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3983发布日期:2022-03-23 15:42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


背景技术:

2.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包括:捕捞和养殖生产的鱼、虾、蟹、贝、藻类、海兽等鲜活品;经过冷冻、腌制、干制、熏制、熟制、罐装和综合利用的加工产品。水产食品营养丰富,风味各异。低值鱼类和加工废弃物等制成的鱼粉、浓鱼汁等是重要的蛋白质饲料。利用水产动植物制成的蛋白质水鲜产品,如油脂、胶类、维生素、激素和其他制品,是有多种用途的化工、医药用品。对水产品进行机械、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学处理使之成为食品的过程。将水产品去杂、剖割、切块、细碎的原料处理和进行调味。都需要用到,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由于水产品本身会带很多水,在对其操作加工时会在操作台上形成积水,从而影响操作;
4.2、现有的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在加工水产品时,水产品往往还为活体,则会容易乱动,影响工作效率。
5.因此,现有的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通过设置操作台主体、固定轴承、夹持工具、活动轴承、夹子头、漏水板、漏水孔、铁丝、漏水结构、漏水槽和漏水管,解决了现有的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由于水产品本身会带很多水,在对其操作加工时会在操作台上形成积水,从而影响操作;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在加工水产品时,水产品往往还为活体,则会容易乱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包括操作台主体、固定脚、夹持工具、漏水板和漏水结构,所述操作台主体下方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脚,固定脚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主体上方内侧转动连接有六个夹持工具,夹持工具夹持水产品在操作台主体上方,所述操作台主体中间固定连接有漏水板,所述漏水板下方的操作台主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漏水结构,漏水结构与外部水管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台主体上方四周固定练连接有挡水板,四周的挡水板位于操作人员工作一面的较低,其他三面的较高,所述操作台主体下方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支撑腿下方固定连接在固定脚的脚套内,所述操作台主体上方两侧的挡水板内侧各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轴承,固定轴承与夹持工具的活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操作台主体中间设置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固定连接有漏水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包括脚套和固定吸盘,所述固定脚上部设置有脚套,脚套固
定在操作台主体的支撑腿底部,所述脚套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吸盘,固定吸盘固定连接在地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工具包括活动轴承和夹子头,所述夹持工具后方设置有活动轴承,活动轴承与操作台主体上的固定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轴承前方固定连接有夹子头,夹子头内夹住待操作加工的水产品。
12.进一步地,所述漏水板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操作台主体上水产品带的水从漏水板的漏水孔漏下,所述漏水板两侧固定连接有铁丝,两根铁丝分别穿过漏水板两侧的两个漏水孔。
13.进一步地,所述漏水结构包括漏水槽和漏水管,所述漏水结构上部设置有漏水槽,漏水槽固定在操作台主体的固定槽下方,所述漏水槽下方固定连接有漏水管,漏水管与外部水管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水板、漏水孔、铁丝、漏水结构、漏水槽和漏水管,解决了现有的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由于水产品本身会带很多水,在对其操作加工时会在操作台上形成积水,从而影响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操作台主体上水产品带的水从漏水板的漏水孔漏下,所以不会在操作台主体上形成积水,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加工,漏水板两侧固定连接有铁丝,两根铁丝分别穿过漏水板两侧的两个漏水孔,铁丝用于工作人员移动漏水板,工作人员移动铁丝拿开漏水板,便于清理操作台,漏水结构通过漏水槽与操作台主体固定连接,从漏水板上的漏水孔漏下来的水则通过漏水槽汇聚下流,漏水槽下方固定连接有漏水管,漏水管与外部水管连接,漏水结构通过漏水管与外部水管固定连接,漏水槽汇聚下流的水通过漏水管流向外部水管。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操作台主体、固定轴承、夹持工具、活动轴承和夹子头,解决了现有的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在加工水产品时,水产品往往还为活体,则会容易乱动,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操作台主体上方两侧的挡水板内侧各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轴承,固定轴承与夹持工具的活动轴承转动连接,操作台主体通过固定轴承与夹持工具转动连接,活动轴承前方固定连接有夹子头,夹子头内夹住待操作加工的水产品,夹持工具通过夹子头夹住水产品,从而使其不会乱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加工。
