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24342发布日期:2022-03-26 14:4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家禽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肝增重效果好的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鹅肥肝是利用鹅摄食消化速度快,营养吸收能力强的特性,应用特殊的强制填饲工艺,填饲后,大量脂肪等营养物质在肝脏沉积而形成。鹅肝中含有70%左右脂肪、卵磷脂、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鹅肝脂肪中含有60-70%左右的油酸、亚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人食用后可降低血液低密度胆固醇,不易形成血栓,抗凝血酶,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病,保护肝脏。
3.鹅肥肝生产工艺流程为:育成、饲料、填饲、取肝、修肝,与品种、体重、填饲营养、饲养管理等因素相关。在鹅肝生产流程中,填饲营养作为认为可控制环节,可通过调节填饲营养能值、脂肪源或添加剂等营养物质来促进不同品种(普通品种或通过筛选的油脂品种)鹅肥肝的形成。目前主要采取的填饲技术是鹅肥肝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需要选择合适的周龄、体重和季节来进行填饲,并且根据品种和肥肝程度等来调节填饲期的长短和填饲量的多少,确保鹅肥肝增重和质量处于理想状态。然而目前的鹅肥肝饲料的配方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对于鹅肝的增重效果不明显,还会导致其他脏器沉积脂肪,影响正常功能。
4.cn100589704a公开了一种促进鹅肥肝增重的饲料及其配制方法,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玉米96.8375-98.374%,食盐0.5-1.0%,植物油1.0-2.0%,复合酶0.015-0.025%,植酸酶0.008%0.01%,益生态制剂0.1-0.12%,叶黄素0.003-0.0075%。该发明的饲料可促进鹅生长,防止肝坏死,促进鹅肝脂肪的沉积,大大提高了鹅肥肝的质量。
5.cn102835593a公开了一种提高鹅肥肝磷脂含量的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成组分:大豆油脚10~20份、玉米75~90份、大米碎米3~6份、大麦3~6份、食盐0.3~1.0份、复合酶制剂0.1~0.5份、益生菌制剂0.1~0.5份、预混料0.5%~1.0%和饲料乳化剂0.3~0.7份。该发明提供的饲料,在为肥肝鹅提供足量能量的基础上,额外添加了大豆油脚,大豆油脚富含磷脂。在填饲料中添加大豆油脚,通过鹅的生物加工,可使卵磷脂在肝脏中大量沉积。
6.由于目前的鹅肥肝饲料配方的不合理性严重影响了鹅肥肝的生产。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增重效果好,对鹅生理影响小的鹅肥肝饲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提供一种肝增重效果好的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鹅肥肝用脂肪粉能够有效提高鹅肥肝重量和质量,提高饲料能值,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鹅肥肝的经济效益。
8.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豆油15-20份、玉米油5-15份、猪油10-20份、鹅油1-3份、磷脂油5-15份、乳化剂1-5份和载体39.5-69份。
10.其中,豆油的份数可以是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玉米油的份数可以是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猪油的份数可以是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鹅油的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或3份等,磷脂油的份数可以是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等,乳化剂的份数可以是1份、1.5份、2份、2.5份、3份、3.5份、4份、4.5份或5份等,载体的份数可以是39.5份、42份、44份、46份、48份、50份、52份、54份、56份、58份、60份、62份、64份、66份或69份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1.上述特定组成的鹅肥肝用脂肪粉通过采用豆油、玉米油、猪油、鹅油、磷脂油五者复配,协同作用,使得脂肪粉中脂肪酸的结构更加平衡,被鹅摄入后能够优先沉积到鹅肝组织中,降低脂肪酸在鹅腹脂的沉积,提高了鹅肥肝重,降低了对鹅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
12.优选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豆油16-19份、玉米油7-13份、猪油13-17份、鹅油1.5-2.5份、磷脂油7-13份、乳化剂2-4份和载体45-60份。
13.优选地,所述乳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蔗糖脂肪酸酯20-40份、溶血卵磷脂10-25份、pge(聚甘油脂肪酸酯)2-5份和淀粉20-40份。
14.其中蔗糖脂肪酸酯的份数可以是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32份、34份、36份、38份或40份等,溶血卵磷脂的份数可以是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或25份等,pge的份数可以是2份、3份、4份或5份等,淀粉的份数可以是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30份、32份、34份、36份、38份或40份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5.上述乳化剂通过采用蔗糖脂肪酸酯和溶血卵磷脂二者复配,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将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中的油脂成分的粒径降低,促进鹅对油脂成分的吸收,提高鹅肥肝用脂肪粉的效果。
16.优选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以重量份数计还包括抗氧化剂1-5份,所述抗氧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维生素e1-4份、二丁基烃基甲苯(bht)2-5份、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2-5份、增效剂1-4份和载体80-90份。
