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收纳锁的防错拿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1688发布日期:2020-03-06 05:36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有收纳锁的防错拿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涉及一种装有收纳锁的防错拿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其结构一般由伞杆、伞骨和伞面构成。雨伞能够用来遮阳、遮雨,为人们在特殊天气下出行提供便利,尤其雨天,几乎人手一把。一般地,公共区域(如学校食堂、大型教室等地方)会设置一块区域,用于作为雨伞的临时放置地。发明人发现,这些雨伞存放区域内的雨伞通常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并且,外观相似的雨伞较多,很容易出现错拿别人雨伞的情况。另一方面,现有的雨伞只是单纯的在伞杆上设置收束扣,并在伞面上设置收束带,一般人很容易打开雨伞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装有收纳锁的防错拿雨伞。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有收纳锁的防错拿雨伞,包括伞面、伞杆和多个伞骨,还包括收纳线和收纳锁,每一伞骨端部均设有一固定滑套,所述伞面上沿其外缘设有与固定滑套同等数量的线孔,多个线孔和多个固定滑套沿着所述伞面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收纳锁包括第一锁箱、第二锁箱、锁箱连接板和旋转按压开关,所述旋转按压开关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按压连接板,所述按压连接板下端面左、右侧各开有一个截面形状为倒“凸”形的嵌接槽;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圆柱体和下圆锥台体,每一上圆柱体上部侧面位置一体垂直伸出一圆柱凸块,两上圆柱体上部结构分别与对应嵌接槽相匹配,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地嵌接在所述按压连接板上;

所述第一锁箱和所述第二锁箱均为圆柱形结构,两锁箱上部均开有与对应转轴位于圆柱凸块位置横截面形状匹配的垂直锁槽,两锁箱底部均开有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对应的锁槽;所述第一锁箱和所述第二锁箱通过所述锁箱连接板相连,两锁箱上的第一通孔相对;

每一锁箱对应的锁槽内均设有一弹簧锁芯,所述弹簧锁芯包括弹簧、滑块和轴承;所述滑块包括直径相等的圆饼和圆筒,所述圆筒下端和所述圆饼上端面一体连接,所述圆饼侧面开有径向贯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锁槽中,所述轴承的外圈直径与所述圆筒直径相等,所述圆筒上端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焊接相连;所述轴承的内圈直径与对应转轴下圆锥台体底部直径相等,并且,所述轴承的内圈与对应转轴的下圆锥台体底部焊接相连;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锁槽底部;所述弹簧未受力时,第二通孔的高度高于对应的第一通孔;

每一锁箱上部还固定连接有一圈用于遮挡对应转轴上的圆柱凸块的遮挡圆环,每一遮挡圆环和所述按压连接板间均留有可用手转动对应转轴的间隙;

所述收纳线交替穿过多个固定滑套和多个线孔,所述收纳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锁箱上的第一通孔和两弹簧锁芯上的第二通孔,并且所述收纳线的两端被错位卡住;分别旋转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使两转轴上的圆柱凸块分别与对应锁槽对正,按压所述旋转按压开关,可抽动所述收纳线,打开或者收束所述伞面。

进一步地,所述锁箱连接板的数量为两块,两锁箱连接板分别连接两锁箱顶部和底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伞面上每一线孔的位置均设有线孔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伞杆顶部固定设有一碗形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伞面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线和收纳锁的组合使用,使得错拿伞的人无法打开该雨伞,从而使错拿伞的人意识到错拿了伞,进而使其将错拿的伞归位并寻找自己的伞,减少错拿伞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收纳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弹簧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旋转按压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按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雨伞撑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雨伞撑开状态下,伞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雨伞收束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收纳锁,101-第一锁箱,102-第二锁箱,103-锁箱连接板,104-遮挡圆环,105-第一通孔,106-锁槽;2-弹簧锁芯,201-弹簧,202-滑块,203-第二通孔,204-轴承;3-旋转按压开关,301-第一转轴,302-第二转轴,303-按压连接板,304-圆柱凸块;4-伞面,401-线孔,402-线孔护套,403-固定滑套,5-收纳线,6-碗形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装有收纳锁的防错拿雨伞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6至8所示的雨伞,包括伞杆、6根伞骨、伞面4、收纳线5和收纳锁1。其中,收纳锁1设置于伞面4内侧,每一伞骨末端位置均设有一固定滑套403,伞面4外缘均匀开有6个线孔401,6个固定滑套403和6个线孔401沿着伞面4的周向间隔设置,伞面4上每一线孔401的位置均设有线孔护套402。收纳线5沿着伞面4内、外侧交替穿过6个固定滑套403和6个线孔401,收纳线5的两端均通过收纳锁1进行夹持固定。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收纳锁1包括第一锁箱101、第二锁箱102、两锁箱连接板103和旋转按压开关3。参照图1和图4,旋转按压开关3包括第一转轴301、第二转轴302和按压连接板303,按压连接板303结构参照图5,按压连接板303下端面左、右侧各开有一个嵌接槽,嵌接槽截面形状为倒“凸”形。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圆柱体和下圆锥台体,下圆锥台体直径较大一端的直径和上圆柱体的直径数值相等,下圆锥台体直径较大一端与上圆柱体下端一体连接。上圆柱体上部侧面的位置还一体垂直伸出一圆柱凸块304,上圆柱体上端结构与倒“凸”形嵌接槽相匹配,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分别可转动地嵌接在按压连接板303下端面两侧。

