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鳗鱼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卧式洗鳗机。
背景技术:2.鳗鱼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无鳞,具有鱼的基本特征,部分鳗鱼和鲑鱼一样具有洄游特性,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旋光性强、喜流水、好暖,多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鳗鱼宰杀后需要清洗鳗鱼上的血液和污物,常用卧式洗鳗机。
3.现在的卧式洗鳗机结构简单,只对鳗鱼进行一次简单的冲洗,清洗后的鳗鱼常残留有血液和杂物,清洗效果不理想,且现在的卧式洗鳗机清洗后需要人工使用渔网将其捞出,出鱼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洗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现在的卧式洗鳗机结构简单,只对鳗鱼进行一次简单的冲洗,清洗后的鳗鱼常残留有血液和杂物,清洗效果不理想,且现在的卧式洗鳗机清洗后需要人工使用渔网将其捞出,出鱼不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卧式洗鳗机,包括第一支柱、清洗机构、第二支柱,所述第一支柱设置于所述清洗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柱设置于所述清洗机构远离所述第一支柱的一侧,还包括二次清洗机构、驱动机构,所述二次清洗机构设置于所述清洗机构的下方,且所述二次清洗机构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二支柱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柱的上端,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洗机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7.所述二次清洗机构包括冲洗箱、过滤板、液压缸、伸缩杆、第二排水管,所述冲洗箱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柱与所述第二支柱之间,所述冲洗箱的右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第二排水管,所述冲洗箱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下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液压缸,所述过滤板远离所述液压缸的一侧设置有所述伸缩杆。
8.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带、转轴、第一电机,所述传动轴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内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柱之间设置有轴承,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清洗机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带轮连接有所述传动带。
9.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转轴、第一电机、从动齿轮、齿条、主动齿轮,所述传动轴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柱的内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柱之间设置有轴承,且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清洗机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端部键连接有所述从动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柱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转轴,所述转轴上键连接有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所述齿条。
10.优选地,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排水管、卧式清洗箱、搅拌环、搅拌轴、加热板、第二电机、投料口,所述卧式清洗箱设置于所述二次清洗机构的上方,所述卧式清洗箱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卧式清洗箱的左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卧式清洗箱的右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所述加热板,所述卧式清洗箱的上端开设有所述投料口,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卧式清洗箱且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卧式清洗箱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搅拌轴上焊接有多个所述搅拌环,所述搅拌轴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支柱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搅拌环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且所述第一排水管外接排水管。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设置二次清洗机构对鳗鱼进行二次清洗,保证其清洗效果的同时可将清洗后的鳗鱼推至二次清洗机构的顶部,以方便出鱼。
14.2、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带动清洗机构旋转可将其内部的鳗鱼转至二次清洗机构内,无需人工捞鱼,简便快捷,提高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1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二次清洗机构的俯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23.图中:1、第一支柱;2、二次清洗机构;21、冲洗箱;22、过滤板;23、液压缸;24、伸缩杆;25、第二排水管;3、驱动机构;31、传动轴;32、传动带;33、转轴;34、第一电机;301、从动齿轮;302、齿条;303、主动齿轮;4、清洗机构;41、第一排水管;42、卧式清洗箱;43、搅拌环;44、搅拌轴;45、加热板;46、第二电机;47、投料口;5、第二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5.实施例1
26.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卧式洗鳗机,包括第一支柱1、清洗机构4、第二支柱5,第一支柱1设置于清洗机构4的一侧,第二支柱5设置于清洗机构4远离第一支柱1的一侧,还包括二次清洗机构2、驱动机构3,二次清洗机构2设置于清洗机构4的下方,且二次清洗机构2焊接于第一支柱1与第二支柱5之间,驱动机构3设置于第一支柱1的上端,且驱动机构3与清洗机构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二次清洗机构2包括冲洗箱21、过滤板22、液压缸23、伸缩杆24、第二排水管25,冲洗箱21焊接于第一支柱1与第二支柱5之间,冲洗箱21的右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排水管25,冲洗箱21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板22,过滤板22下方通过螺钉固定有液压缸23,用以将过滤板22顶出方便出鱼,过滤板22远离液压缸23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24,用以对过滤板22进行支撑,驱动机构3包括传动轴31、传动带32、转轴33、第一电机34,传动轴31贯穿于第一支柱1的内部,传动轴31与第一支柱1之间设置有轴承,且传动轴31与卧式清洗箱4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用以通过传动轴31带动卧式清洗箱42旋转以出鱼,第一电机34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支柱1的顶部,第一电机3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轴33,转轴33与传动轴31之间通过带轮连接有传动带32,用以通过转轴33带动传动轴31旋转,清洗机构4包括第一排水管41、卧式清洗箱42、搅拌环43、搅拌轴44、加热板45、第二电机46、投料口47,卧式清洗箱42设置于二次清洗机构2的上方,卧式清洗箱42与传动轴31通过螺钉连接,卧式清洗箱42的左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排水管41,用以排出污水,卧式清洗箱42的右端面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两个加热板45,用以对卧式清洗箱42内的水加热以加速清洗效率,卧式清洗箱42的上端开设有投料口47,搅拌轴44贯穿卧式清洗箱42且搅拌轴44与卧式清洗箱42之间设置有轴承,搅拌轴44上焊接有多个搅拌环43,用以对鳗鱼进行搅拌以加速清洗,搅拌轴44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6,第二电机4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44连接,第二电机46与第二支柱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用以带动搅拌轴44旋转使搅拌环43对鳗鱼进行搅拌,搅拌环43相互交错设置,以使鳗鱼搅拌均匀,第一排水管41上设置有电磁阀,且第一排水管41外接排水管,用以将卧式清洗箱42内清洗后的污水排出。
27.上述结构中:使用时,将所需清洗的鳗鱼通过投料口47投入卧式清洗箱42内,并往卧式清洗箱42内加入适量的水,启动加热板45对卧式清洗箱42及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以提高清洗效率,同时启动第二电机46带动搅拌轴44旋转,通过搅拌环43对鳗鱼进行搅拌使其与水混合均匀以实现初步清洗,清洗过后停止第二电机46,并打开第一排水管41外接排水管等将污水排出,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4通过传动带32带动传动轴31及卧式清洗箱42旋转,直至投料口47朝下,即可使卧式清洗箱42内的鳗鱼倾倒至下方的冲洗箱21内,往冲洗箱21内倒入清水对鳗鱼进行二次冲洗将其表面残留的血液和杂物等冲洗干净以保证清洗效果,冲洗后的污水透过冲洗箱21流至冲洗箱21的底部,可通过第二排水管25排出,通过液压缸23推动过滤板22上升,即可将冲洗后的鳗鱼顶至冲洗箱21的开口处,以便于出鱼。
28.实施例2
29.如图3、图5、图6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实施例1的传动轴31、传动带32、转轴33、第一电机34更换成传动轴31、转轴33、第一电机34、从动齿轮301、齿条302、主动齿轮303,在将卧式清洗箱42内的鳗鱼倾倒入二次清洗机构2内时,启动第一电机34带动主动齿轮303旋转,通过齿条302带动从动齿轮301旋转,从而带动传动轴31及卧式清洗箱42同步旋转,即可将鳗鱼倒入二次清洗机构2内进行二次清洗。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