17.其中,抗氧化剂的份数可以是1份、2份、3份、4份或5份等,维生素e的份数可以是1份、2份、3份或4份等,bht的份数可以是2份、3份、4份或5份等,tbhq的份数可以是2份、3份、4份或5份等,增效剂的份数可以是1份、2份、3份或4份等,载体的份数可以是80份、81份、82份、83份、84份、85份、86份、87份、88份、89份或90份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8.优选地,所述增效剂包括柠檬酸。
19.优选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以重量份数计还包括添加剂0.5-1份,例如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或1份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所述添加剂包括益生素。
20.上述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鹅的免疫力,减少填饲时对鹅损伤造成的应激,进而提
高鹅对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的吸收,提高鹅肥肝用脂肪粉的效果,提高鹅肥肝重。
21.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膨化玉米粉和/或米糠粕。
2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上所述的鹅肥肝用脂肪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将磷脂油、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升温,之后进行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得到的乳化液与载体混合吸附,得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
24.上述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与乳化剂配合,能够将将油脂成分的粒径降低,极大增加了油滴表面积,能够显著提高油脂消化吸收利用率。
25.优选地,所述将磷脂油、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还包括与乳化剂、抗氧化剂或添加剂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混合,其中至少两种的组合包括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的组合、抗氧化剂和添加剂的组合或乳化剂和添加剂的组合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组合,上述组合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组合同样适用。
26.优选地,所述升温至温度为50-70℃,例如50℃、55℃、60℃、65℃或70℃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27.优选地,所述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包括第一级乳化处理和第二级乳化处理。
28.优选地,所述第一级乳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合物在压力1-2mpa、转速15000-20000rpm下进行剪切均质乳化。
29.优选地,所述第二级乳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合物在压力20-50mpa下进行高压均质乳化。
30.其中,升温至温度可以是50℃、55℃、60℃、65℃或70℃等,第一级乳化处理的压力可以是1mpa、1.1mpa、1.2mpa、1.3mpa、1.4mpa、1.5mpa、1.6mpa、1.7mpa、1.8mpa、1.9mpa或2mpa等,转速可以是15000rpm、16000rpm、17000rpm、18000rpm、19000rpm或20000rpm等,第二级乳化处理的压力可以是20mpa、25mpa、30mpa、35mpa、40mpa、45mpa或50mpa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数值,上述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1.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鹅肥肝用脂肪粉在制备鹅肥肝填饲饲料中的应用。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通过采用豆油、玉米油、猪油、鹅油、磷脂油五者复配,协同作用,使得脂肪粉中脂肪酸的结构更加平衡,被鹅摄入后能够优先沉积到鹅肝组织中,降低脂肪酸在鹅腹脂的沉积,提高了鹅肥肝重,降低了对鹅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通过采用蔗糖脂肪酸酯和溶血卵磷脂二者复配,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将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中的油脂成分的粒径降低,促进鹅对油脂成分的吸收,提高鹅肥肝用脂肪粉的效果;通过特定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鹅的免疫力,减少填饲时对鹅损伤造成的应激,提高鹅对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的吸收,提高鹅肥肝用脂肪粉的效果,提高鹅肥肝重;采用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与乳化剂配合,能够将将油脂成分的粒径降低,极大增加了油滴表面积,能够显著提高油脂消化吸收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并非局限在实施例范围内。
35.以下示例中,益生素购自于阿里巴巴东方兽药益生素。
36.制备例1
37.本制备例提供了一种乳化剂,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蔗糖脂肪酸酯30份、溶血卵磷脂13份、硬脂酸单甘酯17份、淀粉40份。
38.制备方法如下:
39.将蔗糖脂肪酸酯、溶血卵磷脂和硬脂酸单甘酯混合加热至60℃,喷入淀粉中混合,得到所述乳化剂
40.制备例2
41.本制备例提供了一种乳化剂,制备方法中除不包含蔗糖脂肪酸酯、减少部分分配给溶血卵磷脂外,其余与制备例1一致。
42.制备方法参考制备例1。
43.制备例3
44.本制备例提供了一种乳化剂,制备方法中除不包含溶血卵磷脂、减少部分分配给蔗糖脂肪酸酯外,其余与制备例1一致。
45.制备方法参考制备例1。
46.制备例4
47.本制备例提供了一种抗氧化剂,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维生素e 2份、二丁基烃基甲苯3份、特丁基对苯二酚3份、柠檬酸3份、膨化玉米粉85份。
48.制备方法如下:
49.将二丁基烃基甲苯和特丁基对苯二酚混合,之后加入维生素e混合,最后加入柠檬酸和膨化玉米粉混合,得到所述抗氧化剂。
50.实施例1
