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均热烘干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33157阅读:来源:国知局
叶堆积不均匀,使得内筒体的受力不均匀,从而使得内筒体带动中间筒体在一定角度内翻转;从而促进内筒体内的茶叶均匀摊放并且在往复抖动的作用下,促进初步分级;
双动力装置的动力箱的第一动能输出端停止输出动能,动力箱的第二动能输出端开始输出动能并且驱动副轴转动,由于副轴外部套接有副轴齿轮、主轴外部套接有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主轴的壁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轴导向键槽,主轴齿轮通过键与主轴导向键槽的相互匹配并与主轴相连接,副轴的转动从而驱动副轴齿轮的转动,并驱动与副轴齿轮相啮合的主轴齿轮转动,从而实现主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内筒体的转动,并驱动中间筒体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对茶叶的二次分级;
f、对分级后的茶叶通过色选装置进行色选分类;
g、对色选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将经过色选后的茶叶放置于托架上,并在托架下方的烘干机架上放置热源,由于摇杆包括下端部、水平端部、上端部,水平端部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朝向方向相反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烘干机架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与摇杆下端部活动连接的下轴孔,托架上设置有与摇杆上端部活动连接的上轴孔,通过动力装置驱动摇杆的下端部转动,即可带动摇杆的上端部以下端部为中心转动,从而驱动托架在水平方向的摆动,在摆动过程中使得放置于托架上的茶叶均匀受热,从而达到烘干目的。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与副轴连接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与副轴连接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与主轴丝杆连接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副轴与调控装置连接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发明的双动力装置的主轴套筒与主齿轮连接示意图。
[0029]图8为本发明的杀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发明的杀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发明的分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发明的分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发明的分级装置的中间筒体与内筒体连接示意图。
[0034]图13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的爆炸图。
[0036]图15为本发明的揉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16为本发明的揉捻装置的隔网结构示意图。
[0038]图中标示为:
100、双动力装置;110、动力箱;112、双动力支架;
120、主轴套筒;121、主轴;122、主轴导向键槽;123、主轴丝杆;124、移位块体;125、主轴套环;126、主轴承;127、主轴垫环;128、主轴内槽。
[0039]130、连接壳体;132、副轴齿轮;134、主轴齿轮;136、键。
[0040]140、副轴套筒;141、副轴;142、环形凸起部;143、第一弹簧;144、定位圆盘;145、副轴垫环。
[0041 ] 200、杀青装置;210、杀青机架;212、杀青转轴;220、导向板;230、摆杆;240、运动件;242、第二弹簧;244、导向轮。
[0042]300、分级装置;310、分级机架;320、外筒体;330、中间筒体;332、中导向槽;340、内筒体;342、内凸起部;344、内盖体。
[0043]400、烘干装置;410、烘干机架;412、热源安装孔;414、下轴孔;420、摇杆;430、托架;432、上轴孔。
[0044]500、揉捻装置;510、容置盘体;520、支撑滚筒;530、隔网;532、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0046]如图1-14所示,一种茶叶加工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对采摘后的茶叶进行摊放的摊放装置,对摊放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的杀青装置,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的揉捻装置,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分级的分级装置,对分级后的茶叶进行色选的色选装置,对色选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
[0047]如图1-14所示,一种茶叶的制取工艺,其步骤包括:对茶叶鲜叶的采摘,对采摘后的茶叶鲜叶进行摊放处理,对摊放处理后的茶叶通过杀青装置进行杀青处理,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人工揉捻,对揉捻后的茶叶通过分级装置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茶叶通过色选装置进行色选分类,对色选后的茶叶通过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处理,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即可形成成品。
[0048]上述的茶叶鲜叶摊放处理过程中,可将茶叶鲜叶置于摊放装置中,并将摊放装置置于通风处进行摊晒,摊放时间优选为3-6天,使得茶叶失水度在30%-45%。
[0049]对于上述的摊放装置、色选装置、包装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具备相同功能的装置,本发明中不在一一赘述。
[0050]如图10-12所示,分级装置300,包括分级机架310、与分级机架310相连接并且水平放置的外筒体320、定位于外筒体320内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中间筒体330、套接于中间筒体330内的内筒体340,外筒体320、中间筒体330、内筒体340均同轴线布置,中间筒体与内筒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分级孔,布置于中间筒体的分级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内筒体的分级孔尺寸,内筒体340的进出料端可拆卸连接有内盖体344,内盖体344连接双动力装置,中间筒体33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中导向槽332,内筒体34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中导向槽332相匹配的内凸起部342。
[0051 ]中间筒体330可通过定位套环与外筒体320连接,具体地,定位套环固定于外筒体320内腔,定位套环固定于定位轴承外圈,定位轴承内圈与中间筒体330的外表面相连接;从而使得在外筒体320不发生运动的情况下,实现中间筒体330的绕自身轴线转动。
[0052]为保证更高效的分级以及扩大有效分级面,外筒体的内侧壁与中间筒体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大于5cm,中间筒体的内侧壁与内筒体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大于4cm。
[O 053 ]双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可实现内筒体的轴线方向运动或者内筒体的转动,当内筒体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时,中间筒体不发生运动,内筒体的往复振动促进放置于内筒体内的茶叶均匀摊放,并实现初步分级;当内筒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内筒体驱动中间筒体同步转动,并促进分级。
[0054]如图1-7所示,上述的双动力装置100,其包括动力箱110、主轴套筒120、连接壳体130、副轴141,主轴套筒120的一端与动力箱110的壳体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壳体130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筒导向槽,主轴套筒120内分别套接有主轴121、定位转动装置、主轴丝杆123,主轴丝杆123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相连接,定位转动装置套接于主轴丝杆123,主轴12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