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文档序号:31514080发布日期:2022-09-14 11: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在我国有着众多的茶种,例如红茶。红茶属于发酵茶,通常需要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红茶最重要步骤在于发酵,在生产红茶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发酵罐对红茶进行发酵,但是,采用发酵罐对红茶进行发酵普遍存在的红茶发酵不均,从而造成批次内和批次间茶叶存在品质差异的问题。因此,需要可以实现红茶均匀发酵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红茶发酵不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包括:
5.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适于进料出料的开口,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适于搅拌茶叶;
6.吹风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多个布气管,多个所述布气管设置在主体内,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7.供风机构,与所述布气管连接,供风机构适于给所述布气管供风;
8.动力机构,与所述主体连接,动力机构适于为主体提供动力并使主体进行正反转。
9.进一步的,所述吹风机构还包括进风管和连接管,所述进风管与主体连通,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风机构和所述连接管连接,多个所述布气管沿所述连接管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布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布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和所述连接管为动静管衔接,所述连接管适于随着所述主体进行正反转。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盖,所述挡盖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布气管上的出风孔沿所述连接管圆周环形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主体内的风适于通过通风孔排出。
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多个导板,多个所述导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壁上。
15.进一步的,所述导板螺旋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导板的水平夹角为10~20
°

16.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开口的一端为喇叭形罐口。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包括主体、吹风机构、供风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适于进料出料的开口,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适于搅拌茶叶;吹风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多个布气管,多个所述布气管设置在主体内,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供风机构与所述布气管连接,供风机构适于给所述布气管供风;动力机构与所述主体连接,动力机构适于为主体提供动力并使主体进行正反转。
19.此结构的茶叶发酵装置,通过在主体内设置多个布气管,通过供风机构为布气管供风,可实现对主体内均匀无死角吹风,从而使主体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在时空中保持动态稳定,使主体内的茶叶发酵均衡,进一步的提高了红茶发酵的稳定性。
20.2.此结构的茶叶发酵装置,通过在主体的出口设置盖板,并在盖板上设置有通风孔,使得主体内的风通过盖板上的通风孔排出,从而使新风均匀无死角且单向推进,进一步的可避免半换气或半循环发酵。
21.3.此结构的茶叶发酵装置,布气管上的出风孔沿所述连接管圆周环形设置,从而使新风无死角的充满整个主体,进一步的提高了红茶发酵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茶叶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茶叶发酵装置的剖视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主体;2、布气管;21、出风孔;3、进风管;4、连接管;5、挡盖;6、盖板;7、通风孔;8、导板;9、罐口。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茶叶发酵装置,包括主体1、吹风机构、供风机构和动力机构。主体1为筒状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进料和出料的开口,主体1的另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主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搅拌茶叶的搅拌组件。吹风机构设置在主体1的左端,吹风机构包括多个布气管2,多个布气管2固定设置在主体1内,多个布气管2与主体1的两端相互平行,布气管2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21。供风机构与布气管2连接,供风机构可给布气管2供风。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供风机构供风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在本实施例中,供风机构为吹风机。动力机构与主体1连接,动力机构可为主体1提供动力,并使主体1进行正转或反转。主体1正转时可将主体1开口处的茶叶送入主体1内;主体1反转可将主体1内的茶叶送至开口处。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为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在本实施例中,动力机构为伺服电机。
32.优选的,吹风机构包括六个布气管2,六个布气管2固定设置在主体1内。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主体1内可设置有五个或七个等其他数量的布气管2。
33.优选的,布气管2上设置有五个出风孔21。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布气管2上设置有四个或六个等其他数量的出风孔21。
34.进一步的,主体1的开口为喇叭形罐口9,喇叭形罐口9可便于将茶叶放入主体1内,也可有效的防止主体1在旋转的过程中茶叶从罐口9掉出。
35.进一步的,在图1中,喇叭形罐口9的右端还设置有盖板6,盖板6上设置有通风孔7,主体1内的风可通过通风孔7排出,使得主体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在时空中保持动态稳定,可避免半换气/半循环发酵。
36.进一步的,吹风机构还包括进风管3和连接管4。在图1中,进风管3的右端与通过主体1的左端与主体1连通,连接管4设置在主体1内,且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进风管3和布气管2,六个布气管2沿连接管4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布气管2的一端与连接管4连通,布气管2的另一端与主体1固定连接。吹风机将经过调温控湿后的新空气通过进风管3和连接管4输送至布气管2,并从布气管2的出风孔21排出。
37.进一步的,布气管2上的出风孔21沿连接管4圆周环形设置。
38.进一步的,进风管3和连接管4为动静管衔接,连接管4会随着主体1进行正转或反转,而进风管3不会随着主体1进行正转或反转。
39.进一步的,在图1中,连接管4的右端设置有挡盖5,挡盖5与连接管4为可拆卸连接,盖板6可有效的防止茶叶进入连接管4内并堵塞连接管4。
40.具体的,搅拌组件包括多个导板8,多个导板8螺旋固定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上,且导板8的水平夹角为20
°
,导板8随着主体1进行正转或反转并搅拌主体1内的茶叶。在其他可实施方式中,导板8的水平夹角可为10
°
或15
°
,且在10
°‑
20
°
范围内即可。
41.优选的,搅拌组件包括六个导板8,六个导板8螺旋固定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上。在其他可选实施方式中,主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五个或七个等其他数量的导板8。
42.进一步的,在图2中,两个相邻的布气管2之间设置有一个导板8;同理,两个相邻的
导板8之间设置有一个布气管2。
4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
44.通过伺服电机使主体1进行正转,从喇叭形罐口9加入经萎凋和揉捻处理后的茶鲜叶至主体1容积1/4~1/3,合上盖板6,通过吹风机将调温控湿后的新空气从进风管3输入,同时,将主体1设置为自动正反转轮流切换模式,例如:正转15秒,停3秒,反转15秒,如此往复循环,直至发酵时间结束。打开盖板6,使主体1反转,茶叶从罐口9卸出即可。
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