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烤烟种植及装烟烘烤方法,属于烤烟种植及烘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来说,烤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烤烟种植较为分散,即每个农户在其分散的土地上可能会种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品种。不同烤烟品种烘烤特性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一部分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好,一部分烤烟品种耐烤性较好,某些烤烟品种易烤性和耐烤性均一般等等。但是,从全国烤烟生产来看,各烤烟生产区主要是以常规三段式烘烤和经验烘烤为主,缺少灵活性和系统性。这样烤烟烘烤时,如果同一品种装烟量不够时,则单独装烟烘烤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长途拉运又会降低烟叶品质和增加运输成本,不同烘烤特性的烤烟品种集中装烟烘烤又会对烤烟品质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烤烟种植及装烟烘烤方法,按照烘烤特性将烤烟品种分为几类,在同一区域种植烘烤特性相近的烤烟,并针对不同烘烤特性的烤烟品种采用统一、规范化烘烤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烤烟种植及装烟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烤烟品种烘烤特性进行分类,大致分为易烤品种、耐烤品种和烘烤特性一般的烤烟品种;
步骤(2),将烘烤特性相近的烤烟品种穿插种植在同一区域;
步骤(3),采用相同的装烟烘烤方式对烘烤特性相近的烤烟品种分类烘烤。
易烤性判断(参考YC/T 311-2009):烘烤48h烤烟品种烟叶SPAD值小于5时,烘烤72h叶绿素降解速率1.25%/h以上,降解量90%以上,烤烟品种易烤性好;下部烟叶失水均衡性1.0~1.25,中部烟叶1.0~1.3,上部烟叶0.4~0.5,烤烟品种易烤性好。暗箱烟叶变黄时间下部烟叶48h~60h,中、上部烟叶72h~84h,烤烟品种易烤性好。
耐烤性判断(参考YC/T 311-2009):暗箱试验烟叶变褐时间(全黄至叶片褐化3成):下部烟叶84h以上,中部烟叶120h以上,上部烟叶60h以上,烤烟品种耐烤性较好。
对于易烤品种来说,烘烤操作为,在烟叶上炕点火后,首先控制主变黄干湿球温度为36-37℃/35-36℃,稳温15~25h,烟叶达到6~7成黄,叶片发软;其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1-42℃/34.5-35.5℃,稳温15~20h,烟叶达9~10成黄,主脉发软;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6-48℃/35.5~36.5℃,稳温20~25h,烟叶达黄片黄筋;再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53-54℃/36~37℃,稳温至烟叶干片;最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65-68℃/38~39℃,稳温至筋干。不同烘烤时期升温速度等按照常规烘烤操作。
对于易烤品种,采用低温中湿促变黄、稳温低湿促定色的烘烤策略,该烘烤技术能明显提高易烤品种烤后烟叶质量,减少薄片烟、挂灰烟的现象发生,定色期能有效促进烟叶颜色的固定,适当增加单叶重。
对于耐烤品种来说,烘烤操作为,在烟叶上炕点火后,首先控制干湿球温度为33-35℃/33-34℃,稳温8~12h,烟叶达到3~5成黄;其次控制主变黄干湿球温度为38-40℃/37-38℃,稳温20~30h,烟叶达到8~9成黄,叶片发软;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2-43℃/36~37℃,稳温15~20h,烟叶达9~10成黄,主脉发软;之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4-45℃/36~37℃,稳温10~15h,进一步促进烟叶变黄;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8-50℃/37~38℃,稳温20~25h,烟叶达黄片黄筋;再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54-55℃/37~38℃,稳温至烟叶干片;最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65-68℃/38~39℃,稳温至筋干。不同烘烤时期升温速度等按照常规烘烤操作。采用变黄前期低温保湿促进烟叶内在物质充分后熟转化,变黄中后期中高温湿促变黄,定色期中高温促变筋,阶段稳温排湿慢定色的烘烤策略。相比现有技术,该烘烤技术策略能降低耐烤品种烤后烟叶的青烟率,改善叶片组织结构,提高烟叶可用性。
对于烘烤特性一般的烤烟品种来说,烘烤操作为,在烟叶上炕点火后,首先控制主变黄干湿球温度为37-38℃/36-37℃,稳温20~30h,烟叶达到7~8成黄,叶片发软;其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1-42℃/35.5~36.5℃,稳温10~15h,烟叶达9~10成黄,主脉发软;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7-48℃/36~37℃,稳温20~25h,烟叶达黄片黄筋;再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53-54℃/36.5~37.5℃,稳温至烟叶干片;最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65-68℃/38~39℃,稳温至筋干。不同烘烤时期升温速度等按照常规烘烤操作。采用中温中湿慢变黄,稳温排湿促定色的烘烤策略。该烘烤技术参数基本介于易烤品种和耐烤品种烘烤技术参数之间。该技术一方面保证烟叶正常的变黄和物质充分转化,另一方面促进烟叶及时定色,防止烟叶发生酶促褐变,提高烤后烟叶等级结构。
