阳光下自然晒干3d。
42.2)工艺流程
43.原料挑选

清洗

干燥

破碎、筛选

复配、称重

装袋
44.原料的挑选、清洗、干燥见上述原料的制备。
45.破碎、筛选:干燥好的桑叶、黄精分别用qt

bp008d型破壁机于破壁功能下破壁10s,过2号网筛网筛中的留下得到桑叶、黄精粗粉待用。
46.复配、称重、装袋:桑叶、黄精粗粉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重至3g,混匀后装入茶包。
47.3)质构仪检测前样品的制备
48.取新鲜洁净黄精用刀切片,选取厚度约为5mm的均匀切片,对不规则形状进行修改使其切片面宽约为3cm,尽量选取长度均匀一致的切片,将其分为3份,第一份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第二份采用恒温干燥箱烘干,第三份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并记录干燥前后黄精的质量。将干燥后的黄精样品采用表2

5的条件在ta new plus型质构仪的tap探头下测定断裂并分成两段的最大正力,作为样品的坚实度。每组做3个平行,每次重复测样10次,记录最大正峰值。
49.4)感官评价方法
50.实验前筛选12名学过食品感官评价的本专业同学,对其进行培训保证评价员熟悉所评性质和作程序,具有区别其性质细微差别的能力。要求评价员在实验前不吸烟、不喝酒、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评定完一个样品后,要用清水漱口并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下一个样品的评定。
51.将粉碎并筛选好的桑叶黄精按照桑叶:黄精4:1、3:2、1:1、2:3、1:4的比例称重装袋(茶袋净重3g)分别编号为418、324、116、237、149,置于500ml玻璃杯中,同时加入300ml98℃的沸水浸泡15min,然后将样品按分别倒入5个纸杯中按上述编号进行标记,然后以随机的顺序将样品同时呈送给12名评价员,评价员根据桑叶黄精茶的喜爱程度对样品进行排序。
52.5)多糖含量的测定
53.(1)5%苯酚溶液的配置: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5g苯酚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沸水促进苯酚溶解,定容至刻度,临用现配。
54.(2)标准曲线的制备
[0055][0056]
(3)样品中多糖溶液制备:
[0057][0058]
2、数据处理
[0059]
1)数据处理工具
[0060]
用《origin8.6英文版》作图软件绘制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图,用《jade6.5》软件对xrd进行物相分析,用3d画图软件处理电镜扫描图。
[0061]
2)计算公式
[0062]
(1)相对脱水率计算
[0063][0064]
式中:
[0065]
λ—相对脱水效率;
[0066]
mo
—干燥前的质量;
[0067]
m1
—干燥后的质量。
[0068]
(2)friedman检验样品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0069]
friedman f统计量公式:
[0070][0071]
式中:
[0072]
n—评价员数量;
[0073]
m—样品数量;
[0074]
r
j
—样品j的秩次和。
[0075]
(3)最小显著差法
[0076][0077]
式中:
[0078]
n—评价员数量;
[0079]
m—样品数量。
[0080]
(4)样品多糖含量的计算
[0081]
多糖含量计算:
[0082][0083]
式中:
[0084]
c—样品中多糖的浓度;
[0085]
v—样品定容体积;
[0086]
m—样品的质量。
[0087]
3结果与讨论
[0088]
1)sem测定不同干燥方法黄精的外观形态
[0089]
sem能直观反映干燥后黄精的内部组织结构,真空冷冻干燥的黄精由扫描电镜(sem)分析的结果如图1,恒温干燥箱烘干的黄精由扫描电镜(sem)分析的结果如图2,太阳光下自然晒干的黄精由扫描电镜(sem)分析的结果如图3。通过对比以下三组图片发现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黄精较其他其组织架构更为蓬松,整体多呈蜂窝状孔洞,内部架构多呈纤细片状,易碎;恒温干燥箱烘干黄精其组织结构比冻干黄精更为紧密,几乎无任何孔洞,内部结构保存完整呈植物应有的纤维状;自然晒干黄精其组织结构最为紧密,表面完整、整体光滑、无缝隙,较之其他水分含量过重。组织结构越蓬松越容易将其破碎且从一定程度上证明
含水量较低,容易保存。综上所述,从干燥后组织结构的蓬松程度来评定,黄精的干燥条件选用真空冷冻干燥为最佳。
[0090]
2)不同干燥方式下黄精的相对脱水率
[0091]
记录干燥前后黄精的质量,根据公式计算得到三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黄精的相对脱水率。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黄精相对脱水率最高,恒温干燥箱烘干的黄精次之,自然晒干的黄精相对脱水率最低。脱水率越高则干燥后黄精的含水率就越低,样品含水率越低则越不容易滋长微生物而导致腐败变质,保存期限就越长。综上所述,从样品干燥后的脱水率来评定,黄精的干燥条件选用真空冷冻干燥为最佳。
[0092]
3)感官评价
[0093]
桑叶黄精茶茶汤的色泽,舒适的口感,令人愉悦的味道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统计品评员的排序结果,样品的秩次与秩和。使用friedman检验对被检样品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做出判断。根据friedman f统计量公式计算得到结果:f值14.24>临界值9.49,所以判定在5%显著水平下,样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说明哪些样品间有差异,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进行多重比较,根据最小显著差法计算得到各样品的秩和。故从评定结果可以看出样品324即桑叶黄精之比为3:2的最受大众喜爱,与样品324、237、117差异显著,418、116、237号样品次之,无显著性差异,样品149最不受大众喜爱。综上所述样品324最受大众喜爱,故得到桑叶黄精茶的最佳配方为桑叶、黄精之比为3:2。
[0094]
3.2.2多糖含量评价
[0095]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c)为横坐标得到葡糖糖标准品的工作曲线如图4所示,其回归方程为:a=0.0131x

0.0602(r2=0.9991),如图4所示,葡糖糖在16

80u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称取不同配比下的桑叶黄精茶分别为4:1 0.253g、3:20.2532g、1:1 0.2517g、2:3 0.2549g、1:4 0.2513g按照样品多糖溶液制备的方法测定其吸光度,进而根据多糖含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样品中多糖的含量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桑叶黄精经配伍后其多糖含量与黄精质量的呈现性关系。其规律为:桑叶黄精之比为4:1到3:2时多糖含量显著升高;3:2到1:1再到2:3多糖含量略有增加,但变化平缓;从2:3到1:4又显著增加。即桑叶黄精之比为1:4时其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配比,桑叶黄精之比为4:1时其中多糖含量最低,桑叶黄精之比为3:2、1:1和2:3这三者中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结合感官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得到桑叶黄精茶的最佳配方为桑叶黄精之比为3:2。
[009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黄精茶及其制备方法,以霜降后的桑叶嫩叶和黄精为原材料制备能够辅助降血糖的袋泡茶,优化得到桑叶与黄精的最佳配比为3:2,其制备方法为:首先,进行桑叶黄精原料挑选,清洗后干燥,其中桑叶的干燥条件为:干燥箱中75℃干燥60min;黄精的干燥条件为干燥室真空度0pa,预冻

40℃4.5h,程序升温(

40℃
→‑
30℃
→‑
10℃

0℃

18℃

25℃

37℃)真空干燥67h,然后,将干燥好的桑叶、黄精破碎、筛选,最后,将桑叶、黄精粗粉按照一定的比例称重、复配、装袋后装入茶包得到桑叶黄精袋泡茶,本发明得到的桑叶黄精袋泡茶多糖含量高,农药残留少,市面上还未有桑叶黄精配伍的保健产品的相关报道,可以实现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为药农、桑农增收提供新渠道。
[0097]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形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
这些其他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