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4598发布日期:2020-09-04 12:1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锁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护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锁扣。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游乐场所成了越来越多的人释放压力或游玩的地方,更有一些刺激类的游乐设施很受人们的欢迎,比如:“过山车”、“大摆锤”等项目。那么乘客在乘坐游乐设施时,始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目前游乐场出现安全带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一个安全可靠的安全带锁扣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的安全带锁扣用在游乐设施上有不少致命的缺陷:一是不带防止游客自己解锁的装置(如汽车常用的安全带锁扣),不能满足游乐行业中需要绝对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游客不能自己脱离安全带束缚的需求;二是带防止游客自己解锁的装置,但结构复杂,自动解锁不稳定,整体结构尺寸偏大,不能广泛适用于游乐行业。随着游乐设施日益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随着人们对设备安全的日益重视,现有的安全带锁扣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锁扣,旨在解决现有安全锁扣安全性不够以及结构复杂,自动解锁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锁扣,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其中,所述安全锁扣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

所述安全锁扣,其中,当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铁杆与所述电磁铁相接触,并压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电磁铁杆带动限位装置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锁紧装置分离。

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顶压机构以及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锁盒内时,所述顶压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相接触,并推动所述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

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顶压机构包括导杆、套设在所述导杆上的第二弹簧装置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上的滑块;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杆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时,所述第二弹性装置被压缩。

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转轴以及锁钩,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上,所述锁钩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所述的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锁钩包括锁钩头部、锁钩肩部以及锁钩尾部;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时,所述顶压机构压在所述锁钩肩部,所述锁钩头部锁紧所述安全带插扣,所述锁钩尾部与所述限位装置相接触并被所述限位装置限位。

所述安全锁扣,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转轴以及以及具有限位卡口的限位杆,所属第二转轴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上,所述限位杆套设于第二转轴上并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当所述安全带插扣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内,所述锁紧装置被所述限位卡口卡持。

所述一种安全锁扣,其中,所述安全带锁盒内设置有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与所述锁紧装置连接,所述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锁紧装置是否处于锁紧状态。

所述一种安全锁扣,其中,所述安全带锁盒上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与所述卡槽对应的位置,所述安全带插扣通过所述导向板插入所述卡槽内。

所述一种安全锁扣,其中,所述安全带锁盒上设置有手动解锁孔,所述手动解锁孔位于所述限位装置对应的位置,所述手动解锁孔用于手动打开锁紧装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锁扣,其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所述安全带锁盒内还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通电后电磁铁杆会吸附在电磁铁上,实现解锁。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手动解锁装置,以电磁解锁代替手动解锁,实现了防止游客自行解锁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锁扣具有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小巧,安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未锁紧状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锁紧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锁紧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锁钩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限位杆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锁扣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安全锁扣,旨在解决现有安全锁扣安全性不够以及结构复杂,自动解锁不稳定的问题。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锁扣,请综合参考图1-图7。所述安全锁扣包括安全带插扣1、安全带锁盒2、限位装置200、锁紧装置300以及解锁装置100;所述安全带锁盒上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安全带插扣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安全带锁盒相连接。所述限位装置200、锁紧装置300以及解锁装置100均布置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限位装置200转动连接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并可相对于所述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转动。所述锁紧装置300位于所述限位装置200朝向所述第一开槽的一侧,所述解锁装置位于所述限位装置200远离所述第一开槽的一侧,且所述解锁装置与所述限位装置连接。所述解锁装置采用电磁解锁方式,使安全锁扣结构更加安全可靠,且具有自动解锁稳定性高的特点。

所述解锁装置100包括电磁铁110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120的电磁铁杆130,所述电磁铁杆13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200远离所述锁紧装置300的一侧,所述电磁铁110与所述电磁铁杆130之间具有空隙。当解锁装置通电后,电磁铁110对电磁铁杆130的吸力大于第一弹性装置120的弹力,将电磁铁杆130吸附,从而使电磁铁杆130带动限位装置200旋转,使得限位装置200将锁紧装置300释放,实现解锁。

如图1所示,所述安全带锁盒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开槽,所述安全带插扣1通过所述第一开槽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安全带锁盒2外对应所述第一开槽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板3,所述导向板3上设置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一开槽位置重合,且所述第二开槽处设置有倒角,方便所述安全带插扣1的插入。导向板3可保证安全带插扣1插入安全带锁盒2后的稳定性,减少安全带插扣1在安全带锁盒2内的晃动,进一步增强安全锁扣的安全性能。

