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胶制品生产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乳胶手套制作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乳胶手套是手套中的一种,它不同与一般的手套,它由乳胶加工而成。可以作为家庭、工业、医疗、美容等行业使用,是必备的手部防护用品。采用天然乳胶,配以其他的精细助剂加工而成的乳胶手套,产品经过特殊表面处理,穿戴舒适,在工农业生产、医疗、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乳胶手套一般都会在其表面通过浸渍形成一层涂层,使其表面光滑,防水性好。现代制作乳胶手套的生产线会使用多个输送轨道并行的输送设备,一条输送设备用于移动手套模具,其它输送设备则让手套模具变向或者改变位置、角度以使其它设备将乳胶手套取下。
现有的制作乳胶手套的手套模具从输送轨道进入另一个输送轨道使其自身换向或改变位置、角度时会产生振动,而此时手套模具上的未干的乳胶会在振动的影响下被振乱或者被振下手套模具,从而使制作出来的乳胶手套厚度不均匀,影响其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手套模具进入其它输送轨道时产生的振动会振乱货真振散手套模具上未干的乳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乳胶手套制作的输送设备,通过将用于变向的第二轨道上设置缓冲部、提升部及接入部吸收手套模具变向时产生的振动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乳胶手套制作的输送设备,包括第一轨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下方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上滑移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铰接设置有手套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模具靠近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第二轨道朝向所述支撑板移动方向的反向一端设有供所述导向轮滚动的用于改变所述手套模具角度的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包括沿着所述支撑板移动方向的反向依次固定连接的接入部、提升部及缓冲部,且所述接入部、提升部及缓冲部的韧性依次升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套模具从第一轨道进入第二轨道时,其导向轮会贴合于缓冲部,缓冲部吸收来自导向轮对其产生的冲击力并产生弹性形变,手套模具在弹性形变的缓冲部的引导下滑入提升部,韧性高于缓冲部的提升部产生的形变较小从而能拉升手套模具的高度,拉升后的手套模具在第一轨道的牵引下继续进入接入部,接入部的韧性高于提升部从而能稳定被提升后的手套模具并承受其重量而产生更小的形变,最终从接入部过渡到第二轨道上,引导组件能在提升手套模具的同时使其不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避免手套模具表面粘着的乳胶被振的不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缓冲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使所述缓冲部复位的回弹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弹件用于将弹性形变的缓冲部快速拉回复位以吸收下一个即将接触的手套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接入部靠近所述提升部的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轨道方向卷曲,且所述提升部连接于所述接入部朝向所述第一轨道一侧的未卷曲部位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提升部形变时其与接入部之间的角度会产生变化,而卷曲设置的接入部在提升部形变时,让提升部靠近接入部的一端与接入部抵接,使提升部始终受到接入部的支撑力,提高提升部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轨道靠近所述接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接入部的卷曲部且与卷曲部之间形成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指向接入部的一端,当接入部的形变过大时会抵接限位件从而限制接入部继续形变的趋势,防止引导组件过渡弯折。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远离所述第二轨道的一端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接入部的卷曲部相匹配的抵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入部发生形变时,抵接块与接入部的卷曲部抵接,使得接入部能够最大面积的与抵接块接触,提高接入部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接入部包括软质金属条,所述提升部包括橡胶条,所述缓冲部包括具有弹性且可伸缩的乳胶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金属条,橡胶条及乳胶条的柔韧度依次降低,乳胶条能充分吸收手套模具的动能并带动橡胶条,让橡胶条对导向轮进行提升,提升后的导向轮会滑到软质金属条上并过渡到第二轨道,从而让手套模具实现平稳变向,避免其避免附着的乳胶被振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在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设置其部位韧性依次变化的引导组件,当手套模具在第一轨道上滑动时,其导向轮进入在引导组件的引导并缓冲的作用下即进入第二轨道使手套模具变向,让变向时的振动保持在乳胶可接受的范围内而不至于振乱手套模具表面附着的乳胶;
