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透气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7087发布日期:2018-08-31 19:3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透气运动鞋。



背景技术:

运动鞋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或旅游的特点设计制造的鞋子,如篮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等,运动过程中穿的运动鞋或者容易出脚汗的人,鞋穿一段时间后容易出脚汗,捂得热难受等,虽然现在运动鞋都要网孔透气,但是鞋内的空气流动缓慢,鞋内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智能透气运动鞋,能加块鞋内的空气流动,增强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透气运动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底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的微控制器、受微控制器控制的微型电机、由微型电机驱动的空气泵和给工作元件供电的电池,空气泵的进气口连接有多个进气细软管、出气口连接有多个出气细软管,多个进气细软管绕鞋帮靠近鞋面的一圈间隔分布,多个出气细软管绕鞋帮靠近鞋底的一圈间隔分布,且每个进气细软管均与鞋帮内连通。

本方案通过检测到鞋内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后,通过进气细软管将鞋内的空气抽出,并通过出气细软管排到鞋外,鞋内的空气流动得以加强,散热效果也随之增强;抽出空气的同时,鞋内的水蒸气也一并被抽出,达到除湿、降温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出气细软管均与鞋帮外通过开设在鞋底上部的出气孔连通。

出气口高于地面,避免地面的杂物堵住出气孔。

进一步,所述鞋底外侧还延伸出围绕所述鞋底的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气囊,所述鞋底内还设有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和抽气的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受微控制器控制;

所述气囊充满时形成筒装侧壁,气囊内靠近鞋底的一侧设有磁珠,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磁珠对应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受控于所述微控制器启闭,还能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切换磁极方向;

所述鞋帮外还是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放气;

以及,在气囊放气时切换电磁铁的磁极与所述磁珠相斥,在气囊充气时切换电磁铁的磁极与所述磁珠相吸引。

使用时,通过开关使得气囊充气,同时电磁铁的磁极也被切换到与所述磁珠相吸,于是气囊逐渐形成圆筒状,气囊内靠近鞋底的一侧设有磁珠与电磁铁贴合,稳定住气囊;气囊的另一侧则伸出凹槽,形成一防雨水层,在路面积水较深时,可以防止水漫过鞋底,通过鞋面透入鞋中,弄湿穿着者的脚,造成不适。同时,气囊可以不用完全充满,可以充至刚好与凹槽上边缘齐平,这样可以防止杂物或灰尘掉入凹槽内,不易清洁。

进一步,所述气囊所形成的与鞋帮侧面贴合的侧壁上开有供鞋带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沿鞋的中轴向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卡住鞋带头的卡接部。

利用开关从气囊内抽气,气囊收缩,同时电磁铁的磁极也被切换到与所述磁珠相斥,气囊的底部被排斥力抬起,此时将鞋带穿入通孔内,并让鞋带头与卡接部卡接,鞋带不必采用惯常的蝴蝶结方式系紧,只要交叉一次即可,再通过卡接部就可以固定住鞋带,避免鞋带松开;

再次充气,随着磁珠被电磁铁吸引,这就使得鞋带头随卡接部向下运动,鞋带也被拉直;继续充气,气囊慢慢高出凹槽,如果过任其自由的上升,气囊形成的侧壁会围成一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这样下雨时从上方掉落的雨水仍旧会弄湿鞋面,而在通孔内鞋带的引导下,气囊向内弯曲,左右两侧的气囊向中间合拢,形成一个防雨层,这样就既可以防住漫过鞋底的水,又可以挡住从鞋面上方掉落的雨水。

进一步,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通孔朝向鞋底方向的末端。

这样,鞋带头移动的距离较远,拉直鞋带的效果更好,鞋带对于气囊的引导也更顺畅。

进一步,共设有六组所述磁珠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鞋的左右两侧,每侧三组,沿脚跟到脚尖的方向间隔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智能透气运动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空气泵和进气细软管的分布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智能透气运动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凹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说明书附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鞋底1、鞋帮2、空气泵3、进气细软管4、出气口5。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智能透气运动鞋,包括鞋帮和鞋底,鞋底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信号的微控制器、受微控制器控制的微型电机、由微型电机驱动的空气泵和给工作元件供电的电池,空气泵的进气口连接有多个进气细软管、出气口连接有多个出气细软管,多个进气细软管绕鞋帮靠近鞋面的一圈间隔分布,多个出气细软管绕鞋帮靠近鞋底的一圈间隔分布,且每个进气细软管均与鞋帮内连通;如图2所述,出气细软管均与鞋帮外,通过开设在鞋底上部的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检测到鞋内温度超过一定阈值后,通过进气细软管将鞋内的空气抽出,并通过出气细软管排到鞋外,鞋内的空气流动得以加强,散热效果也随之增强;抽出空气的同时,鞋内的水蒸气也一并被抽出,达到除湿、降温的目的。

实施例2

说明书附图3和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鞋帮1、鞋底2、凹槽3、气囊4、磁珠5、电磁铁6、鞋带7、通孔8、卡接部9、开关10、第二气泵1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鞋底外侧还延伸出围绕所述鞋底的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气囊,所述鞋底内还设有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抽气的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受微控制器控制;所述气囊充满时形成筒装侧壁;

如图3所示,气囊内靠近鞋底的一侧设有磁珠,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磁珠对应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受控于所述微控制器启闭,还能在微控制器的控制下切换磁极方向;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六组所述磁珠和电磁铁,分别设置在鞋的左右两侧,每侧三组,沿脚跟到脚尖的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鞋帮外还是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其中一个用于控制气囊的充气,以及,在气囊放气时切换电磁铁的磁极与所述磁珠相斥;

另一个则是用于控制气囊放气;在气囊充气时切换电磁铁的磁极与所述磁珠相吸引;

按下开关后,微控制器根据既定的程序,控制第二气泵的充气或抽气,同时切换电磁铁的电流方向以改换磁极方向。

所述气囊所形成的与鞋帮侧面贴合的侧壁上开有供鞋带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沿鞋的中轴向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于卡住鞋带头的卡接部,卡接部是一锥形的圆筒,其直径小的一端的开口与鞋带头过盈配合,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通孔朝向鞋底方向的末端,鞋带头移动的距离较远,拉直鞋带的效果更好。

使用时,通过开关使得气囊充气,同时电磁铁的磁极也被切换到与所述磁珠相吸,于是气囊逐渐形成圆筒状,气囊内靠近鞋底的一侧设有磁珠与电磁铁贴合,稳定住气囊;气囊的另一侧则伸出凹槽,形成一防雨水层,在路面积水较深时,可以方式水漫过鞋底,通过鞋面透入鞋中,弄湿穿着者的脚,造成不适。同时,气囊可以不用完全充满,可以充至刚好与凹槽上边缘齐平,这样可以防止在乎或灰尘掉入凹槽内,不易清洁。

利用开关从气囊内抽气,气囊收缩,同时电磁铁的磁极也被切换到与所述磁珠相斥,气囊的底部被排斥力抬起,此时将鞋带穿入通孔内,并让鞋带头与卡接部卡接;再次充气,随着磁珠被电磁铁吸引,这就使得鞋带头随卡接部向下运动,鞋带也被拉直;继续充气,气囊慢慢高出凹槽,并在通孔内鞋带的引导下,向内弯曲,形成一个防雨层,这样就既可以防住漫过鞋底的水,又可以挡住从鞋面上方掉落的雨水。鞋带不必采用惯常的蝴蝶结方式系紧,只有交叉一次即可,再通过卡接部就可以固定住鞋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