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的组成构件,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鞋底掌部的弹力配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鞋底通常采用EVA发泡材料制成,为提高鞋底的缓震、助力性能,通常还通过采用弹性材料、弹性结构等方式实现。目前,通过弹性材料提高缓震、助力性能的方式中,多数是直接在鞋底顶面或者鞋底中间层加设硅胶层。由于运动中足部触地后离地的动态过程中,足部不同时间的触地部位不同,不同部位受力大小也存在很大差异;为此,上述的鞋底虽具备较好的缓震、助力性能,但是对足部的运动助力没有针对性;对于不需要回弹助力的部位而设置有硅胶层,既造成了材料浪费,也提高了鞋底的制作成本,增加鞋底的重量,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鞋底掌部的弹力配件,以克服现有多数鞋底硅胶弹力部件回弹助力针对性差、成本高、鞋底重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鞋底掌部的弹力配件,包括具有弹性的配件主体,该配件主体设于鞋底掌部的外侧沿,配件主体设有复数个呈线性分布的通孔,通孔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上述鞋底由上底、中底和底片依次叠合构成,该上底和该中底的叠合面设有容置上述配件主体的容置空腔。
更进一步地,优选上述配件主体为透明硅胶材料制成,上述通孔内侧壁涂覆具有颜色的涂层。当然,上述配件主体也可以由非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另外,上述通孔优选为下述三种结构形式:一是,通孔为直筒形;二是,通孔为两端向中间过渡变小的细腰形;三是,通孔为两端向中间过渡变大的粗腰形或者球面形通孔。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配件的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在足底离地时的需求部位起到有效的回弹助力作用,能够有效提供运动效率,也能够保证鞋底的轻质化,降低鞋底的生产成本;弹力配件上的通孔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弹力配件受力压缩时的形变量,保证缓震效果,同时在弹力配件回弹过程中具备更大的回弹力,降低弹力配件的硬度参数的设置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配件的鞋底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配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装配有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配件的鞋底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直筒形通孔的弹力配件在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细腰形通孔的弹力配件在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球面形通孔的弹力配件在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用于鞋底掌部的弹力配件,包括具有弹性的配件主体1,该配件主体1由鞋底2跟部外侧沿向鞋底2后端面延伸,配件主体1设有复数个呈线性分布的通孔10,通孔10沿竖直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弹力配件的配置能够有针对性地在足底离地时的需求部位起到有效的回弹助力作用,能够有效提供运动效率,也能够保证鞋底的轻质化,降低鞋底的生产成本;弹力配件上的通孔10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弹力配件受力压缩时的形变量,保证缓震效果,同时在弹力配件回弹过程中具备更大的回弹力,降低弹力配件的硬度参数的设置要求。
进一步地,上述鞋底2由上底21、中底22和底片23依次叠合构成,该上底21和该中底22的叠合面设有容置上述配件主体1的容置空腔20。
更进一步地,优选上述配件主体1为透明硅胶材料制成,上述通孔10内侧壁涂覆具有颜色的涂层;该结构设置使得配件主体1既具备良好的功能性,也具备较好的装饰性。当然,上述配件主体1也可以由非透明硅胶材料制成。另外,上述通孔10优选为下述三种结构形式:一是,参照图4,该通孔10为直筒形;二是,参照图5,该通孔10为两端向中间过渡变小的细腰形;三是,参照图6,该通孔10为两端向中间过渡变大的粗腰形或者球面形通孔10。配置细腰形通孔10和粗腰形通孔10的配件主体1具备更为良好的形变缓震和回弹性能。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