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扣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4872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黏扣织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有关一种黏扣织物,尤指一种由柔软组织所组成的黏扣织物。



背景技术:

黏扣织物,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称魔鬼毡(商品名称Velcro或Hook and Loop Fastener)的钩部组织过于刚硬所作的改良,如本发明申请人所拥有的台湾地区专利公告第M263013号专利案的“黏扣织物(Snapping Fabrics)”(对应于美国第7,231,789号专利案),台湾专利公告第I376210号专利案(对应于美国第8,656,564号专利案)及台湾地区专利公告第I432151号专利案(对应于美国第13/277,398号专利申请案)等。

如台湾地区公告第M263013号专利案所示,该黏扣织物的钩部组织因毛羽化纤维无一致的方向性,以致与环部组织的环圈黏扣效果很差。如图1所示,其揭露一种现有技术中的黏扣织物,例如台湾地区公告第I432151号专利案所示,该黏扣织物1包括一环部组织10及一钩部组织20,该环部组织10在一地组织30的一表面突出并竖立多个环圈丛101,各环圈丛101是由多个超细纤维环圈102所组成;而该钩部组织20亦在该地组织30的另一表面突出并竖立多个束状纤维丛201,各束状纤维丛201是由多根朝上竖立且无钩状顶端的羁绊纤维202所组成。因此,当这些羁绊纤维202与超细纤维环圈102在相互羁绊时,有下列缺点:

(1)就垂直方向的黏扣而言,当该黏扣织物在垂直向相互羁绊时,由于施力与朝上竖立且呈散开状的羁绊纤维方向平行,所以无有效的垂直分量,使得在垂直方向的羁绊容易滑脱,以致该黏扣织物在垂直向的黏扣功能甚差;

(2)就水平方向的黏扣而言,当该黏扣织物在水平向相互羁绊时,由于施力与朝上竖立且呈散开状的羁绊纤维垂直,以致施力几乎等于对力矩有效的垂直分量,而对力矩无效的平行分量几乎为0,因此施力几乎以100% 的效率拉扯该朝上竖立且呈散开状的羁绊纤维,使该羁绊纤维因为弯曲,进而失去黏扣效果。再者,因相互羁绊的施力点都在羁绊纤维的顶端,并以羁绊纤维的底端作为支点,而此转动力矩放大了施力;所以羁绊纤维长度愈长则力矩愈大,使得羁绊纤维愈容易被弯曲,以致超细纤维环圈愈容易从羁绊纤维上滑脱,造成该黏扣织物在水平方向黏扣效果不佳;以及

(3)朝上竖立的羁绊纤维增加了该黏扣织物的厚度,并限制了黏扣织物的实用性。

因此,如何能有效地增加黏扣织物,例如作为钩部组织的羁绊纤维与环部组织的环圈之间的羁绊作用力(摩擦力),乃相关研究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黏扣织物,其由合成纤维织成,利用其热可塑性,将一羁绊组织经由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使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被热压定型,进而和一第一地组织的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使得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具有一抵抗回复原来竖立状态的应力(刚性),以致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与一环部组织的这些纤维环圈相互羁绊时能承受较大的施力,从而强化与增加该黏扣织物的黏扣功能。

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黏扣织物,其是由合成纤维织成,包括:一羁绊组织,其是经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过的组织,该羁绊组织具有一第一地组织及突出于该第一地组织的一表面的多个束状纤维丛,且各束状纤维丛具有多根倾斜状羁绊纤维,其中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具有刚性并朝着同一方向倾斜,并与该第一地组织的所述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其中该夹角为大于5度小于60度;以及一环部组织,其具有一第二地组织及突出于该第二地组织的一表面的多个环圈丛,且各环圈丛具有多个纤维环圈;当该羁绊组织和该环部组织贴合接触时,借由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和这些纤维环圈的互相钩合或羁绊,以提供黏扣效果。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黏扣织物,其是由合成纤维织成,利用其热可塑性,将一羁绊组织经由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使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被热压定型,进而和一第一地组织的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该夹 角使得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具有一抵抗回复原来竖立状态的应力(刚性);而一平面环部组织为分布在一平面上的多个纤维平面环圈;当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与这些纤维环圈相互羁绊时能承受较大之施力,从而强化与增加该黏扣织物的黏扣功能外,该平面环部组织可进一步降低该黏扣织物的厚度,从而可增加该黏扣织物的运用范围。