2、通过在引导组件与第一轨道之间设置稳定条以保持引导组件的位置高度,使其对准导向轮,避免导向轮无法顺利进入引导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轨道;2、固定支架;3、滑轮;4、链条;5、支撑板;6、手套模具;61、导向轮;7、第二轨道;8、引导组件;9、接入部;10、提升部;11、缓冲部;12、过渡件;14、限位件;15、抵接块;16、凹槽;17、回弹件;18、转向杆;19、稳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乳胶手套制作的输送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直线延伸的第一轨道1,第一轨道1包括固定安装在乳胶池上方的呈长方体设置的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上设置有链条4,链条4沿着固定支架2的长度方向移动。链条4上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支架2平行设置的支撑板5,且为了使支撑板5能够平稳的随着链条4移动,在支撑板5靠近链条4的一端设置了滑轮3,该滑轮3能够在固定支架2上滚动。支撑板5远离链条4的一端铰接设置了呈圆柱状的手套模具6,该手套模具6开始时呈自然垂直状态,使其能够浸入乳胶池中与乳胶接触,之后绕着铰接处转动,使手套模具6能够移出乳胶池继而接受后续加工工序。
结合图1与图3,第一轨道1下方设有与其平行的第二轨道7,第二轨道7一端固定设置有引导组件8,引导组件8远离第二轨道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轨道1的侧下方;手套模具6上于其铰接点的下方同轴转动套接有导向轮61。当手套模具6随链条4前行时,导向轮61会接触引导组件8并在引导组件8上转动使手套模具6改变方向,从而让手套模具6离开乳胶池。引导组件8包括沿着支撑板5移动方向的反向依次固定连接的接入部9、提升部10及缓冲部11,且接入部9、提升部10及缓冲部11的韧性依次升高。
接入部9可由软质金属条制成,其靠近第二轨道7的一端焊接于第二轨道7,其焊缝处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过渡件12,手套模具6从接入部9滑入第二轨道7上时经过该过渡件12可避免导向轮61在过渡时产生振动。接入部9远离第二轨道7的一端扣接或者铆接有提升部10,且接入部9靠近提升部10的一端沿远离第一轨道1方向卷曲,且提升部10连接于接入部9朝向第一轨道1一侧的未卷曲部位上。
当提升部10形变时,其与接入部9之间的角度会产生变化,而卷曲设置的接入部9在提升部10形变时,始终给予提升部10一个支撑力,提高导向轮61在提升部10上滚动时的稳定性。第二轨道7上焊接有指向接入部9卷曲部的限位件14,限位件14靠近接入部9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形状与接入部9卷曲部相匹配的抵接块15,其中,抵接块15与接入部9卷曲部之间形成有缝隙。当接入部9的形变过大时会抵接限位件14从而限制其继续形变的趋势以提高接入部9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提升部10可由橡胶条制成,其远离接入部9的一端胶粘或扣接有由乳胶一体成型制成的缓冲部11,缓冲部11与导向轮61接触的一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16,便于引入导向轮61。缓冲部11远离第二轨道7的一端与导向轮61处于同一平面,使得导向轮61与缓冲部11可平稳接触,避免导向轮61与缓冲部11接触时振动幅度过大。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轨道1与缓冲部11靠近提升部10的一端之间还胶粘有具有弹性的回弹件17,回弹件17用于将弹性形变的缓冲部11快速拉回复位。
第一轨道1的下方设有长度方向与其相同且与导向轮61位于同一水平面的转向杆18,其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且绕过转向杆18与接入部9、提升部10及缓冲部11之间的连接处连接的稳定条19,稳定条19由乳胶制成。导向轮61未进入引导组件8时,稳定条19能保持接入部9、提升部10及缓冲部11所在的高度位置以使其对准导向轮61,避免导向轮61无法顺利进入引导组件8。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手套模具6从第一轨道1进入第二轨道7时,其导向轮61会进入缓冲部11的凹槽16内,导向轮61在弹性形变的缓冲部11的引导下滑入提升部10,韧性高于缓冲部11的提升部10产生的形变较小从而能拉升手套模具6的高度,形变后的提升部10受到接入部9的抵触,使得拉升后的手套模具6能够平稳地进入接入部9,接入部9的韧性高于提升部10从而能稳定被提升后的手套模具6并承受其重量而产生更小的形变,最终从接入部9过渡到第二轨道7上,若接入部9产生过大的弯曲形变则会抵接于抵接块15避免其发生永久弯折。引导组件8能在提升手套模具6的同时使其不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避免手套模具6表面粘着的乳胶被振的不均匀。当导向轮61滚入第二轨道7后,回弹件17会在下一个导向轮61进入缓冲部11前将其拉回,稳定条19则会保持其高度以让下个导向轮61进入凹槽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