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5223发布日期:2019-12-10 19:07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腰带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风力的腰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腰带体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腰带体的作用很多,既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也可以将一些零配件别在腰带体上,让腰带体起到一个装载的作用。

夏天里,在一些大型的施工场地,施工人员的施工强度往往较大,施工人员汗流浃背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汗液过多而流进眼睛里时,常常需要施工人员及时擦除汗液,减少由于汗液的存在而影响到自身的施工作业。

但是,用手擦除汗液会浪费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进而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针对此,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带,能够通过腰带体上的风扇对施工人员吹风,进而可以使施工人员快速排出汗液,减少由于汗液过多而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腰带,包括腰带本体,还包括有风扇,所述风扇与腰带本体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并通过其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风扇出风方向向上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腰带体以及风扇的相互配合,改变施工人员周边的空气流速,向上设置的出风方向将风扇排出的风及时传向工作人员,进而可以使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达到及时排汗的目的,进一步减少由于汗液过大而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于腰带本体的卡接位以及与卡接位嵌设配合的卡条,上述卡条连接于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条与卡接位的配合方式较为简单,便于安装配合,能够较好的适用于施工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腰带本体呈中空设置且其内部形成有与腰带本体同轴设置的环形风道,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通于环形风道的容纳箱,所述风扇可设置于容纳箱内,所述腰带本体上缘还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容纳箱的结构将风扇安装连接在腰带本体上,由风扇产生的风在环形风道内循环,循环之后通过腰带本体上的通风孔排出,吹向施工人员身体表面,进而改善施工环境,加速汗液散发,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腰带本体上缘朝向内侧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由环形风道排出的风能够直接的吹向人体表面,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汗液散发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风道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安装于腰带本体内部的金属线圈以及支撑杆,所述金属线圈位于腰带本体宽度方向的上缘以及下缘内侧,所述支撑杆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金属线圈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施工环境较为杂乱,通过在环形风道内设置支撑结构,一方面用于稳定的形成环形风道自身结构,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腰带本体的结构强度;当腰带本体外侧受力时,支撑杆以及上下两侧的金属线圈均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提高腰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箱背对腰带本体一侧铰接设置有盖板,所述容纳箱上铰接有门栓,盖板上连接有与门栓插接扣合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风扇放置在容纳箱时,打开盖板,即可将风扇放入容纳箱内,在腰带使用过程中,通过门栓与限位环插接扣合,进而避免风扇掉落出容纳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板表面呈网格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状的盖板能够降低自重,进而降低腰带的整体重量,方便佩戴,与此同时还能确保风扇正常进风,避免在容纳箱内形成负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箱内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风扇上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嵌合的定位块,定位槽与定位块嵌设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槽与定位块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便于快速配合,另一方面能够减少因意外情况导致风扇安放不稳定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内壁以及定位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附的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块本身具有导向性,能使风扇快速安放在容纳箱内,也能增加风扇与容纳箱承载面的贴合牢固程度,使得风扇能够安放得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腰带本体上设置有弹性延伸段,弹性延伸段由松紧带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松紧带构成的弹性延伸段一方面能够方便施工人员穿戴,适用于工地环境,另一方面松紧带能够紧贴人体表面,进而使得腰带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风扇与腰带体的相互配合,能够将风扇排出的风及时的排到施工人员的身上,进而缓解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汗流浃背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腰带本体的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容纳箱处相关结构;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定位槽与定位块配合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风扇;2、腰带本体;21、环形风道;22、通风孔;3、安装结构;31、卡接位;32、卡条;4、容纳箱;5、盖板;6、弹性延伸段;7、支撑结构;71、支撑杆;72、金属线圈;8、门栓;9、限位环;10、定位槽;11、定位块;12、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腰带,包括腰带本体2,腰带本体2整体呈长条型带状结构,当工作人员使用时,腰带本体2呈环状结构,腰带还包括风扇1,上述风扇1通过安装结构3连接于腰带本体2;

安装结构3具体包括连接于腰带本体2的卡接位31以及与卡接位31嵌设配合的卡条32,上述卡条32连接于风扇1,卡接位31具体呈通槽状结构,为了便于卡条32嵌设,卡接位31的通槽贯穿方向与腰带本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当作业使用时,卡条32呈竖直状的嵌设于卡接位31内。

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风扇1的数量,上述风扇1出风口向上设置,进一步优选的,出风口朝向腰带本体2一侧倾斜。

当天气凉爽时,风扇1可拆卸取下,位于腰带本体2上的卡接位31可用于放置其他工具,当天气炎热时,风扇1通过卡接位31和卡条32嵌设在腰带本体2上,通过开启风扇1,改变人体周围的空气流速,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排汗,进而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施工时的作用环境。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腰带,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腰带本体2、安装结构3;上述腰带本体2内部呈中空设置且形成有环形风道21,环形风道21与腰带本体2呈同轴设置,在腰带本体2上缘均匀分布有若干通风孔22,通风孔22与环形风道21相连通,安装结构3包括连接于腰带本体2的容纳箱4,上述容纳箱4用于放置风扇1,容纳箱4位于腰带本体2外侧且与环形风道21相连通,当风扇1位于容纳箱4内时,风扇1出风口朝向环形风道21并向风道内通风,风通过环形风道21后由通风孔22散出,进而达到改变人体周围的空气流速,使得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排汗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穿戴,在腰带本体2上设置有弹性延伸段6,弹性延伸段6由松紧带构成,通过设置的松紧带还能够适用于体型的人群穿戴。

如图3所示,为了稳定形成环形风道21,在腰带本体2内部安装有支撑结构7,支撑结构7包括安装在腰带本体2内部的金属线圈72以及支撑杆71,其中,金属线圈72设置在腰带本体2宽度方向的上缘以及下缘内侧,且与环形风道21呈同轴设置,而支撑杆71沿腰带本体2周向设置有若干个且呈均匀分布,支撑杆71呈竖直设置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上下两侧的金属线圈72相连接。

腰带本体2上缘呈倾斜设置,进而使得位于其上方的通风孔22通风方向能够朝向人体一侧,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4所示,容纳箱4背对腰带本体2一侧铰接有网格状盖板5,风扇1进风口朝向盖板5,当需要将风扇1放置在容纳箱4时,打开盖板5,即可将风扇1放入容纳箱4内,在容纳箱4上表面铰接有门栓8,在盖板5上连接有与门栓8插接扣合的限位环9,当腰带使用时,门栓8与限位环9插接扣合,进而避免风扇1掉落出容纳箱4。

如图5所示,在容纳箱4内部的承载面上安装有定位槽10,在风扇1上设置有与定位槽10相嵌合的定位块11,通过定位槽10与定位块11的相互配合,便能将风扇11较为稳定的放置在容纳箱4内。

更优的,在定位槽10的底壁以及定位块11的底部均贴设有相互吸引的磁块12,设置的磁块12能根据自身的导向性,使定位块11与定位槽10快速的嵌合,也能增加定位块11与定位槽10的贴合牢固度,便于风扇1能稳定的放置于容纳箱4内。

具体工作过程:

通过松紧带的延伸调节,使得腰带本体2能够贴合的佩戴在工作人员的腰部,打开网格状盖板5,将风扇1安放在容纳箱4内,且使风扇1的出风口朝向环形风道21,进风口朝向网格状盖板5,合上盖板5,门栓8与限位环9插接扣合;

启动风扇1,风扇1产生的风会通过环形风道21以及通风孔22排出,进而吹至工作人员的身上,通过此方式,便能有效缓解施工人员汗流浃背的现象,减少工作人员需要自己手动擦汗的情况,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