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794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裤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塑造腰部曲线,同时避免弯腰、坐下后裤腰下滑和卷边现象的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



背景技术:

塑形内衣用于塑造体形,塑形短裤可以塑造女性臀部线条,同时也可以塑造腿部线条,但是现在很多塑裤存在脚口卷边,造成不美观,穿着不舒服,弯腰、坐下后裤腰下滑和卷边;臀部脂肪被挤压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塑造腰部曲线,同时避免弯腰、坐下后裤腰下滑和卷边现象的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包括腰头 (1)、裤体前身、裤体后身和裆部(15),其特征是所述裤体前身和裤体后身通过分割线(20)连接,裤体前身和裤体后身的下边设置有脚口(6);其中:

裤体前身由一对前片(3)、一对前侧片(4)、一个前下片(18) 和前裤腿(5)组成,所述前片(3)、前侧片(4)和腰头(1)连接;其中,所述前片(3)通过位于裤体正面中部的中心捆条(2)连接,前侧片(4)分别通过第一捆条(9)和前片(3)连接;前下片(18) 位于前片(3)的下方,前下片(18)通过第三捆条(21)与前片(3) 连接;前下片(18)和前侧片(4)通过第二捆条(10)分别与前裤腿(5)连接;

所述裤体后身由一对后中片(17)、一对后侧贴片(13)、一对后裤腿(19)和一对臀下贴片(16)组成,所述后中片(17)通过第一分割线(11)连接,所述臀下贴片(16)位于后中片(17)的下方与后中片(17)连接;所述后侧贴片(13)位于后中片(17)的外侧并通过第二分割线(12)分别与后中片(17)和臀下贴片(16)连接;后裤腿(19)位于后侧贴片(13)的下方与与后侧贴片(13)连接;

所述臀下贴片(16)、前下片(18)分别与裆部(15)连接。

所述前裤腿(5)上设置有外侧贴片(7)和内侧贴片(8),内侧贴片(8)与裆部(15)连接,外侧贴片(7)与后裤腿(19)连接。

所述后侧贴片(13)的下部设置有隐形贴片(14)。

所述脚口(6)和前裤腿(5)、后裤腿(19)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裤体前身由一对前片、一对前侧片、一个前下片和前裤腿组成。前片、前侧片和腰头缝合为一体,起到收起腰部脂肪的作用。裤体前身和裤体后身通过分割线连接,分割线让塑裤呈现高腰花瓶设计,有效收紧腰两侧脂肪。内侧贴片、外侧贴片和后侧贴片,能够有效将大腿内侧和大腿外侧脂肪收紧,塑造完美腿型。第一分割线和第二分割线免调拨臀杯设计,使臀部更加浑圆上翘。在第二分割线上方,留出空位设置捆条,避免了裤腰卷边的现象;在臀杯下设置有臀下贴片和隐形提臀片,能够提高臀部高度。在腹股沟设置有第二捆条,使得面料完美贴合腹股沟,不压迫淋巴。塑裤利用面料的伸缩特性,采用多片立体裁剪,设计出强,中,弱压,支撑臀部的重量避免地心引力下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多片组合式的塑裤结构,包括腰头1、裤体前身、裤体后身和裆部15,所述裤体前身和裤体后身通过分割线20连接,裤体前身和裤体后身的下边设置有脚口6;其中:

裤体前身由一对前片3、一对前侧片4、一个前下片18和前裤腿 5组成,前片3、前侧片4和腰头1连接;其中,所述前片3通过位于裤体正面中部的中心捆条2连接,前侧片4分别通过第一捆条9和前片3连接;前下片18位于前片3的下方,前下片18通过第三捆条 21与前片3连接;前下片18和前侧片4通过第二捆条10分别与前裤腿5连接。

所述裤体后身由一对后中片17、一对后侧贴片13、一对后裤腿 19和一对臀下贴片16组成,所述后中片17通过第一分割线11连接,所述臀下贴片16位于后中片17的下方与后中片17连接;所述后侧贴片13位于后中片17的外侧并通过第二分割线12分别与后中片17 和臀下贴片(16)连接;后裤腿19位于后侧贴片13的下方与与后侧贴片13连接(参见图2)。

所述臀下贴片16、前下片18)别与裆部15连接。前裤腿5上设置有外侧贴片7和内侧贴片8,内侧贴片8与裆部15连接,外侧贴片7与后裤腿19连接。

后侧贴片13的下部设置有隐形贴片14。脚口6和前裤腿5、后裤腿19连接为一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