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584发布日期:2019-10-08 22:5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气垫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气垫装置的应用,详而言之是一种鞋子气垫内部填充软性缓冲材料,借此,提供辅助该气垫结构的气垫体在低压状态下的弹性缓冲支撑,及支撑第一、二气囊在踩踏变形后的弹性回复。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鞋子结构具有大底、鞋面与中底,其中,鞋面主要用于保护足部,大底外侧直接与地面接触,其大多利用耐磨耗材质制作,主要供鞋子具有止滑效果与第一段缓冲,中底两侧分别相接鞋面与大底,且中底中后段通常设有金属或硬质条状物,以强化鞋子腰部塑型避免扭转,中底主要提供鞋子整体稳定,第二段缓冲。

鞋子的种类繁多,其中气垫鞋的缓冲及弹力效果在所有的鞋子种类具有较佳效果,一般常见气垫鞋,会在大底与鞋面之间设有一气垫装置,且该气垫装置具有气囊内部填充气体,使其具有较佳的缓冲表现,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457450号的「具有呼吸功能的气垫鞋跟」新型专利,该专利如其摘要所述:「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气垫鞋跟,在鞋大底鞋跟凹槽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具有外形轮廓概与凹槽相符的面板,且于面板下方一体向下延伸有数个皱折囊部,另于囊部连接有可供伸入进气通道的吸气导管,以及至少一个可供伸入排气孔的排气导管;使用时,借由气囊反复被压缩/扩张产生呼吸循环效果,使鞋内空气与外界流通而不致闷热;又,数个皱折囊部可有效增进气囊的弹性回复力,以提升呼吸换气的效率,并避免经久使用气囊因弹性疲乏而塌陷的缺点。」。

然而,上揭现有专利结构在其鞋跟所设的气囊,其气囊内部呈中空的结构体中缺乏弹性回复缓冲结构,必须完全通过内部充气的气压支撑以形成缓冲;所以,一但内部充气压力偏低时,将会在脚底踩压下呈现下陷而扁掉的状态,而会完全失去弹性回复的缓冲效果。另外,如图7的鞋垫4所示其所设主要鞋垫4在上下壁表面形成简单的锥槽缓冲部41,在承受脚底踩压后并无法形成足够的回弹回复弹性;以及如图8所示鞋垫5在上下壁之间设有许多中空管体51的夹层结构,也无法在承受脚底踩压后形成足够的回弹回复弹性。是为上揭各种现有鞋垫结构在使用上的缺点之一。

另外一方面,上揭现有专利结构在其鞋跟所设的气囊仅单纯通过一吸气导管(附图中标号33)与一排气导管(附图中标号34)各别进行吸气与排气的操作下,不容易准确控制内部气压的高低变化,及无法因应不同行走路面的性质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是为上揭现有专利在使用上的缺点之二。

所以,如何针对上述现有专利缺乏弹性回复缓冲结构,在内部充气压力偏低时会完全失去弹性回复的缓冲效果,以及单纯由吸气导管与一排气导管各别进行吸气与排气的操作下,不容易准确控制内部气压的高低变化,无法因应不同行走路面的性质及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等缺点而进行改良创作,是为本发明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气垫鞋装置,其通过在鞋子气垫体内部充填发泡体,提供辅助气垫体在低压状态下的弹性缓冲支撑,并于足部的踩踏力量消失时支撑气垫体的弹性回复,另,该鞋气垫结构装设一调节阀以提供准确调整气垫体内部气压,借此改变避震与缓冲效果,灵活因应不同行走路面的性质及有效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垫鞋装置,其包括:一鞋面、一气垫体与一大底,该鞋面具有一鞋垫,该大底具有一凹槽,且该凹槽容置该气垫体以与鞋垫,该鞋面的底端与凹槽周边槽壁接设结合;该气垫体包含一第一气囊与一第二气囊,且该第一、二气囊内部充填一发泡体以提高其避震与缓冲效果,该气垫体进一步包含一调节阀、一泄气阀、一进气阀与一空气导管,该空气导管的一端连通该第二气囊的输气口,该调节阀延设一调节阀导管,该泄气阀延设一泄气阀导管,该调节阀导管连通该空气导管周侧,该泄气阀导管一端连通该第一气囊的输气口其另一端连通该空气导管,其中,该调节阀控制气体流量以改变该第一、二气囊内部气压,当气压高时,能以提高该第一、二气囊的弹性与缓冲效果,反之气压低时,能以降低该第一、二气囊的膨胀弹性缓冲,且发泡体提供辅助第一、二气囊在低压状态下的弹性缓冲支撑,及支撑第一、二气囊在踩踏变形后的弹性回复。

