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空调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4502阅读:2885来源:国知局
个人空调衣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个人空调衣。



背景技术:

船舶、钢铁、建筑等工作场所,由于设备或者天气造成的高温环境,经常需要工人进行高温作业,而长时间进行高温作业,特别是在炎热夏季,高温环境中工作是一种很痛苦事情,人容易虚脱中暑,严重的会造成生命危险,而普通的制冷设备不仅耗费能源,同时受到空间和作业要求的限制,降温效果不大,只能通过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工作效率比较低。

现有一些便携式空调衣,虽然也可以达到调节个人温度的目的,但结构复杂,穿戴十分麻烦,制作成本高,不方便清洗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个人空调衣,它包括:空调衣本体、涡流管、气管和腰带,所述空调衣本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内层缝制在外层上,且缝合处通过密封胶密封,使外层与内层间形成腔体,所述外层后片的中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气管接头,所述接口上开设有外螺纹,内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冷气孔,所述涡流管安装在腰带上,所述气管一端安装在冷气出口端,另一端螺装在气管接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涡流管还包括:管体、压缩空气接头、定位装置、热端帽、冷端帽,所述管体中部开设有背带孔,所述冷端帽安装在冷气出口端,所述热端帽安装在热气出口端,所述压缩空气接头螺装在背带孔与冷气出口端之间的管体上并与管体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端帽上设有气孔和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热端帽上安装有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背带上分别设置有锁扣和调节活扣。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装置为螺钉。

本实用新型通过涡流注原理使压缩空气进入涡流管后产生冷空气,冷空气从冷端帽处流入气管,通过气孔将冷空气排放至人体周围,降低人体周围的温度,防止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导致中暑,同时装备轻便,便于穿戴,而且制作成低,连接牢固且不易损坏,易拆卸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涡流管结构示意图;

图例:1.空调衣本体;11.外层;111.进气口;112.气管接头;12.内层;121.冷气孔;2.涡流管;21.管体;211.腰带孔;22.压缩空气接头;23.调节阀;24.定位装置;25.热端帽;26.冷端帽;3.气管;4.腰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个人空调衣,包括:空调衣本体1、涡流管2、气管3和腰带4。

所述空调衣本体1包括:外层11和内层12,所述内层12缝制在外层11上,且缝合处通过密封胶密封,使外层11与内层12间形成腔体,所述外层11后片的中部开设有进气口111,所述进气口111上安装有气管接头112,所述接口112上开设有外螺纹,内层1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冷气孔121。

所述涡流管2包括:涡流管管体21、压缩空气接头22、调节阀23、定位装置24、热端帽25、冷端帽26;所述涡流管管体21中部开设有腰带孔211,涡流管管体21两端分别为冷气出口端和热气出口端,所述冷气出口端固装有冷端帽26,所述冷端帽26上开设有气孔和外螺纹,热气出口端安装有热端帽25,所述调节阀23安装在热端帽26上,并通过定位装置24固定,所述压缩空气接头22为压缩空气快速接头,其螺装在腰带孔211与冷气出口端之间的涡流管管体21上并与涡流管管体21内部连通。

所述气管3一端插螺装在冷端帽26上,另一端螺装在气管接头112上。

所述腰带4上设置有锁扣和调节活扣,腰带穿装在涡流管管体21中部开设的腰带孔211中,用于携带在工作人员的腰上,所述锁扣和调节活扣分别安装在腰带上,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活扣将腰带调节到适合的长度,并通过锁扣固定在腰上。

使用时,工作人员穿上空调衣本体1,再将涡流管2通过腰带4绑在腰间,然后将压缩空气的气源通过管道与压缩空气接头22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涡流注原理,经过压缩并冷却到常温的气体进入压缩空气接头22,并加速到音速,从切线方向射入涡流室,形成自由涡流,自由涡流的旋转角速度愈靠近中心愈大,由于角速度不同,在自由涡流的层与层之间就产生了摩擦,中心部分的气流就速度最大,摩擦结果是将能量传递给外层角速度较低的气流,中心层部分的气流失去能量,动能低,速度降低,温度降低,得到制冷需要的冷气流,而外层部分的气流获得动量,动能增加,同时又与涡轮管壁摩擦,将部分动能转换成热能,从涡流管热气出口端通过调节阀23被引出,形成热气流。使用时,可以通过控制调节阀13,调节冷热两股气流的流量和温度,在使用时,压缩空气为0.8mp,温度20℃,排出的冷气温度为6-16℃,热气温度40-50℃,在施工环境比较炎热的通过气孔中的冷气将工人周围的温度降低,使工人不会因为炎热而导致身体不适,而且,携带方便,节能环保。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