如图1所示,在安全锁扣的一个状态下。在安全带锁盒2内部,第一开槽的下方是锁紧装置300,所述锁紧装置300包括顶压机构310和锁紧机构320,所述顶压机构310包括导杆312、套设在所述导杆312上的第二弹性装置313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杆312上的滑块7。其中,所述导杆312的两端固定在安全带锁盒2内,第二弹性装置313的一端固定在在所述导杆312上,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11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装置31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导杆312远离所述第一开槽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11连接。

如图2所示,在安全锁扣的另一个状态下。当所述安全带插扣1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时,所述顶压机构310与所述锁紧机构320相抵压,并推动所述锁紧机构320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2逆时针转动。所述锁紧机构320将插入到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的安全带插扣1锁死,且所述锁紧机构320被限位装置200限位。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锁紧机构320包括第一转轴321以及锁钩322,所述第一转轴321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锁钩322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321上,且所述锁钩32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321转动。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轴321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锁钩322并固定在安全带锁盒2上,且所述螺钉上锁钩32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隔套5,所述两个隔套5可对锁钩322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锁钩322晃动。如图4所示,所述锁钩322设置有锁钩头部3221、锁钩肩部3222以及锁钩尾部3223。所述锁钩头部3221为弯曲状,所述锁钩肩部3222具有一斜边。所述锁钩头部3221与所述所构件部之间设置有通孔3224,所述第一转轴321穿过所述通孔3224将锁钩322转动连接于安全带锁盒2上。

如图2所示,当安全带插扣1插入到安全带锁盒2内时,所述安全带插扣1挤压所述顶压机构310中的滑块311,并推动滑块311沿导杆312运动并压紧所述第二弹性装置313。当所述滑块311沿所述导杆312运动时,所述滑块311抵压所述锁钩肩部3222并作用在锁钩肩部3222的斜边上,推动所述锁钩肩部3222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321逆时针旋转,锁钩肩部3222带动锁钩头部3221转动并将所述安全带插扣1固定,锁钩尾部3223与限位装置200接触并限位。第二弹性装置313此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锁钩322被限位且勾住了安全带插扣1,所以滑块311被安全带插扣1顶住无法回弹。锁钩322被限位装置200卡持,且锁钩12固定住安全带插扣1,达到了锁紧安全带插扣1的作用,且不易脱离。

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装置200包括第二转轴220以及具有限位卡口211的限位杆210,所述第二转轴220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限位杆210套设于第二转轴220上,且所述限位杆21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转轴220转动。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转轴220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限位杆210并固定在安全带锁盒2上,且螺钉上限位杆210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隔套5,所述两个隔套5可对限位杆210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限位杆210晃动。所述限位杆210为“l”型杆件,其弯折处设有通孔212,所述第二转轴220穿过所述通孔212将限位杆210转动连接于安全带锁盒2上。所述限位卡口211设置于限位杆210较长的一边上,且设置在限位杆210朝向锁紧装置300的一侧。所述限位杆210较短的一边可对限位杆210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当旋转角度过大时,所述较短的一边与安全带锁盒2的内壁干涉,防止限位杆210的旋转角度过大。

如图1-图2所示,限位杆210的一侧为锁紧装置300,另一侧为解锁装置100。且所述限位杆210与电磁铁杆130相连。当安全带插扣1插入安全带锁盒2内时,锁钩322在滑块311的推动下绕第一转轴321逆时针转动,所述锁钩322转动的过程中,锁钩尾部3223与限位杆210接触,并推动所述限位杆210绕第二转轴220顺时针转动,直至所述锁钩尾部3223转动至所述限位杆210上的限位卡口211内。此时所述锁钩尾部3223被所述限位卡口211卡持,且锁钩头部3221同时将所述安全带插扣1锁紧。由于限位杆210与电磁铁杆130相连,且所述电磁铁杆130上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120,在第一弹性装置120的作用下,所述电磁铁杆130顶住所述限位杆210,从而致使锁钩尾部3223无法脱离所述限位杆210上的限位卡口211,达到了锁紧安全带插扣1效果。