参照图1和图2,第一锁箱101和第二锁箱102的结构相同,均为圆柱形结构。两锁箱上部均开有与对应转轴位于圆柱凸块304位置横截面形状匹配的垂直向锁槽106。两锁箱侧面底部位置分别开有贯通的第一通孔105,并且,第一通孔105连通对应的锁槽106。锁箱连接板103两端分别开有与第一锁箱101和第二锁箱102匹配的弧形槽,第一锁箱101和第二锁箱102通过两锁箱连接板103固定连接,具体地,锁箱连接板103上下各一,分别连接两锁箱顶部和底部位置,两锁箱上的第一通孔105相对。

每一锁箱对应的锁槽106内均设有一弹簧锁芯2,弹簧锁芯2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弹簧201、滑块202和轴承204。滑块202包括直径相等的圆饼和圆筒,圆筒下端和圆饼上端面一体连接,圆饼侧面开有径向贯通的第二通孔203。滑块202可滑动地设置在锁槽106中,轴承204的外圈直径与圆筒直径相等,圆筒上端与轴承204的外圈焊接相连。轴承204的内圈直径与对应转轴的下圆锥台体底部直径相等,并且,轴承204的内圈与对应转轴的下圆锥台体底部焊接相连。弹簧201一端与滑块202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锁槽106底部。弹簧201未受力时,第二通孔203的高度高于对应的第一通孔105。

此外,参见图1和图2,每一锁箱上部还固定有一圈遮挡圆环104,遮挡圆环104用于遮挡对应转轴上的圆柱凸块304。每一遮挡圆环104和按压连接板303间均留有可用手转动转轴的间隙。

收纳线5的一端穿过第一锁箱101上的第一通孔105、第一锁箱101内滑块202上的第二通孔203、第二锁箱102上的第一通孔105、第二锁箱102内滑块202上的第二通孔203,并从第二锁箱102穿出。收纳线5的另一端自第二锁箱102向第一锁箱101,按照同样的方式反方向穿出。由于第一通孔105和第二通孔203间有高差,收纳线5被错位卡住,不能抽动。

收纳锁1解锁过程:初始状态下,两转轴上的圆柱凸块304分别搭在对应锁箱上部。然后,分别转动第一转轴301和第二转轴302,使第一转轴301上的圆柱凸块304和第一锁箱101上的锁槽106对正,第二转轴302上的圆柱凸块304和第二锁箱102上的锁槽106对正。接着,向下按压旋转按压开关3,使两锁箱各自的第一通孔105和锁箱内对应的第二通孔203正对,此时,可抽动收纳线5,打开或者收束伞面4。

本实用新型防止错拿的原理在于:只有当两转轴上的圆柱凸块均被旋转到锁槽对应位置时,才能按压下去并进行解锁,起到类似密码锁的作用。因而,当别人拿到该雨伞后,由于无法打开雨伞,很容易地就会意识到拿错伞,从而将错拿的伞归位并去找自己的雨伞。

作为对以上方案的改进,伞杆端部还设置有碗形支撑件6,该碗形支撑件6可在雨伞收束情况下,立在地面上,使得雨伞不再杂乱无章地堆放。此外,伞面4为透明材质,以防斜挡雨时出现的视野盲区,增加雨天外出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