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攀爬楼梯省力的行李箱底盘。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楼梯是一种很常见的设置,而生活中行李箱的使用率极高,但是在行李箱的搬运方面还有很大的漏洞,特别是在上下爬楼梯是极其费力,这对很多人造成不便,而且当用户出行时,用户大多不只一个行李箱,同时搬运的难度大。
而一种攀爬楼梯省力的行李箱底盘是专门为了能够带动多个行李箱进行爬楼的装置,主要包括:底座,能够使多个行李箱同时进行爬楼,极大的方便用户进行搬运。
目前,公开号为CN2035385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省力爬楼行李箱。该省力爬楼行李箱,包括箱盖和箱体,箱体底部侧边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过长轴连接的滑轮,滑轮所在的箱体背面上安装有爬楼橇,爬楼橇上设置有穿设在长轴上凸字钢块,箱体上设置有固定块,爬楼橇上安装有对应固定块的含圆孔钢片。
这种爬楼行李箱虽然不易偏斜,平稳性好,便捷实用,并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外形美观,体积小,但是该装置不能同时带动多个行李箱同时进行爬楼,方便用户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攀爬楼梯省力的行李箱底盘,能同时带动多个行李箱同时进行爬楼,方便用户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攀爬楼梯省力的行李箱底盘,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用于带动底座进行爬楼的驱动部,驱动部包括用于带动底盘进行爬楼的履带,履带包括左向履带和右向履带,左向履带上设有用于带动左向履带进行爬楼的左上滚轮和左下滚轮,左向履带啮合在左上滚轮和左下滚轮上,右向滚轮上设有用于带动右向履带进行爬楼的右上滚轮和右下滚轮,右向履带啮合在右上滚轮和右下滚轮上,左上滚轮与右上滚轮之间设有用于延长左向履带和右向履带距离的延长件,,延长件包括延长杆,左上滚轮、左下滚轮、右上滚轮和右下滚轮中心设有用于带动左上滚轮、左下滚轮、右上滚轮和右下滚轮转动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有左上杆、左下杆、右上杆和右下杆,左上杆、左下杆、右上杆和右下杆上设有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重部,承重部包括承重板,承重板与左上杆、左下杆、右上杆和右下杆垂直连接,左上杆、左下杆、右上杆和右下杆与连接杆通过轴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能同时带动多个行李箱同时进行爬楼,方便用户进行搬运,驱动部能够带动底座向前移动,是履带能够进行爬楼,延长件能够带动左上滚轮、左下滚轮、右上滚轮和右下滚轮中间的延长杆和延长支杆进行伸长,使滚轮之间距离增大,能够放置数个行李箱,方便行李箱的搬运,承重板能够对行李箱进行承重,能够对行李箱进行放置。
进一步设置:所述延长件包括延长支杆,延长杆和延长支杆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延长杆和延长支杆进行移动的双头电机,双头电机两侧设有左丝杠和右丝杠,延长杆和延长支杆分别靠近左丝杠和右丝杠的一侧设有槽口,槽口内部设有内螺纹,左丝杠和右丝杠分别啮合在延长杆和延长支杆上,延长支杆与右上杆通过轴承连接,左下杆和右下杆之间设有用于支撑左下杆和右下杆的伸缩杆,伸缩杆两端分别与左下杆和右下杆通过轴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头电机带动左丝杠和右丝杠进行转动,左丝杠和右丝杠带动啮合在左丝杠和右丝杠上的延长杆和延长支杆进行移动,从而增长延长杆和延长支杆之间的距离,当延长杆与延长支杆距离增加后,伸缩杆进行伸缩,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延长件包括用于带动延长杆移动的左齿轮和右齿轮,左齿轮和右齿轮想啮合,左齿轮中间设有用于带动左齿轮进行转动的转动杆,右齿轮中心设有转动支杆,转动支杆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带动转动杆转动的转动电机,转动杆和转动支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延长杆和延长支杆连接的附接杆,附接杆的数量为两根,附接杆与延长杆和延长支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带动左齿轮进行转动,左齿轮带动啮合在左齿轮上的右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附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延长杆和延长支杆进行转动伸长,从而增长延长杆和延长支杆之间的距离,方便用户搬运行李箱。
进一步设置:所述承重板包括左向承重板和右向承重板,左向承重板与右向承重板相对的一侧设有槽口,槽口内部设有用于在槽口内滑移的滑移板,滑移板滑移连接在槽口内,左向承重板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用于卡设滑移板的卡设口,滑移板靠近卡设口的两侧设有用于卡设在卡设口内的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板能够放置行李箱,滑移板能够在延长杆和延长支杆延长时,能够将滑移板进行滑移,直至卡设在卡设口内,增加承重板的面积,方便用户的使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承重板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放置台,放置板与承重板可拆卸连接,放置台内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行李箱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台能够放置行李箱,通槽能够将行李箱卡在通槽内,放置行李箱在搬运的过程中掉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左下滚轮内部设有直流减速电机和电机驱动板,直流减速电机采用XD-37GB520,电机驱动板采用APO-L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流减速电机提供较低的转速,较大的力矩。