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之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黏扣织物,其是由合成纤维织成,包括:一羁绊组织,其是经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过的组织,该羁绊组织具有一第一地组织及突出于该第一地组织的一表面的多个束状纤维丛,且各束状纤维丛具有多根倾斜状羁绊纤维,其中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具有刚性并朝着同一方向倾斜,并与该第一地组织的所述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其中该夹角为大于5度小于60度;以及一平面环部组织,其具有分布在一平面上的多个平面环圈丛,且各平面环圈丛具有多个纤维环圈;当该羁绊组织和该环部组织贴合接触时,借由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和这些纤维环圈的互相钩合或羁绊,以提供黏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黏扣织物钩部组织的朝上竖立且散开状的羁绊纤维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黏扣织物的羁绊组织和环部组织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环部组织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将羁绊组织与环部组织贴合黏扣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将羁绊组织与环部组织织在同一织物不同布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将羁绊组织及环部组织织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并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黏织物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将羁绊组织及环部组织织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并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黏织物,且在其中夹入一中介材的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黏扣织物之羁绊纤维具有珠状末端之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黏扣织物包括一羁绊组织1,其是经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过的组织,该羁绊组织1具有一第一地组织11及突出于该第一地组织11的一表面的多个束状纤维丛12,且各束状纤维丛具有多根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其中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具有刚性并朝着同一方向倾斜,并与该第一地组织11的该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其中该夹角较佳为大于5度小于60度,最佳为大于15度小于50度。

事实上,该羁绊组织1的织造及形成型方式,计有如下所示:

(1)、提供由长纤纱织成纬编针织、经编针织或梭织的具环圈织物,其中经编针织可织造出经纬向皆具弹性的环圈织物;将该织物的一地组织11表面上的环圈顶部剪除,以形成一羁绊组织1,该羁绊组织1具有多个束状纤维丛12,且各束状纤维丛12是由多根羁绊纤维121所组成,将该羁绊组织1经由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使得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具有刚性并朝着同一方向倾斜,并与该第一地组织11的该表面形成一大于5度小于60度的倾斜夹角,以产生较佳的黏扣功能;以及

(2)、提供由长纤纱织成纬编针织、经编针织或梭织的双层织物,将该双层组织分割成两块织物,使任一块织物的一布面形成一羁绊组织1,该羁绊组织1具有多个束状纤维丛12,且各束状纤维丛12是由多根羁绊纤维121所组成,将该羁绊组织1经由一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使得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具有刚性并朝着同一方向倾斜,并与该第一地组织11的该表面形成一大于5度小于60度的倾斜夹角,以产生较佳的黏扣功能。

该黏扣织物另包括一环部组织2,该环部组织2具有一第二地组织21及突出于该第二地组织21的一表面的多个环圈丛22,且各环圈丛22具有多个纤维环圈221。因此,当该羁绊组织1和该环部组织2贴合接触时,借由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和这些纤维环圈221的互相钩合或羁绊,进而提供一种柔软材料,例如织物具有黏扣效果。

因此,该环部组织2实施时,其纤维粗细小于5丹尼,当纤维的丹尼数在0.5以下时,该环部组织2可用复合纤维纱织造并经开纤程序,该复合纤维纱经由现有技术的化学或机械开纤后,形成纤维数量比原来复合纤 维纱的纤维数量多,且比原来复合纤维纱的纤维更细的超细纤维。而这些纤维环圈丛22突出于该第二地组织21平面的高度(L2)约为0.2mm至4mm。

其中该环部组织2实施时,其可加入热收缩纤维,因此染色时的高温将使这些热收缩纤维产生收缩,以致不会收缩的纤维环圈221因而更加地松散。

该复合纤维(composite fiber)可以是海岛型复合纤维或分割型复合纤维;前者的开纤方法系以减量加工去溶除其中海的部分,仅保留岛的部分,以达到超细纤化的效果,而后者的开纤方法则为机械分纤法或减量分纤法,以达到超细纤化效果。

所以,对突出于该第二地组织的该表面的多个复合纤维纱环圈丛进行一开纤程序,进而获得这些超细纤维环圈221,而这些超细纤维环圈221可与这些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产生较佳的黏扣功能。

这些超细纤维环圈221与这些羁绊纤维121系以适当的粗细予以搭配,进而获致容易相互羁绊织功能;例如以150D(丹尼)/48f(纤维数)聚酯长纤纱做为羁绊纤维121,以80D/72x12f超细纤维做为超细纤维环圈221;该羁绊纤维121的粗细是3.125D/f,而该超细纤维环圈221的粗细是0.093D/f。若选用1D/f做为纤维环圈221时,则该羁绊纤维121的单丝粗细以6D/f以上为佳,可增加纤维环圈221的单纤维强度。

再者,该黏扣织物的羁绊组织1及该黏扣织物的环圈组织2,可借由具双面环圈组织的纬编针织物、经编针织物或梭织物来形成,使这些倾斜束状纤维丛12与纤维环圈丛22分别形成在该织物的不同布面,并将该羁绊组织1的多个环圈经由剪毛及热压定型后,使得该织物一面为该羁绊组织1的多个倾斜束状纤维丛12,而该织物另一面则为该环部组织2的多个环圈丛22。