5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52.豆油17份、玉米油10份、猪油15份、鹅油2份、磷脂油10份、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3份、制备例4提供的抗氧化剂3份、益生素0.75份、膨化玉米粉55份。
53.制备方法如下:
54.将磷脂油加热至55℃,再与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均匀,保持混合油50℃以上的温度,再加入乳化剂、抗氧化剂和益生素,充分溶解混合。将温度升至60℃,并将混合物在高速剪切均质机的作用下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1.5mpa,转速为17000rpm,之后经高压均质机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35mpa,将得到的乳化液经喷雾混合机与膨化玉米粉混合吸附,压力15mpa,喷速25升/分钟,制成固体粉末,即得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
55.实施例2
5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57.豆油16份、玉米油13份、猪油13份、鹅油2.5份、磷脂油7份、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4份、制备例4提供的抗氧化剂1份、益生素1份、米糠粕45份。
58.制备方法如下:
59.将磷脂油加热至55℃,再与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均匀,保持混合油50℃以上的温度,再加入乳化剂、抗氧化剂和益生素,充分溶解混合。将温度升至50℃,并将混合
物在高速剪切均质机的作用下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1mpa,转速为20000rpm,之后经高压均质机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20mpa,将得到的乳化液经喷雾混合机与米糠粕混合吸附,压力15mpa,喷速25升/分钟,制成固体粉末,即得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
60.实施例3
6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62.豆油19份、玉米油7份、猪油17份、鹅油1.5份、磷脂油13份、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2份、制备例4提供的抗氧化剂5份、益生素0.5份、膨化玉米粉60份。
63.制备方法如下:
64.将磷脂油加热至55℃,再与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均匀,保持混合油50℃以上的温度,再加入乳化剂、抗氧化剂和益生素,充分溶解混合。将温度升至70℃,并将混合物在高速剪切均质机的作用下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2mpa,转速为15000rpm,之后经高压均质机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50mpa,将得到的乳化液经喷雾混合机与膨化玉米粉混合吸附,压力15mpa,喷速25升/分钟,制成固体粉末,即得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
65.实施例4
6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67.豆油15份、玉米油15份、猪油10份、鹅油3份、磷脂油5份、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5份、制备例4提供的抗氧化剂1份、益生素1份、米糠粕39.5份。
68.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69.实施例5
7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71.豆油20份、玉米油5份、猪油20份、鹅油1份、磷脂油15份、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1份、制备例4提供的抗氧化剂5份、益生素0.5份、膨化玉米粉69份。
72.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73.实施例6
7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将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替换为等量的制备例2提供的乳化剂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75.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76.实施例7
7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将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替换为等量的制备例3提供的乳化剂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78.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79.实施例8
8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以重量份数计)如下:
81.豆油17份、玉米油10份、猪油15份、鹅油2份、磷脂油10份、制备例1提供的乳化剂3份、膨化玉米粉55份。
82.制备方法如下:
83.将磷脂油加热至55℃,再与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均匀,保持混合油50℃以上的温度,再加入乳化剂,充分溶解混合。将温度升至60℃,并将混合物在高速剪切均质机的作用下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1.5mpa,转速为17000rpm,之后经高压均质机进
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35mpa,将得到的乳化液经喷雾混合机与膨化玉米粉混合吸附,压力15mpa,喷速25升/分钟,制成固体粉末,即得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
84.实施例9
8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与配比与实施例1一致。
86.制备方法如下:
87.将磷脂油加热至55℃,再与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混合均匀,保持混合油50℃以上的温度,再加入乳化剂、抗氧化剂和益生素,充分溶解混合搅拌。将温度升至60℃,将得到的混合物经喷雾混合机与膨化玉米粉混合吸附,压力15mpa,喷速25升/分钟,制成固体粉末,即得到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
88.对比例1