当安全锁扣通电解锁时,通电后的电磁铁110克服了第一弹性装置120的弹力,将电磁铁杆130吸附,从而使电磁铁杆130带动限位杆210顺时针旋转,进一步使得锁钩尾部3223脱离限位卡口211的限制。第二弹性装置313处于压缩状态,在第二弹性装置313装置的作用下,滑块311以及安全带插扣1有向外弹出的趋势,当所述锁钩3222尾部脱离限位杆210的限位卡扣121的卡持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313将安全带插扣1以及滑块311向外弹出,安全带插扣1向外弹出的过程中作用在锁钩头部3221,从而使锁钩322顺时针旋转,安全带插扣1退出所述安全带锁盒2,安全锁扣完成解锁。解锁完成后电磁铁杆130脱离电磁铁110,恢复到未锁紧状态,如图1所示。

如图6所示,为了保护电磁铁110,所述电磁铁110布置于一保护盒7内,所述保护盒7固定在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所述保护盒7朝向所述电磁铁杆130的端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电磁铁杆130未与所述锁紧装置300连接的一端穿过所述开口。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装置120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保护盒7上,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电磁铁杆130上。

如图6所示,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还设置有检测开关6,所述检测开关6设置在与所述锁钩322对应的位置,且所述锁钩322上设置有触发所述检测开关6的触发装置。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锁钩322锁紧安全带插扣1时,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检测开关6连通,所述检测开关6检测到安全带插扣1被锁紧并给出提示。当所述锁钩322未锁紧安全带插扣1,即所述锁钩322处于未锁紧状态,所述检测开关显示未锁紧并给出提示,此时游乐场工作人员可对未锁紧的安全锁扣进行检查。所述提示示可以为声音提示,也可以是视觉提示,也可以是声音提示与视觉提示的结合。所述检测开关6可以提示游客和工作人员安全锁扣是否锁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强安全锁扣的安全性。实际应用当中,为了便于安装以及更好的检测锁紧状态,所述检测开关6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

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在紧急情况下解锁所述安全锁扣,在安全带锁盒2上对应所述限位杆210的位置设置有手动解锁孔位4。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手动解锁孔位4为长条形,且其布置方向为所述限位杆210运动的方向。当解锁装置100由于停电等原因失效实时,借用特殊工具,插入所述手动解锁孔位4,并沿限位杆210运动方向拨动所述限位杆210转动,从而使锁钩322脱离所述限位杆210,使安全锁扣解锁。

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其工作原理及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安全带插扣1未插入安全带锁盒2内时,第一弹性装置120与第二弹性装置313都处于未压缩状态。当安全带插扣1插入所述安全带锁盒2内时,如图2所示,滑块311被安全带插扣1推动并压缩第二弹性装置313,滑块311在运动过程中抵压锁钩322并推动锁钩322逆时针旋转,旋转过程中锁钩尾部3223也推动限位杆210顺时针旋转,直至锁钩尾部3223卡入至限位杆210的限位卡口211内,在第一弹性装置120的作用下,锁钩尾部3223无法脱离限位卡口211,此时锁钩322将安全带插扣1锁紧。安全锁扣通电后,电磁铁110克服第一弹性装置120的弹力将电磁铁杆130吸附,电磁铁杆130带动限位杆210顺时针旋转从而使得限位杆210释放锁钩尾部3223。此时压缩状态的第二弹性装置313回弹,滑块311将安全带插扣1推出,同时安全带插扣1推动锁钩322顺时针旋转,直至安全带插扣1完全退出安全带锁盒2,此时电磁铁110释放电磁铁杆130,安全锁扣回复到图1所示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锁扣,其包括安全带插扣和安全带锁盒。所述安全带锁盒内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可相对于所述安全带锁盒转动,所述限位装置两侧分别设置有锁紧装置和解锁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所述解锁装置相连接。所述解锁装置包括电磁铁以及装有第一弹性装置的电磁铁杆,所述电磁铁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限位装置远离所述锁紧装置的一侧,所述电磁铁与所述电磁铁杆之间具有空隙。锁紧状态下,限位装置将锁紧装置限位;通电后电磁铁杆会吸附在电磁铁上,限位装置将锁紧装置释放,安全带插扣弹出安全带锁盒外,实现解锁。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手动解锁装置,以电磁解锁代替手动解锁,实现了防止游客自行解锁的效果;同时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也设置有手动解锁孔位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锁扣具有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小巧,安全性高的特点。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