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卡扣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安全带作为汽车安全行驶的一种被动安全防护技术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安全带卡扣是衡量安全带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安全带卡扣装置,虽然同样可以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但是其结构复杂繁琐,其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安全可靠性差,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在负载力较大时出现安全带卡扣卡死不能快速开合,严重影响使用体验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好,性能可靠,可快速锁紧与解锁的安全带卡扣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带卡扣装置,包括插头、滑块、按压机构和弹性承压机构;所述滑块、按压机构和弹性承压机构分别布置在壳体中;所述滑块为梯形块,滑块水平方向弹性安装在壳体中导向槽内;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钮、复位弹簧和推杆;所述按钮下部设有复位弹簧和推杆;推杆与按钮固定连接并通过导向槽垂直导向;推杆下端与滑块斜面接触;所述插头垂直插入插穴中并与滑块斜面相对;所述插头下端相对的壳体内固定设有弹性承压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弹性承压机构包括承压块、导向板和弹簧;承压块下端设有弹簧,侧边设有导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中插头能快速的实现锁紧和解锁,滑块在壳体滑槽中仅做横向移动,锁紧不会偏离,承载大,锁紧性能可靠,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插头1、滑块2、壳体3、按钮4、复位弹簧5、推杆6、导向槽7、承压块8、导向板9和弹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安全带卡扣装置,包括插头1、滑块2、按压机构和弹性承压机构;所述滑块2、按压机构和弹性承压机构分别布置在壳体3中;所述滑块2为梯形块,滑块2水平方向弹性安装在壳体3中导向槽内;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按钮4、复位弹簧5和推杆6;所述按钮4下部设有复位弹簧5和推杆6;推杆6与按钮4固定连接并通过导向槽7垂直导向;推杆6下端与滑块2斜面接触;所述插头1垂直插入插穴中并与滑块2斜面相对;所述插头1下端相对的壳体3内固定设有弹性承压机构。
锁紧工作流程:将插头1 按压插入壳体3中插穴内,插头1挤压作用在滑块2左斜面上,插头1的按压力传递到滑块2左斜面,滑块2向右移动并弹性压缩。插头1在外力的作用下继续向下移动并挤压弹性承载机构,此时滑块2由于突然撤除了插头的作用力,向左弹性伸出插入插头1方形孔内,实现完全锁死,弹性承压机构保持承压状态。
安全带卡扣打开工作流程:在锁死插头的工作状态下按压按钮4,按钮4的作用力传递到推杆6,推杆6下压作用在滑块2左斜面上,滑块2逐渐向右移动并逐渐脱离插头1内的方形孔,此时弹性承压机构反弹,推动插头1快速脱离滑块2的作用区,实现安全带卡扣的打开,按钮4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
本装置中插头1能快速的实现锁紧和解锁,滑块2在壳体滑槽中仅做横向移动,锁紧不会偏离,锁紧性能可靠,安全性高。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弹性承压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所述弹性承压机构包括承压块8、导向板9和弹簧10;承压块8下端设有弹簧10,侧边设有导向板9。承压块8在弹簧10作用下对逐渐下压并锁紧的插头1进行承压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