与缺少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现有烘烤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烘烤特性的烤烟品种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烘烤特性的烤烟采用统一、规范化烘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种植面积较小的烟叶产区因户均产量不足整座烤房,以及烟叶品种杂乱导致的烘烤成本高,烤烟品质差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烤烟种植及装烟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烤烟品种烘烤特性进行分类,分为易烤品种、耐烤品种和烘烤特性一般的品种。
其中易烤性判断(参考YC/T 311-2009)标准:烘烤48h烤烟品种烟叶SPAD值小于5时,烘烤72h叶绿素降解速率1.25%/h以上,降解量90%以上,烤烟品种易烤性好;下部烟叶失水均衡性1.0~1.25,中部烟叶1.0~1.3,上部烟叶0.4~0.5,烤烟品种易烤性好。暗箱烟叶变黄时间下部烟叶48h~60h,中、上部烟叶72h~84h,烤烟品种易烤性好。
耐烤性判断(参考YC/T 311-2009)标准:暗箱试验烟叶变褐时间(全黄至叶片褐化3成):下部烟叶84h以上,中部烟叶120h以上,上部烟叶60h以上,烤烟品种耐烤性较好。
烘烤特性一般的品种介于易烤性好的品种和耐烤性好的品种之间或者说易烤性好的和耐烤性好的之外的品种。
根据烟草品种烘烤特性行业标准,以及SPAD值等指标综合判断烤烟品种烘烤特性,明确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烤烟易烤性和耐烤性。
装烟要求:分部位和成熟度进行采收,装烟要求同一烤房采收同一部位和同一成熟度烟叶,采用同一装烟方式,主要有密集挂竿装烟、烟夹装烟、大箱装烟等。根据不同品种烘烤特性对烤房类型的响应及烤后烟叶质量差异选择最佳装烟方式。
步骤(2),将烘烤特性相近的烤烟品种穿插种植在同一区域,其中,该种植区域主要针对的是山区、分散农户;
步骤(3),采用相同的装烟烘烤方式对烘烤特性相近的烤烟品种烘烤。
对于易烤品种来说,烘烤操作为,在烟叶上炕点火后,首先控制主变黄干湿球温度为36-37℃/35-36℃,稳温15~25h,烟叶达到6~7成黄,叶片发软;其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1-42℃/34.5-35.5℃,稳温15~20h,烟叶达9~10成黄,主脉发软;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6-48℃/35.5~36.5℃,稳温20~25h,烟叶达黄片黄筋;再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53-54℃/36~37℃,稳温至烟叶干片;最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65-68℃/38~39℃,稳温至筋干。不同烘烤时期升温速度等按照常规烘烤操作。
如表1所示,采用低温中湿促变黄、稳温低湿促定色的烘烤策略,该烘烤技术能明显提高易烤品种烤后烟叶质量,减少薄片烟、挂灰烟的现象发生,定色期能有效促进烟叶颜色的固定,适当增加单叶重。
表1易烤品种常规烘烤和新技术烘烤烤后烟叶质量对比
对于耐烤品种来说,烘烤操作为,在烟叶上炕点火后,首先控制干湿球温度为33-35℃/33-34℃,稳温8~12h,烟叶达到3~5成黄;其次控制主变黄干湿球温度为38-40℃/37-38℃,稳温20~30h,烟叶达到8~9成黄,叶片发软;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2-43℃/36~37℃,稳温15~20h,烟叶达9~10成黄,主脉发软;之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4-45℃/36~37℃,稳温10~15h,进一步促进烟叶变黄;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8-50℃/37~38℃,稳温20~25h,烟叶达黄片黄筋;再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54-55℃/37~38℃,稳温至烟叶干片;最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65-68℃/38~39℃,稳温至筋干。不同烘烤时期升温速度等按照常规烘烤操作。
参考表2,采用变黄前期低温保湿促进烟叶内在物质充分后熟转化,变黄中后期中高温湿促变黄,定色期中高温促变筋,阶段稳温排湿慢定色的烘烤策略。相比现有技术,该烘烤技术策略能降低耐烤品种烤后烟叶的青烟率,改善叶片组织结构,提高烟叶可用性。
表2耐烤品种常规烘烤和新技术烘烤烤后烟叶质量对比
对于烘烤特性一般的烤烟品种来说,烘烤操作为,在烟叶上炕点火后,首先控制主变黄干湿球温度为37-38℃/36-37℃,稳温20~30h,烟叶达到7~8成黄,叶片发软;其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1-42℃/35.5~36.5℃,稳温至烟叶9~10成黄,主脉发软;然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47-48℃/36~37℃,稳温20~25h,烟叶达黄片黄筋;再次将干湿球温度升至53-54℃/36.5~37.5℃,稳温至烟叶干片;最后将干湿球温度升至65-68℃/38~39℃,稳温至筋干。不同烘烤时期升温速度等按照常规烘烤操作。
参考表3,采用中温中湿慢变黄,稳温排湿促定色的烘烤策略。该烘烤技术参数基本介于易烤品种和耐烤品种烘烤技术参数之间。该技术一方面保证烟叶正常的变黄和物质充分转化,另一方面促进烟叶及时定色,防止烟叶发生酶促褐变,提高烤后烟叶等级结构。现有烘烤技术就是一套常规技术,缺少灵活性,缺少针对性。
表3烘烤特性一般的品种常规烘烤和新技术烘烤烤后烟叶质量对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