17.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操作台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脚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漏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漏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00、操作台主体;101、挡水板;102、支撑腿;103、固定轴承;104、固定槽;200、固定脚;201、脚套;202、固定吸盘;300、夹持工具;301、活动轴承;302、夹子头;400、漏水板;401、漏水孔;402、铁丝;500、漏水结构;501、漏水槽;502、漏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产品加工用操作台,包括操作台主体100、固定脚200、夹持工具300、漏水板400和漏水结构500,操作台主体100下方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脚200,固定脚200与地面固定连接,固定脚200用于支撑操作台在潮湿地面上稳定工作,操作台主体100上方内侧转动连接有六个夹持工具300,夹持工具300夹持水产品在操作台主体100上方,从而使其不会乱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加工,操作台主体100中间固定连接有漏水板400,操作台主体100上水产品带的水从漏水板400漏下,从而不会在操作台主体100上形成积水,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加工,漏水板400下方的操作台主体100下方固定连接有漏水结构500,漏水结构500与外部水管固定连接,漏水结构500汇聚下流的水流向外部水管。
29.其中如图1、2所示,操作台主体100上方四周固定练连接有挡水板101,四周的挡水板101位于操作人员工作一面的较低,其他三面的较高,挡水板101用于使操作台主体100上的水不会从外侧流出,操作台主体100下方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02,支撑腿102下方固定连接在固定脚200的脚套201内,操作台主体100通过支撑腿102与固定脚200固定连接,从而支撑操作台主体100稳定工作,操作台主体100上方两侧的挡水板101内侧各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轴承103,固定轴承103与夹持工具300的活动轴承301转动连接,操作台主体100通过固定轴承103与夹持工具300转动连接,从而使夹持工具300在操作台主体100上夹持水产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加工,操作台主体100中间设置有固定槽104,固定槽104内固定连接有漏水板400,操作台主体100通过固定槽104将漏水板400固定在其中间,使漏水板400下漏其上方水产品的水,从而不会在操作台主体100上方形成积水影响工作人员操作加工。
30.其中如图1、3所示,固定脚200包括脚套201和固定吸盘202,固定脚200上部设置有脚套201,脚套201固定在操作台主体100的支撑腿102底部,固定脚200通过脚套201与操作台主体100固定连接,从而支撑其在潮湿地面上稳定工作,脚套201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吸盘202,固定吸盘202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固定脚200通过固定吸盘202与地面固定连接,从而支撑操作台固定,固定吸盘202通过大气压强使其与地面稳固固定,可以不受潮湿环境影响稳固支撑操作台。
31.其中如图1、4所示,夹持工具300包括活动轴承301和夹子头302,夹持工具300后方设置有活动轴承301,活动轴承301与操作台主体100上的固定轴承103转动连接,夹持工具300通过活动轴承301转动连接在操作台主体100上,从而在其上方夹持水产品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加工,活动轴承301前方固定连接有夹子头302,夹子头302内夹住待操作加工的水产品,夹持工具300通过夹子头302夹住水产品,从而使其不会乱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加工。
32.其中如图1、5所示,漏水板400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401,操作台主体100上水产品带的水从漏水板400的漏水孔401漏下,所以不会在操作台主体100上形成积水,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加工,漏水板400两侧固定连接有铁丝402,两根铁丝402分别穿过漏水板400两侧的两个漏水孔401,铁丝402用于工作人员移动漏水板400,工作人员移动铁丝402拿开漏水板400,便于清理操作台。
33.其中如图1、6所示,漏水结构500包括漏水槽501和漏水管502,漏水结构500上部设置有漏水槽501,漏水槽501固定在操作台主体100的固定槽104下方,漏水结构500通过漏水槽501与操作台主体100固定连接,从漏水板400上的漏水孔401漏下来的水则通过漏水槽501汇聚下流,漏水槽501下方固定连接有漏水管502,漏水管502与外部水管连接,漏水结构500通过漏水管502与外部水管固定连接,漏水槽501汇聚下流的水通过漏水管502流向外部水管。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