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672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环保餐盒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盒,具体为一种新型环保餐盒,属于餐饮用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餐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常见环保餐盒有纸质餐盒,生物降解塑料餐盒,纸质餐盒的生产需要大量纸浆,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水污染。生物降解塑料餐盒就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使其在大自然暴露三个月后可分解成碎片,但这些碎片并不能继续降解,仍然会使土壤受到破坏,造成污染。

专利号为201520276289.X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到一种环保餐盒,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与下盒体通过铰片铰接,上盒体包括有上容腔,上容腔具有一上开口,开口的边沿处设有向上翻卷的圆弧凸边,下盒体包括有下容腔,下容腔具有下开口,下开口的边沿出设有边带,边带上设有与圆弧凸边配合密封的弧形凹槽,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加强板。上述专利中在闭合时使用传统的卡头和卡槽插接,在餐盒稍有晃动时,卡头极易从卡槽松动脱落,造成饭菜的洒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环保餐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环保餐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后侧通过铰轴与所述盒盖后侧相接,所述盒体的前侧上边沿处设有立体U型卡扣,与所述盒盖前侧下边沿处的卡榫相锁定。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设置有若干凹形内腔,各凹形内腔间由斜向腔壁隔开,且所述盒体的盒壁和所述斜向腔壁表层设置有竖直形皱褶。

优选的,所述盒体上沿的周边设有与盒体连为一体的环形凸起,盒盖的下沿向外延伸出与所述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环形翻边。

优选的,所述立体U型卡扣外廓是U型结构,内设一与U形结构平面方向垂直的凸字形固定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生物全降解环保材料,其在微生物作用下可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绿色环保无污染;

(2)盒体内的凹形内腔间由斜向腔壁隔开,且盒体的盒壁和斜向腔壁表层设置有竖直形皱褶,可增强餐盒的竖向支撑强度;

(3)盒体上沿的周边设有与盒体连为一体的环形凸起,盒盖的下沿向外延伸出与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环形翻边,可增加餐盒的密封性。

(4)采用立体U型卡扣,其与卡榫接触面积大,可牢固闭合餐盒,防止餐盒内食品因晃动而洒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向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向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扣与卡榫相锁定示意图。

图中:1、盒体,2、盒盖,3、铰轴,4、立体U型卡扣,5、卡榫,6、凹形内腔,7、腔壁,8、皱褶,9、环形凸起,10、环形翻边,11、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新型环保餐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后侧通过铰轴3与所述盒盖2后侧相接,所述盒体1的前侧上边沿处设有立体U型卡扣4,与所述盒盖2前侧下边沿处卡榫5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若干凹形内腔6,各凹形内腔6由斜向腔壁7开,且所述盒体1的盒壁和所述斜向腔壁7设置有竖直形皱褶8,可增强餐盒的竖向支撑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盒体1上沿的周边设有与盒体连为一体的环形凸起9,盒盖的下沿向外延伸出与所述环形凸起相匹配的环形翻边10,可增加餐盒的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采用立体U型卡扣4,其外廓是U型结构,内设一与U形结构平面方向垂直的凸字形固定轴11,可增大其与卡榫5的接触面积,更牢固地闭合餐盒,避免餐盒内食品因晃动而洒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盒体1与盒盖2均采用生物全降解环保材料制成,盒体1内的各凹形内腔6盛装不同的饭菜,然后2此时同时盒体上沿的周边的环形凸起9与盒盖的下沿向外延伸出的环形翻边10紧密闭合,保证了餐盒整体的闭合性,将盒体1前侧下边沿处的立体U型卡扣4紧扣在盒盖2前侧上边沿处的卡榫5扣上,此时立体U型卡扣4内的凸字形固定轴11固定在卡榫5上方,增大立体U型卡扣4与卡榫5的接触面积额,更更牢固地闭合餐盒,避免餐盒内食品因晃动而洒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