如图3所示,乃本发明环部组织的另一实施例,其是将前述实施例的环部组织改为非突出地组织平面的平面环部组织3,例如单面平纹纬编针织物,则可降低该环部组织的厚度,并扩大使用范围。因此,该平面环部组织3实施时,这些环圈丛32局限在X轴与Y轴构成的平面;当纤维的丹尼数在1以下时,可用复合纤维纱织造的针织或梭织的多个平面环圈丛 32,当并经开纤程序加工后,使各环圈丛32具有多个超细纤维环圈321而成。

该平面环部组织3亦可以借由纬编针织物、经编针织物或梭织物的具单面环圈组织,以分别形成该羁绊组织1及该平面环部组织3在该织物的不同布面,并将羁绊组织1剪毛及热压定型而成。当该黏扣织物以单面环圈组织织成时,使身处一布面的该羁绊组织1在剪毛时,可设定为较短的纤维长度,搭配另一布面的平面环部组织3的纤维环圈321,则具有厚度薄与柔软的特色,适合当作包巾使用。

如图2所示,该羁绊纤维121与第一地组织11之间具有一倾斜角θ,该倾斜角θ可使施力具有对力矩有效的垂直分量,使垂直向的黏扣效果变好。

在先前技术中,已经对现有技术黏扣织物朝上竖立且呈散开状的羁绊纤维在垂直向的黏扣效果很差的原因已详加说明,但在实务上,黏扣织物除了垂直方向的黏扣效果外,尚须同时顾及水平方向的黏扣效果,以致在使用上才能符合实际需要。

请再参阅图2,该羁绊纤维121与第一地组织11之间具有一倾斜角θ,该倾斜角θ可以降低施力对力矩有效之垂直分量,使得羁绊纤维121更能抵抗水平方向之施力,借以提升该黏扣织物的黏扣效果。

所以,作用力(施力)的垂直分量与平行分量系依据倾斜角θ的大小而决定,当倾斜角大于60度时,所增加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黏扣效果不多;当倾斜角为45度时,则同时提升了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黏扣效果;当倾斜角小于5度时,虽然可大幅增进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黏扣效果,但过于倾斜的羁绊纤维121反而不容易被纤维环圈221所羁绊。因此,该羁绊纤维121与第一地组织11之间较佳的倾斜夹角为大于5度小于60度,最佳为大于15度小于50度。

特别是,该羁绊组织1的倾斜状束状纤维丛12经由剪毛及适当压力、温度及时间处理而成,其处理条件如下所示:温度在摄氏140℃至250℃,在适当压力下,历经10秒至60秒进行热压定型,使得这些倾斜状的羁绊纤维121具有热压定型后的刚性,同时该加热定型处理程序使得该羁绊组 织1与该第一地组织11一起编织的结构体更加坚固,进而使这些倾斜束状纤维丛12站立更加稳固,再次提升该黏扣织物的黏扣效果。

再者,该羁绊组织1的倾斜束状纤维丛12突出于该第一地组织11平面的纤维长度会影响该羁绊组织1的整体厚度,也影响作用力力矩的大小,因此,该羁绊纤维121长度(L1)约为0.2mm至5mm为较佳,以约为0.4mm至3mm为最佳。

更进一步地,该羁绊组织1的热压定型程序条件及加工设备类似热升华纸印花的加工方式,因此,该黏扣织物的羁绊组织1若采用热升华纸印花,则可省去该热压定型程序。

本发明黏扣织物的织造方式为纬编针织物、经编针织物或梭织物,若在该第一、第二地组织11或21内加入弹性纤维,如商品名称为Lycra(莱卡)的弹性纤维,则可增加该黏扣织物的弹性,以适合作为护具的绷绑用途。

如图4所示,当该羁绊组织1和该环部组织2贴合接触时,借由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和这些纤维环圈221的互相钩合或羁绊,借由两者所产生巨大的摩擦力,进而提供一种柔软材料,例如织物具有黏扣效果。

如图5所示,本发明在实施时,该羁绊组织1的倾斜束状纤维丛12与该环部组织2的纤维环圈丛22是在同一织物的不同布面,亦即该羁绊组织1的第一地组织11与该环部组织2的第二地组织21为相同的地组织,因此该织物可借由纬编针织物、经编针织物或梭织物的具双面环圈组织,以分别形成该羁绊组织1及该环部组织2在该织物的不同布面上;当该黏扣织物的不同布面对向贴合接触时,该羁绊组织1上各倾斜束状纤维丛12的多根羁绊纤维121被该环部组织2上各环圈丛22的多个纤维环圈221所羁绊,借由两者所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从而形成黏扣功能。