该调节阀具有一旋钮与一阀体,该阀体两端各相接该旋钮与该调节阀导管,且该大底周侧具有一调节孔装设该旋钮。

该泄气阀具有一出气阀体其一端连通该泄气阀导管,该大底周侧具有一泄气孔装设该出气阀体。

该第一气囊与该第二气囊各具有一上侧部与一下侧部,该第一、二气囊的上侧部周侧组接该第、二气囊的下侧部周侧,使该第一、二气囊内部形成一气室以容置该发泡体。

该空气导管具有一前段导管与一后段导管,该泄气阀连通该前段导管。

该气垫体进一步具有位于第一气囊的数个弹性缓冲部,且该数个弹性缓冲部布设在对应足部脚趾的位置,用以辅助支撑足部踩踏该第一气囊时的缓冲弹性。

该发泡体为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材质,该发泡体的体积至少是该气室的体积的百分之八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在鞋子气垫体内部充填发泡体,提供辅助气垫体在低压状态下的弹性缓冲支撑,并于足部的踩踏力量消失时支撑气垫体的弹性回复,另,该鞋气垫结构装设一调节阀以提供准确调整气垫体内部气压,借此改变避震与缓冲效果,灵活因应不同行走路面的性质及有效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大底组接气垫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大底组接鞋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垫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气垫体的弹性缓冲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7是现有鞋垫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一)。

图8是现有鞋垫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二)。

图中标号说明:

1鞋面

11鞋垫

2气垫体

201输气口

202上侧部

203下侧部

204气室

21第一气囊

22第二气囊

221弹性缓冲部

222大径凹槽

223小径凹槽

23发泡体

24调节阀

241调节阀导管

242旋钮

243阀体

244长条口

25泄气阀

251泄气阀导管

252出气阀体

26进气阀

27空气导管

271前段导管

272后段导管

3大底

31凹槽

32调节孔

33泄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垫鞋装置」,其利用发泡体填充于气垫鞋结构中,能更提高其缓冲与避震效果,另外,该气垫鞋装置装设一调节结构,以改变气垫结构内的气压值,借此适用使用者之间差异的需求。

依据本发明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垫鞋装置,其包括:一鞋面1、一气垫体2与一大底3,该鞋面1具有一鞋垫11,该大底3具有一凹槽31,且该凹槽31容置该气垫体2以与鞋垫11,该鞋面1的底端与凹槽31周边槽壁接设结合;该气垫体2包含一第一气囊21与一第二气囊22,且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部充填一发泡体23以提高其避震与缓冲效果,该气垫体2进一步包含一调节阀24、一泄气阀25、一进气阀26与一空气导管27,该空气导管27的一端连通该第二气囊22的输气口201,该调节阀24延设一调节阀导管241,该泄气阀25延设一泄气阀导管251,该调节阀导管241连通该空气导管27周侧,该泄气阀导管251一端连通该第一气囊21的输气口201其另一端连通该空气导管27,且该调节阀24与该泄气阀25位于该第一、二气囊21、22之间,借此形成气体流道。

其中,该调节阀24控制气体流量以改变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部气压,当气压高时,能以提高该第一、二气囊21、22的膨胀弹性缓冲,反的气压低时,能以降低该第一、二气囊21、22的膨胀弹性缓冲,且发泡体23提供辅助第一、二气囊21、22在低压状态下的弹性缓冲支撑,及支撑第一、二气囊21、22在踩踏变形后的弹性回复。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如以下所述,其中,该发泡体23充填于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该发泡体23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制作,其制作成具弹性回复作用与效果的结构体填充于该第一、二气囊21、22,且该发泡体23的体积至少是该气室的体积的百分之八十,通过该发泡体23的弹性回复作用,于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部气体压力偏低时发泡体23提供辅助第一、二气囊21、22支脚底踩踏时的弹性缓冲效果,同时能支撑第一、二气囊21、22受到足部踩踏变形后的弹性回复作用。

其次,该调节阀24用以调节该空气导管27内的空气流量,借此改变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的气压;该调节阀24具有一旋钮242与一阀体243,该阀体243两端各相接该旋钮242与该调节阀导管241,且该大底3周侧具有一调节孔32装设该旋钮242,该旋钮242一侧凹设一长条口244,利用一字起子前端扁平部分穿抵该长条口244的内壁,转动一字起子顺、逆转以带动该旋钮242转动而挑整调节阀导管241内的气体流量,借此改变气垫体2内的气压大小。