同时,齿轮箱不同的减速比可以提供不同的转速和力矩,做到调节车体的速度进行减速,电机驱动板控制电机停转运行和转速的,保证电机对车体进行驱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双头电机外部设有用于保护双头电机的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能够保护双头电机在运作的时候不受损,保障双头电机的持续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合理简单,该装置能同时带动多个行李箱同时进行爬楼,方便用户进行搬运,驱动部能够带动底座向前移动,是履带能够进行爬楼,延长件能够带动左上滚轮、左下滚轮、右上滚轮和右下滚轮中间的延长杆和延长支杆进行伸长,使滚轮之间距离增大,能够放置数个行李箱,方便行李箱的搬运,承重板能够对行李箱进行承重,能够对行李箱进行放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A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1、左向履带;2、右向履带;3、左上杆;4、左下杆;5、右上杆;6、右向承重板;7、左向承重板;8、滑移板;9、卡设口;10、按钮;11、放置台;12、通槽;13、保护罩;14、左上滚轮;15、左下滚轮;16、右上滚轮;17、右下滚轮;18、延长杆;19、左丝杠;20、右丝杠;21、延长支杆;22、双头电机;23、伸缩杆;24、连接杆;25、左齿轮;26、右齿轮;27、转动支杆;28、转动杆;29、转动电机;30、固定板;31、右下杆;32、直流减速电机;33、电机驱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6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攀爬楼梯省力的行李箱底盘,包括底座,底座包括用于带动底座进行爬楼的驱动部,驱动部包括用于带动底盘进行爬楼的履带,履带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齿状的橡胶垫,履带包括左向履带1和右向履带2,左向履带1上设有用于带动左向履带1进行爬楼的左上滚轮14和左下滚轮15,左下滚轮15内部设有直流减速电机32和电机驱动板33,直流减速电机32采用XD-37GB520,电机驱动板33采用APO-L2,左向履带1啮合在左上滚轮14和左下滚轮15上,右向滚轮上设有用于带动右向履带2进行爬楼的右上滚轮16和右下滚轮17,右向履带2啮合在右上滚轮16和右下滚轮17上,左上滚轮14与右上滚轮16之间设有用于延长左向履带1和右向履带2距离的延长件,延长件包括延长杆18,左上滚轮14、左下滚轮15、右上滚轮16和右下滚轮17中心设有用于带动左上滚轮14、左下滚轮15、右上滚轮16和右下滚轮17转动的连接杆24,连接杆24上设有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上设有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重部,承重部包括承重板,承重板与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垂直连接,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与连接杆24通过轴承连接。
左上滚轮14、左下滚轮15、右上滚轮16和右下滚轮17中心设有用于带动左上滚轮14、左下滚轮15、右上滚轮16和右下滚轮17转动的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上设有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承重部,承重部包括承重板,承重板与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通过连接杆24连接,连接杆24与左上杆3、左下杆4、右上杆5和右下杆31通过轴承连接,承重板包括左向承重板7和右向承重板6,左向承重板7与右向承重板6相对的一侧设有槽口,槽口内部设有用于在槽口内滑移的滑移板8,滑移板8滑移连接在槽口内,左向承重板7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用于卡设滑移板8的卡设口9,滑移板8靠近卡设口9的两侧设有用于卡设在卡设口9内的按钮10,承重板远离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行李箱的放置台11,放置板与承重板可拆卸连接,放置台11内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行李箱的通槽12。
用户使用方法如下:用户打开双头电机22,双头电机22带动左丝杠19和右丝杠20进行转动,左丝杠19和右丝杠20带动啮合在左丝杠19和右丝杠20上的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进行移动,从而增长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之间的距离,当延长杆18与延长支杆21距离增加后,伸缩杆23进行伸缩, 左向履带1和右向履带2之间距离加大,滑移板8在槽口将向右滑移,当滑移到合适位置,将按钮10按进卡设槽内进行卡紧,将放置台11与承重板连接,将行李箱放入通槽12内,用户打开电机驱动板33,底盘进行爬楼,方便用户的搬运。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延长件包括用于带动延长杆18移动的左齿轮25和右齿轮26,左齿轮25和右齿轮26想啮合,左齿轮25中间设有用于带动左齿轮25进行转动的转动杆28,右齿轮26中心设有转动支杆27,转动支杆27一侧设有固定板30,固定板30上设有用于带动转动杆28转动的转动电机29,转动杆28和转动支杆27远离转动电机29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连接的附接杆,附接杆的数量为两根,附接杆与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铰接,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分别与左上杆3和右上杆5铰接。如此,转动电机29带动转动杆28进行转动,转动杆28带动左齿轮25进行转动,左齿轮25带动啮合在左齿轮25上的右齿轮2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附接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进行转动伸长,从而增长延长杆18和延长支杆21之间的距离,方便用户搬运行李箱。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