89.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豆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减少部分分配给磷脂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90.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91.对比例2
92.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磷脂油、玉米油、猪油和鹅油、减少部分分配给豆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93.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94.对比例3
95.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豆油、磷脂油、猪油和鹅油、减少部分分配给玉米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96.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97.对比例4
98.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豆油、玉米油、磷脂油和鹅油、减少部分分配给猪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99.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00.对比例5
10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豆油、玉米油、猪油和磷脂油、减少部分分配给鹅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102.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03.对比例6
104.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豆油、减少部分按比例分配给玉米油、猪油、鹅油和磷脂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105.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06.对比例7
107.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玉米油、减少部分按比例分配给豆油、猪油、鹅油和磷脂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108.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09.对比例8
110.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猪油、减少部分按比例分配
给玉米油、豆油、鹅油和磷脂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111.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12.对比例9
11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鹅油、减少部分按比例分配给玉米油、猪油、豆油和磷脂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114.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15.对比例10
116.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鹅肥肝用脂肪粉组成中除不包含磷脂油、减少部分按比例分配给玉米油、猪油、鹅油和豆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致。
117.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1。
118.对比例11
119.某市售鹅肥肝饲料。
120.效果测试:
12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试验,选择60日龄,体重规格接近的健康朗德鹅600只,随机分为20组,每组30只,每组3个重复,分别填饲实施例1-9和对比例1-11提供的产品。本试验填饲期间,每天填饲4次,时间分别为:4:00、10:00、16:00、22:00,预饲期7天,填饲期为14天,总养殖时间为3周,预饲期正常饲喂,填饲期在正常饲料(森源鹅饲料)中添加4%质量分数的产品。填饲方式为手工填饲法,一人固定鹅体,用手掰开鹅嘴,填饲时使鹅颈伸直,左手将食道内饲料捋往食道下部,如此反复,直到饲料填至喉头下1~2厘米时,然后填饲人右手应将鹅嘴闭住,并将颈部垂直向上拉,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将饲料向上捋3~4次。试验结束后,进行肝样收集,检测肥肝重、肝体比(肝重/体重)、肝屠比(肝重/屠体重)、料肝比、腹脂重、腹脂率(腹脂重/肌肉外脂肪重)、皮下脂肪厚,法氏囊指数(法氏囊与鹅体重的比值)和脾脏指数(脾脏与鹅体重的比值),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
122.[0123][0124][0125]
[0126][0127]
以上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产品能够有效促进脂肪酸在鹅肝中的沉积,降低脂肪酸在鹅腹脂的沉积,提高了鹅肥肝重,提高鹅的免疫力,减少填饲时对鹅损伤造成的应激;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6-7可以发现,本发明通过采用蔗糖脂肪酸酯和溶血卵磷脂二者复配,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乳化剂的乳化作用,促进鹅对油脂成分的吸收,提高所述鹅肥肝用脂肪粉的效果;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9可以发现,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制备步骤,配合乳化剂能够有效将原料中的油脂成分的粒径降低,促进鹅对油脂成分的吸收,提高鹅肥肝用脂肪粉的效果;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1-11可以发现,本发明通过采用豆油、玉米油、猪油、鹅油、磷脂油五者复配,协同作用,使得脂肪粉中脂肪酸的结构更加平衡,被鹅摄入后能够优先沉积到鹅肝组织中,降低脂肪酸在鹅腹脂的沉积,提高了鹅肥肝重,降低了对鹅其他器官组织的影响。
[0128]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鹅肥肝用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实施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0129]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13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