再者,该泄气阀25具有一出气阀体252其一端连通该泄气阀导管251,该大底3周侧具有一泄气孔33装设该出气阀体252,且该泄气孔33与该调节孔32位于同一侧,另,在不同的实施方式当中,该泄气孔33可以位于该大底3任意一处,例如,该大底3后端处、端、底面等,在该大底3结构中,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制该泄气孔33的位置,该泄气孔33主要目的是达到排气功效以作为本发明的范围请求。

而且,该气垫体2进一步具有位于第一气囊21的数个弹性缓冲部221,且该数个弹性缓冲部221布设在对应足部脚趾的位置,用以辅助支撑足部踩踏该第一气囊21时的缓冲弹性。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借由足部的后跟与前脚掌轮流对第一、二气囊21、22施予下压力量,能使该气垫体2形成充填空气以及排放多余空气的作用,达到循环交替的功效,当足部后跟施予下压力量给该第二气囊22,使该进气阀26汲取外部空气进入到第二气囊22内,且经由该空气导管27流动至该第一气囊21,借此能够缓冲足部动作于地面方向时的力量,以达到保护足部效果。

而且,本发明在不断的重复足部后跟施予下压力量给该第二气囊22,使该进气阀26汲取外部空气进入到第二气囊22内,直到该第一气囊21内的空气饱和至该调节阀24所预设调整的气压值时,持续对该第二气囊22压迫下压所产生的充气动作会改变成经由该空气导管27进入到泄气阀导管251再由出气阀体252排出多余气体,借此,维持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部的气压值,以达保护足部效果。

以上所述中提到的空气流通于第一、二气囊21、22内,更进一步的说,借由该进气阀26对该第二气囊22进行充气时,空气会流经该空气导管27而流至该第一气囊21内,直至该气垫体2内的气压大小达到该调节阀24预设的气压值,多余的空气才改变流向泄气阀导管251,并且从该出气阀体252排出。

更进一步的来看,本发明该空气导管27具有一前段导管271与一后段导管272,以该调节阀24连通位置区隔该前、后段导管272,而该泄气阀25连通该前段导管271,该第二气囊22内的空气流经该后段导管272与该前段导管271,借此,流往该第一气囊21内部,直至该气垫体2内部气压值达到该调节阀24所预设的气压值,才会自该前段导管271流往泄气阀导管251从出气阀体252排出;而且,据此操作该调节阀24能准确调整该第一气囊21、第二气囊22内部气压,借此改变避震与缓冲效果,灵活因应不同行走路面的性质及有效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图4、图5中,该第一气囊21与该第二气囊22各具有一上侧部202与一下侧部203,该第一、二气囊21、22的上侧部202周侧组接在该第一、二气囊21、22的下侧部203周侧,使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部形成一气室204以容置该发泡体23,进一步的,足部的前脚掌向下踩踏力量传递到该第一气囊21的上侧部202,使位于该第一气囊21的气室204的内部发泡体23辅助第一气囊21的弹性缓冲支撑,并于足部的踩踏力量消失时支撑第一气囊21的弹性回复;另,足部的后脚跟向下踩踏力量传递到第二气囊22的上侧部202,使位于该第二气囊22的气室204的内部发泡体23辅助第二气囊22的弹性缓冲支撑,并于足部的踩踏力量消失时支撑第二气囊22的弹性回复。

最后,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气垫体2的弹性缓冲部22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即本发明的弹性缓冲部221是在气垫体2上下壁表面分别有形成位于内侧小径凹槽223与位于外侧大径凹槽222相邻接的两阶状结构,借该小径凹槽223与大径凹槽222所形多重曲折结构,可以形成在承受脚底踩压后有效形成足够的回弹回复弹性,以达到较佳的弹性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气垫鞋装置,与先前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该第一、二气囊21、22内填充该发泡体23,借此发泡体23提供辅助一、二气囊21、22在低压状态下的弹性缓冲支撑,提高避震与缓冲效果,并于足部的踩踏力量消失时支撑一、二气囊21、22的弹性回复;另外,利用该调节阀24可以准确的调整该一、二气囊21、22内部的气压,借此改变一、二气囊21、22避震与缓冲效果,灵活因应不同行走路面的性质及有效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