如图6所示,乃本发明黏扣织物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该羁绊组织1与该环部组织2织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并各自其非黏扣面贴合一黏着层4,例如双面胶或涂布一层黏着剂,此举使得该羁绊组织1与该环部组织2更形稳定,除方便裁切外,并可分别结合在产品的相异位置,以适合作为扣具的用途。

如图7所示,乃本发明黏扣织物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该羁绊组织1及该环部组织2织在相异的两块织物上,且相互贴合成一正反面可互相黏 扣的织物,且在其中夹入一中介材5,例如弹性膜或微多孔透气薄膜。本实施例相较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更强,可作为需强力绷绑之护具材料。

其中作为中介材5的弹性膜或微多孔透气薄膜可选自氯丁橡胶(Neoprene)薄片、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不透气薄膜、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透气薄膜、聚四氟乙烯(PTFE,Polytetrafluoroethene)透气薄膜或弹性织物等。

如图8所示,乃该羁绊组织另一实施例示意图,该羁绊组织1的倾斜状束状纤维丛12经由剪毛及热压定型而成,若在该剪毛与该热压定型工序之间加入一烧毛工序,使这些羁绊纤维121自由端均形成一珠状末端122,该珠状末端122可以产生类似传统香菇头型黏扣带的钩部功能,因而提升该黏扣织物互相钩合或羁绊时的摩擦力,因而增加黏扣效果。

所以,经由前述的说明,本发明所示黏扣织物的技术特征在于,该黏扣织物是由合成纤维织成,其材料选自聚酯、尼龙、聚丙烯或聚丙烯腈,但不以此为限;该合成纤维亦可经由假捻之聚酯、尼龙、聚丙烯或聚丙烯腈之加工纱,使其具有蓬松性与卷曲性,此特性可提升该黏扣织物互相钩合或羁绊时的摩擦力,因而增加黏扣效果。该羁绊组织1经过剪毛及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而使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121和该第一地组织11的表面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5度小于60度。

再者,该羁绊组织1是以合成纤维所织造而成,其单根纤维粗细大于3丹尼小于30丹尼,特别是这些羁绊纤维121中可加入如氧化锆、锗或活性碳等具远红外线放射性材料,使其具有对皮肤加温效果。

此外,可用亲水性纤维,例如聚丙烯酸酯、羊毛或棉等加入或当作地组织11、21,以便利用纤维的吸湿和放热功能,达到保温效果。

更进一步地,该环圈组织2单根纤维粗细小于5丹尼,其材料选自聚酯、尼龙、聚丙烯或聚丙烯腈,但不以此为限。

因此,经由前述的说明,使得该黏扣织物的柔软性与纤维细度皆已无异于日常生活用布,且借由巨量的倾斜状羁绊纤维121与纤维环圈221、321相互缠绊产生巨大的黏扣力,进而成为一种不需外加扣件,即具有黏扣功能的织物。

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

(1)、该黏扣织物的黏扣效果可大幅提升,尤其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被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进而与该第一地组织的一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使得这些倾斜状纤维具有一抵抗回复原来竖立形态的应力(刚性),以致在与这些纤维环圈相互羁绊时能承受较大的施力,从而强化与增加该黏扣织物的黏扣功能。

(2)、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可塑性,使得该羁绊组织在热压定型同时,亦将该羁绊组织与该第一地组织一起被热压定型程序处理,使得该第一地组织和该羁绊组织的结构更形坚固,进而令这些倾斜状纤维抵抗回复原来竖立形态的应力更大,从而强化与增加该黏扣织物的黏扣功能。

(3)、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可塑性,使得该羁绊组织经由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与该第一地组织的一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以致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与这些纤维环圈相互羁绊时,该夹角可降低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所受力的垂直分量,并将之转移成水平分量;换句话说,该夹角使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具有类似钩子的钩合效果,此举可提升垂直方向黏扣力,从而强化与增加该黏扣织物的黏扣功能。

(4)、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可塑性,使得该羁绊组织经由热压定型程序处理后,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与该第一地组织的一表面各自形成一夹角,经由这些倾斜状羁绊纤维长度与夹角角度的各种搭配,可预先设计该黏扣织物的厚度及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黏扣效果,借以可提升黏扣织物的设计效率。

(5)、该黏扣织物的羁绊纤维与纤维环圈可分别形成在单一织物的正反布面,以较短的羁绊纤维搭配平面环部组织,除能有效降低厚度外,并可提升黏扣织物的柔软度,且因该黏扣织物具备优异的吸水性,可制成随意黏扣的围巾、披肩及毛巾等商品。

(6)、由于该黏扣织物可如同布匹方式织造,形状可随意裁切,且又具备全面性黏扣的功能;若作为绷带时,可用同一条绷带绷绑身体之不同部位,使其用途无限广泛,堪称为黏扣物品的一大突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